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挑撥
作者:榻上的鹹魚      更新:2021-09-19 16:13      字數:1898
  菩提心大得很,知道周伯歸占上風後,就徹底放心了:“那不挺好嗎?周伯歸一定沒問題。聽說秦軍花大價錢,養了一支以一敵十的軍隊。哪是李歸離瞎拚亂湊出來的軍隊能比的?”

  “不一定啊,魏王很厲害,什麽損招都能想的出來,趙國就是例子。”善存皺眉。

  傳言裏的投降,指不定就是李歸離想出來的損招裏其中一環。

  善存的思慮不無道理,他們可是親眼,親身經曆過李歸離神奇的腦回路,他李歸離想出什麽主意都不奇怪!

  “你要相信周伯歸。他的能力不比李歸離差的!再加上我們辛苦了兩年,總有收獲。不是說趙國就因為我們從中作梗,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嗎?”

  據說還是百姓親自開的城門。

  量他李歸離再厲害,也遭不住連吞兩國的秦軍以及隨時可能變成敵軍的百姓。

  可不管菩提怎麽安慰,善存還是不太放心,“不如,我們乘魏軍還沒回來,先把都城的百姓搞定吧!”都城是他們最後一個漏網之魚,現如今李歸離不在,正是絕妙的時機。

  說幹就幹,善存打起十二分精神,帶著小木,菩提,著手製定計劃。

  現在他們被通緝,大街小巷都貼著他們的畫像,不好直接現身,隻能另謀出路。

  “都城百姓現在人心惶惶,就算我們被通緝,也不一定有人會把我們供出去。”菩提說。

  百姓們想著逃跑還來不及,哪有時間管他們?

  善存:……

  “你知道我們三人現在值多少錢嗎?”

  “多少錢?”

  “三人一共八百兩黃金!”

  通緝令上寫的清清楚楚,善存這輩子都沒見過那麽多錢,沒想到有朝一日還有如此殊榮。

  菩提雖然對金錢無甚概念,但黃金的價值還是知曉的。

  八百兩黃金,絕對不是小數目,聽善存的語氣,定然不是一般得多。

  “我們……很值錢嗎?算他們有眼光。”菩提笑道。

  貴點好,表示他們價值高。

  善存:……

  重點是錢的問題嗎?有八百兩黃金的承諾,保不準有人為了錢財而把他們供出去。“那麽多錢,你覺得有多少人能經受住誘惑?”

  “那有如何?有我在,還怕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不成?就算我不行,不還有小木嗎?不要擔心!”

  看菩提無所謂,賤兮兮得模樣,善存覺得自己更擔心了。

  “縱使我們被諸多百姓愛戴,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我們現在最先要做的就是穿達秦軍絕對不會做出燒殺搶掠的事。”善存又說。

  這個時代,攻下一座城,為了犒勞士兵,百姓就變成了士兵們的禮物。

  小錢見者有份,女人亦是如此,這才是大部分百姓害怕亡國的原因。

  亡國後,麵臨的確就是漫無止境的奴役,想想都讓人害怕。

  聞言,菩提也回歸了正題,毛遂自薦:“這簡單,我來辦!”

  “然後就鼓動他們秦國的好處。都城的百姓看似比魏國別的地方的人要幸福,其實被奴役的最慘的就是他們。隻要把秦國的好處全盤托出,等秦軍攻城時,他們絕對會主動迎接。”山村繼續說。

  “菩提,前麵的事交給你,後麵的,我和小木來辦!最後,我們隻要等著秦軍攻城就萬事大吉了。”善存拍板,示意製定結束。

  菩提沒意見,小木更是不會有異議,於是菩提率先出了貧民窟,開始計劃。

  因為在逃跑一事上,菩提花了諸多靈力,身上僅存的一點也相形見絀,菩提隻好老老實實得動嘴了。

  菩提幻化成普通婦女的模樣,出了城,表現出剛進城的模樣。

  此時進城的百姓不多,三三兩兩,卻也排了一個小隊。

  菩提逮到前麵的一位大娘,問道:“誒,你們進城來幹啥的?”

  大娘也是個閑不住的,見有人與之攀談,立馬打開了話匣子:“唉,這不是大王投降了嗎?據說秦軍馬上都要到都城了。我有個兒子在城裏做工,要乘秦軍來之前,把我家那個傻兒子帶走。”

  菩提立馬裝出一副匪夷所思的模樣,問:“為什麽要帶走?你不知道秦國那邊有好多東西,對我們這些老百姓友好得很!看看人家秦國人,各個吃的飽,穿的暖,我們要是成了秦國人,以後不也是吃飽穿暖了嗎?”

  大娘歎了口氣:“唉,可我們現在又不是秦國人,秦王對他的人好,還不一定能對我們好啊,早些跑路總是沒錯的。”

  “嘖,我悄悄告訴你啊!我家兒媳婦的遠房三嬸,是趙國人,她三嬸聽她的娘家人說,秦軍對他們可好了!不僅不像別的人一樣搶東西,還安撫他們哩!還給他們送糧食,說是給他們的賠禮,讓他們受了驚嚇了。”

  大娘半信半疑,壓低聲音道:“真的?秦人那麽好?”

  “人家親眼看到的,哪還能有假?要我說,等人家秦王帶著人過來的時候像我們就直接歡迎人家,到時候指不定能有更好的東西送來。”菩提煞有其事地說。

  說得大娘心動不已。

  此時,離排查的官兵還有些距離,菩提有恃無恐,引來附近不少人的豎耳傾聽。

  有大膽的甚至直接加入了談話。

  見此,菩提更來勁了,“悄悄”得吧秦軍令行靜止,紀律嚴明的一麵完完全全展現出來,最後總結,大夥幹脆直接開城門歡迎算了,等成為秦國人後,秦王一定會給他們安撫的糧食,減免賦稅,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