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探花霍燎原
作者:紅豬俠      更新:2021-08-14 05:34      字數:10538
  慶熹十一年初春二月,霍炎啟程趕赴京城會試,雖然天氣還有些微寒,江麵上的風也大,但畢竟是他自去年九月以來第一次出門,心中歡暢雀躍,奔至船頭眺望兩岸景色,任勁風吹得衣袍獵獵作舞。艙中兩個書僮怕冷,大聲道:少爺,快進來,外麵風大凍著了,我們可沒法向太太交待。

  ??霍炎隻覺這兩個年齡都大自己一倍的書僮言語無趣,麵目可憎,殊不願搭理他們,無奈是母親特地選的老家人,名曰侍讀,倒不如說是監視更為恰當,怕他們日後在母親麵前胡言亂語,便不敢造次,訕訕然回到艙裏,笑道:早知道你們這麽羅嗦,就帶別人出來了。

  ??霍瑞在家資格甚老,知道霍炎性子隨和,笑道:少爺說這話真是罪過。我們老哥兒倆在家現成管家不作,跟著少爺出來,倒落下埋怨了。

  ??霍祥也道:這可怪不到我們,就是少爺太愛惹禍,太太才讓我們跟出來的。

  ??霍炎生怕他們後麵更是滔滔不絕,打住他們的話頭,道:是是是,都是我連累的你們。心裏知道,去年的禍是闖大了,現在全家見了他,猶如驚弓之鳥,若非要他上京謀取功名,隻怕霍母仍不肯放他出門。

  ??原是去年八月十五,霍炎早早交卷出場,心下得意,和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酒慶賀,席間論起東江縣的知名才子高並,時運不濟,竟在長虹橋死於非命,不然現在也是金榜題名,何等風光。霍炎與高並有一麵之交,也喜他才華出眾,為人清高,更恨董裏州這個貪官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卻造了一座爛橋害死人命。當時霍家也因造橋修路是積善行德的好事,捐了無數的銀子,想不到全落在貪官們的私囊裏。霍炎酒壯肝膽,將一篇聲討董裏州的文章一揮而就,命人貼在州府衙門前。待到各地生員陸續出場,紛紛向這裏過來,眾人年輕氣盛,越說越是義憤填膺,當下決議明天在貢院門前集合,去布政司衙門前討個公道。

  ??霍炎又多喝了幾杯,醺醺然領著小廝回家,剛拐到一條僻靜小路,黑夜裏前後闖出幾條彪形大漢,不由分說,用一條麻袋對準霍炎當頭罩下,背在肩上就跑。小廝大驚失色,追了幾步,被人一腳踢倒,待爬起身來,強盜早已不見蹤影,隻得奔回家報信。

  ??霍炎原以為這夥強人不過是綁匪,過一天自會有家中送銀子來贖人,不料這一關就是半個月,雖說這些人沒有十分留難於他,一樣有酒肉吃喝,隻是將他鎖在船裏,絲毫沒有放他的意思。霍炎料想家中現在隻怕已是天翻地覆,母親定是心憂如焚,偏是他性格剛硬,不肯說出一句討饒的話來。這一天船外一陣廝殺之聲,不多時有人打開艙板,低頭鑽進來道:霍公子還好麽?

  ??那卻是個熟人,正是寒江承運局的大老板吳十六,見了他笑道:霍家太太要我救你回去,那些強盜已經跑了,還不隨我快快走?

  ??回到家中,霍母自然對吳十六千恩萬謝,摟著霍炎痛哭一場,突然恨聲道:小畜生,讓你在外惹禍,如今鬧事的學生都受通緝,若不給你教訓,今後霍家一定被你敗光了。

  ??霍炎剛覺此言蹊蹺,霍母已命人一頓板子劈頭蓋臉打了下來。從此之後霍炎便再不見天日,日日被霍母鎖在房內讀書。不久又傳來朝廷派人下來撤查董裏州,緝拿鬧事學生,霍炎心道那篇可稱得上是罪魁禍首的文章是自己寫就,無論如何,這次再無幸理,就在家等著官差上門鎖拿,誰知好朋友捎來消息道:霍兄那篇文章原來收在布政司,那個欽差自然會問起,董裏州便命人取來,想不到翻遍整個布政司也找不到這件要緊的證物,霍兄命不當絕,必有後福。果然一個月之後寒州風平浪靜,董裏州既已抄家拘禁,欽差又重閱這次鄉試的卷子,凡是領頭鬧事的學生一概撤去功名,再取一百名舉人。霍炎文章既好,又沒有參與鬧事,取中第一名解元,霍家頓時歡天喜地,擺宴請客。

