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為母則強
作者:獨笑紅塵      更新:2021-08-08 04:19      字數:3245
  晉國。

  ??下早朝之時――

  ??文武百官陸陸續續從大殿上退出。

  ??偶有三三兩兩的官員湊在一起不知說了些什麽,又怕被有心人冠上結黨營私的帽子,很快就又分開了。

  ??“您說,那位今兒這鬧的是哪一出。”

  ??向來見風使舵、猴精猴精的戶部尚書快走兩步湊到刑部尚書身邊,壓低了聲音問道。

  ??刑部向來是六部中權力最大的。

  ??而刑部尚書又是六部尚書中與皇帝接觸最為密切的官員。

  ??在旁的官員眼中,刑部就像是皇帝的收攏在袖中的一把刀,當他需要的時候,刑部這把刀可能指向這皇宮內外的任何人。

  ??刑部尚書既然處在如此要害的位置上,大家理所當然的覺得,前朝後宮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

  ??故而這戶部尚書最先耐不住性子,問出了心中所惑。

  ??“您問我,我也什麽都不知道啊。”刑部尚書老神在在地回答。

  ??隨即又向著右前方示意。

  ??“要不您去問問元老吧”,說罷便自顧自的走開了。

  ??刑部尚書口中的元老是指晉國現在的老丞相。

  ??三朝元老,曾任太子太傅,也就是現任景帝的老師,因此景帝對他一直多加敬重。

  ??如今景帝年近半百而儲君未定,皇子們卻一天天的長大,有些人不可避免的動了心思。

  ??老丞相倒也不管朝中形勢是如何地暗流湧動。

  ??隻當做什麽都不知道,每日按時上早朝,下了朝就直接乘坐馬車回府,也不輕易接見訪客。

  ??可謂是朝堂中的一股清流。

  ??這戶部尚書沒得到答案,隻好又快走幾步到了老丞相身邊,將同樣的話,又問了一遍。

  ??老丞相此時年事已高,須發幾乎花白。

  ??貴為三朝元老的老人,摸了摸下巴上的才蓄的山羊胡,緩緩道:“你問老夫怎麽回事,可老夫也不清楚啊。”

  ??戶部尚書連碰了兩顆軟釘子,麵上表情顯得有些不自然。

  ??望著老丞相遠去的背影,戶部尚書張了張嘴,到底是沒再說什麽。最後也隻是哼了聲:“一群老狐狸。”

  ??深夜。

  ??落霞宮――

  ??“今日。你在早朝上請旨的事,母妃聽說了。”

  ??淑貴妃麵露不解。

  ??“韶兒,怎麽突然就要出宮了。”

  ??晉國三皇子名諱為孔伊韶,四皇子也是按‘伊’字輩取名,其名孔伊Z。

  ??“母妃,您有所不知。”

  ??三皇子有些煩擾地皺起了眉頭。

  ??“兒臣也想在宮中多陪母妃兩年。可是,我若再在這宮裏住下去,鳳儀宮的那位怕是要忍不住對我動手了。”

  ??淑貴妃聽他提到了鳳儀宮中的忻皇後,心下一驚,想說的話還沒說出口,眼角卻有些開始泛紅。

  ??“是因為她?!”

  ??“為什麽還不放過我們!”

  ??淑貴妃這話可從何說起呢。

  ??原來,在淑貴妃還隻是淑妃的時候,她誕下了三皇子孔伊韶。

  ??不久後,祺貴人、忻貴妃又分別誕下了四皇子孔伊Z和五皇子孔凡臻。

  ??但不知為何,尚在繈褓之時,兩位小皇子突然同時染上了一種怪病。

  ??這病的症狀隻是整日地發燒發熱,昏迷不醒。

  ??太醫看了也隻說大概是染上了風寒,可又不能給小皇子們下那些虎狼之藥,須得慢慢調理。

  ??可還年幼的小嬰兒怎麽能熬過這樣的病痛。

  ??淑妃平時看著是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一個人。

  ??坐在搖籃邊,看著自己的兒子那樣小,卻得了這種怪病。

  ??整日裏湯藥不斷。最難的是,小孩子昏迷不醒,這藥都喂都喂不進去。

  ??要不說為母則剛。當時年紀還尚輕的淑妃,在三皇子病了快有五天的時候,心下一橫,當夜就去了祺貴人的宮裏。

  ??淑妃知道,定是自己身邊的人出了問題,可是現在她沒時間去把那個吃裏扒外的東西揪出來。

  ??她來找祺貴人,是因為她知道,祺貴人自入宮以來也是不爭不搶的性子,不會耍那些見不得人手段。

  ??而且四皇子也染了這病,祺貴人作為一個母親,此時必然和她一樣,內心焦急萬分,卻不知如何是好。

  ??於是淑妃和祺貴人不知說了什麽。

  ??第二天一早,在皇帝上早朝之前,兩位娘娘便一同求見了景帝。

  ??看著麵前哭的花容失色的兩位妃子,景帝聽著她們的哭訴,在腦海裏想著那兩個才一點點兒大的小皇子。

  ??點了點頭算是應允了她們所求。

  ??兩位娘娘趕忙千恩萬謝的回到了各自宮中,一刻也不敢耽擱,將早就收拾好的包袱行囊帶上。

  ??又趁著天色未明,就這樣悄悄地的由皇帝親衛的護送下,將兩位皇子連夜送出了皇宮。

  ??而天一亮,淑妃和祺貴人就同時對外宣稱:為了替皇子們祈福,特地向皇上請了旨意,要去皇家特設於宮外的寒山寺禮佛三年。

  ??皇上對外的說法是,兩位皇子年紀過小,禁不住後宮中陰氣太重,不利於養病,遂將兩位皇子送到外麵的行宮中去,待養好病再接回宮中。

  ??這件事發生的十分突然,仿佛一夜間,就有什麽悄然改變了。

  ??朝臣心中覺得詫異,皇子們還這麽小,即便是養病,換個宮殿住也就罷了。

  ??為什麽要往外送。

  ??其實他們也隻是聽說兩位殿下病了有些時日了,其他的一概不知,卻也不敢多問,隻得附和,聖上英明。

  ??接下來幾年間,宮中一直沒有三皇子和四皇子的消息。

  ??漸漸有了不知從哪兒傳出的流言,說是兩位小皇子的病沒治好,早就夭折在行宮了。

  ??一開始並沒有人當真,畢竟,皇子夭折是多大的事,皇上怎麽能一點反應都沒有。

  ??直到流言愈演愈烈,傳的宮內宮外是沸沸揚揚、煞有其事。

  ??禮部尚書有次都忍不住呈上了折子,詢問景帝是否現在開始動工修建所有皇子們的陵墓,有意無意的暗暗試探皇帝的心思。

  ??景帝對此倒沒什麽反應,也不說修,也不說不修。

  ??禮部尚書很是頭疼。

  ??這皇子們的陵墓規格僅次於皇帝,要是三皇子和四皇子真的夭折了。他在皇陵裏上哪給他們變出個符合規製的皇子墓室去啊,還得一變變z。

  ??景川十七年夏,不到五歲的三殿下和剛年滿三歲的四殿下被接回皇宮。

  ??至此,皇子早夭的謠言不攻自破。

  ??禮部尚書也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嗯,兩位殿下還身體康健,真是再好不過。

  ??修陵墓的事可以過幾年再說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