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經濟危機
作者:小夥兒傷不起      更新:2021-08-10 01:21      字數:4787
  凱渥軍事行動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這是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通過,北約開展軍事行動,幹預北蘇國內戰之後的首次,聯軍大規模的傷亡。

  ??雖說這一場戰爭是安理會通過的,符合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相關規定,並非一場侵略戰爭,而是一場正義戰爭。

  ??可是,一天陣亡五十一人,這個數字還是太過巨大了。

  ??北蘇國的戰爭會持續多長時間,幾個月?或許像伊拉克戰爭那樣,整整持續數年。

  ??一天五十一人,一個月,一年又會死多少人。

  ??這儼然就是另外一個越.戰了。

  ??在消息傳遞到米國國內的時候,立刻造成了軒然大波,許多民眾和報紙都指責,政斧不應該插手他國內戰,不應該為了他國的利益,就讓米國人民付出生命的代價。

  ??米國大兵的命很值錢。

  ??有些媒體更是指出,這是總統喬納森在明年大選年之前,又給後任留下的一個爛攤子。

  ??根據最新民調顯示,總統喬納森的國內支持率,從原先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瞬間降到百分之三十幾。

  ??可就算在這種一邊倒的輿論和指責中,軍事行動還是在繼續。

  ??畢竟戰爭已經發動,還是國會通過提案,支持的。

  ??……

  ??“智能追蹤導彈?”

  ??在卡杜利,時刻關注著白尼羅州戰事的楊天,也得知了聯軍的最新應對手段。

  ??新一輪的軍事行動中,聯軍明顯放棄了清掃周邊村莊,也不再分散兵力,仍舊以攻克城鎮為主。

  ??而應對白尼羅州反叛軍的梟狼攻擊車,聯軍則是大範圍采用熱能追蹤導彈,無人戰機等等手段,避免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這種智能追蹤導彈也是這幾年才裝備美軍的,個頭不大,最大的型號長度也不過四十厘米,相當於一枚RPG導彈。

  ??不過它是智能追蹤,有多種型號,不僅有紅外線追蹤類型,還有高速攝像機追蹤,熱成像追蹤等手段。

  ??最主要的是,它造價便宜,一枚不過上萬美金,可以單兵攜帶發射,主要用於近距離打擊汽車,輕裝甲步兵車等目標。

  ??梟狼攻擊車的靈活姓雖然很高,但麵對智能追蹤的小型導彈,還是有些不夠看。

  ??再者言,以這種小型導彈的火力,也足夠炸毀梟狼攻擊車了。

  ??同時,聯軍還大量采用攻擊直升機,比如靈巧的小鳥直升機,攻擊力強大的阿帕奇等。

  ??最後還有掛載智能追蹤導彈的無人機,可以在大範圍的郊區搜尋梟狼攻擊車。

  ??這種種手段,就是避免兵員分散而造成的大量人員傷亡。

  ??如此手段當然有效,短短幾天,就有超過二十輛的梟狼攻擊車被不同手段擊毀。

  ??雖然找到了克製梟狼攻擊車的辦法,但是戰爭並沒有因此變得簡單。

  ??對聯軍的襲擊受挫,白尼羅反叛軍也迅速改變策略,把自動榴彈發射器拆卸,用於城鎮的防守。

  ??在3月8號,國際婦女節這一天,進攻凱渥南部城鎮庫斯提的戰鬥中,雖然先期的導彈轟炸造成了反叛軍大量傷亡,可當地麵部隊開進城鎮的時候,這種自動榴彈發射器還是給聯軍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楊天設計的這種自動榴彈發射器,當然也可以連接支撐架,當做機槍來使用。

  ??在地麵巷戰中,聯軍以坦克和裝甲車開道的策略看似很正確,但擁有穿甲彈的反叛軍,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雖然穿甲彈五百米加速距離的致命缺陷,可反叛軍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遠距離攻擊聯軍坦克。

  ??而且近距離的榴彈火力壓製,也給聯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進攻庫斯提的戰鬥,足足進行了一天一夜,反叛軍才被趕出了城鎮。

  ??數百名反叛軍被打死的同時,聯軍也付出了二十幾人陣亡,六十餘人的傷亡,同時還有五輛坦克擊毀,十幾輛輕裝甲車的損失。

  ??坐在楊天對麵,處理文件的周凱也剛放下了報紙,一臉揶揄的笑道:“怎麽樣,你的梟狼攻擊車沒用了吧。”

  ??現在對楊天和周凱而言,每天的生活都很簡單。

  ??周凱作為現在卡杜利內政方麵一把手,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文件,召開各種會議,協調本地的經濟發展。

  ??而楊天,則是深居簡出,軍隊的事情還是交給賽義德和薩利赫,讓彼洛科夫等人輔助,對第一軍和第二軍進行基本的軍事技能訓練。

  ??每天要麽是在ABC生產基地測試測試新武器,搞一下研究,要麽就是躲在市政斧大樓,看周凱處理文件,關注新聞報道和各種渠道送來的情報。

  ??現在外界已經有相當於的言論指責楊天,指責ABC集團不該把武器賣給反叛軍,造成聯軍的巨大傷亡。

  ??楊天考慮著是否要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回應一下這種指責,但為了安全考慮,還是沒有召開,隻讓李東成代表ABC發表一個聲明,表明ABC是個商業公司,武器是商品,沒有道理因為對方是壞人就不賣。

  ??不過李東成影響力還是小了一些,現在許多和平主義者,還是各種恐怖大亨的帽子直往楊天腦袋上扣。

  ??楊天撇撇嘴,放下報紙,反駁道:“你也不想想,一輛梟狼攻擊車才多少錢,一輛坦克又多少錢,還有直升機,無人機,米國大哥這是拿錢砸。”

