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
作者:花惜言      更新:2021-08-02 08:55      字數:3416
  不過,周梓安看著那一遝子銀票,這倒是好東西,如果她以後再也穿不回去了,有了這麽多錢財傍身,她就有底氣想辦法逃離這個皇宮。

  ??周梓安又拿了紙筆,將她記得的半冊書的內容以要點形式用簡體字加英語單詞記錄下來,這樣就是被人發現看到後,也不會有人認得。

  ??然後她將紙也放進檀木匣子中,將匣子放回洞中。

  ??接下來的日子,周梓安便以養病為名,在紫雲閣內躲清靜。

  ??周梓安躲清靜,那麽便是真清靜,還真沒有人來打擾她。

  ??這樣周梓安倒有些奇怪上了,難道那些公事都不用她這宮裏第一大管家長秋令來處理嗎?

  ??周梓安如今有什麽事情都是直接問了小金子,反正他們這幾個心腹太監是知道她不是真的周梓安。

  ??而小金子幾個如今還能活著,也是因為謝珣想他們也算周梓安的心腹太監,對周梓安還算忠心,所以便留了他們的性命。

  ??若是如今的她不喜歡他們,那他們的下場就會被直接殺掉。

  ??所以這幾個人如今是把她當成救命的菩薩一般供著,是生怕她有什麽事情和意外。

  ??小金子聽了周梓安疑問,忙解釋,原來這內侍省除了周梓安這個長秋令外,還配有兩名從三品的黃門侍郎,實際上在處理雜事的是這兩名侍郎。

  ??喲,這麽看這謝武帝雖然寵周梓安,但心裏也是明白周梓安的斤兩的,是草包一個,幹不了什麽正經事的。

  ??周梓安也就不在想這些不相幹的事情了,這紫雲閣因為謝武帝經常來夜宿,所以裏麵的陳設都是按照謝武帝寢宮的模樣布置的。

  ??周梓安看著屋裏許多對於她身份來說逾製的物件,這些現在看似風光的東西,以後都會是她的催命符。

  ??周梓安安安靜靜的縮頭鵪鶉,謝武帝這幾日也沒有過來。

  ??周梓安心裏想,會不會是因為換了人,謝武帝斷袖喜歡男人,這幾日想明白了,就此厭惡這她冒牌的女子了呢!

  ??如果是這樣就太好了!

  ??不過十天後,勤政殿到底來了口諭招她問話,打破了周梓安心底僥幸,她知道這一遭她是無法再躲過去了……

  ??周梓安沒有乘坐謝武帝給原主配的皇帝用的禦輦,而是帶著小金子幾人走著去往勤政殿。

  ??紫雲閣與勤政殿都位於皇城的東南,地勢最高之處,成犄角相望。

  ??周梓安站在紫雲閣宮門前,俯瞰整個顯仁宮,這也是她穿過來後,第一次看到這大業皇宮的模樣。

  ??周梓安望著那層層巒巒的宮殿,重樓延閣,巍峨匍匐。

  ??陽光照在屋簷飛脊的明黃琉璃瓦上,泛起粼粼波光,更彰顯皇家的氣派威嚴。

  ??周梓安心中歎息,按照書中所寫,大業朝迄今建國隻曆經兩代,並沒有新建國都,現居住的還是前朝大齊的洛陽皇宮。

  ??大業開國帝謝文帝在居住伊始,改造皇城時“務從節儉”,所以他在位期間這皇宮基本上與前朝是沒有太多變化的。

  ??到了謝武帝繼位後,開始謝武帝也是保留了其父謝文帝的風範,曾下旨說過:“儉,德之共;侈,惡之大。民惟國本,本固邦寧,百姓足,孰與不足!無令雕牆峻宇複起於當今,想讓卑宮菲食將貽於後世!”

