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傳法脈因果天定
作者:孤星入夢      更新:2020-03-22 01:40      字數:2599
  滿盈道廬中,蘇幕遮端坐在正中。

  坤淵表情肅穆,立在蘇幕遮身後,連夢吾都雙眸清明,不複先前的困頓,師兄二人分立兩旁。

  青君站在下方,雙手合在胸前,捏宗師法印,後高舉眉心,化子午陰陽訣,而後拜倒,三叩首,如是三次,是為三跪九叩。

  “徒兒青君,拜見師尊。”

  奉了茶,蘇幕遮接過,輕輕抿了一口。

  “吾昔年,收過許多徒弟,後皆失散了,千年之前,在琅霄聖地立下這般別院,重開山門,首徒為夏鵠,賜法《朱雀焚天經》;二徒為坤淵,賜法厚土諸塵之道;三徒為夢吾,賜法入夢化魚之道;四徒為醉泉,賜法風水幽冥之道;諸般門徒,皆因緣法而定,諸般道法,皆為貧道往昔所得,今日收你入門下,當賜法《冥河仙君元說血海歸元真經》。

  你與他們四人不同,日後要走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或許更為艱難,他們四人昔年所得,不過為師賜下的道種,不成經典,全憑自悟,但一朝證得道君之境,便為無上法,你們大師兄已經入了道君之境,證得了無上法脈,故有了經文,有了長生前路,坤淵他們還有漫漫長路需要去走。

  先前為師不讓他們傳你道法,是為你好,今日所傳你法脈,卻不如他們一般,有經文在,有典籍可看,有諸般符篆、法器、禁製、神通傍身,但這條路,或許比他們幾人更要凶險,他們需要悟道,而你需要掙紮生死,為師最後一問,今日傳你此法,可有悔意?心中可有膽怯?”

  “沒有!”

  “善!”

  話音落時,蘇幕遮一指虛虛點在青君的眉心。

  一道赤紅霞光包裹著諸般文字,諸般道則碎片,盡數匯入青君眉心當中。

  “謝師尊賜法!”

  再看時,蘇幕遮的身影已經消散在原地。

  青君吐了吐舌頭,隨著坤淵和夢吾離開正堂。

  ……

  偏殿,靜室內。

  蘇幕遮盤膝而坐,翻閱著手中諸般玉簡,麵露苦惱神色。

  “長生路……今日看,是走錯了麽……”

  他心有苦惱,自到了琅霄聖地,開了這處別院,至今千年的時間,蘇幕遮道法之渾厚,已經遠超昔年,甚至秋雲子時常感懷,或許一二甲子,蘇幕遮便有登煉虛之境的可能,走上通衢仙路。

  這是旁人看來,蘇幕遮道法莫測,不可揣摩,隻當這是他昔年入虛天戰場廝殺千年之久的造化。

  但隻有蘇幕遮自己知曉心頭的困惑。

  這千年之中,他曾經有過苦修,曾經數次去大能處聽講,聞說妙法,感懷大道。

  甚至他的浩瀚修為,早已經遠超化神道君之境許多了。

  便是如琅霄聖地之內,那修了無上道法的道君巔峰之輩,隻怕修為還在蘇幕遮之下。

  早在兩百年前,蘇幕遮便在疑惑。

  修行至此,緣何不見躋身煉虛之境的跡象?

  甚至蘇幕遮已經無法明悟,這條路走到前方,是否真的還通往煉虛之境!

  “煉虛之境,真靈化純陽,打破虛空,照見鴻蒙,引炁而煉地火水風,將道君之境凝結而成的法天象地化虛為實,彼時道場隨身,或千丈之內,或萬丈之內,萬法皆尊吾道……

  合體之境,純陽真靈與道合真,觀覽大羅道場,造化而成本真之相,溫養於道場高天厚土諸道之中……

  道因之境,往昔種種為因,斬滅自身諸般境界,為本真之相的因……

  道果之境,今日種種為果,盡斬過去,本真之相結此生之道果……

  洞真之境,道果衍化本根大道,化本相,這是洗盡鉛華之後的本真之相,悟道,或千古,或萬古,一朝悟道成真,入大能之境!