  ??這裏麵少不了的就是吳十六,霍炎悄悄對吳十六道:吳大老板,這次多蒙你相救,我可很承你的情哪。

  ??解元郎說的什麽話,這寒江水麵都是我罩的,都是鄉裏鄉親,替你打發幾個小賊不算什麽。

  ??霍炎笑道:不是這一件,吳大老板動足腦筋不讓我鬧事,保我功名,才有我今日,大恩不言謝,你先等我磕兩個頭再說。

  ??吳十六一把拉住他道:且慢,這是從何說起,什麽鬧事不鬧事的?

  ??我喜歡吳大老板爽快,可別和我閃閃爍爍。你在寒江水麵上的勢力哪個不知?要找到我,兩天就夠了,哪裏會用的著十天半個月的?家慈性子柔弱,我被人綁走多日,早就急死了,還等得到我回來打我罵我?

  ??嘿嘿,吳十六尷尬一笑,道,解元郎當真聰明。

  ??霍炎笑道:我本來也不疑心,隻是我前一天晚上就被綁走,家慈怎會知道我在外惹禍?

  ??原來是霍家太太說漏了嘴。吳十六恍然大悟,道,我是怕令堂急出失心風來,才悄悄說給她聽,要她不要著急,等外麵風聲過了,就放你回來,哈哈,想不到她一句話,就戳穿了底蘊。

  ??霍炎正色道:隻是這場禍是我惹的,如今自己風光,其他人倒是遭我連累。

  ??吳十六道:你們年輕人就是胡鬧,好端端為了一個小小的董裏州葬送大好前程,真是不知輕重。本來我也懶得管你們讀書人的事,不過我主上愛惜你的人才,令我保住你,要不然你現在大牢也坐了,才知道厲害。你日後在朝廷當差是一定的了,千萬記得這次教訓,行事之前,切切三思,否則後患無窮。

  ??霍炎聽他教訓得有理,道:是,現在才知道吳大老板不但神通廣大,更是懂大節的人,不知是哪位尊貴人請大老板相救?

  ??吳十六道:這可不能隨便告訴你,你隻管好好會試,將來好好為官,就算報答我主上恩義了。

  ??吳十六說完就想走,霍炎拉住他問:大老板,還有件事,我那篇文章在布政司衙門裏,是不是大老板盜出來替我消災?

  ??吳十六一笑,這話可不能隨便亂說,我吳十六是寒州地麵上的良民,怎會做這種事。

  ??吳十六既不明言,霍炎自然亂猜不著,直到今日對他來說,仍是不解之謎,此時從船艙內不住向外打量,見滾滾江水撲麵而來,不知自己身在何方,隻是清清楚楚知道纏在自己咽喉上的命運之鎖正由一隻無形大手牽著,隻管輕輕一拽,自己便不由自主向它飛奔。

  ??到了離都,一打聽才知道今年會試與往年不同,主考官並非太傅劉遠,而是他的學生都察院都禦史苗賀齡。心裏笑道:這可是老相識了。去年在寒州辦案,又點中他解元的正是這個鐵麵禦史。

  ??苗賀齡因巡按寒州一事,已經連升兩級,又蒙皇帝信任,選作今年會試主考,各地舉子對他早有耳聞,都知道他清正廉潔,辦事敏捷厲害,均道今年會試必然風氣正直,擇優錄取,大是放心。

