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外國工程師
作者:誌鳥村      更新:2021-08-09 18:31      字數:3784
  任賀雨薇想破腦袋,也不明白蘇城為何專注於拖延兩個月。

  ??不過,她現在對蘇城是無比的佩服,聽什麽是什麽,二話不說,就去調查。

  ??蘇城自己想了一會,也離開了會場,直接往哈利伯頓的分公司去了。

  ??對於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裝置,他其實是有一些興趣的。所以交給中遠船務去做,一方麵是精力不濟,另一方麵也是中遠船務的資質更適合。

  ??所謂“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裝置”,聽起來好像很複雜,其實也簡單。就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技術條件而言,90%的FPSO都是用舊油輪改造的。

  ??油輪本身就有儲油的能力,浮在海上自然也是基本要素。唯一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讓它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或者是初步處理,或者幹脆生產出成品油,再運到消費國,能夠減少不少的成本。而且也降低了海上鑽井平台的壓力。

  ??這種技術,一旦被開發出來,就變成了工程技術的競爭。因為技術壁壘很弱,在10萬噸乃至20萬噸的油輪上安裝石化裝備,的確比路上困難一些,但也沒有本質上的變化。

  ??在蘇城的印象裏。中國的大型海上工程公司,最多再過三五年,就會涉及這一領域,等到2012年的時候,FPSO已經是中國公司的天下了。除非人民幣再回到3.7的時代,否則年支出二十萬的中國工人,肯定能把年支出15萬美元的歐美工人打的找不著牙。

  ??當然,這個時間越是提前,獲得的好處就越多。2012年的海上石油工程人員,初級年薪也要五六萬,提前到2005年的話,高級工人的薪水也就10萬左右……這其中的差價,除了作為央企利潤上繳國家之後,餘下的還能用於技術改造,進一步提升潛力,就算偶爾有些肥水流了出去,也屬於可控支出,終究是留在了國內。

  ??美國人其實也知道,FPSO的主要競爭點在於工程水平和人力成本,哈利伯頓因此隻進行研究,尚未進入市場,他們是服務提供商,即使客戶要求做FPSO,他們也有可能進行外包。出於同樣的原因,蘇城對工程公司的興趣也不大,歸根結底,這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人力和管理成本將是最高的,如果要占領全球FPSO市場,最少要四五十萬的工人。

  ??對於管理這麽多的人,蘇城沒有信心,美國人也沒有信心。

  ??因此,當詹森見蘇城確實取得了總公司的認可,除了恭喜之外,也沒有什麽意見。反而是哈利伯頓派來的工程師們,仰著脖子,喝著咖啡,既不理會蘇城,也不在乎詹森,隻是互相之間說話,不時的發出笑聲。

  ??“不好意思,他們剛從國內來,是總部借調的工程師。總部為了這次合並,特別挖角了幾個工程師。這次派來的,有5個人就是從歐洲拉來的”詹森解釋了兩句。

  ??這12名工程師,年齡小的大概隻是大學畢業,年齡大的已經白發蒼蒼,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是一個都沒有。其中還有兩個家夥,一邊威士忌,一邊伏特加,喝的不亦樂乎,一副醉了就睡覺的狀態。

  ??工程師是需要一定體力的,年齡太輕則經驗不足,年齡太老則精力不濟。蘇城以後世的觀念來看,眼前的12個人都稱得上是老弱病殘。

  ??不過,有的用總比沒的用好。中國人對FSSO完全沒有了解,蘇城同樣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哪怕是方向性的指點,對於合資廠的快速建成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他也懶得教訓老外,態度相當淡然的道:“他們隻要好好幹活就行。”。

  ??“那是一定的,大家都是專業的人。”詹森說著拍拍手,笑道:“各位,向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大華實業的蘇總。我們哈利伯頓與中遠船務的合資,就是由蘇城先生推動的。接下來,你們的工作安排,也由蘇城先生負責。”

  ??蘇城點點頭,站了出來,道:“中遠船務和哈利伯頓的合資廠設在天*津,我們現在就過去,你們的工作就是教出一批水平相當的工人出來。這也是我們合同所要求的……”

  ??看蘇城往門外走去,一個年輕人忙問:“現在就去嗎?我們還沒倒好時差呢。”

  ??“到了車上倒視察也來得及。”蘇城說了一句,就上大巴等著了。

  ??大概20分鍾,老外們稀稀拉拉的上來了,最後是兩人抬著一個醉酒的家夥,正準備搬上車,蘇城擋住道:“留下吧,醉成這樣也不能工作。詹森先生,麻煩你給總部說一聲,換一個工程師過來……”

