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國賽開幕!
作者:晨星LL      更新:2021-08-11 16:37      字數:3854
  9月12號,競賽如期進行!

  ??在比賽的前一天,陸舟等人便搭乘校車從新校區返回了老校區,住進了校方安排的臨時宿舍。

  ??床墊和枕頭都是準備好的,隻用帶個套單,不講究的人甚至直接去個人就行了,畢竟雖說比賽時間有72個小時,但平均到每個人身上的就寢時間,可能連十個小時都不到。

  ??比如陸舟就是如此。

  ??他的任務最重,需要完成的工作量最大,隻有第二天可以小憩一會兒,所以幹脆連換的衣服都沒帶,空著手就去了。而到了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床上睡覺。

  ??睡不著也得逼著自己睡著。

  ??第二天早上五點醒了,在床上閉著眼睛歪到了七點鍾,去食堂吃了個早飯,陸舟便和王曉東、林雨湘兩個人會和,一起去了學校為數學建模大賽準備的專用機房。

  ??根據官方公布的報名信息,本次競賽有來自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含港澳)及美國和新加坡共1338所高校25347個隊伍共7萬多名大學生,同時點擊競賽網站,下載題目參與比賽。

  ??比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華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共同主辦,因其評審嚴謹性和公正性,其影響力雖然稍遜“挑戰杯”,但國獎的含金量在某些意義上卻是高過“挑戰杯”一籌。

  ??上午七點半,機房裏已經坐滿了十個隊伍。

  ??雖然有不少人會選擇用自己的筆記本答題,但通常情況下還是會把電腦帶到機房裏。畢竟隻有機房和圖書館的wifi,才能免費從知網上下載論文。這種比賽指望通過百度上那些未經考證的資料取勝,還不如燒一炷香等論文自動完成。

  ??劉老師過來轉了一圈,笑著和陸舟三個打了個招呼,也沒聊競賽上的事情,就問候了些“昨晚休息的怎麽樣?”、“老校區的宿舍習不習慣?”之類的話,然後便晃悠到了機房外麵,開車回新校區忙自己的項目去了。

  ??八點鍾,鍾聲一響。

  ??所有人迅速登陸了官網,下載題目。

  ??根據規則,題目一共分為ABCD四道大題,其中AB屬於本科組題目,CD屬於專科組。每個小組選擇一道題作為目標,在72小時之內完成並上傳用官網軟件生成的md5碼,並在結束競賽的當天上傳對應md5碼的pdf格式論文。

  ??一般來說,選題必須控製在半個小時之內,所有人都在爭分奪秒地讀題。

  ??然而當他們看到題目的一瞬間,所有人都傻眼了。

  ??“A題嫦娥三號軟著陸軌道設計與控製策略……B題創意平板折疊桌?!握草?今年的題目是什麽鬼?”

  ??“MMP,和我們做的訓練完全不一樣!”

  ??“我前幾天好像做過類似的,好像是設計神州火箭的發射方案……不過我覺得這麽玄乎的題材肯定特麽的不會出,沒想到……大意了!”

  ??“握草,大佬,你不是高數九十五分嗎?想想辦法啊!”

  ??“我學的是高數,又特麽不是學怎麽上天!”

  ??“設計桌子……桌子有什麽可設計的,不就是四條腿嗎?可折疊……我們在凳子腿後麵安個彈簧?”

  ??機房裏相當熱鬧,看得出來,同學們都被這題目整的一臉懵逼,無從下手。

  ??不過也有高手在裏麵。

  ??比如陸舟班上的第二學霸羅潤東,這會兒正一臉淡定地和隊友小聲交流。

  ??還有劉瑞……這小子的隊裏似乎有個很可靠的大腿,這會兒都已經讀完題目,開始給兩個隊友分配工作了。

  ??看著從官網上下載的兩道題目,王曉東眉頭緊鎖。

  ??天崩開局。

  ??兩道題目都和物理有關。

  ??前麵一個涉及到航天物理中的軌道計算,光靠高中物理知識肯定是不夠的,B題表麵上很簡單,實則並不比第一題輕鬆太多,其中涉及到對桌腿的動態運動分析,涉及到材料受力分析等等一係列問題,涉及到的不隻是數學建模知識,更要求對結構力學以及材料學甚至人體工程學有一定的涉獵。

  ??然而……

  ??隊裏的“數學天才”,才剛上大二,甚至才剛開物理課。

  ??沒辦法了,避重就輕。

  ??第一個物理知識不夠完全沒法做,第二個還能通過網絡收集資料,想辦法轉化成數學問題解決。

  ??王曉東看向陸舟,“要不選B題?”

