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你去哪裏了
作者:辛塵      更新:2021-08-03 10:40      字數:2834
  薛曦問陸阿灼,是不是經常會去書肆裏搜尋這類的小說來看,從問話語氣裏,陸阿灼聽出了羨慕的意思。

  ??陸阿灼笑道:“我看的書雜,現在賣得最好的該屬於淩刻本《西廂記》,這一類我也會看,若是薛姑娘想看文人筆下的飲食譜,下次過來我給你帶一本。”

  ??薛曦眼睛一亮,隨後輕咳一聲,道:“小陸大廚這點可說錯了,書肆中賣得最好的,該是《三國誌演義》,怎可拿那不入流的《西廂記》來舉例呢。”

  ??一番話說得理直氣壯,陸阿灼倒是明白為何薛曦喜歡看雜書,卻又對市麵上的小說、戲曲不相了解,怕是薛家家風所致。

  ??提起《三國誌演義》,陸阿灼又想到程亙極其喜歡裴鬆之所注的《三國誌》。

  ??她也沒有反駁,隻道薛姑娘說的極是。

  ??有了這一通閑聊,薛姑娘對她就親近了一些,主動問起:“若要舉辦燒烤席,如何是好,才不至於讓客人吃得狼狽不堪。”

  ??“沒有那麽難的,我見薛家花園裏有六角簷亭,可將宴會地安排在亭裏,於亭子後麵擺上屏風,若有提問我就在屏風後給諸位解答。

  ??若是諸位公子想要體驗自己烤肉的樂趣,也可將廚房裏的烤具搬到亭子角落裏。”

  ??隨後她又安排了驅蚊的蚊香,冰鑒、洗盥等,事事俱到,令薛曦無話可說。

  ??對方想來想去,隻能問烤爐要如何現做。

  ??陸阿灼現場就給搭了一個磚石烤爐,看得薛曦心服口服,便初定下來,按照陸阿灼吩咐的,該備什麽就寫下來差人去辦,即便這次用不著,下次也能用得到。

  ??陸阿灼這次給安排的並不是後世所謂的“滿漢全席”,而是從隋唐以來就有的炙肉宴。

  ??於她而言,準備起來十分簡單,但對更會做湯湯水水的江南廚師來說,備一桌燒烤席難度頗高。

  ??薛曦留人吃了午飯,陸阿灼回到家裏已經是申牌末,看了眼七天前泡的綠豆全發芽了,便打算晚飯做荷葉粥和炒綠豆芽。

  ??“吃粥是無法飽腹的,還需要蒸饅頭才行,有了饅頭,那索性就給準備紅燒豆腐、醬菜,還有就是——”

  ??“灼丫頭,你自言自語些什麽,我進屋這麽久都沒打聲招呼。”

  ??陸錢一開口便打斷了陸阿灼念菜單,她皺眉問道:“三叔你這樣子不像是從田裏出來,是哪裏去了?”

  ??“你管我去哪裏,哪裏有小輩打問長輩的私事,不像話。”陸錢本來喜氣洋洋的麵色頓時拉下下去,眼裏閃過一絲氣惱,隨即回了自己房間去。

  ??陸阿灼利用泡發的豆芽再備了一盤涼拌三絲。

  ??晚上眾人吃了綠豆芽都說不錯,夏季吃了特別爽口,讓陸阿灼再多備一些。

  ??“圓兒在家也會泡豆芽,可惜了家裏人忙,常常忘了灑水的時間。”陸老頭極喜歡這道菜,如今再吃到自然話就多了些。

  ??陸錢卻是嗤笑了一聲。

  ??如今生絲織完,夏季用於納稅的布匹也準時交了上去,三嬸娘陶氏和陸阿礿便休息一段時間,等下次集會買了生絲再繼續織布,用於貼補家用。

  ??陶氏見丈夫陰陽怪氣的,便問他是怎麽了。

  ??陸錢人是好吃懶做,卻挺喜歡陶氏,兩人育有三個孩子,都是陸錢在帶,當初帶孩子為的是躲避田地勞動,後來他下了田仍然是帶了孩子去,是村裏的一大稀奇事。

  ??聽到妻子在問,他就如實說了想法,“綠豆一鬥五十文錢,家裏哪裏舍得天天吃,還不是二哥他賺了錢才能給家裏改善夥食。

  ??爹,你要是喜歡吃,等兒子賺了大錢,帶你去吃那鵝肉魚翅鮑魚燕菜!”

  ??陸老頭皺眉,隻道是享不了他的福氣,“隻要你不惹是生非,當爹的就順心順意了。”

  ??陸錢輕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等吃完了飯,陸阿灼趁著人未散開,在陸老頭陸老太麵前重新問了三叔下午是去了哪裏。

  ??一直默不吭聲的大伯陸方也跟著問,就是逼陸錢交代去處,陸方的理由便是:“自從你跟王堢離開之後,我和爹兩人就開始心神不寧,那王堢是帶你去哪裏了?”

  ??“爹,大哥,我不是放牛的小孩子,哪裏是別人一句話就能騙走的,王堢不是跟你們說得一清二楚了嗎,就是去城裏‘倒夜香’,要是能說成,今年地裏收成也好看一些!”

  ??說完氣哼哼回了屋子去。

  ??陸阿灼也明白了,為何陸老頭和陸方阻止不了陸錢,肥料對農家人來說,太過重要。

  ??隔天薛家的丫鬟又過來找陸阿灼,說是薛曦請她過去說話,陸阿灼想跟蹤陸錢的計劃隻能暫時作罷。

  ??*

  ??卻說陸錢這天仍然是同個時間跟著王堢往城裏去,嘉水縣城素有十七牌坊十八巷子三街一裏,每一條巷子都有固定的清潔夫,王堢帶著陸錢來到了北門橋集市的下塘巷。

  ??同陸錢講價的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人,那人說道:“小哥,我知你們是靠近南門那地塊的,每天淩晨我給你們送到南門郭外,你們村再給個三十文的辛苦費吧。”

  ??陸錢不吭聲,看向了王堢。

  ??對方眉頭一皺,說道:“從北門到南門要三十文,那還不如我們自個多繞一點彎路,剩下三十文錢還能多買十五個饅頭。”

  ??眼見著對麵的婦人不高興,陸錢笑嘻嘻道:“大姐,稍等等,我同兄弟二人作好商量。”

  ??隨後拉到一邊說話,“她要三十文就給了吧,村裏人均攤下來每戶花不到一文錢的。

  ??熬過了今年,明年咱們村就不需要了,我那神叨叨的大侄女天天在說明年風調雨順。”

  ??王堢明顯不相信這番鬼話,他隻是心疼每天多花去的三十文錢,說道:“明年我也想要定下來,以後再難以遇到這番好事。

  ??原先包了下塘巷的幾戶人家轉而去投寺廟,價錢更低一些,這才輪到我們來撿漏,哪裏會料到老婦人獅子大開口,倒襯得我倆像個癡傻村夫一般。”

  ??陸錢嘀咕,我們看起來不就是村夫麽,擔心這生意讓兄弟給攪渾了,好說歹說終於是談得雙方都可接受,多加二十文錢,婦人會給送到南門郭外,讓人準時來取走。

  ??談成大事後,過了橋,陸錢正想慫恿王堢去吃羊肉包子,卻是碰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來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