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窩
作者:浪子阿浪      更新:2021-08-09 07:13      字數:3439
  “頭部陰麵主要是提麵部和頸部前側,具體要求是麵部和頸部前側肌肉放鬆,然後順應地球引力向下鬆垂,開始時雙眼上眼皮,可以放鬆後自然下垂,眼神收斂內視,進而可以使雙目平視,再在保持頭部不動的同時,以三十五度角向上視,但要求所視遠方景物似見非見,鼻子放鬆,如同嗅花草樹林的香味,口部不許緊閉,上下牙齒輕合,如咬牛筋但不能咬斷,舌微上卷,在這種狀態下口腔內的唾液會增多,將其慢慢下咽,並隨其勢向丹田處撤氣,耳如聽遠處微雨之聲,麵部表情整體放鬆。”

  ??吳朗說完後,從椅子上站起來,給廖傲天和廖夫人,左氏兄弟各敬了一碗酒,才又說道:“四肢的"陰鬆陽緊",主要有"內撐外裹",在保持以上的基礎上,上肢按照"內角撐、外角裹"的要領進行鍛煉,具體就是手臂內側先放鬆,然後三個角,手臂與軀幹結合部的夾角、肘彎角、手腕角,在放鬆的基礎上撐開,而手臂外側先放鬆然後 進行拉伸,在內角撐的同時向內裹。”

  ??“這樣,上肢就會產生外側肌肉拉緊,而內側肌肉鬆撐的形態,也就是上肢肌肉的陽緊陰鬆,下肢要實現"內撐外裹"相對比較困難,因此,習者不必拘泥細節,腿部"內撐外裹"的要領,首先要來看腿部的"內角"與"外角",腿部的"內角",包括:雙腿之間的夾角、腿與軀幹之間的夾角,也就是胯根處、膝蓋的後彎處、腳麵與小腿之間的夾角;而腿部的"外角"則是指,上述這些"內角"反麵的角度,包括:臀部的夾角、膝蓋的前側夾角、腳後跟的夾角等;按照"內角撐、外角裹"的要領,則腿部的內角都應該反向撐開,而內角則向裏包裹。”

  ??廖南星仔細聆聽著吳朗的每一句話,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疏忽,知道吳朗這是在細致的教導自己,機遇難得。

  ??“所謂"四點定位"是指上肢的兩個肘尖和下肢的兩個膝蓋,要像定在空中一樣,不能起落移動,導致動作變形,兩肘尖與兩膝蓋這四個點除了要保持定位以外,還要有"內合"之意,即兩膝兩肘要有在空中,畫一個水平麵的"()"的意念與力感,但是其實際位置並不能隨之移動,這種四點定位後的內合要領,不僅僅可以進一步加大,肢體陽麵的拉伸量,還可以增強軀幹陽麵的拉伸量。”

  ??“還有"四角內陷",所謂"四角"是指把身體軀幹看作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四個角就是我們所說的"四角",具體來說,就是指四肢與軀幹的四個結合部位,即兩個胯根和兩個手臂與軀幹的結合部,這四個部位的要領總體上來說就是"內陷",即向後"貼陷",如果在"四點定位"的基礎上,做到了這四個點的下陷,用手就可以摸得到。”

  ??“而且"四角內陷"還要與前麵的"四點定位"同時進行,而且形成矛盾爭力,具體的心法就是,在"四點定位"的基礎上,用軀幹的"四角"分別向後拽拉"四點",即用雙臂與軀幹的結合部分別向後"拽拉"兩個肘部,而肘部要保持不動,與之形成爭力;而用兩個胯根向後"拽拉"兩個膝蓋,而膝蓋也同樣保持不動,與胯根形成矛盾爭力,"四角內陷"的作用首先是可以避免出現挺胸挺腹的錯誤動作,誘導身體真正形成"含胸收腹"的正確狀態;同時,"四角內陷"的要領還可以進一步增大身體的拉伸量,使功效得到強化。”