  ??這話說得是相當好了,意思就是:節儉是大德,奢侈是大惡,國家的根本是民眾,根本牢固,百姓富足,國家才能安寧,所以修建高牆華屋是絕對不可以的,要把樸素的風氣留給後代。

  ??隻可惜啊,曾經那麽一個想做千古明君的皇帝,在寵幸周梓安後,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周梓安從進宮後,便極力勸說謝武帝修建新皇宮。

  ??如今他們所在的這規模極宏大的顯仁宮,便是謝武帝聽了周梓安的讒言後,在五年前營建的。

  ??而且也許是因為獨寵周梓安,冷落了宮中的三千嬪妃,出於補償心理,謝武帝又在顯仁宮東北麵建了新的後宮西苑。

  ??這西苑宮方圓二百裏,苑內造人工海,海中造蓬萊、瀛洲、方丈三座神山,山上亭台樓閣星棋羅布。

  ??另又繞海邊築起明彩、延光、荷香、麗水等十六宮,每宮以四品娘娘主之。

  ??又從國中各地征集嘉木異草,奇才怪石,珍禽走獸安置苑中。

  ??其奢靡華麗之度可以說是曆朝曆代前所未有,真真是“二百裏海山開勝景,十六宮嬪禦鬥豪華!”

  ??為修建這浩大工程,大業國庫所費錢銀如流水一般,是耗資無數,勞民傷財,可以說是“塗膏泣血”。

  ??滿朝文武百官在修建伊始無不反對,但謝武帝一意孤行,還認命了周梓安做監工主理此事。

  ??周梓安便趁機拉幫結派,貪汙受賄,他藏的那幾百萬兩身家便是由此中飽私囊而來。

  ??曾有無數官員上本彈劾周梓安,但都被謝武帝力壓下去。

  ??就這樣周梓安便更加不知收斂,專橫跋扈,睚眥必報,竟然糾集一幫無德小人誣告最為反對此事的鄭太師非議朝綱,目無君王,竟逼得這兩朝忠臣在朝堂上撞柱而亡,以證清白。

  ??此事震動了整個大業,周梓安禍國妖男的名號便由此家喻戶曉了……

  ??周梓安沿著紫雲閣與勤政殿之間由漢白玉鋪就的甬路慢慢的走著,每一步都像在重新曆經原書周梓安在這裏的每一段時光……

  ??快到勤政殿時,就見對麵從另一條甬路上拐過一隊人來。

  ??帶隊的是四名太監,後麵跟著的是十名穿著白衣白裙的十一二歲左右的女童。

  ??那些太監見了頂頭上司周梓安忙上來施禮,周梓安指著那些女童問道:“這些人是做什麽的,你們這是要去哪裏?”

  ??一名太監忙回答道:“回大人,有巧臣向陛下敬獻了烏銅鏡及任意車,陛下下旨招這些小婢們以試功效。”

  ??什麽?這些女童就是書中所寫三千幼女之一?

  ??周梓安看著那一張張還帶著孩子氣的稚嫩臉龐,這又是周四郎幹的令人發指的缺德事。

  ??周四郎知道謝武帝篤信佛道兩教,便找了所謂仙人道士過來,說什麽謝武帝若想得長生之法,就要取三千幼女之元陰供其元陽,已達永固。

  ??謝武帝深信不疑,但這種事不好放在表麵上操作,周四郎便自請出宮到大業各州府收羅幼女,這一遭便弄得許多人家骨肉分離,百姓是無不痛恨。

  ??周梓安站在那裏,看著這些小女孩,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這簡直就是造孽啊!

  ??許是周梓安出塵的外表看上去讓人覺得這定是個心底善良的好人,而且這些太監們還稱周梓安為大人,是畢恭畢敬。

  ??隊伍中忽然跑出來一個小姑娘來,一下子便抱住了周梓安大腿,大聲的哭喊道:“大人,救命!救命!”

  ??那四個太監看了,是大驚失色:“大人,驚擾您了!”說著便如狼似虎般的去拽女童。

  ??周梓安忙擺手製止住他們,低頭對女童溫語道:“不要哭,你叫什麽名字?有什麽事情慢慢說!我一定會幫你的!”

  ??周梓安親和的態度很好的安慰了女童,她抽噎著:“大人,我叫月兒,月兒不想去那個宮殿。

  ??昨天月兒姐姐去了回來後,她腿中間就一直在流血,她說她快死了。

  ??大人,求您救救月兒,救救月兒的姐姐,我們不想死!爹娘還等著我們回家呢!”

  ??周梓安看著月兒可憐的模樣,隻覺得眼眶一熱,她連忙眨了眨眼睛,壓住那噴薄而出的淚意。

  ??……這周四郎的孽債看來隻能她來還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