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識破陰謀
作者:四不相      更新:2021-08-07 22:30      字數:4387
  我不怕別的,就怕林家的人報警。我有命案嫌疑在身,驚動了警察我就有可能被認出來,而且我們被趙永浩找到的可能性會大幅提高,所以我隻能選擇私了。

  ??林起建兄弟幾個開口就要二十萬,我說周易靈打死他們家老頭是在二十年前,隻能按二十年前的標準補償,給兩百塊錢頂天了。他們說如果是在二十年前進行補償,兩百塊錢確實可以,現在才進行補償,就要跟上現在的物價,就得二十萬。這話好像也有一些道理,但二十年就翻了一千倍,這物價漲得也TMD太離譜了,他們家老頭比存銀行還要合算。

  ??經過幾個小時的漫天要價著地還錢,以及我爸媽說了無數好話,最後敲定三天內補償林家五萬塊錢。這個錢著落在我爸身上,因為他們信不過我,怕我跑路。

  ??我爸就是鄉下最普通的農民,前幾年供我讀書已經花光了積蓄,這兩年總共才存了幾千塊錢。加上我和周易靈撿來的錢和金戒指,把家裏能賣的東西算進去,七拚八湊還不到兩萬,缺口非常大,就算去借也不容易借到。

  ??我回家最害怕的就是給父母增加麻煩,結果又給他們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麻煩,而肇事者周易靈同誌,除了發愣就是說幾句莫名其妙的話,好像跟他沒有一點關係。可是我能把他推出門外不管嗎?不說他是我師兄,也不說我奶奶和周家的關係,我們家都不能在這種時候把他推出門外不管。

  ??林起建這夥人剛走,我們還在為錢的事頭疼,犁頭又帶著一夥人闖進了我家大吵大鬧。犁頭說他本來夫妻恩愛家庭幸福,周易靈一來就給他戴綠帽子,丟人現眼,現在還鬧離婚,李曉靜還把孩子帶到娘家去了,他咽不下這口氣。他要求李曉靜不鬧離婚,周易靈離開這裏,永遠不見李曉靜,永遠不回來,否則要給我們好看。

  ??周易靈一聽李曉靜的名字,瘋魔又犯了,當著犁頭的麵口口聲聲一定要娶李曉靜。犁頭暴跳如雷,要不是有許多人拉著,肯定要血濺七步。

  ??我真的要吐血了。我的好師兄啊,你殺人我賠錢,你泡妞我善後,你倒是一點思想壓力都沒有,貌似還很高尚,真情感天動地,我可就慘了。

  ??好不容易把犁頭一夥人支走,我媽去找李曉靜做思想工作,到了午後才回來。據我媽說,李曉靜非常堅決要離婚,誰的話都不聽,就像瘋了一樣。雖然她沒有說離婚是為了周易靈,可是離婚之後還能嫁給誰?要說周易靈是瘋子,亂來也就罷了,她一個優秀幹部,婦女主任居然也這樣瞎折騰,我能不上火麽?瘋了,全世界都瘋了!

  ??雖然逃避不是辦法,我和父母商量之後還是決定,我先帶著周易靈離開,讓周易靈和李曉靜都冷靜一下。錢的事我爸再想辦法,實在不行就去借高利,或者拿房子抵押向銀行貸款。我收拾東西準備出逃,卻不料林起建那一夥人早已有了預防,我們兩個剛走到外麵就被人堵住了,不給錢別想走。林起建趕到後說了一句非常囂張的話:“我不開口,誰的車你都上不了!”