  ??苗賀齡這邊卻是如履薄冰,經過寒州一案,他方知皇帝耳目之眾多,心機之深刻絕非自己原先所想。從寒州一回來,皇帝就單獨召見苗賀齡。苗賀齡遞上折子,將寒州民變原委據實稟奏,後麵抄付了董裏州、毛臻的家產。皇帝拿著他的折子,微微一笑道:這要對一對。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個清單,命尚寶領事太監吉祥逐項核對,最後點頭道:很好,連董裏州為囤積新絲,從藩庫借的那筆款項也有了,苗卿不但清廉,辦事也是縝密敏捷,不負朕之所望。

  ??苗賀齡聞言卻未覺得半分欣喜,反而冷汗淋漓,心中暗暗後怕,連皇帝升他作都察院都禦史的旨意都未聽見。磕頭跪安之後還在心中連聲道好險。原來董裏州、毛臻等一幹寒州官員貪贓枉法罪狀屬實,苗賀齡請旨抄查相關罪官家產,發現董裏州在八月初從寒州藩庫裏借了一筆十二萬兩的銀子,核對他府中八月裏的開銷,卻未尋得這筆款項的去向,十二萬兩銀子竟不翼而飛。苗賀齡也是個狠辣角色,雖然無法審問董裏州,仍可將他的幾個師爺嚴刑拷問,重刑之下幾個師爺均招認董裏州借了這筆銀子買斷寒州市麵的上等新絲,隻等開始織造進貢用的小寒絹時,再將這些新絲高價售回官府,一出一進,又是十幾萬兩。

  ??十幾萬兩雪花花的白銀放在麵前,任誰都會動心,苗賀齡清貧已久,隻道朝廷定然不知此事,當下也打起這等主意,正在思量不定,劉遠卻千裏迢迢長信過來,一通語重心長,勉勵他清廉為官,前途無量。苗賀齡對恩師劉遠素來敬服,想自己當年不過一介寒士,文章也不出眾,因劉遠覺得他筆下大有風骨,仍將他取中進士,又在皇帝麵前極力保舉,心中一熱,才將原先的念頭頓時打消。

  ??二月初九清晨,苗賀齡攜眾考官進入貢院,知道這個差事自來難當,皇帝雖然年輕,卻非可欺之主,自己心中明鏡一般,隻是不知其他人有沒有徇私舞弊的事,日後將自己牽連在內。任他如何七上八下,也不敢將當日麵聖的情景對眾人亂講,隻令考官們聚攏,將取士公正、不負聖上厚望的話又諄諄說了一遍。

  ??這邊清晨考生魚貫入場,那邊天牢秉環路口,卻是正午一聲炮響,隨著寒州一案首犯兩名罪官人頭落地,頓時朝野整肅,不但對皇帝的敬畏添了幾分,還令百官對那個素來風流成性,這次卻不依不饒彈劾董裏州的小成親王刮目相看。

  ??※※※

  ??皇帝既已大舉殺伐之旗,誰也不敢在此關頭拿身家性命開玩笑,這次會試出奇地順利公正。二月二十日,苗賀齡將所取一百名舉子名單奉與皇帝親閱,成親王也在旁侍坐,皇帝將名單遞與他道:你看看。

  ??成親王仔細看了一遍,點頭對苗賀齡道:不錯,幾個地方上有名的才子都在裏麵,可見你取得公平。

  ??苗賀齡又是一驚,恭身道:成親王連地方上的舉子也一一悉知,當真明察秋毫。

  ??成親王笑道:那也不見得。又將名單看了一遍,問道:怎麽不見你在寒州取的解元霍炎?

  ??皇帝也問:難道文章不好?

  ??也不是文章不好,苗賀齡從袖中執出霍炎的卷子,道,他的文采、見解都好,去年就因這個取了他解元,隻是之後臣便聽說他也是個不安分參與鬧事的學生,就是布政司沒有證據拿他,當下也很是後悔,這裏是他會試的卷子,恭請皇上定奪。

  ??皇帝看完霍炎的卷子,笑道:這是個有用之才,既然苗卿沒有真憑實據,就不要壞他的功名。

  ??是,臣這就重改名單,刪去一個,再將霍炎添上。

  ??皇帝道:這也不必,雖說曆來隻取一百名,但這些學生也不容易,既然已被你取中,文章隻怕也不相伯仲,何必為了霍炎耽誤別人前程?說著從成親王手中接過名單,親自提筆將霍炎的名字添在最後。

