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租房
作者:辛塵      更新:2021-09-12 10:52      字數:220
  陸阿灼在甲乙館教學,開個店鋪也沒時間和精力去照料,而程家男子多是讀書人,女子不出門,很難幫到她,也就娘家的人可以搭把手。

  陸老頭想了想,還是不明白孫女的意思,問她:“這跟對方做生意,自己也要出一部分本金,你手頭的錢夠麽?”

  陸阿灼笑道:“爺爺想岔了,我是想將養殖紫菜的方子賣給劉十萬,這方子怎麽也得值個百兩銀子吧!”

  周氏就說肯定值得的,就是擔憂女兒天性樂觀,並不知紫菜哪裏是好養活的,要不也不能這麽貴了。

  以周氏的看法,要是紫菜能養活,早有富商請工人去養殖了,哪能輪得到自家去賺這份大錢呢。

  陸阿灼笑道:“劉十萬又不是傻子,自然是驗證過方子可行再來談價錢,之所以讓老廖出麵當中人,就是防止劉十萬過後不認人不給錢。”

  那大伯母聽了一番話,頓時憂心忡忡,悄悄問大侄女:“劉十萬商人竟是不講道理的人麽,不然怎麽得要中人出麵?”

  陸阿灼就跟她解釋道:“如今做生意講道理是無用的,就要講憑證,這跟劉商人是怎樣的人並沒有關係。”

  眾人聽陸阿灼說得條條在理,況且他們又不懂經商一事,也就不再問那細節,反過來問陸圓是什麽個打算。

  陸老頭道:“李巡道五月份就要上京,圓兒你若是繼續待縣衙膳房,就得去和新的縣令打交道。

  我聽人說,要和官家打好關係,逢年過節就要去送燕窩魚翅,咱們家可是送不出來的。”

  這便是想勸兒子出來謀生為好。

  陸圓失笑:“爹,楊縣令不是這樣的人家,兒子見他和李巡道是有說有笑,想來也是和氣的官家。”

  陸阿灼見阿爹竟是對楊縣令意外的好感,頓時有些訝異,問親爹:“那楊縣令是哪裏人士?”

  “楊家三代為官,縣令的祖父曾任工部郎中,縣令的父親是國子助教,而他自己也爭氣,考取進士科,先是任了東洺縣的縣令,後調應天府通判,再到咱們嘉水縣任大尹。”

  陸阿灼調取書中關於京城楊家的信息,便明白了楊縣令的底氣來自哪裏了,他娶了齊州富商之女,嶽家是真的有錢,待他也如親兒子一般的好。

  楊明然和妻子顧氏感情不錯,他既然任了嘉水的縣令,自會將家人接到這邊來,沒意外就需要住滿三年,顧氏不缺錢,會雇請家廚是顯而易見的。

  陸阿灼就問阿爹:“楊縣令是希望您留下麽?”

  陸老太、老太和周氏眼巴巴望著陸圓,心緒複雜,就等他開口說話。

  陸圓卻是遲疑了片刻,再道:“李巡道曾問我,若是想出去,自然會放我出來做生意,要是想繼續待膳房,他也會交代楊縣令關照我的。”

  其實李巡道更想帶他在身邊,但陸圓要照顧家人,委婉拒絕了。

  令陸圓苦惱的是,“楊縣令似乎是更希望請我當楊家的家廚。”

  陸阿灼:“……”

  萬萬沒想到是這遭遇,她麵色複雜,問楊縣令給的工錢是多少。

  “一年三十五兩,再有四時八節的禮,竟是比我在仙客來高了不少。”

  在楊縣令身邊做事,跟自己出來開個小店鋪,兩相比較,陸阿灼就覺得開店的事可以再緩一緩。

  她問:“阿爹您給楊縣令回複了麽?”

  “還沒呢,他妻兒下月才到嘉水縣,倒也不急著回複。”

  陸老太和周氏就說能被楊縣令看中,是天大的福氣,要陸圓答應下來,比去酒樓當大廚要好得多了。

  陸圓擔心的是:“若在楊家當家廚,怕就關在宅子裏,一關就三年,我哪裏受得來。”

  他在仙客來後廚覺得舒適,就是能時常聽樓上傳來的小曲,本身他就喜歡聽西遊戲曲,一整天不出門也就沒覺得難受。

  而在縣衙膳房沒多少出入空間,但有程二牛幾個相識的,晚上說說話吹吹牛,幾個月的服役時間一晃而過,若不是他執意要留下給李巡道多做幾個月的飯菜,在二月份他就能回家去了。

  他想出來開自己的店鋪,也是看重了能留出更多的時間來,就比如兒子去考試了,他也能跟著去給兒子做幾頓好吃的。

  陸老太望著二兒子糾結的麵容,突然就想起這個兒子時常在外麵當廚子,和妻兒聚少離多,到底是虧待了他。

  便同兒子商量道:“圓兒你要是去楊家當家廚,那咱們家就在縣令宅子後租賃一進院子,讓你媳婦過去陪你,平常阿礿和阿玓有假日,就讓他們去縣城找你夫妻倆。”

  周氏的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趕緊側頭去看丈夫的臉色。

  陸圓還未考慮好,陸老頭就問大孫女:“上次三秀曾說過要給父親租一座小院子,後來因縣學有教諭宅子就此作罷,那一座小院子租金是要多少?”

  “三兩左右,老廖當中人,不過現在是租給外地的秀才住了。”

  周氏頓時就肉疼,“一月三兩呐!一年就三十六兩了,賺的都不夠租房的錢呢,不行,絕對不行!”

  陸阿灼就問:“何不買了下來,一座小進的平房,也不超過五十兩吧。”

  唯一的缺點就是住著不體麵,城裏帶樓房的住著要舒服多,也體麵,地段也好。

  一番話嚇得陸家幾人瞪大了雙眼,各個都說陸阿灼是瘋了。

  周氏瞪她:“什麽叫買下來,不超過五十兩,你來告訴阿娘,村裏有哪戶人家一年能存下五十兩的?”

  劉氏和陶氏心裏直念佛,也覺得大侄女甚是天真。

  陸老頭笑道:“阿灼給人做一桌席麵,工錢就要一兩,這孩子起點高,因此不知道,村裏但凡有人家一年能存下八兩銀子來,就很了不得了。”

  陸阿灼卻不理會他們的瞠目結舌,反而自個琢磨,若是要做小本買賣,還是得要有門麵的宅子較好,最好是帶院子帶一口井,三進或四進的更佳。

  如這般的宅子,就要一百五十兩往上,再者買賣超過了四十兩,又得交那契稅,這麽一大筆錢陸家無力負擔,還是得靠她來想辦法弄到錢。

  想通之後,她對著家人笑道:“沒事的,咱們家越過越好,以後定能在縣城買一座宅子,要是哥哥弟弟們有幸進了學,豈不方便了他們讀書。”

  換個說法,眾人反應就不一樣了。

  陸家婦人這會也不說阿灼天真,反倒遺憾的是家裏確實沒多少錢,不然就真應了她的意思,買下平房也是可以的。

  唉聲歎氣之際,又聽阿灼說:“目下是買不來房,還是租著吧,三兩就三兩,家裏還是能出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