  ??這話一點都不誇張,全村有七成是姓林的,現在的書記和主任都是姓林,算起來都是同宗,激怒了姓林的,事情不解決我和周易靈真的走不了。天高皇帝遠,鄉下小地方,有實力才有話語權,一些習俗、規矩有時比法律更有效。

  ??鬱悶了很久,我慢慢冷靜下來,覺得事情有些不對頭。周易靈與李曉靜約會剛好就被抓住了;犁頭剛好就把周易靈打傻了;林起建兄弟沒等天亮就拉了一大票人來要賠償,顯然早有準備;李曉靜偏在這個時候鬧離婚。這麽多事情剛好湊在一起,實在有些太巧了,就像演戲一樣排練好了。

  ??李曉靜是一個很文靜的人,有文化,明事理,冷靜穩重,否則也當不上婦女主任,她不應該昏了頭離婚改嫁。昨晚“捉奸”的情況也可疑,犁頭詛咒立誓看到兩人抱在一起親嘴,李曉靜卻說兩人保持著距離,假設兩人說的都是真話,那麽必定有一個人出現了幻覺……

  ??我悚然而驚,我回來十多天了,狐狸精一直不見蹤影,沒有任何動靜,十有八九它們是躲在暗中待機反擊。以周易靈的修為,它們是不敢靠近的,但是當周易靈與李曉靜敘舊,心情激蕩甚至狂亂時,狐狸精就有可能控製犁頭把周易靈打傻了。李左成說周易靈被打時沒有還手,估計也沒有躲避,由此證明他當時已經失去理智。要不是當時有很多人,李曉靜拚死維護周易靈,我及時趕到鎮住場麵,周易靈昨晚就掛了!

  ??假如這一切真的是狐狸精的陰謀,我和周易靈已經陷入困境無法逃走,而且周易靈已經傻了,沒有戰鬥力,它們出手的時機已到,恐怕就在今晚!我開始緊張起來,假如我是狐狸精,接下會采取什麽樣的手段進攻?

  ??我看了一眼貼在門上的符,有這些符在,狐狸精是不敢進來的。假如我是狐狸精,必定會再迷惑村民強攻我家,開門就被亂棍打死,不開門就潑汽油點火……想到這兒我冒出一頭冷汗,這是個絕戶計!這種情況一旦真的發生,我們一家和周易靈就死定了,我必須做出最壞的打算。

  ??無處可逃,防守也守不住,除非周易靈立即清醒過來,我們先找到狐狸精並殺死,才能破解這個死局。我看了一眼呆坐在那兒,兩眼發直,時不時臉上抽搐一下的周易靈,抱著最後一線希望走到他麵前,在他耳邊大吼一聲:“三號,院長來了!”

  ??周易靈全身顫抖了一下,茫然的眼神聚焦落在我臉上,臉現怒容,沙啞著聲音說:“都什麽時候了,你還跟我開玩笑!”

  ??看樣子恢複理智了,我心中暗喜:“你快清醒一下,狐狸精要對我們下毒手了。”

  ??“我不怕它。”周易靈說。

  ??“它們要害死李曉靜,你要振作起來,想辦法救她!”

  ??周易靈愣了幾秒鍾,表情變得痛苦和絕望,近乎瘋狂,喃喃道:“死了好,死了好,她死了我也不活,再也沒人能阻止我們在一起了。”

  ??我愕然,看樣子瘋得不是很厲害,主要是受到的打擊太重,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類似的痛苦和打擊我承受過,所以我理解,除非李曉靜變成二十年前的樣子,親口告訴他願意嫁給他,否則沒辦法讓他振作起來。但這是不可能的,時光不可能倒流,即使李曉靜真的願意改嫁,我也不能讓她對周易靈說,否則狐狸精沒出現,犁頭就先要周易靈的命了。無論是從法律角度還是從道德角度,破壞別人的婚姻搶別人的老婆都是不對的,過去的愛情都不是現在亂來的借口。

  ??周易靈又開始發愣,天塌下來也不眨眼的樣子。我不能再指望周易靈了,隻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危機。狐狸精直接出現我現在是不怕的,怕的是被它們迷惑的村民,而村民們失去理智後完全有可能朝我家潑汽油點火。除了報警沒有別的辦法可破,但我又不能報警,所以唯一的辦法就不是辦法。