  ??詹森委婉的勸道:“把他送回去的話,總部也不一定什麽時候能派人來。警告一下算了吧。”

  ??蘇城搖頭道:“工作時間喝醉酒,最少是瀆職,辭退他以後,招一個好用的工程師過來吧。你們的合同裏,像是這種情況,辭退了沒有問題吧。”

  ??詹森訝異的看著蘇城。他在中國所見到的,全是終身製的雇傭,在嚴格程度上比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蘇城第一時間想到辭退員工,他還真沒有料到。

  ??蘇城向他眨眨眼,笑道:“我看書的時候,人家就教我,要想在一家新公司立足,辭退第一個說反對意見的員工,辭退第二個為他打抱不平的,公司裏的思想就純潔了,美國公司是不是這樣的?”

  ??詹森聽的一愣一愣的,轉而笑道:“等我回到公司做了大老板,用的法子試一下。”

  ??兩人就當著眾工程師的麵說話,也沒有絲毫顧及。原先趾高氣昂的老外,頓時偃旗息鼓。

  ??1989年的世界經濟開始下行了,終身製的職工往往體會不深,或者說經濟下行或緊縮相對有利於終身製職工。對普通的外國雇員來說,此時丟掉工作的風險就大大增加了。在裏根在位,以及克林頓上台期間,美國人喜歡炒掉老板。老布什和小布什在台上的時候,普通工人就得三思而後行。

  ??對大巴上的11名工程師來說,他們隻要正常工作,相對完善的合同保障自然會保護他們,並且能幫助他們鄙視蘇城和詹森。但是,如果被抓到了把柄,例如工作時間的醉酒,那是否能保住工作,就要看詹森和蘇城的態度了。

  ??確定蘇城有能力炒掉他們的時候,大家看待蘇城的眼光就發生了變化。

  ??大巴車緩緩起步,蘇城和詹森繼續坐在前麵聊天,後麵的工程師們也收起了酒壺雪茄,默默的不出聲。

  ??車是80年代的經典沃爾沃B10M,也就是經常能在香港電影上看到的巴士車型。以這個時代的中國標準來看,舒服的一塌糊塗。蘇城等人乘坐的這輛,還是中遠船務出麵從中船借出來的。

  ??詹森等人自然不把這1978年的沃爾沃車放在眼裏,他的注意力都放在蘇城身上,有些好笑的道:“還以為你會大發雷霆……”

  ??蘇城玩笑道:“怎麽?我的脾氣不差吧。”

  ??“中國人好像很看重這種事。”詹森壓低聲音,笑道:“我曾經有一個同事,曾經在酒店誤把中國人認作日本人,被大罵了一頓,他現在要是問這種問題的話,肯定先問‘你是中國人嗎’……”

  ??蘇城哈哈大笑,一會兒卻道:“我們是該向日本學習了。其實,如今在美國的日本老板很多了吧。”

  ??“豈止是很多,簡直數不勝數。他們說什麽,要買下整個美國。”詹森無奈的搖頭,道:“看樣子,他們真的能買下來,政府也不作為,一些非常珍貴的藝術品,現在也被日本人搬回東京去了,日元升值的太厲害,怎麽能升這麽多。”

  ??如果不是早知曆史的演進,蘇城也許也會抱怨日元的升值。畢竟,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雖然對出口業有著相當程度的打擊,但卻增加了他們的海外購買能力。這種購買力不僅能夠用於消費品的購買,還可以用於廠礦、公司、油田、藝術品的購買。1989年的日本,在出口業尚未受到損失以前,購買了至少3萬億美元的海外資產,等於將他們過去40年的奮鬥全部變現,對於普通民眾以及麵向國內的公司,好處不言而喻。

  ??詹森純粹以聊天的態度,又笑道:“現在的11名工程師,原本是要派往日本的,因為FPSO的合資公司確定在了中國,才被重新派往中國。”

  ??“哦,你們原計劃要和日本公司進行合資嗎?”

  ??“那倒不是,但是,與韓國公司合資的可能性很大。”詹森猶豫了一下,道:“日本的人工上漲太厲害了,韓國還不錯,而且我們在韓國的分公司運作的非常好。”

  ??蘇城瞄了他一眼,笑道:“總有一天,中國的分公司會成長起來的。”

  ??“希望如此。”詹森感慨了一下,站起身說道:“我和他們去說說話吧,就算你把所有人都辭退了,再派一批新人總是麻煩。”

  ??“我最少會留一個人的。”蘇城促狹的眨眨眼,笑道:“總得有人留著傳播企業文化。”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