  ??陸舟搖了搖頭:“選A題。”

  ??“A題?”王曉東皺眉,“你沒問題嗎?”

  ??“大學物理的話,我已經學完了,航天物理雖然看似複雜,其實歸根結底也不過是前三章的內容,”停頓了片刻,陸舟掃了旁邊那隊一眼,繼續說,“而且,你看光是這個機房裏,選B題的人就已經夠多了。”

  ??AB題是分開評選的,在A題這麽嚇人的情況下,B題勢必會有很多人選。這時候就該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把獨木橋留給千軍萬馬,瀟灑地走自己的陽關大道!

  ??當然,這也是陸舟在心裏對A題有把握的情況下,才做出的選擇。

  ??王曉東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自然也明白陸舟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那行,建模就交給你了。”

  ??“包在我身上。”

  ??眼神交流,兩個學霸已經達成共識。

  ??林雨湘一臉懵逼地看著兩個已經達成共識的隊友,不由弱弱地問:“那個……有什麽我能幫上忙的地方嗎?”

  ??王曉東露出一個他自認為很溫柔的笑容說,剛準備帥氣地來一句“交給我就行了”,然而還沒等他在那張麵癱臉上醞釀出感情,正埋頭在A4紙上筆算草稿的陸舟,便頭也不抬,毫不客氣地說道:“帶飯,送水,拜托你了。”

  ??建模、編程、論文都不缺人了,就缺個跑腿的了。

  ??別以為躺贏就是那麽好躺的,不讓這家夥幹點活兒,陸舟心裏不平衡。

  ??王曉東:“……”

  ??林雨湘倒也沒怨言,很有幹勁地點頭:“嗯嗯,包在我身上了!”

  ??數學建模和論文寫作由一個人完成的好處就是,很多需要兩個人進行交流才能完成的工作,可以由一個人完成,不存在隊友配合默契和表達理解能力之類的問題。

  ??同時,在建模論文一把抓的情況下,作為隊長的陸舟可以準確地對負責編程這一環節的王曉東下達命令。

  ??如此一來,隊員之間幾乎不會產生意見分歧!

  ??越過題幹信息,問題一共有三個:

  ??(1)確定著陸準備軌道近月點和遠月點的位置,以及嫦娥三號相應速度的大小與方向。

  ??(2)確定嫦娥三號的著陸軌道和在6個階段的最優控製策略。

  ??(3)對於你們設計的著陸軌道和控製策略做相應的誤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摘要部分是對全文的總結,這一部分可以放於整篇文章都寫完後完成。重點是問題重述之後的問題分析,涉及到整個建模的全部思路,整篇論文的靈魂就在這裏。”咬著圓珠筆,陸舟手指敲打鍵盤,將論文的大綱編寫出來,然後開始根據先前筆算的草稿,開始給他的論文定義最關鍵的靈魂。

  ??問題一,為了得到著陸準備準備軌道近月點和遠月點的位置,以及嫦娥三號相應速度的大小與方向,首先運用力學知識結合已知條件進行計算。利用極限思維,將嫦娥三號主減速階段的運動分割成無限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利用Matlab軟件設計程序,對主減速階段進行迭代運算……

  ??問題二,為了確保嫦娥三號的著陸軌道和在6個階段的最優控製策略,必須以燃料消耗最小為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運用問題一得到的參數,利用Matlab軟件識別數字高程圖中障礙物的算法,實現對障礙物的識別和著陸點的定位,並通過建立模型模擬最優著陸軌道……

  ??分析問題二中設計的著陸軌道控製策略的誤差,首先要盡可能列舉出所有可能導致誤差產生的因素,對其進行分析……

  ??進入狀態的陸舟,全身心高度集中在了眼前的課題上。

  ??當完成了對問題分析的瞬間,他隻覺得自己的大腦無比清醒,甚至於對整個論文的行文思路已經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大致的框架。

  ??剩下的工作,便是將這份大綱,翻譯成數學的語言……

  ??對於大多數隊伍而言,論文一般是放在建模和編程完成之後,但對於陸舟來說,兩者卻是可以同步進行的!

  ??這將成為他們隊伍的最大優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