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第八十二章 聊電影(下)
作者:革神      更新:2021-08-11 12:00      字數:4444
  康康之後還按照他這兩年來了解的現狀,給杜星河他們講述了,台彎電影近年幾乎都有一年平均50部以上的影片登上戲院映演,大家不再像過去隻把電影當成個人理想與藝術成就的實踐,加上許多資金與創投公司的投入,“回收”二字變成許多電影與製片人念茲在茲的首要目標。對此,康康是深有感觸的,因為他的《十萬夥急》在投資回收方麵,就不是做的很出色。

  ??拍電影想賺錢,並不是什麽罪大惡極之事,但打著商業片或類型片(genre~film)之名,其實影片的質量也不見得就隻能拍得七零八落。台彎電影現在漸漸開始有這樣的趨勢,號稱希望大量吸納觀眾的娛樂電影越來越多,可是茫茫片海中真能在票房與質量上兼顧的水平之作,卻是少之又少,所以還是有很多作品根本一點也不商業,一點也不類型。

  ??支撐台彎商業娛樂片半邊天超過三十餘年的朱延平,2014年也推出了《大宅們》,搬演的是既暖又宅的蕭敬騰,永遠在美麗女孩江疏影身旁守候,最後終於打動真愛的老套故事。

  ??朱延平同樣在貧血的劇情裏拚湊了大量笑點,有的新鮮、有的老套,幾乎跳脫不了印象中的朱氏作品痕跡。

  ??更可怕的是黃朝亮的《痞子遇到愛10▽》,硬要把兩岸皆顧及地“兜”進故事裏,編寫了一個欠錢青年來台彎想變賣老祖父墾丁土地的故事,借著需要一群難搞鎮民簽署同意書的情節,讓一堆台彎本土演員進來交相客串;但整個故事一廂情願到了極點,既想搞笑又要催淚,四不像且缺乏細節鋪排,影像和劇本都了無新意。尷尬到了極點。

  ??蔡嶽勳的《痞子英雄2》延續前集路線,卻更變本加厲。原本痞子與英雄兩種極端類型警探的辦案衝突,本是這個從電視劇轉到電影係列的最大特色,隨著演員的更迭、規模的轉換,蔡嶽勳將它操作成另一種企圖想與好萊塢規格相比的純動作片型。在過度陶醉於特效畫麵、大型爆破場麵的執念之下第二部的成績每況愈下,流於隻剩追趕跑跳碰。沒有內裏戲劇張力相應的那一派動作片;最慘的是,它的許多大型動作與視效場麵未臻完美,甚至看得出有生硬造作的痕跡。蔡嶽勳勇氣可嘉,但就電影論電影,它還是一部明顯蒼白失手的作品。

  ??兩部在農曆新年賀歲檔廝殺的電影,都選擇走近年最流行的台味鄉土路線。《鐵獅玉玲瓏》由澎恰恰自導自演,明顯想複製《陣頭》的操作模式,一條線走青春偶像愛情,另一條線走本土技藝與熱血澎湃。可惜澎恰恰還是隻會耍嘴皮式的搞笑,熱鬧有餘,既毫無電影感,故事本身也完全沒有可觀之處。相對而言,葉天倫的《大稻埕》雖然比較有模有樣,卻還是流於過度貪心、幻想將創作理念與商業元素一次通吃的毛病。主軸是穿越時空,透過一幅名畫讓宥勝與豬哥亮掉到百年前的邰北城,兩人卻各有盤算。可惜在翻轉穿越時空的趣味沒多久。故事忽然進入嚴肅命題,蔣渭水的慷慨激昂、日本人的囂張跋扈。讓影片硬生生變成一部正經八百的曆史片。豬哥亮當然不一定非插科打諢不可,但在引入曆史主題之後,觀眾就不會再隻以喜劇格局看待影片裏的一切。談笑用兵與寫實論述之間,導演即使擁有強烈的使命感,都還是得麵對必然陷入兩難的困境。

