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作者:劍刃舞者      更新:2021-08-19 17:04      字數:2127
  徐添月從來沒見過陳飛揚如此鄭重其事。

  這一次,她切身感受到了陳飛揚的蠱惑能力。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誰都想留下點痕跡。

  載入史冊,甚至是書寫曆史,誰踏馬不想啊,隻是沒有那個條件和機會而已。

  被陳飛揚如此宏偉的藍圖所刺激,她的熱血也沸騰了起來,心髒砰砰狂跳,就連說話的聲音都在微微顫抖。

  “哪怕是刀山火海,我都陪你走一遭。”

  “沒有那麽恐怖的。”陳飛揚拍了拍她的肩膀:“努力吧,少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徐添月隻感覺心髒都快蹦出胸口來了,絲毫沒有在意陳飛揚拍了她的肩膀。

  這也是她比葉青芸更容易被煽動的表現。

  要是換了葉青芸,聽陳飛揚說他的雄心壯誌,要做世界之王,她會是什麽反應呢?

  表麵上不會跟陳飛揚抬杠,還會鼓勵他,甚至出錢投資他。

  但她的內心能信幾分呢?

  撐死一成,不能再多了。

  這一成還不是她真的相信,純粹是給男朋友的友情分。

  至於鍾一鳴,直接就毒舌安排上了,說他在癡人說夢。

  但是實際行動上,會為他拚命工作。

  徐添月用眼睛的餘光瞄了瞄遠處正盯著電腦屏幕一動不動的丁三石,壓低聲音問道:“那你為什麽又不讓丁三石參與呢,他的技術應該是很厲害的吧。”

  陳飛揚搖搖頭,說道:“他不是那塊料,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他在賺錢上會是一把好手,但是你要讓他把賺到的錢,大部分都拿去做科研,他能跟你拚命信不信。”

  在前世,丁三石做遊戲賺了那麽多錢,但是他從來不願意花錢提升一下遊戲品質,而是把錢用在宣傳上。

  當然,你也不能說他沒有鑽研遊戲,在遊戲設計方麵,他的團隊下了很多功夫,研究很透徹。

  但是他們研究的並不是遊戲本身,而是玩家心理,如何能夠誘導玩家長時間在線,不斷地充錢。

  與其是他們是遊戲策劃,不如說他們是心理大師,專挑人性的軟肋下手。

  一個連遊戲都不願意花錢鑽研的人,你讓他大把撒錢搞科研?

  徐添月又說:“他不願意花錢,我們花錢就是了啊,他隻負責技術。”

  “我需要的是核心技術,是框架,不可替代的。他的技術是應用層麵的技術,更適合做內容提供商。”

  其實不單單是丁三石,前世的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一個個頂著高科技的名頭,其實都跟高科技不沾邊。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互聯網是一輛汽車,他們的技術就相當於多媒體,倒車雷達,行車記錄儀。

  你說有用沒有呢?那肯定是有用的。

  但是不是一定不可或缺,無法替代呢?當然不是。

  而蘋果,穀歌,微軟這些巨頭,他們是開發操作係統,搭建整個平台的,他們的技術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

  沒有了他們,車子還真的就啟動不了

  這還隻是軟件,硬件上就更不說了,芯片全是人家的,國內的公司隻是組裝。

  未來真正有核心技術的國內巨頭華威,每年都投入巨資進行研發,有二十多年的積累,具有了自主開發係統的能力,硬件方麵更是強悍。

  於是就被封鎖,製裁了,也沒什麽反製的能力,隻能打打愛國牌,號召大家罵幾句。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技術起步上就落後了,不是規則製定者,沒法卡別人的脖子。

  至於最著名的三巨頭BAT,從根子上說都不是什麽科技公司。

  一家是開在網上的娛樂公司,一家是開在網上的跳蚤市場,還有一家更誇張,是開在網上的電線杆,貼滿了老中醫的廣告。

  陳飛揚會采取他們的方式來賺錢,但是不會走他們的路。

  陳飛揚和徐添月正在談著未來的規劃,這時電話響了。

  是容城大學團委的廖書記打來的,他通知陳飛揚,通過學校領導的集體決議,同意了公開招標,讓陳飛揚做好競標的準備。

  掛掉電話之後,陳飛揚把情況一說,徐添月就有些不屑了:“一個小小的外賣項目,還招什麽標啊?”

  陳飛揚回了一句:“什麽叫小小的外賣項目?先前不知道是誰哭著喊著想做呢。”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我對這種小項目沒有任何興趣。”

  徐添月現在被世界第一的宏大目標所蠱惑,人都有點飄了。

  “這點小錢就讓你賺吧,我不跟你爭。一會廖書記要是打電話給我,我就說我退出,讓你一個人唱獨角戲。”

  陳飛揚趕緊搖頭:“千萬別,你至少假裝投個標,配合我一下。”

  “有什麽好配合的?”

  “如果沒人跟我競標,招標多半就不用了,到時候還是我跟學校談價錢,該出多少錢一分都少不了。

  但如果你配合我,大家一起用低價競標,學校就隻能從矮子中拔高,選我這個相對高那麽一點點的。

  這麽一來,我不就省錢了嗎?”

  徐添月拍了一下茶幾:“格局呢?你的目標不是要做世界第一嗎,怎麽連這點小便宜也不放過?”

  “這兩件事衝突嗎?”

  徐添月楞了一下,細細一想,貌似不衝突。

  這時,她的手機也響了,也是廖書記打來的,邀請她參加競標。

  她一口答應下來,並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守住容城大學的陣地,絕不讓外人搶走我們的地盤。

  廖書記掛了電話之後,坐在辦公室裏點上了一根煙。

  招標確實是個好主意,有競爭才有動力。

  陳飛揚和徐添月為了搶奪這個機會,必然會抬高價格。他們鬥得越厲害,對學校就越有利。

  他最近也細細研究了一下吃飽了外賣在科大的發展情況,科大作為股東,不但解決了很多貧困學生勤工儉學的崗位,還賺了不少錢。

  容城大學的規模比科大更大,學生人數更多,市場潛力更廣闊,沒有理由不比科大賺得更多。

  他的心理價位,比科大的標準更高一檔。

  “年輕人喜歡鬥氣,到時候我再撩撥一下這兩個人的對立情緒,價格還會更高。”

  廖書記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