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第四十一章 (大聖歸來)
作者:革神      更新:2021-08-11 11:59      字數:6066
  聽著杜星河唱《從前的我》,很多學員腦海裏都浮現出了上月上映的那部非常好看的國產3d電影《大聖歸來》。

  ??杜星河也看這部電影了,他對悟空是很有情結的,所以看到這樣一部電影,他感觸頗深。

  ??就像主題曲《從前的我》所唱響的,“心裏的呼喚,總在徘徊”。想必,每一位仍心甘為華語動畫電影買票入場的成年觀眾,在心裏的某個角落,肯定仍在徘徊中呼喚著華語動畫電影的涅槃——期望有朝一日,它可以尊重觀眾們的審美素養,而不是通過華而不當的宣傳攻勢肆意揮霍觀眾的信任;期望有朝一日,它可以尊重電影人的職業操守,而不隻是將電影產業看作是流水工廠、提款機器;期望有朝一日,每位長大了的成年兒童,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驕傲地對他講,寶貝,我很高興帶你來看了這部電影。

  ??很榮幸,《大聖歸來》就是這樣一部足以讓華語觀眾感到驕傲的華語動畫電影。

  ??曾幾何時,80後的我們還在童年,現在的孩子無法想像當時的我們,看到《葫蘆娃》,看到《黑貓警長》,看到《舒克貝塔》時是有多麽興奮多麽目不轉睛,不少人會進入夢鄉讓葫蘆娃教我們如何刀槍不入,或者因為螳螂雌雄相食而夜不能寐。

  ??√後來長大了,開始不看動畫片了。但在換台時發現電視裏隻是《藍貓淘氣三千問》《熊出沒》《果寶特攻》這樣的動畫片時,我們充滿了疑惑和費解。囿於老套思維,中國老年人不認為成年人該看任何形式的動畫電影,但除此而外,為什麽我們突然就不再創作給十歲以後的孩子們觀看的動畫片了呢?不是說這樣的學齡前動畫片沒有存在的意義,但任何一位家長也不會以把十一、二歲的孩子拉進電影院看《天線寶寶》大電影為榮為傲的。華語動畫自願留下的市場空白。一定會有舶來品來填滿。所以我們不應該指責現今的孩子們隻認得日漫美漫,就像自家地上不長糧食,不能抱怨荒民遷往富庶之地一樣。

  ??很高興的是,現在年輕的電影動畫從業者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逐漸出現了《秦時明月》《魁拔》《龍之穀:破曉奇兵》《十冷》這樣充滿誠意與想法的優秀的華語動畫電影。而現在,這份精練的短名單上又出現了一個名字。《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與絕大多數成功的商業電影相類似,《大聖歸來》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故事主題也並不孤冷,無非知恩圖報、懲惡揚善,這也與《西遊記》這本小說的故事主題一脈相承。

  ??重點在於,同樣的故事,留給不同水準的創作團隊去演繹,講解效果迥異。這部導演田曉鵬的這支創作團隊,絕對高水準甚至超預期的完成了這次故事演繹。電影架構並不複雜。單層次單線條,按照時間順敘,演繹的是西遊取經前的一段故事。劇情既有經典場景在現,也沒有完全局限在小說既有框架之內,對解救孫悟空的前因後果,會給觀眾帶來有別於傳統認知的觀影體驗。

  ??除了故事情節完成度較高之外,影片對長安城、五行山、和最後新增場景的景設布局上,也會給觀眾帶來不同於小說的體驗。關於人物和景觀建模。是區分動畫電影質量的關鍵性指標,可以看出。電影在這一點上作出了很大程度上的努力。建模比例、光暈渲染、人物毛發、風吹草動等細節部分,非常自然。即便在某些場景上仍然可以看出層次上的粗糙感,但也可以被出色的鏡頭感所掩蓋。