  ??太陽漸漸西斜,我沒有多少時間了,我做出了最後的決定,騙我爸媽說奶奶托夢給我,要求我們今晚都到小廟裏過夜。我爸媽不太相信,但我斬釘截鐵地說要按照奶奶的話做,否則會有大禍,他們隻能同意了。我把需要用到的東西都裝在一個包裏,包括了周易靈畫的所有符籙,裝足了火藥和鐵沙的鳥銃,早早吃過晚飯,天快要黑的時候一起出門往小廟去。

  ??在我家附近盯稍的人攔住了我們,問我們去哪裏,我說去廟裏燒香。看我手裏拿著鳥銃,殺氣騰騰的樣子,他們不敢攔截,有的遠遠跟在後麵,有的趕緊去叫人。

  ??到了小廟,我立即把大門和兩個側門關住,並用圓木支撐加固,不讓其他人進來。這裏是唯一可以防止火攻的地方,狐狸精再猖狂也不敢鼓動村民燒廟,村民怕得罪神仙更不敢自作主張放火燒廟。而且我相信神主東成王與狐狸精有些關係,我倒要看看東成王是不是舍得讓狐狸精燒掉自己的家,在他家裏讓他看看狐狸精是怎麽鬧騰的!

  ??我也被逼瘋了,我豁出去了,今晚我們四人中誰損失了一根毫毛,我就先砸了東成王的神像,再放火燒了這個廟!

  ??小廟裏麵很陰暗,沒有電燈,我在仙奶(馬氏真仙)香案前點上臘燭,然後點香、禮拜、燒紙錢。在我無路可走時,她曾經給過隱晦的指點,所以我相信她是慈悲的,對她還抱著一點希望,希望她保佑我們一家今晚平安渡過。

  ??這是我第一次主動地、真誠地祈求神靈保佑,至少為了我父母,我應該這樣做。

  ??幾支蠟燭照亮的地方有限,整個小廟都籠罩在黑暗中,似有無數眼睛在窺探這唯一的光明。燭光閃爍,映照著神像的臉忽青忽紅,原本慈眉善目的臉變得有些陰森甚至猙獰。夜蟲賣力演奏,就像是催命的鍾鼓在宣告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上架感言

  ??今天接到編緝通知要上架了,也就是後麵的章節要開始收費了。可能有些朋友不習慣甚至失望,但這也是不得己的事,網站維持這個平台需要費用,作者寫一本書也不容易,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需要一些收入來維持生計。人活在現實中,先要求生存而後才能談精神高尚,無奈老四還是凡夫俗子一個,還沒有達到辟穀的境界。

  ??這是老四寫的第十本小說,自08年開始寫小說以來,平均每年有一本以上,從未中斷更新,堅持完本,也算是有始有終,朋友們可以放心充值訂閱。磕磕絆絆數年來,是許多讀者朋友的喜歡和支持在鼓勵著我,讓我堅定不移地往這條路走下去,在些表示衷心的感謝。

  ??訂閱的費用是一千個字五分錢,一天兩三毛錢,一個月下來就是買一包煙的錢。你的付出不算多,但對作者和對這本書,卻有重大意義,作者能安心創作,才能寫出更精采的故事。

  ??魚躍的注冊和充值很簡單,會上網的人應該都會注冊,也可以直接用QQ號、新浪微博登錄。登錄之後點擊“充值”,使用銀行卡、微信、支付寶都可以充值。1元錢等於100個魚幣,一章三千字是15個魚幣,充二十元就可以看很長時間了。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麽操作,可以加入QQ群64563353,會有人指導。

  ??關於更新的問題,暫定每天早、晚八點左右各一章。有些讀者覺得寫得不錯,給作者打賞,這是對作者的肯定和獎勵,作者應該努力加更作為回報。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老四就是吐血也不能一天碼出十章來,為了保證質量也不可能高產。借鑒網站一些前輩的做法,決定打賞“瑤琴”冠名加更一章,打賞“美玉”冠名加更四章,打賞“支票”冠名加更八章,累計打賞達到相應數額同樣加更。

  ??最後再次表示感謝,感謝所有喜歡本書、支持和鼓勵老四的新老朋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