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推銷軍艦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7-06 18:07      字數:4356
  為了維持西部大陸的局勢穩定,避免瓦利亞帝國完成後裝線膛武器換裝後,對周邊國家發動武器不對等的戰爭,克魯爾王國過去一年多來,一直都是致力於提升後裝線膛武器產能,除了自用外,很多產能都是用來供應西部大陸的幾個盟友國家了。

  西部大陸以及西南大陸的穩定,對於克魯爾王國來說非常的重要,遠遠比中部以及南部大陸的穩定更重要。

  因為這兩個地方,為他們供應了大量的農畜以及工業原料,同時這些地方也是他們的工業產品的主要市場!

  相對比之下,中部大陸以及南部大陸雖然也重要,但那都是次要的。

  而位於南部大陸的東海岸四國雖然也算重要,但是這個時候被忽視也就清理之中了,雖然也給了一些武器份額,但是要價高,交貨時間慢。

  但是東海岸四國對先進武器裝備的需求是非常急迫的!

  他們可是看著奧利薩帝國以及南邊的奧爾王國進行快速換裝呢,這個時候如果不及時跟進,那麽後果難以預料,甚至難以承受。

  東海岸四國在克魯爾王國那邊求購武器不順利之後,自然也就把希望放在了其他地方,他們轉身就找到了大恒帝國。

  雖讓現在的大恒帝國,是目前藍星上僅有一個有能力大規模對外供應後裝線膛武器的國家呢。

  伊奧王國代表團的到來,林子然還是比較重視的,前期就派遣了外務大臣接待,後續又派人邀請他們去京州機器局、京州造船廠去參觀。

  其用意非常明顯,就是為了推銷武器裝備。

  當然了,推銷農畜產品也是情理之中。

  哪怕是林子然已經開始著手改變大恒帝國內的農畜產業結構了,但是短時間內大恒帝國裏的農業依舊會是糧食為主,並且在國內統一之後,農業恢複的非常快,預計今年的糧食產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經濟部門預測,由於今年的糧食產量增產,國內雖然盡可能消化了,但是依舊會有相當多的一部分糧食產能需要出口,要不然的話將會極大的影響到帝國農民們的收益。

  不少帝國農民家庭,可都是指望著把豐收的糧食賣掉後過一把好日子呢。

  現在如果說糧食增產了,但是出口卻是停滯了,糧食賣不出去甚至價格暴跌,會直接導致一大批的中小農場主損失慘重的。

  這也是為什麽帝國先後派出兩支貿易代表團,除了采購設備外,也是為了穩固和開拓農畜產品的市場,保障帝國農業的順利發展以及農民增收問題。

  這個問題總體也不大,大恒帝國的糧食產量雖然高,但是藍星上缺糧的國家也多了去!

  比如克魯爾王國,別看他們是世界第一強國,但是他們的本土因為人口暴漲,缺糧非常嚴重,他們每年都是從各殖民地、傀儡國或其他國家大量進口糧食。

  當然了,克魯爾王國有著廣泛的殖民地以及傀儡國,從這些地方進口糧食的他們本土也不用擔心爆發糧食危機。

  但即便這樣,他們也是大恒帝國的第一糧食采購國,僅僅是今年就已經從大恒帝國進口了上百萬噸糧食。

  西部大陸上的瓦利亞帝國也是屬於人多地少的國家,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

  甚至就連奧利薩帝國,他們每年也需要進口一些糧食來滿足內部需求。

  糧食這東西,一向來都是供不應求的!

  大多國家的糧食自己吃都不夠用,很少有出口,更別說大量出口了。

  坐擁無數肥沃土地,糧食產量大到自己吃不完還能夠每年對外出口大幾百萬噸的國家,僅此大恒一家,別無分號!

  所以大恒帝國的糧食,其實是不愁賣的,無非就是糧食出售的價格高低而已,畢竟糧食雖然是硬通貨,但是能夠拿出錢來大量進口糧食的國家也不多。

  東海岸四國之一的伊奧王國,在抵達大恒後,簡單參觀了一番,很快就是和大恒帝國簽訂了農畜產品供應協議,約定每年采購糧食若幹。

  不過數量不大,畢竟他們伊奧王國也隻是個人口幾百萬的國家而已,就算進口糧食也進口不了多少。

  但是這個糧食采購協議隻是表麵的,背後裏雙方正在談的卻是武器生意。

  對此,林子然也是非常的重視!