  ??苗賀齡叩頭道:皇上聖明,胸襟廣闊仁慈,是這些舉子的福分,是天下社稷的福分。

  ??霍炎豈知這些曲折,待發榜之後,拜見過恩師苗賀齡,就在離都四處遊玩。離都有飛橋九座橫跨離水,橋橋景致不同,壯觀絕倫,既然來了,豈能不看?霍炎沒有一日安分,到處亂走,當時天氣還冷,江麵上風也大,吹了幾日風,終於病倒。眼看殿試在即,將霍瑞和霍祥急得團團轉,隻恨他不肯有半分太平,讓自己在主子太太跟前沒法交待,見了霍炎都是眼露凶光,唉聲歎氣。轉眼三月初一的殿試,霍炎一早狠喝了兩碗散熱的湯藥,多穿了一件衣裳,掙紮前去殿試。這一路走過哪裏,見了什麽人,清和殿是什麽光景,甚至自己文章裏寫得什麽都不記得,迷迷糊糊回到客棧,倒頭便睡,心道這回完了,隻盼文章寫得看得過,沒有大逆不道的話就算萬幸。正在渾渾噩噩之時,聽見一通腳步狂奔,霍瑞一腳把門踹開,高叫道:中了,中了,少爺探花及第!霍炎從床上一躍而起,望著霍瑞大笑一聲,身子往後一仰,人事不知。

  ??昏迷中感到兩根冰冷的手指搭在自己手腕上,有個老者的聲音笑道:不礙事,探花郎不過一時高興,才會暈厥。這裏開了方子,照樣煎服,今晚就能退燒,嗬嗬,明日探花郎還要金殿謝恩,誇官遊行,身子不養好可不成呢。霍炎勉強睜開眼睛,看到一個青袍老者施施然起身,一個身量消瘦的少年替他提著藥箱走出門去,店裏的掌櫃又是作揖又是哈腰,還對霍瑞道:到底是探花郎,驚動了太醫院的神醫陳老先生來看病,皇恩浩蕩,小店也沾光。

  ??霍炎不由自主盯著那少年雪白的手,直到他消失在門外長廊裏的黑暗中,才又睡去。

  ??到底是京城大大有名的神醫聖手,霍炎才吃了太醫陳襄的一劑藥,便高熱退去,再加陳襄特意留下的藥丸中大有補虛養神的靈藥,吃了兩丸,霍炎頓時精神抖擻,方有精力應付後兩日的繁文縟節。

  ??朝廷對新科進士恩寵有加,不但皇帝在光祿寺賜宴,賞賜無數,連成親王也在王府擺宴,替他們慶賀。霍炎早聞成親王也是個性情中人,有不拘小節的名聲在外,見他齒白唇紅,眉目清朗,和顏悅色,一派皇室貴胄的氣度,更是仰慕。成親王若非是親王的身份,還知矜持自重,不然一樣會有浪子之名,和霍炎說了幾句話,就覺投契不已,席間和眾進士高談闊論,神采飛揚,眾人年輕,見王爺和氣,都心中歡愉,不知拘束。酒至正酣,成親王道:各位,有酒無曲豈不掃興,這裏有個京城第一的歌伶,大家且聽她一曲。

  ??花廳對麵竹簾輕卷,一個少女斜抱琵琶,麵龐看不清楚,見她玉指輕撫,琴弦流出水色華音,一聲清涼沁人的婉轉歌喉緩緩送來,直穿透霍炎心扉,驚得他臉色煞白,突然站起身,從麵頰裏迸出一道火紅的光彩來。那歌伶正向他脈脈望來,一雙紫色眸子猶如秋水蕩漾,閃動不已。

  ??※※※

  ??教坊司這麽多伶人你不用,一定要從煙花柳巷裏尋個歌女來,都察院已經有人參你,自己看吧。

  ??皇帝將折子扔在成親王懷裏,成親王翻了翻,笑道:這個歌女在京城大大有名,結識的人那麽多,為什麽隻參臣一個?再說不過是助個興兒,有什麽要緊?那些個假道學放著正經的貪官汙吏不查,以為參了個親王,便成就他們的名氣,皇上要他們何用?還不如薑放爽快豪放,深得臣心。

