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務必哄她高興些
作者:辛塵      更新:2021-08-30 11:10      字數:2389
  程老太就問李親家是否看中了哪個婆子。

  “要是能煮些家常飯菜的就更好了。”程老太感歎道。

  自從陸阿灼去了館裏,李氏的飯菜就是張氏在忙碌。

  這個長孫媳總是暗自做好了一切也不邀功,程老太對她多有愧疚,想著請個婆子過來好分擔孫媳的灶頭活計。

  李氏就說還在談李家村的一位婆子,也是韓家小少爺奶娘的族親,以前曾在大戶人家當過差,會做些簡單的夥食,就是價錢還談不攏。

  程老太就問對方要多少?

  “算下來差不多是十兩左右,她說是能幫帶孩子——”

  話未說完,安氏便說道:“這價錢貴了,她又不能奶孩子。”

  李氏也就不敢再說下去。

  屋子氣氛驟然冷了。

  程老太還未見那婆子,不好說,但看中的是養小孩那份經驗。

  李氏肚裏這胎不管是男是女,對三房來說是極為重要,若是多花些錢能保孩子平安長大,她是願意的。

  老人家就說道有空帶那位婆子過來相看。

  安氏皺眉,到底是忍了下來,算是同意婆婆的提議,她最為關心的還是三秀的書童人選,其他的可以做些讓步也是可行的。

  傍晚吃了一頓豐盛的筵席,程道佑在客廳看三位學子的文字,同老父估起排名來,倒是對程二秀的文章起了相反的意見。

  程道佑說是二秀必定十名以內。

  幾人意見不相統一,程老太就建議老頭明天帶著四個孩子去拜訪學堂夫子,請他看過文章。

  這會女子插不了話,張氏和宋妍妍就去整理了臥房,恰逢安氏進屋拆簪子,就問張氏:“三秀還是住新房嗎?”

  張氏心裏怪無語的,她一個大嫂哪裏好意思整天盯著小叔子的動向,這個婆婆也是糊塗了,還將三秀當三歲小兒不成?

  正尷尬之際,還是宋妍妍先反應過來,笑道:“大嫂要不在灶房要不在後院陪奶奶納鞋底,哪裏會清楚呢,也就四哥整天是跟著三哥看書。”

  安氏點點頭,就沒再問下去。

  她暗忖幸好有個程奎在邊上看著,家裏婦人除了做飯時間,大多是窩在房裏做針線活,男子又各有各的事要忙,還真鮮少人往東南角落溜達。

  翌日。

  程老頭一行人往學堂去。

  話說學堂岑夫子原是越西人,家族多是處館謀生,在外十分有名,當初汀東村六家大戶出了錢派了人特地去請了來當館師。

  後因兩家先後遷往一南一北,剩下的四家子弟資質平庸,也教不出個鳳凰來,夫子便辭了館師一職,在汀東村租賃了遷往京城的那戶人家的院子用作當學館。

  就此也將籍貫遷了過來,算是一家子在此定居。

  原先那戶人家也就順道請了岑夫子幫看祖宅,隻收取了極低的租房錢,將一片院子交給了岑家人來看管。

  岑夫子在汀東村居住了十五年,他的兒子們也在此娶妻生子並做起了小本經營,打得一手好算盤,又能做得好賬冊,那程道佑生活苦悶,便會常來找岑家大郎說說話,兩家人感情倒是融洽。

  程老頭帶了一壺酒再四碟小菜過來,岑夫子樂嗬嗬陪他喝了兩盅,隨後才是看起了學生們的文字,邊看邊點評,他的意見倒也和程道佑一般。

  “大秀二十名以內,二秀名次要更高一些,奎兒這回有望爭一爭冠軍。”

  程老頭還想問問理由,岑老太過來說是外麵來了一堆學子,請夫子看文章。

  少不得一群人坐下互看文章,也都說程奎做得好,然後就看到陸家四個人的文章。

  眾人看著陸阿玓直樂,就說:“你文章是通順,運氣也好,遇到了提調官坐堂給你麵試,不然哪裏肯讓你過呢,泯然眾矣。”

  陸阿玓笑得歡樂,隻道是過了就行。

  眾人又說陸一和破題很好,又說陸大睿這次穩了,再看到陸中晟的破題,倒是一個兩個都不敢吭聲。

  程老頭拿過一看,心道又來一個劍走偏鋒,有這樣的才氣為何不平平穩穩作了一文章必定取中。

  歎息之際,岑夫子接過一看,笑了笑:“中晟和二秀的名次,相差不離。”

  那些學子都不明白,就要問理由,岑夫子隻說等放榜後再說,隨後給出了二十題,放他們回去。

  三月二十八日,縣衙旌善亭貼出案榜,取了整整二百四十名。

  程奎拿了縣案首,不出眾人意料。

  陸中晟第二,程二秀第三,程大秀第十五,陸大睿第二十,皆是進了複試名單。

  周瓚第二十五,瘦竹第五十五,張氏胞弟第七十一,陸一和第八十,陸阿玓第一百八十名,果真都進了名次之中,可把幾家親人給高興壞了。

  消息從一個村蔓延到另一個村,不消一天,方圓十裏人家全是知道了。

  有親戚好友得知中了,全是備了上門禮要去沾沾喜氣,隻汀西村養蠶,不好上門打聽。

  那些學生就又到學堂來找夫子,求點撥一兩句,就問程宇和陸中晟的名次為何會如此高。

  岑夫子笑道:“劍走偏鋒就意味著道理要同別人區別開來,那見識可就要不一般,再著也易顯露才氣,排名高也是正常,就是不易得案首。你們若是沒有十分的把握,輕易不要去學。”

  學生道:“要學也得有才氣呀,我們做題時光顧著冥思苦想了,哪裏還有心思整點別的呢。”

  又請教了幾個問題,便一齊回家專心讀書。

  隔兩個村子的上河村也聽聞了消息,劉十萬火急火燎找了妻子過來商量,說道:“雲丫頭先不嫁人是對的,程娘子保媒的對象是她二哥,如今縣衙外一大片明晃晃的貼案。”

  劉十萬夫人這幾天全是同鄭舉人夫人在商討做腳子,設個局麵,就要毀了劉寄雲清譽,不得不下嫁給鄭公子當妾。

  眼看著計劃就要成形,卻是讓丈夫這消息給澆了一盆涼水,心哇涼哇涼。

  她急急問道:“他是考的第幾名啊,不還隻是縣考麽,後麵還有府試、院試,怎麽就斷定他是好的呢?”

  “就說你眼光短淺,陸中晟今兒可是取了第二名的好成績,有這樣的成績,何愁過不了府試道試,你快給我準備好提親禮,親自上門去跟程娘子說好話,務必哄她高興些。”

  見妻子臉色拉得老長,劉十萬氣到摔了手中的茶碗,怒氣衝衝,“上次要不是你這無知婦人得罪了程娘子,今兒局麵可正正好,還能拉近咱們兩家的關係。”

  劉夫人是繼室,年紀本就比劉十萬小,況且姿色不錯,劉十萬見嚇著她,再開口語氣弱了下來。

  “你可知程家三兄弟全上了案,程道佑的兒子還是縣案首,複試估摸著成績也不差,況且府城來了新的府台大人,在宗師和分巡道的坐鎮下,敢使那下作的手段?”

  劉夫人咬碎後槽牙,語氣卻是嬌弱:“你說那是程家,不代表陸中晟就能過之後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