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幾份束脩
作者:辛塵      更新:2021-08-13 10:33      字數:2974
  程老太見她夾著薑片,笑得合不攏嘴,回道:“冬天吃了正正好,你要是喜歡吃,以後多來走動,我讓三秀媳婦再燒這道菜。”

  ??張母正好缺那理由來聯絡感情,於是趕緊點頭,笑了笑:“老親家可說定了,下次我帶老薑,你們出老鴨,咱們再痛快吃一頓。”

  ??說得幾個人都笑了,說她好算計,讓她下次也帶老鴨才行,還得要一年以上的老鴨。

  ??張母也不惱,邊吃邊笑。

  ??一頓飯吃得和和樂樂,撤了桌後,又喝了茶水去油膩,張家、李家同陸家三人聊得熱火朝天。

  ??他們約好了,等會兒就去陸家做客,張母還偷偷問張氏:“陸親家的家裏是有幾個孩子?”

  ??“四個讀書人如今在學堂,他們要到臘月二十二才閉館,陸二姑娘在薛家的織坊裏當織娘,如今家裏還有三個孩子。”

  ??張母和李老太二人便商量好了,給陸家的孩子每人四文錢的紅包,意思意思一下,等下次就帶山裏的土產來拜訪。

  ??這會兒剛說完話,就要辭別到陸家去看看,外麵就有人在打聽:“程秀才在家麽?”

  ??程道慶就出去,竟是章家的陶大娘帶著兩個小廝,提酒提籃子的,看著像是來拜訪的。

  ??將人請到客廳來,陶大娘滿臉笑容:“程老先生、老夫人,今兒特地來告知蘭花館動土吉日選在正月初四,預計二十五就能蓋成。”

  ??幾個親家交頭接耳在問是什麽事。

  ??程老太就跟諸位介紹:“阿灼就要去當女館師了,有束脩有節禮呢,可正式了。”

  ??眾人大吃一驚,“這還能是去教女四書?”

  ??沒聽過程亙娶的新娘還是個才女?

  ??“教幾個小丫頭做菜呢。”

  ??幾個人恍然大悟,連連點頭:“中午吃的這桌飯,是當得人師傅的。”

  ??況且聽聞陸家有祖傳菜譜,她們這些人又不會閑著沒事幹去說那酸言酸語的。

  ??各個都誇這孩子有出息,繼承了其父的風采。小安氏也笑著誇陸阿灼廚藝不錯。

  ??陶大娘見縫插針就趕緊說了拜師的吉日:“就挑在正月二十八日,那天還請小陸大廚到館來坐鎮,接受丫頭們的拜師禮。”

  ??程老太就笑說:“陶大家的別擔心她忘了,我們全家都替她記著呢,忘了別的,也不會忘了這重要的日子。”

  ??聽到這裏,王家嫂子趕緊低聲提醒小姑:“奎兒正月十八要去縣裏禮房報名,可別忘了。”

  ??王氏暗暗點頭:“不會忘,家裏好多人要去考呢。”

  ??王家嫂子鬆了一口氣:“明年縣試晚了些,是到三月二十五才觀場,聽說監督極嚴,倒是對認真讀書的學子們有利。”

  ??原以為陶大娘說完正事就該回去了,沒想到她又笑著問程老太:“老夫人,還有一事想問問你們的意見,那薛家、韓家聽了小陸大廚要招學徒的好事,就差了人來打聽。

  ??這帶兩個是帶,帶六個也是帶,能否他們也各派兩個丫頭來學,然後兩家也各自交束脩,備節禮,還給四十擔的柴火。”

  ??程老太哎喲了一聲,“哪裏好使得。”趕緊轉頭問老頭:“這請館師還能有好幾份的束脩麽,我可沒聽說過。”

  ??程老頭尋思了片刻,暗道這三家應是故意借這個理由來資助程家。

  ??因著明年是秀才歲考、童子試年,韓家會借著冬至的節日來送些吃的用的,可總不如送銀子便利,而且送銀子卻是損了書生們的麵子。

  ??這回反而讓他們有名正言順送銀子的理由了。

  ??富紳出錢資助本村的讀書人是個曆來已久的傳統,就如同他們也喜歡做慈善布施去贏得社裏名望。

  ??程老頭深知一味推辭隻會引來富紳的猜忌,便也就替孫兒媳同意了這宗拜師禮。

  ??還不忘叮囑陶大娘:“三秀媳婦一個姑娘也教不來太多,就希望學徒不要太多了。”

  ??淘大娘連連就說會注意的,讓老先生不必擔心。

  ??陶大娘一離開,薛家的源嫂子和韓家的李婆子就帶了酒壇、四盒糕點和幾樣物料過來拜訪。

  ??兩家也沒叨擾太久,放下東西說了幾句好話,很快就離開。

  ??客廳裏此起彼伏都是恭喜親家的聲音,周氏拉過女兒,就差眉飛色舞誇獎她一頓了。

  ??“你那錢要留著,給三秀院試當盤纏,如今也不用你出去撿柴火,你就在家裏養養身子,最好是三年抱倆,五年抱三!”

  ??這話陸阿灼全當耳邊風去了。

  ??就那麽巧,程亙過來給陸老敬酒,就聽到了周氏的悄悄話,嘴角微微一勾,垂眸看向阿灼,似在笑她。

  ??陸阿灼朝他翻了個白眼,程亙走了過去,身上有淡淡的酒氣。

  ??陸老頭接過孫女婿的酒,將叮囑陸大睿幾個兄弟的話同樣拿來跟程亙說了一遍,程亙低頭認真聽,看著十分乖巧。

  ??周氏見女婿這般好,就問陸阿灼:“你平常沒欺負姑爺吧,可不許你用那蠻力恐嚇他,被我發現了,皮就繃緊點。”

  ??陸阿灼實在無語,“阿娘,女兒空有一身蠻力,可他又會讀書又會醫術,腦袋瓜子靈活,最為狡詐——”

  ??還未說完就讓周氏給瞪回肚子裏去。

  ??未時中。

  ??張家和李家就去河對麵的陸家做一回客。

  ??聽到陸家有四位未嫁娶的讀書學子,張母做媒的心思蠢蠢欲動。

  ??張母就說:“我們家就住仁裏鎮,平常有空也來走動,你們這邊多是織絲綢,我們那邊多是買的棉花織棉布呢。”

  ??陸老太就說下次買棉被就到仁裏鎮。

  ??李家就住李家村,李老太就說起了韓家那位奶娘,“韓家小少爺的奶娘便是來自我們李家村,我們那邊山好水好,離這裏並不遠,親家有空就過來。”

  ??李家還有一位待嫁姑娘呢,李老太自打進屋一眼就看到了八仙桌上的大果盤,每一格子裏均是滿滿的糖果,可見周氏說的吃不完是屬實的。

  ??李老太一門心思想同陸家結親戚,便也開始拉好關係。

  ??三家人東拉西扯的,坐了有半個時辰才離開。

  ??傍晚時分,飴糖過來陸家送乳酪,並傳達了程老太的意思。

  ??“老夫人說會同章家薛家韓家商量好,一半的柴火換成炭火,到時也會送到陸家來,讓陸家就不要多花錢買炭火了。”

  ??陸老太連聲感謝:“我們養蠶的人家最需要炭火了,還是親家替我們想得周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