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準備轉型
作者:劍刃舞者      更新:2021-08-19 17:06      字數:2081
  腦鉑金確實是火爆起來了,短短幾天時間裏,各大商場,超市,藥房等等商業場所,全都鋪上了貨,積壓在倉庫裏的成品,很快就銷售一空。

  很多消費者到現在都不清楚腦鉑金是幹什麽用的,就衝著“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鉑金”這句廣告詞買來送禮。

  最神奇的一件事情,省台的垃圾時間段,播腦鉑金廣告時的收視率,居然比播放節目時還高。

  歐陽風因此被台裏的領導點名表揚,但他對此哭笑不得,他隻是拉廣告而已,還順帶提高了收視率,這找哪說理去?

  現在這個時代的信息沒有未來那麽發達,消費者都是被動接受信息,相對而言更容易被廣告影響。

  當然,即便是在網絡營銷狂轟濫炸的時代,這種招數依然是很管用的,各種沒有實際效用的產品,都被炒作到飛起。

  很多人直到買了腦鉑金之後,才發現仿佛約莫好像似乎是保健品。

  這個時候,腦鉑金的廣告,又上了各大報刊。

  準確的說,不是純粹賣貨的廣告,而是軟文。

  這些軟文,以“第三者”的角度,分析腦鉑金這波營銷手段,是如何神奇,取得的效果如何牛逼,短短幾天內賣出了多少,總營業額突破了多少。

  照理說,你企業賺多少錢,跟消費者有毛的關係,但消費者還真就吃這一套,賣得越火,賺錢越多的,消費者就覺得越牛逼。

  如果有人質疑,還輪不到商家來答疑,就會被同為消費者的自來水懟回去:人家賣了那麽多錢,怎麽可能差得了?你個窮逼,有本事自己也掙這麽多錢啊,就知道瞎比比。

  在很多人心中,有錢等於牛逼等於神等於做什麽都行,有人質疑就是紅眼病就是生活不如意。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保健品市場崩潰之前的三豬口服液,整天吹噓三豬神跡,動不動就是銷量突破多少億,創造了如何不可思議的財富神話。

  它越是這麽宣傳,消費者就覺得牛逼,讓它的銷量越來越好。

  當然,也導致它的擴張越來越迅速,甚至到了盲目的程度。

  結果今年保健品市場一被整治,它就涼得非常徹底。

  在這個屢屢出現營銷奇跡的年代,出現了無數突然興起,又突然暴斃的企業。

  陳飛揚作為重生者,當然得吸取教訓,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陳總,腦鉑金現在這麽火爆,我們接下來是不是該考慮擴張了?”在高層的會議上,除了對陳飛揚的歌功頌德之外,最大的聲音就是要乘勝追擊。

  大家現在的幹勁很高,腦鉑金的火爆程度超出所有人的預料,全盛時期的康安口服液主要是在省內,都沒有像現在這樣在全國範圍內都有知名度。

  此時不擴張,更待何時?

  其中聲音最大的是葉培林,他現在滿腦門子都想著如何趁機撈錢。

  之前看笑話的態度全然不見,又恢複了一口一個賢婿的狀態,無比諂媚。

  “賢婿啊,葉氏集團在你的手裏起死回生,著實辛苦你了,我這個做嶽父的沒幫上什麽忙,實在慚愧。

  接下來你就好好歇著,讓我充當你的馬前卒,到全國各地去建新的生產基地。”

  要是他能把這個活搶到手,裏麵的油水可大了去了。

  陳飛揚麵沉如水,說道:“現在不是考慮擴張的時候,諸位更應該把心思放在如何轉型上。”

  “轉型?現在我們在保健品市場就是一根獨苗,想怎麽撈錢就怎麽撈錢,你居然想轉型?”葉培林感到不可思議。

  他這句話,倒是代表了會議室裏大多數人的心思。

  現在的形勢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比康安口服液最牛逼的時候還好,為什麽要想著轉型呢?

  這個時候,葉青芸堅決地站在了陳飛揚的立場上,她開口說道:“剛剛好了傷疤,就忘了痛嗎,轉型是勢在必得,難道還想做一輩子保健品?”

  前幾年,葉氏集團就是在葉培森一切向錢看的戰略下,被帶偏了,一心撲在保健品上。

  結果一個浪頭打來,葉氏集團全然沒有調整的能力,直接被擊翻在地。

  要不是陳飛揚接手,力挽狂瀾,現在葉氏集團已經劃入了深淵。

  葉青芸的這番話,讓大家心有餘悸。

  隻有葉培林還在嘴硬:“不能因噎廢食,現在腦鉑金這麽賺錢,總不能直接放棄吧。”

  “沒人說要放棄,就讓它這麽賣著就行,也不用多投入資源了。”葉青芸回道:“我們現在清空了庫存,手裏有了錢,應該考慮轉型了。”

  葉青芸與陳飛揚似乎越來越默契了,關於轉型的念頭,陳飛揚並沒有事先跟她通氣,現在當眾說出來,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陳飛揚隻是把腦鉑金定位為解決企業危機,積累雄厚資金的產品,他不可能一輩子都賣保健品。

  前世的腦白金,在風靡一時之後,也沒有繼續高歌猛進,就維持在了一個差不多還行的狀態。

  純粹靠營銷起家的產品,是有上限的,不可能無限製地發展下去。

  史玉祝吸取了之前的教訓,也沒有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反手就是網絡遊戲,繼續撈錢。

  除此之外,他還有很多別的產業,反正什麽賺錢做什麽,吃相都不怎麽好看,絲毫沒有他口口聲聲的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

  陳飛揚比史玉祝講究多了,葉家是醫藥世家,有那麽好的底子,就應該救死扶傷。

  “那我們轉型做什麽呢?”葉培林依然沒有放棄,追問道:

  “我們除了保健品,別的領域也不熟悉啊,一沒人脈二沒渠道的,等於是白手起家,那你還不如成立一家新公司去做,何必浪費了葉氏製藥的招牌?”

  麵對質疑,葉青芸不疾不徐,胸有成竹地說道:“誰說沒有熟悉的領域了,我已經想好了,我們葉氏集團準備做回老本行,生產藥品和醫療器械。”

  葉培林眼珠子都瞪圓了:“不是吧,又要過回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