  雖然來的隻有伊奧王國一家,但是這個伊奧王國代表的卻是東海岸四國聯盟,隻要打開伊奧王國這個口子,那麽就等於打開了東海岸四國聯盟。

  後續的話,說不準還能拿下西海岸三國聯盟呢,這個三國聯盟和四國聯盟那可是幾百年的傳統盟友關係,彼此聯合在一起對抗奧利薩帝國的。

  大恒帝國幾百年來,和他們的關係其實也都不錯。

  畢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奧利薩帝國。

  等伊奧王國的代表團,簡單參觀過了兵工廠、造船廠後,大恒帝國派出的接待官員報告,說是雙方已經是針對武器貿易問題進入了比較深入的談判,不過伊奧王國那邊還是沒能下定決心。

  為了促進武器出口,賺取外匯,增進國內相關行業的就業以及發展,同時也是為了彌補前段時間訂購機械設備花費的大量資金缺口。

  林子然決定親自接見伊奧王國代表團。

  十一月九日,皇帝林子然在鏡宮外事大廳接見了伊奧王子哈蘭特一行人,在例行的常規外交禮儀之後,林子然和伊奧王子哈蘭特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會談。

  簡單的會談裏,林子然並沒有說太多東西。

  實際上也不需要他說太多的東西,他的親自接見就已經是表明了帝國重視和東海岸四國聯盟的態度。

  而這種態度才是哈蘭特王子最重視,也是東海岸四國聯盟最需要的。

  東海岸四國派人來大恒帝國進行商談,所求的可不僅僅是進口武器,或者是進口糧食而已,他們需要的大恒帝國的支持。

  同時也是為了試探大恒人對奧爾王國那邊的態度。

  那個啥,東海岸四國不僅僅和奧利薩帝國是屬於敵對關係,和奧爾王國也是出於敵對關係。

  而最近兩年,大恒帝國和奧爾王國打得火熱,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大恒帝國正在幫奧爾王國進行全麵的換裝。

  對此,林子然表示,帝國和奧爾王國的貿易乃是屬於正常的貿易關係,不摻雜任何政治性的目的。

  這也是東海岸四國聯盟所希望聽到的表態。

  當獲得了滿意的表態後,伊奧王國的哈蘭特王子也終於是鬆了口風,準備和大恒方麵的代表團真正的談判關於武器進口事宜。

  接下來的詳細談判,林子然就沒有參與了,自然有外務部的官員以及三大武器公司乃至軍方的人負責。

  因為雙方的誠意都比較高,所以很快就是達成了相關的協議,伊奧王國將會采購羅安三型步槍十萬支,陸軍野戰炮兩百五十門。

  此外他們還將會訂購岸防鐵甲艦兩艘、穹甲巡洋艦一艘、炮艦六艘,中大口徑岸防火炮十八門。

  根據協議,大恒帝國需要為他們培訓軍事人員,協助他們改革整頓陸軍部隊。

  而軍艦上,他們對大恒帝國主推的海岸級外貿岸防鐵甲艦雖然很滿意,但是因為奧爾王國大規模訂購該艦,為了避免性能被敵人所得知,他們要求全新設計的岸防鐵甲艦以及巡洋艦。

  同時因為訂購數量較少,他們希望自己訂購的岸防鐵甲艦以及巡洋艦,能夠在單艦性能上超過奧爾人訂購的戰艦。

  對於客戶的要求,大恒帝國方麵自然是給予了滿足!

  他們很快就是根據海岸級鐵甲艦進行了升級設計,設計出來了一款五千噸級的鐵甲艦,采用兩弦斜挎式炮塔布局,兩座雙聯裝兩百五十毫米二十五倍口徑的主炮以及多門一百五十毫米副炮,采用重點防禦,提高主裝甲帶以及炮塔、司令塔裝甲的防禦厚度。

  重點防禦,這也是最近幾年各國海軍裏非常流行的一個防禦概念!

  主要是因為現在各國海軍普遍裝備大口徑艦炮,而鍛鐵硬木裝甲或鋼麵鐵甲裝甲雖然防禦力很不錯,但是麵對這些大口徑艦炮的時候,需要極大的厚度才能具備防禦效果,但是船隻噸位是有限的,所以各國設計師們開始在部分船隻,尤其是中小噸位船隻上廣泛采用重點防護理念,以抵抗口徑越來越大,穿深越來越大的主炮。

  至於說副炮,這年頭的副炮射速有限,不太可能給戰艦造成太大傷害!