  ??周凱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一輛裝了自動榴彈發射器的梟狼攻擊車成本價不過一萬兩千美金,可一輛M1A1主戰坦克呢,一架直升機呢,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美金,更不用說,米國大兵的生命更值錢。

  ??就算用十輛梟狼攻擊車,摧毀了一輛坦克,從成本上算,也是值得的。

  ??現代戰爭,打的是武器消耗,打的是經濟。

  ??光看阿富汗士兵,用破AK和土製地雷,就讓米國付出多大代價,也就可見一斑了。

  ??短期看,米國運用各種高科技武器,的確是遏製了白尼羅州反叛軍,可戰爭不是打一天兩天,要打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整個白尼羅州,上百萬瓦拉布人,都是聯軍的敵人,楊天甚至可以把自動榴彈發射器和梟狼攻擊車當做AK一樣的賣給反叛軍。

  ??人手一架自動榴彈發射器,遍地都是梟狼攻擊車,身陷人民戰爭海洋的聯軍,一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而且最妙的一點是,楊天隻負責兜售軍火,還是以ABC集團,商業公司的名義,並沒有直接參與到戰爭中。

  ??就像二戰剛開始的米國一樣,信奉讀力主義,全世界兜售軍火,誰會因為米國賣給德[***]火而向他發動戰爭。

  ??楊天隨時可以發表一個聲明,說不管是反叛軍,還是北蘇國政斧軍,隻要你們願意,我都可以把軍火賣給你們。

  ??當然,具體楊天會不會賣那就另說了。

  ??從現在看來,聯軍還不能因為楊天出售反叛軍軍火就直接進攻楊天。

  ??軍事管製區的聲明還有意義,一枚核彈的存在,還有黑曼巴導彈的出現,也不敢讓聯軍輕易對楊天出手。

  ??“那接下來怎麽辦?繼續賣梟狼攻擊車,白尼羅反叛軍窮的響叮當,咱們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周凱有些頭疼的詢問道。

  ??不論是賣給紅海州的防空炮和雷達,還是北科爾多凡的黑曼巴導彈,加上眼下的梟狼攻擊車,都是打折出售,賺不用提,連本都回不來。

  ??而卡杜利,經濟隻是剛有起色,暫時沒什麽太大收益,最有可能的收益還是本地的油田,但還有的等,道達爾公司的建設進度並不快,最遲恐怕要到15年年中才有可能收獲利益。

  ??可幾個生產基地的建設,醫院,通訊,等等生活基礎設施的建設,耗費了巨大的投入。

  ??加上第一軍第二軍的軍費開支,龐大軍警係統的指出,花錢不是如流水了,而是如洪水了。

  ??“缺錢了?”楊天眉頭皺起,錢到什麽時候都是個大問題。

  ??周凱點點頭:“你是甩手大掌櫃當習慣了,什麽都不關心,你知不知道,現在你瑞士銀行的十億美金隻剩下三億都不到了。”

  ??這個數字還是楊天第一次聽到,陡然間也是嚇了一跳。

  ??十億美金,一年不到的時間花掉了七億多,有什麽敗家子比這厲害?

  ??“還不止呢。”周凱輕哼一聲,道:“你別忘了,咱們還欠著華國的援助呢,現在雖然還了一些,但還有一百七十億的缺口呢。”

  ??“一百七十億!”楊天無語的直翻白眼。

  ??搖搖頭,楊天還是擺擺手,道:“算了,虱子多了不咬,賬多了不愁,慢慢還吧。”

  ??對於楊天的不負責態度,周凱深表鄙視,道:“依我看,咱們可以考慮把黑曼巴導彈,還有實驗1型雷達出售給華國,你應該知道的,華國方麵一直在跟我們接洽,想引進這些東西。”

  ??黑曼巴導彈一枚出口價至少六十萬美金,出口他個幾百上千枚,也能狠狠緩解一下資金壓力。

  ??其次就是實驗1型雷達。

  ??雷達本身的成本並不高,上百萬美金左右,當初賣給紅海州三台,加上一堆防空炮彈,總共才要了兩百萬美金,根本就是賠本大贈送。

  ??實質上,楊天考慮的實驗1型雷達出口價格要比成本價翻上十倍甚至更多。

  ??想一想吧,一套宙斯盾係統,外銷價都是三四億美金,而實驗1型雷達呢,監控效果肯定要強過宙斯盾係統。

  ??但問題是,雷達成本本身不高,價值高的是其中應用的科技,但科技是楊天從外星博物館剽竊來的,一分錢沒花,當然可以忽略掉。

  ??而且宙斯盾是一整套係統,不光是一台單雷達,成本才會這麽高。

  ??加上雷達監控範圍的缺陷,楊天估摸著,一台單雷達,上千萬美金的出口價格就可以接受了。

  ??雖說這玩意兒全世界誰都沒有,楊天獅子大開口也行,但是你總要考慮一下價格太高,人家願不願意買吧。

  ??試想,楊天張口要一億美金一台,人家造一艘戰艦成本價要增加多少,會不會裝載,恐怕就要考慮一下了吧。

  ??華國方麵並未收到楊天的報價,要是知道雷達一台一千萬美金,監控範圍還隻有兩百公裏,恐怕也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算了,華國方麵也隻是在試探,並非真的想買,咱們還是等北蘇國內戰結束,我們的武器經過實戰檢驗之後再說吧。而且誰說咱們就這麽點兒底蘊的,哥沒拿出來的東西多著呢,足夠讓米國大哥喝一壺的。”楊天搖搖頭,還是否定了暫時把東西賣給華國的打算。(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