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要忘了姓什麽
作者:劍刃舞者      更新:2021-08-19 17:07      字數:2101
  胡誌彪這個人,花錢大手大腳,但是一分錢都不舍得投入研發。

  前世的愛多一度是VCD最大的品牌,賺了大錢,等到市場飽和後,照理說應該好好謀劃一下轉型。

  但是胡誌彪是怎麽做的呢,他忽悠別人成立了一個協會,組隊研發VCD的升級產品DVD,但是他本人隻帶了一張嘴,分文不出,就等著坐享其成。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DVD也沒什麽搞頭。

  胡誌彪根本就沒想著拿錢研發,轉型新產品,而是花巨資,在廣告營銷上死磕。

  胡誌彪的選擇是狂甩2.1億,拿下了央世標王。

  憑借不計成本的廣告投入,愛多VCD迎來了表麵上的風光,一月出貨量達到了二十萬台。

  但那個時候的二十萬台,跟現在的二十萬台,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1998年的時候,VCD的價格已經跌破千元大關,利潤很薄了,他這樣的做法隻是飲鴆止渴。

  就算一千元一台,二十萬台的營業額就是兩個億,離2.1億的廣告費還差一千萬。

  至於利潤,那就更不用提了。

  更何況他不止在央世一家電視台打廣告。

  他這麽瞎搞,很快就把資金流搞枯竭了。

  他采取了很多手段籌錢,甚至把愛多這個品牌都授權給別人,換取五百萬現金。

  就在資金如此緊張的情況下,胡誌彪還花大錢搞了一場世紀婚禮,迎娶自己的秘書。

  138萬響禮炮,18輛連號大奔,一千多名身份顯赫的嘉賓。

  眼看公司都要垮了,胡誌彪還如此奢侈炫富,他的合夥人終於坐不住了,兩人展開了內鬥。

  胡誌彪為了籌錢,越來越過火,居然玩起了詐騙。

  千禧年四月,胡誌彪涉嫌經濟罪被批捕,愛多公司破產。

  看看胡誌彪的所作所為,陳飛揚不禁感歎。

  要怪隻能怪這個年代的風口有點大,不需要技術含量就能掙大錢。

  相比胡誌彪,段勇平的段位明顯要高得多。

  他對陳飛揚解釋道:“創新需要付出太多資源,風險又大,有極大的概率血本無歸。

  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承擔,我認為作為一個商人,最重要的是對企業負責,不應該去想這些高風險的東西。

  等到別人創新成功之後,我們幫他們發揚光大,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嗯,等到別人闖出一條路,你再把人趕走,豎起一塊牌子“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確實是萬無一失的法子。

  後世也有無數的粉絲幫他洗,企業家的使命就是賺錢,不賺錢就是犯罪。

  段總從來沒有犯過罪,是一個偉大的企業家。

  你可以說老段聰明,但你不能說他偉大。

  偉大的人必然聰明,但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抉擇上,往往都會犯傻。

  大家都知道趨利避害,要是敢為天下後成為一種風氣,誰還願意當開路先鋒?

  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沒有路走,擠在一起等死。

  陳飛揚又與段勇平碰了一下杯子,認真地說道:“我投資一百萬,與科大合作成立了實驗室,專門從事專利研發,即將推出的點讀機,關鍵技術就是從這個實驗室得到的。

  接下來,我還會投入五百萬,進行下一步研發。

  除了愛少公司外,我還有華興公司,生產小靈通,這玩意也沒什麽技術含量,但我按照市場價的雙倍,從科大招聘了一百個應屆生。

  我準備每年給他們投入一千萬研發手機。”

  段勇平有點驚訝:花錢研發不稀奇,步步搞也有技術部門,雖然主要工作是研究已經成熟的產品。

  但陳飛揚花這麽多錢,搞實實在在的原創,就有點讓他匪夷所思了。

  “陳總,恕我直言啊,你花的錢,很多都是冤枉錢。”

  “我當然知道,這些錢花出去,大多數都要打水漂,創新的常態是失敗,成功隻是偶然。”

  “那你還往裏麵鑽?這是對企業不負責任啊。”

  陳飛揚笑了笑,說道:“段總,我這個人比較鑽牛角尖,有個道理想不通。

  剛才你說,你現在沒有能力承擔創新的風險,那我想問一問,到底要賺多少錢,才算有這個能力呢?”

  段勇平想了很久,給不出一個答案。

  前世的步步搞,發展到後麵已經是巨無霸了,他把步步搞拆分成三塊,給了他三個徒弟。

  分別是後電子教育係列產品,以及後來的opp,vvo。

  此外,他還有一個關門弟子,叫做黃爭,是拚夕夕的創始人。

  後來的段勇平,已經是教父級別的超級大佬了,要說承擔風險的能力,他敢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但他還是不創新。

  陳飛揚說道:“段總,我不是跟你唱高調,我覺得咱們這些企業家,享受了時代紅利和社會資源,得到了這麽多的財富,總得給社會留一些東西。

  錢是賺不完的,如果隻為了賺錢而賺錢,最終錢也不是你的。

  你明白我在說什麽嗎?”

  段勇平愣了一下,他那麽聰明,當然聽懂了。

  當代的資本家,最怕的一件事,就是被養肥了殺。

  所以柳掌門一直在謀求鄭智地位,要求保護私有財產。

  陳飛揚不慌不忙地說道:“幾千年來,我們一直有重農抑商的傳統,不是因為皇帝傻,看不到資本帶來的好處,而是覺得與好處相比,弊端更多。

  商人如果隻顧自己掙錢,玩資本的數字遊戲,帶不來任何技術的提升,反而阻礙技術發展。

  那麽再多的錢都對國家沒有意義,反而是社會的毒瘤,可能被割除。

  你看被宰的肥羊是不是都是投機倒把,沒有實際貢獻的?

  段總,我們要清醒一點,承擔起商人的社會責任。

  為國為民,其實也是在為了自己。”

  段勇平怔怔說道:“現在跟以前不一樣,都市場經濟了。我們的財富都是自己創造的,應該得到保護。”

  陳飛揚直盯盯看著他:“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們吃了幾天飽飯,不要忘了自己姓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