  ??情節和景設都隻為詮釋人物的存在。這部動畫電影的人物設定,除了孫悟空、豬八戒等主角的人物設定上層次分明、忠於原著外,在很多周邊角色上的設定上也可以看出用心。從《銀河護衛隊》裏的浣熊、到《超能總動員》的大白,再到《捉妖記》裏的胡巴。想必如今電影工業已經確認“賣萌=賣座”這一等式的黃金地位了,在《大聖歸來》中,我們也會看到完全萌翻的土地公,電影結束之後我就開始在淘寶上搜索其周邊了。

  ??故事、景設和人設之外,非常值得讚賞的當屬動作場麵的精巧構思。雖然運用的完全是好萊塢插科打諢式的,但巧在銜接有趣而自然,有時甚至有好萊塢製作的錯覺。更讓人欣喜的是,這樣的動作編排不僅僅是一小部分,而是基本貫穿全篇的。

  ??不可否認,作為仍處於增加本土認同感階段的華語動畫電影市場,《大聖歸來》的電影製作工藝,整體上還是以傳統的好萊塢式的電影表現形式為主。在此語境下,如何展現其作為“華語”的標簽化特色,恰當表現本土文化特色,在市場中作出有效區別,也就成了一個重要話題。沒有展現,就會失去標簽化意義,喪失電影的個體化特色;表現不當,又容易讓觀眾感覺說教做作,反有損電影整體質量。

  ??在此基礎上,再來關注這部電影中的細節,就會發現創作者的用心之處。對於影片中出現的皮影戲、秦地老腔等極具地方傳統特色的橋段,觀眾可以在電影中仔細品讀。

  ??當然,這部電影在杜星河看來仍存在著一些需要持續改進的不足之處。比如片中出於市場賣點的需要而出現的汪半壁的插曲,與當時的場景情緒很跳脫;比如孫悟空最後對於桎梏的解除鋪墊不足,顯得很隨性;比如終極之戰的丟幀現象、建模粗糙體現的經費不足。等等。但瑕不掩瑜,站在當前華語動畫市場的曆史角度客觀評價,這些都是可以隨著市場接受度,品牌認同度的逐漸提高而改進的。

  ??《大聖歸來》從完成度較高的故事情節,到用心的人設景設,再到編排精巧、層次分明的動作場麵,整體質量還是非常讓人欣喜的。遺憾的是, 如果在網上查找導演田曉鵬的個人履曆。發現甚至沒有一張照片可供參考。在如今這樣一個華語動畫電影認可度普遍偏低的市場環境下,再與自編自導、八年深耕放在一起展開聯想,我們難道不應該為這樣一個團隊的默默付出而鼓掌喝彩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團隊以後的宣傳履曆上一定會寫上一筆——“代表作《大聖歸來》”。

  ??對於華語動畫電影,杜星河不敢奢望短時間就會出現《浪客劍心》《幽遊白書》《聖鬥士星矢》《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海賊王》《火影忍者》這樣具有持久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文化產品,不奢望中國人自己的東方迪士尼帝國可以在神州大地上一蹴而就。但隻要我們心中那份珍愛的童年印記還沒有消失,隻要我們還在不斷堅持不斷吸收傳統精髓,隻要我們還不放棄學習先進文化,隻要電影產業還存在著單純奮鬥的青年“傻瓜”,華語動畫之夢就永遠不會消失。

  ??說起《大聖歸來》,就不得不說說另外一部和《大聖歸來》同期上映的大片《道士》。

  ??這部電影杜星河也看了,而且是滿懷期待的看的,卻收獲了一地雞毛。

  ??陳凱為什麽是一線大導?他已經有點想不起來了。十年前《無極》出來,都辱罵《霸王別姬》莫非代導。言語還有驚訝惋惜,十年後批評同一個人,居然可以還是同一句話。就在這無休無止江郎才盡的碎念裏,仍以一線大導的名義整整混吃圈錢了十年。不得不令人佩服。

