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橄欖枝
作者:誌鳥村      更新:2021-08-09 18:32      字數:4374
  “蘇城董事長,總算找到你了。”安尚宇來到蘇城麵前,鞠了半個躬,就介紹道:“他們三個人是我的副手,我們剛剛下的飛機,本來應該提前幾個小時來的……”

  ??安尚宇解釋了兩句,接下去道:“請問蘇城先生,大華實業是不是有一艘萬噸級的貨輪,在不使用船艙的情況下開建了?”

  ??“嗯,1艘1.2萬噸,1艘2.4萬噸,都是散裝貨輪。”蘇城指了一下前方,兩艘萬噸級的貨輪明顯要大的多,4000噸級的漁船和它們比起來,就像是兒童排球和籃球的區別一樣。

  ??天有點晚了,趁著落日的餘輝,安尚宇勉強看到正在江邊空地上開建的幾個分段。

  ??巨型總段造船法是在分段造船法的基礎上設計完成的,大華實業還處於摸索掌握當中。因此,正在建造的船舶是分段技術和總段技術共同使用的。

  ??對於己方掌握的分段造船法,安尚宇沒有太多看,眼睛隻盯著沒有船塢的場地,一會兒,轉過頭來問:“蘇董,我們能上去看看嗎?”

  ??蘇城抬手看了一下表,道:“別太晚。”

  ??“好的好的。”有這麽好的機會,韓國好說話的很。安尚宇再次道謝,立刻與副手們往那邊去了,沒有絲毫的矯情。

  ??霍昌低聲吩咐了一聲,就有兩名大華的員工跟了上去。來大華船業參觀的工程師很多了,每個人身邊都會帶著各種各樣的順手裝備,大華公關部陪同的人員都陪出了經驗,他們不會完全拒絕工程師們使用儀器,但也僅限於簡單儀器。要是想刮點金屬屑什麽的,則是絕對不允許的。

  ??安尚宇首先拿出裝置來測斜度,以確定船舶的工作麵。

  ??他抵達之前,就做好了預案,以決定測試哪些項目。平地造船法是否能夠實現,有經驗的工程師,通過一係列的測試中就能看出來。

  ??安尚宇認真的做測試,做記錄。

  ??緊跟著他的副手捧著本子,或者劃勾,或者劃叉,或者寫注,好像在實驗室似的。

  ??目送他們離開,蘇城再對江南造船廠一票人笑笑,說道:“我們和韓國公司,有合作關係。”

  ??“我知道,南朝鮮的現代重工。”叫了幾十年的南朝鮮,榮尚國還不太習慣韓國的稱呼。

  ??說話間,通勤車也來了,榮尚國跟著人上了車,卻有些心神不寧的看著安尚宇離開的地方。

  ??韓國現代重工集團對大華船業的技術有興趣,對現在的江南造船廠來說,既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外國公司的介入讓榮尚國去中船重工爭取的時候,多一個說辭和證據。

  ??壞消息是,南朝鮮的公司很有可能是江南造船廠的競爭對手。

  ??蘇城因此而提高價碼,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搖搖頭,榮尚國將各種念頭拋之腦後,決定明天一早,留下工程師們繼續做審查,自己再回中船一趟。

  ??以他的想法,不見得要出讓15%的股份給大華船業,但拿出5%或者7%的股份做做樣子,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中央現在到處說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大華實業的管理製度,要說是現代企業製度,似乎也勉強了。

  ??報著這樣的態度,榮尚國回到中船,繼續參加會議吵架。

  ??蘇城樂得榮尚國回去,沒有了這位部級領導,他也就不用做陪客了,由著大華公關部出麵,像是招呼其他船廠那樣,招呼江南造船廠。

  ??蘇城自己每天處理一些公務,就與李滄等人討論船舶製造的問題。

  ??任何工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方向問題。像是LNG船,就有GT薄膜,TZ薄膜,GTT薄膜,球罐型,菱形等數種區分,細化下去,使用的材料、模式,船體大小等等,要決定的地方非常之多。

  ??蘇城雖然沒到能夠指導技術進步的程度,但旁敲側擊的,總能縮小決定的範圍,很多時候,則能直指目標的核心。

  ??例如LNG船的類型方麵,他雖然不懂各種薄膜和球罐的區別,但隻要盯緊法國大西洋船廠,自然會選擇到正確的薄膜船型。

  ??同樣的,對於新材料的選擇,設備和裝備的更新,蘇城也總能提出有預見性的建議。某些新的設計是否能夠延續,還是比較容易判斷的。

  ??至於許多他不能決定的事項,又能通過大家的討論做出決斷。

  ??加上充裕的資金和研究經費,大華船業的進度一日千裏。韓國現代重工也沒有藏私,使得LNG船的研發異常的順利。

  ??其實,韓國現代也沒有藏私的必要和能力,他們的LNG船廠是1991年建成的。經過兩年不到的時間,LNG船技術對他們來說,也隻是照貓畫虎的水平,又哪有藏私的餘地。