  ??說完之後,吳朗又起身站到餐廳空地處,給廖南星做起了示範,廖南星在一旁也跟著比劃個不停。

  ??廖佳怡雙肘放在餐桌上,雙手托著下巴,一眼不眨地看著吳朗的每一個動作,神色之中的愛意濃鬱熾熱,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隨後,廖傲天和廖夫人,左氏兄弟也含笑各敬了吳朗一碗酒,吳朗也一一回敬了眾人,大家客套了幾句之後,又重新坐在椅子上。

  ??吳朗深深吸了一口煙之後,又說道:“在保持上述各項要領的同時,還應該做到"陰麵鬆垂",因為上述各項要求,都是在誘導四肢抻緊拉伸,這種拉伸狀態還必須與"鬆垂"的狀態相結合,才能形成鬆緊結合的矛盾狀態,具體方法就是在保持"四點定位"、"內撐外裹"、"四角內陷"的基礎上,要用意念誘導四肢的內側肌肉放鬆,並且自然下垂接受地球引力,這樣,四肢就呈現出了"陽緊陰鬆"的狀態。”

  ??“最後就是"勢若摔碑",以上要領做好後,人體就會形成一個整體,身體在保持上述各項要求的同時,整體向前略微傾斜,整體前傾不是上體前俯,而是想象身體如同一塊石碑,再將這塊石碑向前整體傾斜,因此又叫"摔碑立"。”

  ??“而由於身體向前傾斜,會使重心也隨之前傾,為了保持身體平衡,不至於前倒,就要加大大椎後繃,並且"下坐"的要領,這個下坐的力正好與整體前傾的力形成一對矛盾力,並且相互抵消,從而保持身體的平衡。這種向前傾斜的要領其作用,除了可以增大大椎的拉伸量以外,還有利於使身體軀幹各部肌肉,尤其是陰麵肌肉,接受地球引力,以便於進一步誘導肌肉鬆墜,增強拉伸量。”

  ??“然後,再將身體的重心與呼吸的重心自然放於丹田處,尤其是呼吸要順暢自然,不能憋氣於胸部,而應該使氣息自然下行,沉於恥骨上方丹田處,以求增功健身之效,這也是保持"空胸實腹"要領的具體方法,必須使身體的"意力"重心放在丹田處,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全身陽麵要拉緊,而陰麵則必須放鬆,尤其是"三窩"就是兩個肩窩和胸窩,絕對不能發緊,否則非旦不能強身反而有傷身之虞。”

  ??廖佳怡和廖南星聽得連連點頭,廖傲天眼中更是流露出濃鬱得讚賞之意,微微頷首。

  ??“肩窩主要起什麽作用?”廖南星看向吳朗,問道。

  ??吳朗含笑道:“有句話叫做"肩窩吐氣",氣者,勁也。肩窩是張嘴,對著手臂吹氣,勁就到了指尖,站樁,打拳都是這樣,"騰",形意拳隻煉向上的勁,從不練向下的勁,鬆了自然有沉勁,"蓄",煉收,含著勁打拳,所以煉功架是不發勁的,發著力打拳,看著挺猛,打人身上就不好使了,含著勁煉拳,兜著勁打人,才對。 ”

  ??“"肩井"如瀑布一樣傾泄而下, 是"重力",對應"肩井"的是"湧泉",打拳時,"湧泉"似噴泉般向上湧出,身勢借著這股勢頭鑽出,這種煉法可將意氣勁合一,帶動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氣息在丹田中來去。打拳時,出拳時肚子也微微頂一下,收拳時肚子微微斂一下,好像是第三個拳頭,多出了一個肚子,不局限在兩隻手上,三點成麵,勁就容易整了。 ”

  ??“還有一個方法,先正尾椎,尾椎很重要,心情不好時,按摩一下尾椎,就會緩解,從尾椎一節一節脊椎骨頂上去,直到後腦, 脊椎自然會反弓,腦袋自然會後仰,兩手自然會高抬,然後下巴向前一鉤,手按下,脊椎骨一節一節退下來。如此反複練習,會有奇效。脊椎就是一條大龍,它有了勁力,比武時才能有"神變", 比方說,樁功都是動的,不過很慢很微,外人看不出來。樁功是"慢練", 這些都是入門的巧計,基本功,雖說練功夫的"功夫",指的還不是這個,但練就會有效果。”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