  ??幾部文藝片都有考慮觀眾喜好的盤算,卻都沒能在該有的類型法則裏找到完全準確的操作手法。以至於各自都有捉襟見肘的麻煩。票房成績最好的《等一個人咖啡》,雖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其中一個執行導演江金霖導演,但從原著、改編劇本到監製的多重身份,濃濃的“九把刀”氣味卻無處不在。異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單線敘事的純粹,雖然同樣在講青春戀曲,《等一個人咖啡》串連著不同時空裏的三組愛情故事,打算一口氣通吃不同類型觀眾的企圖十分明顯。時而kuso(罵人的話,原意可惡),時而文青,偶爾又跑出複古台語片的懷舊風,常常還沒適應其一,就又倏忽跳至另一個氛圍裏,也因此顯得調性混亂。幸好後半段拉回正軌,隻要你肯相信真愛的力量足以移山倒海,九把刀骨子裏那股天真癡傻、又帶點執著勇氣的愛情觀,似乎還是最迷人的魔法金粉。

  ??《隻要一分鍾》和《逆轉勝》又是兩個狀況相似的例子。《隻要一分鍾》以人與狗之間的動人之情為賣點,穿插張鈞寧、何潤東之間女強男弱的愛情習題。在汲汲營營於事業和回歸家庭生活之間,女性時常陷入兩難,可惜女導演陳慧翎隻抓到重點,卻沒拍出厚度,讓男女主角的衝突變得像過家家酒一樣太過流於表麵,旁邊的狗兒支線又不足以支撐強大的情感動能,以至於影片變得有點像白開水,不至於到索然無味,卻也確實清清淡淡。《逆轉勝》則是看來工整的運動勵誌電影。“五月天”成員溫尚翊(怪獸)飾演喪誌的過氣撞球選手,原本生活隻剩酒瓶作伴,直到他接下哥哥的老撞球店與女兒的撫養權,才終於開始正視人生。人物角色、情節設定都幾乎有跡可尋,看似埋好了所有起承轉合,卻偏偏欠缺那股撼動人心的力量。《逆轉勝》當然不是爛片,但它仿佛照本宣科而無驚喜,各個環節都像差了一點勁道,不夠到位。

  ??2014年照樣有許多新導演殺出重圍,有的完成了他們的第一部長片,有的在艱困的環境中持續創作。真正比較精彩的大概隻有《回光奏鳴曲》《寒蟬效應》與《kano》這三部,而它們正好展現了小、中、大截然不同的製片規模。

  ??如果不特別強調這是導演錢翔的第一部長片,乍看《回光奏鳴曲》可能會猜測導演是個女性。這是一部台彎少數以中年婦女作為主角的電影,由攝影師轉導演的錢翔並不沉溺於每個鏡頭的美麗精致,反而有點像回歸並延續新電影的傳統。用時間換取情緒,從寫實主義出發,點綴些許魔幻的力量,直搗女主角幽微複雜的內心世界。不否認本片令人想起蔡明亮,不過比起蔡導現今的老僧入定,錢翔顯然還是比較入世的。尤其是結尾處理上可預期的斧鑿痕跡。陳湘琪幾乎是一個人撐住全片的情緒與節奏,難度高且分量吃重,完全展現演技實力,“金馬”封後贏得一點也不僥幸。

  ??魏德聖監製、馬誌翔導演的《kano》,描寫1931年嘉農棒球隊為台彎首度打入日本甲子園決賽的故事,它有著重建曆史背景的考驗,骨子裏包藏著的則是所有運動勵誌片型應有的**迭起、撼動人心。不過,《kano》在人物刻畫上的戮力與著墨,似乎缺乏細節的付之闕如。光看近藤兵太郎在電影裏的詮釋我們隻知道他的執念,完全不清楚那背後真正動人的緣由。以三小時的片長來敘事,激情過後,其實很多東西是力有未逮的(還包括許多人早已指出的特效)。

  ??《寒蟬效應》則挑戰另一個絲毫不討喜的題材,郭采潔飾演的大學新鮮人,被戴立忍飾演的音樂係教授性侵害,帶來校園內外的一陣風暴。王維民也是跟隨楊德昌的子弟兵之一,他將這個有可能陷入刻板印象的題材駕馭得頗具水平。尤其後半段集中於幾個女性間複雜**、權力關係的法庭戲碼,至少維持住**迭起的戲劇張力。成就了台彎電影少見的社會寫實議題。