  ??李滄等人隨便提出幾個問題,他們若是不能回答,就隻能拿出原樣的技術來解釋。某些時候,用語言和圖紙不好解釋的,就隻能用實物來解釋。

  ??本埠到漢城的飛機線路剛剛開通,裏麵就坐了半數的大華工程師,往返於現代重工和大華船業之間。

  ??隨著LNG船廠日漸雛形,詹誌芳所造成的回流潮也失去了效果。大華人力資源部再度發力,四處挖人的同時,到處簽署勞務合作的協議。

  ??各家船廠委曲求全,即使反對,也沒那麽強烈了。

  ??大家還指著大華搞技術擴散呢。

  ??隨著新年的臨近,中船重工終於坐不住了。他們趁著舉辦新年聯歡會的機會,邀請蘇城到中船總部參加。

  ??毫無疑問,這是一根橄欖枝。

  ??蘇城順手就將它給接了下來。大華又不是以航運和船舶製造為主業的,與中船自然是合作優先的。

  ??而且,以國內的環境來說,私企正大光明的戰勝央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人民銀行和國家發展銀行,動輒就能提供千億級別的貸款。在這種金融巨獸麵前,大華哪有抗衡的餘地。

  ??社會主義的國家企業就是標準的托拉斯企業,它的設計就是如此。

  ??不過,與中船合作,不代表要與詹誌芳合作。

  ??這一點,蘇城早就通過榮尚國,傳遞給了中船上層。

  ??1月1日。

  ??蘇城先是參加了大華實業自己的新年聯歡會,然後才前往中船重工。

  ??90年代的國企聯歡會還很少有請明星的,此時的央企景況也都不太好,掛些橫幅彩燈就算是上佳的裝飾了,要說起來,甚至比不上大華實業的聯歡會水平。

  ??這樣的情況,還要持續好幾年。國企人的幸福感,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滑入穀底的。尤其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持續漲薪,下海的商人和外資白領的炫富,使得許多國企員工更加覺得前途渺茫。

  ??差不多要到2005年前後,國企的待遇才會慢慢趕超上來。到了那個時候,央企花費幾千萬辦個聯歡晚會,吃十萬元的宴席的消息,才會重新喧囂四方。

  ??酒宴擺在中船的大禮堂裏,中間的六個大桌放茅台,圍著一圈的二十多個桌子上劍南春和郎酒,剩下的桌子就隻有郎酒可上。倒是涇渭分明。

  ??在許多地方企業吃不飽飯的日子裏,郎酒已是很好的酒了,至少在蘇城的印象裏,20年後的很多人,還會尋著90年代的郎酒喝。

  ??榮尚國親自將蘇城迎上席,然後分別介紹中船的領導給他。

  ??大家都站了起來,詹誌芳表情怪異,有點不情願。但是,總經理都起身了,他再坐著也不像樣子,隻好慢吞吞的起身,像是屁股上綴著東西似的。

  ??蘇城當作沒看見,一一握手。

  ??酒宴開始,盡是些套話,直到快結束了,榮尚國才放下酒杯,問道:“蘇董,聽說你們和南朝鮮的現代公司,合作的非常順利?”

  ??“嗯,韓國的技術比日本和法國差些,但總還可以。而且,他們也是正在發展造船業,從那裏,我們能學到很多經驗。”

  ??“韓國國內的政策確實優惠,咱們要是也能有一個類似的政策,那就太舒服了。”

  ??“再過十年吧。”蘇城隨口回答了一句。

  ??榮尚國一愣,也不好問為什麽,繼續按照計劃,裝模作樣的一歎,道:“就怕10年以後,咱們趕不上人家南朝鮮發展的速度了。別的不說,江南造船廠最近接單的速度就不行了。這幾日,我們收到一組競標的要求,主要是噸位2萬到7萬噸的貨輪訂單,數位船東聯合起來做的,時間要求的很緊張,我們評估了一下,覺得有點來不及,蘇董你看看。”

  ??說著,他就把一張單子遞給了蘇城。

  ??蘇城展開來看,競標的要求除了價格,竟然還有時間,起標的日期就低於1年。

  ??“要求確實很高。”

  ??“蘇董要是有興趣的話,江南造船廠願意共同競標。”

  ??這也算是一個拉近雙方距離的方式了,一起合作競標,一起合作造船,就算沒有直接的好處,總能有點香火情。

  ??蘇城笑眯眯的想著,同時道:“競標當然沒有問題,就怕大華船業拖累了江南造船廠。”

  ??“怎麽會。”榮尚國嗬嗬的笑了出來,道:“我讓人送資料個大華,你們可以先評估一下。我們的想法,一年左右的時間,抓緊一點,造一艘5萬噸的輪船還是容易的,大華若是幫忙的話,我們也許能把時間壓縮在11個月內。這樣一來,拿下一兩艘船的訂單想來是沒有問題的。”

  ??蘇城笑笑點頭,卻道:“就怕韓國方麵,給出的競標時間更短。”

  ??“低於11個月?”

  ??“韓國船業公司,手持的訂單並不多,完全可以騰出時間來。而且,像是韓國現代重工等企業,已經熟練的掌握了分段造船法,時間上肯定比以前要快了。”

  ??他這麽一說,本來沒當回事的榮尚國,還真的有些遲疑了。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