  ??你又提薑放幹什麽?就算那個歌女由他薦給你,也是當好玩兒,誰讓你在那種要緊體麵的時候拿出來炫耀,你就是這般不省事,皇帝不免盯著成親王嗔怪幾句,現在的新科進士人人都是白璧無暇,當心你的這些風流玩意兒教壞了他們。

  ??成親王笑道:皇上小瞧了這些個新科進士,那日新科探花霍炎見了這個歌女,失魂落魄,不顧禮儀站起身來,連筷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隻管朝那女子直勾勾亂看,更奇的是那女子對他也是脈脈含情,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兩個原先在寒州就認識,若非霍炎母親堅決不許,隻怕現在已是霍炎的姨奶奶了。

  ??皇帝忍不住笑道:你最喜歡這些是非,和這個霍炎正是一丘之貉。

  ??成親王忙道:正是,皇上聖明,臣今天來就是替霍炎說情的,他母親既然不許這個女子進門,皇上不如銷了她的賤籍,賜他倆成婚,霍炎是個人才,此事之後必對皇上感恩戴德,今後還怕他不為皇上所用?

  ??皇帝道:甚好,不如這就擬旨,你去辦。忽而轉頭問侍立一邊的辟邪道:你看如何?

  ??辟邪道:皇恩浩蕩,奴婢也為霍探花高興。不過,奴婢覺得有些不妥。

  ??成親王道:有什麽不妥之處,你快說說看。

  ??辟邪道:這原是件極好的事,但牽扯到那女子出身的地方,無論如何總是不體麵。若僅是銷了那女子的賤籍,霍炎能將她名正言順地娶進門為妾,對他來說已是少有的恩典,隻要他是個懂事的人,一樣會對皇上感恩戴德。皇上賜婚,反而不美,霍炎在家必有原配,這一來豈不亂了他家中名分,今後重用他時,又給其他朝臣一個貶低他的口舌,皇上這邊,不免有人會說皇上隻因一己之好,不顧天下的綱常,給後世子孫開了個不好的先例。奴婢說得魯莽,皇上恕罪。

  ??成親王不住點頭道:你想得比我周到,這還象樣。說著眉頭一皺道:這裏有個難處,臣已經答應了霍炎,皇上看如何跟他說。

  ??皇帝道:你自己多事,還要朕給你善後麽?

  ??辟邪笑道:這是霍炎的家事,皇上出麵不免太過,成親王既然不好說,不如奴婢替成親王跟他講明白,如何?

  ??皇帝笑道:很好,成親王也巴不得你過去陪他下棋呢。

  ??既然計議己定,成親王次日便召霍炎進王府,名曰侍弈。霍炎在約定時候請見,王府的內臣將他領至花園池塘邊,遠遠看見成親王一個人坐在藤椅上,膝上覆著張皮褥子,咋舌搖頭望著棋盤冥思苦想,心中一笑,報名道:臣霍炎請見。王爺吉祥如意。

  ??成親王這才抬起頭來,笑道:快過來,替我支一著。

  ??霍炎也是個擅弈的才子,往棋盤中一望,卻也跟著皺了皺眉,道:這個想了半天,執起黑子道,勉強走這一著,王爺看如何?說著向棋盤中落子。

  ??成親王看了,笑道:不瞞你說,我剛才也想過走這步棋,就怕仍是要中別人的圈套,既然我們英雄所見略同,不如下這子,看他如何應對。

  ??霍炎左顧右盼,也不見有其他人在,卻聽成親王向池塘邊上叫道:我這步走完啦,該你啦!

  ??霍炎這才瞧見柳蔭底下一個宦官服色的少年站起身來,將手中漁杆扔在一邊,走近看了看,隨手落了一子,便去端一旁的茶喝。成親王伸手搶過茶盞道:這個早涼了。又命人奉新茶來。這邊霍炎低頭對著棋盤猛瞧,不住搖頭。

  ??成親王笑道:這是大內第一的高手,探花知不知道?