  ??傳說的第五代乃至整個華語影壇的領軍人物,把張陳相提並論,無疑對張藝謀嚴重不公平。

  ??國師的名號讓大眾產生逆反心理揶揄多年,繁華過後,隨手複古搞個《歸來》仍然沉澱服眾。其實細想張藝謀這些年的作品。隻有《三槍》唯一符合一無是處的標準,其它不管好賴。仍有貢獻。先不說技術和名聲上的,至少張的挖掘新人能力公認一流,即便在快錢橫飛造星浮躁的年代裏,也沒失過手。

  ??陳凱哥呢?謀女郎星女郎晶女郎,偏偏你從來沒聽說過歌女郎、歌男郞,代表作的輝煌也不過是張國榮自己的光芒。唯一的個人審美突顯,是從張豐毅到王學圻的一脈相承,我早就說——這顯然是娘歌心中完美的1型。

  ??陳導對於挖掘新人沒耐心,對於把明星改造烙上自己的印記更沒興(neng)趣(li),他隻想堆積當下最有知名度、最有話題感的明星烹製雜燴。連當年鋒芝複合這種low新聞都沒有放過,和所有鼠目寸光的草台班子同一思維,區別隻是人有一線大導的名聲來實現。所以這麽多年,除了一個媳婦熬成婆的十三燕,演陳導作品等於與獎項絕緣,連華語界獎都看不上一眼,別說動不動的“國際路線”,因為他沒考慮過誰更適合角色,也沒心情幫你打磨,他隻有一個個找誰演話題回報性價比更高的小算盤。

  ??沒有靈魂的角色本來也不需要演技,這些年演陳導電影那是且混且珍惜。奇怪到《道士》,已經發展到不是角色合不合適、演技夠不夠用的問題,而是在可以abc選項演法、演錯重來的明顯需要下,他甚至都懶得ng。能理解嗲玲演金蓮風情有限,許三多特型演員,偶像卦有顏任性,但是範偉那種開口前先等三秒的領導式講話你作為一線大導你任由其拿突兀當個性嗎,你的老寶貝王學圻舉手投足做作勁,是在自我kuso一句話噎死老禪師嗎,張震這些年辛苦經營的逼格,能被同一個類型片劃分成冰火兩重天。

  ??也沒有陳凱哥擅長的題材。他既不擅長“土”,更玩不轉洋。倒是市場風傳流行什麽,他都會馬上(試圖)跟上。世紀初玄幻盛行,他以為既踩上了熱點又躲開了當時大導們競相武俠的俗套,結果留下千古笑柄。那個《搜索》,五年前中式b級片都拍爛的題材,他是不是還暗自竊喜以為犀利挖掘了現代信息爆炸的社會熱點?樣樣都想秀,樣樣都出糗,全能展示無能。

  ??選角浮躁,題材浮躁。倒是與影壇大風向融為一體,陳導的雪上加霜,是有區別於人更可怕的絕症——深刻控。

  ??電影是一秒鍾24次裝逼的藝術。身為一個一線導演,不深刻怎麽行呢。故事本身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教給凡夫俗子人生道理,要每一事都關乎天地玄黃。每一句都讓人醍醐灌頂。要從或最質樸或最浮誇的事物表麵,悟出佛,悟出道,悟出俗世解脫,悟出生老病死。大家說道士是無極2,主要是惡心在這裏。

  ??扯淡的種類太多了,沒有一種看著這麽可氣。李安不愛搞“經典台詞”,護舒寶的京油子玩世不恭腔,都得拿自嘲打掩護。最愛批量生產裝逼句的王家衛。都擔心鳳梨罐頭、先拒絕別人是唬弄90年代未成型小清新的小把戲,放現在未免太雷,結果《一代宗師》出來,說什麽話就創造什麽樣的環境烘托,999%的台詞寫手仍隻能跪著。

  ??沒有這金剛鑽,真的別攬這瓷器活。知道一線導演放不下身段純粹搞笑,但是能力經過多少次血淋淋的驗證,唯獨就是不能放棄深刻。再多的佛道儒點綴。也抖不出你未曾有的機靈,這場讓大家一起笑場的運動。非要從電影青年普及到廣場大媽為止?