  至於大能,則不可知……”

  輕聲呢喃著,蘇幕遮神識念頭沉入體內那須彌一界。

  天甚高,地甚厚。

  有混沌果樹紮根厚土,破開界壁,接引混沌之炁,煉化地火水風。

  有諸般道則演化著萬物。

  混沌果樹生機磅礴,遮天華蓋上有三千青果。

  今日看時,那青果已有五枚,似將要成熟。

  那西極之地,昆侖山上,本相龍君靜坐道宮之內,觀覽此界諸般道法,欲悟道而成真。

  收回神念,蘇幕遮靜靜的婆娑著手中的玉簡。

  “如我這般,是道君?還是煉虛?合體?道因?道果?甚至是……洞真?”

  沒有人能夠回答蘇幕遮,他隻是靜靜的坐著,偶爾外泄的氣機,依舊是道君一般……

  ……

  神洲,玉京山。

  正殿大堂,群修林立,放眼望去,位列之人,竟有十之七八,皆為大能!便是餘下諸修,也都在洞真之境。

  門扉被人輕輕推開,一稚童少年身披天青道袍,前繡陰陽,後印八卦,著三才法冠,踏九宮龍靴,手捧一玉杆拂塵,緩步走入大堂之中。

  不知何時,那空蕩蕩的高台上,忽的有一蒼老道人現身。

  那老道現身時,現是上首處數位大能出列,恭敬跪倒。

  “吾等,叩見師尊!”

  而後,方是群修出列,山呼跪拜。

  “吾等,叩見老天尊!”

  老道清瘦,麵容如隱在迷霧當中,隻能聽到他滄桑的聲音傳出。

  “諸修免禮。”

  如是,諸修方起身,重立兩側,眼觀鼻,鼻觀心。

  “引師何在?”

  “秉老天尊,貧道玉京山玉燈大能,為引師!”

  “保師何在?”

  “秉老天尊,貧道玉京山葬瘟大能,為保師!”

  先前諸修叩拜之時,唯有這二人立在高台兩側,之時朝著老天尊遙遙拱手。

  聽聞兩人之言,老天尊也朝著兩人點點頭。

  “堂下何人?”

  聞言,玉燈大能手捏法印,朗聲開口:

  “回稟老天尊,堂下稚童,俗名牧雨寧,心性非凡,天資奪目,欲拜老天尊為師。”

  “可堪造就?”

  聞言,葬瘟大能手捏法印,朗聲開口:

  “此子心性純良,有奪目不忘之能,可堪造就!”

  “善!”

  如是,聽聞老天尊之言,那叫做牧雨寧的稚童,三跪九叩,再起身的時候,額頭已染血跡。

  老天尊起身,走到了稚童身前,輕輕撫著稚童的發髻。

  “小寧,為師此生,收徒之數有八,你是為師的第九徒,亦是關門弟子,這裏有道經一卷,名曰《黃庭經》,今日傳你,來日需你承為師衣缽。”

  聽聞老天尊之言,滿堂嘩然,不少大能都無法鎮定,便是老天尊的幾位弟子,也神情各異。

  對於這些,老天尊視若不見,牽著稚童的手,緩步走入了後殿。

  少頃,諸修皆緩緩走出大殿,銅門緩緩關上,回首看時,那牌匾上一古篆書就三字——

  紫!霄!宮!

  ……

  說回東山洲,琅霄聖地,雲瀾別院。

  蘇幕遮正捧著玉簡愣怔失神的時候,忽的有人急敲門扉。

  開門觀瞧時,秋雲子已經立在門外。

  “道兄,醉泉那孩子,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