  ??霍炎見少年清麗絕倫,身材消瘦,總覺似曾相識,那少年已經笑著抱拳道:原來是今科的霍探花,奴婢是宮裏針工局的辟邪。

  ??成親王道:霍炎,你且替我把這盤棋下完,我去把要緊折子寫完就過來。說著將霍炎按在自己原先坐的椅子上。

  ??辟邪也坐了,笑道:探花請。

  ??霍炎思量半天,方才接著落子,辟邪見這局已經殺到中盤,霍炎又是替成親王執棋,也不便贏他,攻勢大減,下的飛快,最後自然又是和局。霍炎笑道:公公棋藝超群,在下十分佩服。

  ??哪裏,辟邪道,怎麽比得上寒州霍大才子。奴婢去年在寒州時就聞霍探花美名,當時不及相見,甚是遺憾,今日托王爺的福,能和探花郎手談,回去說與師兄弟們知道,定讓他們豔羨。

  ??霍炎連忙跟著客氣謙遜,道:原來去年在寒州的就是辟邪公公,在下在寒州寂寂無名,難為公公知道。

  ??辟邪一笑:探花郎過謙,你一篇文章告倒兩名大吏,激起一場民變,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以堪稱闖禍的天才了。

  ??霍炎大驚失色,道:公公,何出此言?

  ??辟邪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張疊的整齊的文章,用雪白的手指遞到霍炎麵前,初次見麵,一點薄禮寥表敬意。

  ??霍炎打開一看,正是自己惹事生非的那篇文章,嚇得急忙收在懷裏,道:原來是公公在寒州相救。

  ??辟邪打住他的話頭道:不是什麽相救,當時不過覺得你的文章好,拿出來看看,第二天走時忘了放回去,哈哈。

  ??霍炎心道:哪有此事,對辟邪十分感激,望著他晶瑩麵容,不知如何答謝。

  ??辟邪道:紫眸姑娘還好麽?霍探花最近常往那裏走動,已經驚動聖聽。皇上本想將紫眸賜婚與你,探花可有耳聞麽?

  ??霍炎道:臣下一點小事,豈敢驚動聖上。

  ??辟邪淡淡笑道:皇上現在年輕,做事不太顧小節,現在為了寵你一個,將你的家事變作了國事,開了這個先河,將來管不住其他人效仿,自然心中懊惱,必先拿你是問,於霍探花的前程實是大礙。是奴婢攔住,霍探花可別怪奴婢多事。

  ??公公!霍炎冷汗浹背,道,我也想讓成親王稟明皇上收回成命,現在有公公替我在聖上麵前講明,免去許多周折,霍炎十分感激。

  ??辟邪道:你不必謝我,都是當今皇恩浩蕩,皇上免去紫眸賤籍的旨意已在成親王爺處,王爺自會找人辦理,還有一件隻怕探花為難。辟邪從袖中抽出一張銀票,遞給霍炎道:令堂原本不讚成,又在千裏之外,探花在京中哪有銀兩贖紫眸出來,這裏是三千兩,探花拿去替紫眸贖身,在京中購置產業,早結良緣,不要辜負皇上美意。

  ??這萬萬不可。霍炎想也不想,道。

  ??想必探花嫌棄,辟邪歎了口氣,這些銀兩對奴婢來說是意外之財,不算什麽,紫眸姑娘苦等你兩年,探花現在急用,何必拘於小節?咱們性情中人,還在乎這個?

  ??霍炎心頭一熱,點頭道:是,公公說的是。

  ??辟邪笑道:這就好。奴婢回去晚了怕皇上怪罪,這就向王爺告辭,探花在此稍等。

  ??霍炎突然問:公公,你可認識吳十六麽?

  ??辟邪回頭道:吳十六?見過兩麵,怎麽?