  ??看字幕和credit翻譯那麽用勁,所以惡意揣測,當以為胡逼剪可以弄出一部看上去還有檔次的作品時,這些一坨坨自感哲理的台詞和念白都是本來打算去忽悠歪國仁的,因為國際喜歡“深刻”。

  ??而邊角細節裏,全是陳導對於上映後引發網絡“城震cp燃萌!”、“少林寶強笑容魔性”熱論的自信想像。以為自己兩手都很硬。忘了我們對於一部群星匯聚的大爛片容忍度比對草根爛片要更低。

  ??還有那一手蹩腳的賣腐,真是惡心說。霸王擦邊球歪打正著,熱點腐題材順理成章成了陳導重要迎合點,大概他特別樂於看到類似各種陳凱哥電影元素大盤點專題中能專門辟出兩個版來講他這個特點,好彩蛋。好trade mark。劉燁東健魔幻cp,小明大爺育兒cp,港台城鎮日月合一。

  ??往極端裏說,古老武俠片,黃金時代槍戰片,江湖恩仇多半腐向,腐的是肝膽相照,義薄雲天,少言寡語,拒絕拖泥帶水,隱匿在99%的鐵漢裏,1%的柔情才有可能動人。而陳凱哥的腐,純粹男女俗套的變異,唧唧歪歪百般衷腸對視,一樣,沒有講故事的真情實意,滿滿都還是盼著形成話題點的心機。身為一個資深腐控,對於滾草坪這種情節都已經,用最近大家常說的詞兒,尷尬症晩期不治。

  ??一個華語一線導演,都沒一部武俠作品,真是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不管你看官是否閱打無數,反正你得照顧我開天辟地頭一次,冗長重複的打鬥,二十年前別人都玩剩的天馬流星拳,每一戰都是經典,每一招都舍不得剪。誰能告訴我張震和林雪是咋回事?小老婆作壽你砸場子,唱也就幾分鍾混了,你非打了我蝦兵蟹將好幾天,什麽仇什麽怨?

  ??邏輯混亂比比皆是,前因後果語焉不詳,節奏詳略一鍋爛粥。古老的傳統時代大家希望你完整地講一個故事,寬容的現代人民連這個也不奢求了,段子集和腦殘傳都有市場,還有我們這樣的惡趣味,一步之遙都看得我們血脈賁張。可惜你既不好笑也裝不出逼格,拍了個扯裏扯乎的題材,不妙就算了,連玄也不玄。

  ??總之,這部片子就是給杜星河看無語了。未來他有機會拍電影的話,打死也不會接這種戲。

  ??杜星河唱過《從前的我》之後,下一首歌終於輪到了包間裏人氣頗高的萌妹子何苗。

  ??她點了一首湯旭的《千紙鶴》,一開聲,就把包間裏的學員們給萌化了——

  ??……

  ??我想我並不適合~

  ??你說的每一個轉折~

  ??像窗外春天的景色~

  ??我想我也不懂得~

  ??也隻能送你到這~

  ??該說點什麽好呢~

  ??……

  ??你隻是暫時~

  ??從花香馥鬱的城市裏麵~

  ??優雅逃離~

  ??開車經過~撞見我開在~

  ??半山坡的小茉莉~

  ??……

  ??我想我並不適合~

  ??你送我的一千隻鶴~

  ??兒時糖紙的顏色~

  ??怎麽你還不懂得~

  ??做自己有的時候~

  ??就是有一點難的~

  ??……

  ??好不容易你說~

  ??我們有了共同紀念的~

  ??晚餐話題~

  ??才有了小心翼翼~

  ??一起嗬護成長的默契~

  ??……

  ??連著唱幾首歌後,坐下來,安靜的聽著何苗甜美的歌聲,杜星河忍不住都在心裏讚了這個袖珍的大胸妹一句:太可愛了。(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