  艦炮以及裝甲防護,一向來都是在彼此的對抗中發展,當榴彈廣泛裝備各國海軍的時候,促使了各國海軍開始在木殼船隻上加裝鍛鐵裝甲,以抵抗榴彈的威脅。

  這也是早期鐵甲艦出現重要推動力。

  當戰艦們開始配屬鍛鐵裝甲帶,並且鍛鐵裝甲帶越來越厚,促使了艦炮朝著大口徑發展,同時促使各國海軍最近幾年裏廣泛配屬大口徑前裝線膛炮。

  其穿甲彈也是從原來的圓球實心炮彈逐步發展為線膛炮的圓錐形穿甲彈,使得了穿甲能力大幅度提升。

  為了應對大口徑前裝線膛炮以及穿甲彈所帶來的威脅,各國又是開始加厚鍛鐵裝甲厚度以及配屬鋼麵鐵甲。

  當厚度增加之後,船隻噸位不夠用了,所以各國海軍在最近幾年的戰艦設計上,開始流行重點防禦概念。

  核心理念就是讓船體的重要部分能夠抵抗住敵艦主炮的射擊,保證核心艙不受損,保持浮力,至於其他地方,隨便弄一點裝甲就行了,反正這年頭的中小口徑副炮射速也緩慢,威力也不大,無法給主力艦造成實際性的威脅。

  根據地球上的近代戰艦發展經驗,讓軍艦恢複全麵防護的是中小口徑艦炮的射速化,導致戰艦的副炮威力大幅上漲,同時因為硬化裝甲的出現,導致哪怕是主炮的穿深威力也是有限,所以才會出現全麵防護。

  但是後麵隨著交戰距離的進一步擴大,硬化裝甲的出現,導致副炮威力削弱,最後出現了增加主炮數量的局麵,最後導致了全重型炮艦,也就是無畏級戰列艦的出現。

  根據地球的近代軍艦發展經驗來看,戰艦的發展,其中設計理念是和技術發展息息相關的,當主炮威脅大,副炮威脅小的時候就會搞重點防護,當主炮威脅小,副炮威脅大的時候就會搞全麵防護乃至出現二級主炮的情況。

  在目前藍星上,很明顯是大口徑艦炮當道!

  不管是各國海軍強國現在廣泛裝備的大口徑前裝線膛炮,還是說大恒帝國這邊新出現,其他國家及時跟進的後裝線膛炮,都大幅度的提升了艦炮的威力,從而迫使各國戰艦設計師們對戰艦的防禦布局,傾向於重點防禦。

  大恒帝國給伊奧王國或者說是給東海岸四國提供的五千噸級鐵甲艦的設計,就是屬於這種設計理念下的典型:

  裝備四門大口徑主炮,其主炮威力足以威脅當代絕大部分戰艦!

  同時采取重點防禦,確保核心部門遭到敵主炮攻擊時的防禦能力。

  至於次要部分的防禦,隻需要抵抗中小口徑副炮即可,並采用大量水密艙設計,確保次要部分中彈後依舊能夠保障足夠的浮力。

  該艦的設計,對於當代藍星而言,整體生存性相當的不錯!

  對此,伊奧王國或者說東海岸四國比較滿意,這才正式訂購了一艘,隨後看情況估計還會再追加一艘呢。

  隻有穹甲巡洋艦就沒那麽多講究了,這玩意雖然也重要,不過說到底隻是巡洋艦而已,隨便修改一下,就拿出來了一款兩千四百噸級的設計。

  客戶滿意之後,這雙方的訂單也就正式簽訂了下來。

  於是乎,這乾聖二年還沒有結束呢,帝國又是成功獲得了兩艘大噸位戰艦的訂單,給帝國的造船業以及相關國防行業帶來了新訂單的同時,也是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不過隨後兩個月裏,大恒帝國的武器推銷就沒啥實際成效了,隨著時間的過去,現在不少強國都已經是能夠生產後裝線膛武器了。

  大恒帝國這邊利用先發優勢所獲得的武器銷售先機,也是差不多消失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