  ??霍炎笑道:也沒什麽。隻是公公今後有何驅策,隻管對霍某明言。

  ??辟邪微微一笑:同是為皇上辦事,今後仰仗探花郎的地方還多著呢,多保重。

  ??※※※

  ??不久天氣見暖,景佳公主下嫁涼王必隆的時候漸近,寒州進貢的小寒絹悉數運到京城。針工局早已打好衣裳樣子,小寒絹一到,照樣裁剪,餘下四百匹歸庫,作為公主妝奩,屆時起運。明珠在針工局也是忙得不亦樂乎,除了趕繡多件要緊的衣裳,還要掌教針工局繡工的針法,一開始還沒什麽,後來見了辟邪,不禁恨聲道:我好端端的代師傅不作,跑到宮裏與這些俗人為奴,都是怪六爺。

  ??辟邪訝然道:怪我?當初早就對你說過,不讓你跟來,現在後悔卻要怪我?

  ??這些衣裳哪件要做,哪件不要做,還不是六爺一句話,為什麽要派這麽些差事下來?

  ??辟邪正和小順子大嚼明珠拿手的寒州船菜,停下筷子笑道:今後還有更多差事,你要是不願意,何不等公主出嫁之後就回寒州去?

  ??明珠笑道:任六爺怎麽說,我也不會回去。隻是覺得宮裏氣悶,不如六爺帶我出去玩玩兒。

  ??小順子連連點頭:正是,正是,自從去年回來,再沒出去過一次,明珠姐姐來了許久,京城什麽樣子也沒見過,師傅得閑,順便也把我帶出去。

  ??辟邪道:隻要是明珠說的,你就樣樣附和,現今宮裏忙得不可開交,吃頓安穩飯已實屬不易,哪裏得閑出去?

  ??話音剛落,如意笑嘻嘻進來,道:這裏好香,你們針工局也不用尚膳監派飯,隻管自己開小灶,可想到我這個二師哥了麽?

  ??明珠起來道:二爺快坐,難得回來,不如一起吃過午飯再走?

  ??如意挾了點素菜吃了兩口,笑道:姑娘不如去尚膳監當差,何必給辟邪支使,可惜我命賤福薄,沒空多領教姑娘廚藝,這會兒皇上傳辟邪呢。

  ??成親王正陪著皇帝午膳,見他們來,從一邊拿起一件繡金夾襖,對辟邪道:這是皇上才剛賞的,這手藝不同凡響,是不是你帶回來的寒州姑娘所繡?

  ??辟邪道:正是。望著皇帝笑道:明珠民間來的,少有拘束,才剛抱怨現在差事多,若被她知道皇上拿她為公主趕繡的東西賞了別人,一定又找奴婢生氣。

  ??你有膽子在朕麵前嚼舌頭,還會怕了她?別學如意一樣整天跟朕慪氣。

  ??成親王道:聽說她繡的一扇九歌圖屏風值一萬兩白銀,這幾天金匱有一件屏風,開價一萬兩,哄動半個京城,我很想買在府裏,你替我去看看是不是明珠繡的真品。

  ??辟邪道:明珠就在宮裏,王爺想要什麽,隻管命她再繡,再者奴婢隻遠遠看了一眼,現在去看,也瞧不真切。

  ??皇帝往周圍看了看,見其他內監站得遠,壓低聲音道:去年抄董裏州的家,苗賀齡翻遍他的布政司也沒找到這件東西,當時還是你說,董裏州一萬兩買個屏風放在家裏也沒用,一座橋塌了,死了多少人,他尚且有恃無恐,定是後台極硬,這屏風一定在他後台主子家裏擺著。你這次去,給朕查明到底這屏風從誰家裏出來,你看不真切,帶明珠一起去也無妨。女官出宮多少不便,成親王適才說了,他會向太後稟明。

  ??是。辟邪道,既然主子這麽說,奴婢明日就去。

  ??回到居養院向明珠一說,明珠自然點頭答應,連小順子也想跟出去。明珠最後抿嘴一笑,道:六爺,明珠這廂先謝過六爺了。

  ??辟邪道:謝我做什麽?還不是皇上的差遣。

  ??明珠笑道:那扇屏風董裏州給了誰,現在如何會出來,六爺還不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還用去查?隻管和皇帝直說就是,繞這麽大一個圈子,是為帶我出去散心吧?

  ??辟邪笑道:在宮裏為奴,要緊的不是什麽都知道,而是該裝糊塗的時候,就糊塗。顯得你無所不知,反而招人忌諱。

  ??明珠道:是是是,六爺這是教訓我呢。我隻當不知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