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搶糧
作者:辛塵      更新:2021-09-08 07:52      字數:2435
  有了陸阿灼推薦的折疊鏟和辣椒水,王氏心裏的擔憂也去了一半,不說別的,那鐵鍬小小的放在包裏,丈夫也能隨身攜帶。

  晚上睡前,王氏再三叮囑要丈夫帶好防身的武器,就怕遇到了凶殘的匪徒,到時真是叫天天不應了,凡事隻能靠自己。

  程道佑笑她多慮了。

  “蚊香作坊的用料十分危險,真要匪徒盜賊來了,誰放倒誰還真不好說,再說了,章家給小廝分發了炮竹,我讓長浩也帶著,遇到事了,趕緊點響炮,好通知附近的田客來幫忙。”

  王氏鬆了一口氣,合掌念了幾聲佛號,“我竟是忘了你也懂些藥理。”

  程道佑再笑:“這還是三秀的功勞。”

  想到了什麽,微微歎了一口氣,“一個六歲的孩子,目睹三叔死去,懷疑是讓人害死,偏偏縣衙又不作為,草草埋葬了人,他那時就落下心病來。”

  王氏默默垂淚,道是:“一家子都不容易,那時我也嫁到程家來了,那孩子自之後就開始整夜整夜睡不著。”

  再四年後,丈夫因意外跛腳,又再四年,大伯大病一場須得天天煎藥。

  回頭想來,那段日子,簡直像是泡在黃連水中度過,苦不堪言。

  一時也沒心情夜談,就此吹燈睡下。

  深夜的汀東村,路上不時有巡邏人員走過,隨後三方人馬分別一前一後朝著前往縣城方向的大路迅速靠攏而去。

  程亙到的時候,就見章家幾個下人,再有林先生和公孫先生也在,不禁有些遲疑。

  卻說今日童家大張旗鼓在村裏尋找丟失的童英發,那章家也得了消息,趕緊派了人去村外的童九家問那情況。

  童九便是跟章老爺私下簽訂文書,接了童秀才的絕戶田,每年定時要給童秀才一家祭拜的農戶,對外別人隻以為童七是當了章家的佃客。

  章家是擔心童族長發現了真相,從而要過來奪家產,問了才知道,還真在田壟上有挖過的痕跡,翻過的土鬆軟顯而易見。

  童九道:“這人就挖了幾處,也不知是什麽意思,我隻擔心我和章家私下簽訂的文書讓人發現了苗頭,童族長找了打手要來我家翻箱倒櫃,找簽訂的文書。”

  他分得的田地實際上是屬於絕戶田,按律法可免去多種賦稅,這也是世間族內互相算計的原因,要是傳了出去非得讓族人扒了一層皮去。

  就因這點,他出門勞作都要將文書包了包縫進內裏,幾天下來,心神不寧。

  章家便說從今晚開始會派人過來巡視。

  恰逢林先生和公孫先生比試卜筮,也參出了這幾天要出事,於是就打算過來潛伏在田地周圍,躲在草舍中想瞧個究竟。

  那公孫先生看到了程亙,目瞪口呆,就上前問他來此是為何。

  程亙是知童家出外做生意居多,可能見過“神仙醉”的酒望,想著今天童族長沒出現在村裏,必定是密謀著什麽,他讓鐵猴密切關注童家,自己則是跑來童九這裏打探童家誰最經常出外。

  沒料到竟是撞見了村裏人。

  他淡淡回道:“今晚夜色極好,我散步來著。”

  公孫先生順了順山羊胡須,倒也沒有反駁,頷首道:“三公子好雅興。”

  隨後聽到小徑腳步聲傳來,黑夜中火把稀稀疏疏。

  程亙便自個趕緊藏好身子。

  他的腳步聲極輕,就像貓的輕盈,一瞬間就隱入黑暗中,直把公孫先生看愣了,還是林先生過來拉著他躲到草舍後去,才回過神來。

  公孫先生壓低聲音:“他有一股野性。”

  林先生微微一笑:“我早就看了出來。”

  兩人至此不再吭聲。

  不遠處傳來男子壓低的渾厚嗓音:“等我撒了藥,放倒人,你們再進屋搜身去,最好是像你所言的,有個幾兩銀子在。”

  另一人道:“何止幾兩,幾十兩是有的,我親眼所見,他租了田來種,章家竟沒怎麽收糧租,半年下來,攢了一筆大錢了。”

  渾厚嗓音大喜:“也將穀子全搬走了去。咱們這些天多搶了穀子藏好,等月底就上路,誰也想不到是我們兄弟們幹的。”

  再一人小聲問:“大哥你說世道即將要亂,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我回來帶你們走,夠仗義了吧。”

  程亙一下就想到爺爺說的那番話,心裏極度不安,賊寇一夥牽扯出的不僅僅是財寶問題了,還有當中的流民。

  不盡快處理好,江南怕是要生亂。

  暗藏在黑暗的中的四個章家小廝正等待公孫先生給指示,卻是先見到了程亙。

  就聽程亙低聲道:“他們隻有三人,全部打暈了連夜送到縣衙去,不可驚動旁人。”

  小廝張了張嘴想問是公孫先生的指意麽,還未開口讓程亙給製止,示意不要輕易開口,恐驚擾了那三個小偷。

  畢竟是程教諭的兒子,出事了有程教諭來頂著。

  小廝一麵想一麵就尾隨著三個小偷進了屋子,在對方正要撒藥前,各自先搶了他們的火把,用抹布閉了小偷的嘴,不過片刻就給五花大綁。

  早就隱在裏間的童九顫抖著出來,見平安無事了,這才小心翼翼探三人的鼻息。

  在之前,三人均是讓程亙給藥倒了。

  程亙就要童九跟著去,將事情一五一十報給了楊縣令和李巡道知,四個小廝和童九聽得一腦的問號。

  “這是村裏的事,找裏長、裏老來判決就行了吧。”小廝問進屋而來的林先生和公孫先生。

  林先生卻是讚同將三人送官,“我很好奇他們口中的‘世道要亂’,指的什麽,如果是真的,恐怕牽扯的州縣已超出楊縣令管轄的範圍,須得上報藩司衙門。”

  而此時正好有李巡道在,由他來上報,上頭不敢忽視。

  童九不得不隨著小廝去了縣衙一趟,程亙和林先生、公孫先生也過去了,由他們三人來敘述詳情,要比小廝有條理。

  待楊縣令一通上刑審問下來,竟是得到了一個未聞消息:有流民招兵買馬隱匿多時,去年農田收成不好,多是交不起糧稅的農民悄悄的加入,隊伍驚人。

  被抓來的三個偷糧賊,正是出自童家二房,大哥童雨石出外做生意賠了本,走投無路之下就加入了流民的隊伍,白天裝作行商的隊伍,晚上兼職偷盜搶劫。

  那童雨石為了壯大自己的人馬,偷偷回來勸說兄弟隨他出門幹一番大事業,於是就有了搶奪族人糧食的計劃,而有地種的童九便成了他們眼中的大肥羊。

  一番詢問下來,楊縣令後背早已濕透,他連夜寫了呈書,派一隊人馬押了童家三兄弟直奔府尊而去。

  隨後招來縣尉和巡檢司,要他們加強巡視,務必仔細盤查往來人馬。

  部署完畢,這才差人去衙內客館請了林先生和公孫先生過來,因程亙是程教諭的兒子,早在深夜就讓人送了過去,客館也就剩下章家的人。

  楊縣令挺重視二位清客及教諭之子,但程亙是要走仕途,也就按下不表,就問林先生和公孫先生是否有意到他手下當幕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