  ??其他幾部新導演的作品則都還不夠成熟。《加油男孩》看得出是糖廠出錢拍的植入性營銷電影,也有跡可尋受到《海角七號》的影響,可惜音樂性不足,人物內在的衝突又過於牽強。

  ??《原來你還在》談的是有關人與信仰之間的兩難,描寫假喇嘛介入一對喪子的怨偶家庭之間,最後各自獲得救贖的故事。題材深具特殊性,結果拍出的精神與情感力量都很有限,可惜了陸奕靜與黃河兩位演員的賣力演出。

  ??李鼎的《到不了的地方》拍的是兩名年輕人的機車之旅,雖沒有前作《愛的發聲練習》那樣活在另一個世界般的不忍卒睹,不過卻還是充斥著無病式的情感傷逝。

  ??至於《廢物》和《山豬溫泉》。前者講城鄉差距的感懷,後者描摹失去親人、漸漸撫平傷痛的心路曆程,兩片都充滿誠意地為台彎土地發聲,卻也皆因執行預算極少的壓力下,隻維持了基本麵的局限。

  ??《時下暴力》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的年輕電影人合力集資拍攝,以阿瑟米勒(arthur~miller)經典劇作《熔爐》(the~crucible)為藍本,讓這部經典舞台劇的文本與現代校園裏的改編版本交相呈現,結果兩者間看不太出對照的必要,反而是互相扞格的矯揉造作,演員表現也出現了過度舞台化的尷尬。

  ??另一部同樣被舞台原典給困住的電影,則是改編自李國修經典劇作的《極光之愛》,因應從舞台幻覺轉至電影的寫實性,劇本未見適切的改編,當北極沒有實景拍攝,失戀的痛苦也隻詮釋出不痛不癢的哀傷之際,這部電影注定要走向失敗的命運。

  ??在紀錄片領域,2014年仍有幾部紀錄片“擠”進了院線體製映演,不過已不複見2013年的風起雲湧,唯一大幅上映的紀錄片,大概隻有任賢齊執導的《媽祖乃台彎》,不過這部影片整體來說隻“跟”上了媽祖繞境台彎的宗教狂熱,深度、廣度皆不足,與其說是紀錄片,倒不如說是台彎電視上流行的“行腳節目”的大銀幕版。因此話題雖然不小,但票房與口碑都未竟理想。

  ??另外幾部也都隻有以邰北為主的極小型規模上的影片。《戰酒》以金門釀造高粱酒的曆史背景拉開時間軸線,卻隻成就了宛如歌功頌德般的流水賬與植入性營銷,也很難列在紀錄片的美學範疇中討論。

  ??最後,真正具有高水平表現的紀錄片,大概隻有《築巢人》和《餘生:賽德克巴萊》兩部。走過2013年《十二夜》與《看見台彎》的繁榮假象,台彎紀錄片終於也回歸到常軌狀態,不再被視為可以任意操作成民粹主義式的熱賣商品。

  ??《築巢人》是2013年台彎電影節的百萬首獎得主,延宕了幾乎半年餘,才終於有機會上映。這部長度不到60分鍾的紀錄片,用靈活且自覺的鏡頭觀點拍攝了自閉症兒子與照顧他的單親父親之間那難以言說的緊繃關係。在貼近與冷眼旁觀之間,沈可尚掌控了精準的調度,讓這份殘忍與不堪**裸呈現在你我眼前,卻又維持住對被攝者應有的觀照與尊嚴,撼動人心的力量極其強大。

  ??《餘生—賽德克巴萊》則像是劇情片《賽德克巴萊》的完整補充,它娓娓道來賽德克族人的過去與現在,甚至連日本人的觀點亦有細膩陳述,加上美麗如詩般的攝影、音效,俯仰天地,讓一切回歸紛擾以外的真實世界。

  ??杜星河沒想到康康對於台彎紀錄片市場都有研究,顯然,這個年過不惑的大哥是真的想好好的在電影領域中做出一番成績。杜星河也真心想幫康哥一把。

  ??這天喝到最後,杜星河喝的也有點多了,他向康哥許下承諾,如果公司那邊允許的話,他願意出任康康下部電影的男主角,來助康哥未來能一炮而紅,他很欣賞康哥的才華。(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