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淩汛(下)
作者:風冰      更新:2021-08-07 16:32      字數:3705
  李恪目送崔豹打馬離開。

  ??接著他又看向李淳風。

  ??“李監侯,當下先不說其他,你帶人速速巡察一遍縣內的堤壩河渠。”

  ??“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務必要避免堤壩決口之事。”

  ??李淳風點頭應諾,帶著手下也飛速離開。

  ??此時李恪站在黃河南岸,默默地看著奔流的黃河。

  ??一旁的巡河民兵們此刻已經緊張萬分。

  ??尤其是得知可能又要發大水。

  ??他們不由想起了去年大水後的慘狀。

  ??不少人都開始戰栗起來。

  ??“王爺,今年會發大水嗎?”

  ??李恪聞言看向他們。

  ??也發現了他們的異常。

  ??於是背著手說道:“我們疏通的河渠,重修和新修了堤壩。”

  ??“我們要相信自己,此番定不會出問題。”

  ??“而且淩汛也隻是可能會發生。”

  ??“未必一定發生,大家放寬心,不要太過緊張。”

  ??李恪安撫了民兵一番。

  ??隨後目光又落在黃河中冰淩上。

  ??眼下他隻能先穩住百姓。

  ??避免百姓陷入驚慌。

  ??而首先要穩住這些巡河民兵。

  ??他們如同哨兵一般,守在黃河南岸。

  ??若是哨兵都陷入慌亂,不能及時預警。

  ??那情況隻會變得更糟糕。

  ??巡河民兵們聽了李恪的話,心中多少有些安心。

  ??看到李恪還在觀察黃河。

  ??於是便有人出言說道:“王爺,此處就交給我們吧!”

  ??李恪笑著點點頭。

  ??目光在從黃河上收回。

  ??當下他還需要和共明一同組織百姓防洪。

  ??“若是黃河有異,你們第一時間通知本王!”

  ??言畢,李恪帶著人轉身返回。

  ??此時得到消息的共明已經開始組織人手來防洪了。

  ??李恪一到,當即下令提前將百姓轉移到地勢較高之處。

  ??百姓和兵士們齊心協力在聚落周圍堆積沙袋防洪。

  ??李恪又指揮百姓,臨時挖出幾條簡單的排水渠。

  ??同時為保存糧食的倉庫做防洪工作。

  ??確保倉庫中的糧食不會可能到來的淩汛淹沒。

  ??接著李恪派人通知其他縣。

  ??很快整個鄭州都開始做防洪的準備。

  ??而李恪的手令到了汴州,汴州官吏得知可能會有淩汛也馬上行動起來。

  ??沿岸百姓紛紛按照李恪的要求向遠離黃河的南部轉移。

  ??短短五日內,鄭州和汴州已經轉移了近十萬百姓。

  ??而前往洛州的長孫衝也帶回了消息。

  ??洛州的黃河也冰融開河。

  ??與此同時,程懷亮也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下遊的濮州原本已經冰融開河,但是忽然天氣轉寒,原本融化的冰淩,有再次凍上的可能。

  ??聽到程懷亮送來的消息。

  ??李恪當即判斷出,問題就出在了濮州。

  ??作為下遊,濮州的河道若是沒有開河,那從山陝而來的上遊之水自然會在被堵在濮州,無法順利東去。

  ??那麽為由濮州上遊的鄭州和汴州就有很大的可能遭受淩汛。

  ??確定了這一點後,李恪又馬上派人到黃河邊上去協助巡河民兵觀察黃河。

  ??果然,黃河的水位已經開始上升。

  ??顯然山陝之地的黃河已經解凍開河。

  ??若是濮州不能早日冰融開河,淩汛爆發的可能將會極大增高。

  ??又是幾日,濮州的黃河再度凍上,而鄭州和汴州的黃河節節攀升。

  ??而已現在的技術,根本無法人工破冰。

  ??李恪知道淩汛已經無法避免。

  ??隻能做好防洪準備。

  ??並期待洶湧而來的上遊之水,衝破濮州的堅冰。

  ??用水的動能破冰開河。

  ??一切都如李恪和李淳風所料。

  ??洶湧而來的上遊之水,被堵在了河道結冰的濮州。

  ??汴州和鄭州的黃河水位暴漲。

  ??並且開始外溢。

  ??好在鄭州和汴州早就做好了防洪的準備。

  ??外溢的黃河水被分流到河渠之中。

  ??鄭州境內的河渠又連通賈魯河。

  ??外溢的黃河水通過各河渠匯入賈魯河。

  ??而賈魯河又一路南下,最終匯入淮河。

  ??於是在鄭州境內外溢的黃河水流到了淮河,並最終入海。

  ??然而局麵並不樂觀。

  ??李恪看著奔騰的賈魯河,不由眉頭緊皺。

  ??若是濮州不能盡快開河,那麽黃河就很可能奪淮入海。

  ??也就是說聯結黃河和淮河的各河渠都有決口的危險。

  ??畢竟黃河水流量過大。

  ??不是這些河渠能夠承受的。

  ??黃河很大,真忍不下。

  ??其結果必然是河渠決口,黃河再度泛濫。

  ??沿途州縣遭受水災衝擊。

  ??好在濮州的黃河河道的堅冰在經過奔騰的河水衝擊下,終於轟然破裂。

  ??黃河水夾雜著冰淩向著更下遊的鄆州和濟州流去。

  ??隨著濮陽開河,鄭州和汴州的壓力驟然減輕。

  ??兩個地的黃河水位開始下降,並逐漸正常。

  ??李恪等人站在黃河南岸,看著恢複了平靜的黃河。

  ??眼神中有著說不出的複雜。

  ??李恪更是長出一口氣。

  ??隨後他猛地輕笑一聲。

  ??“諸位,我們的工程頂住了淩汛!”

  ??“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眾人聞言臉上也都露出了笑容。

  ??這一次還好他們疏通河渠,重修和新修堤壩。

  ??這才使得外溢的黃河水,沒有泛濫成災。

  ??他們經受住了黃河的考驗。

  ??很快被轉移的百姓陸續開始返回家園,並開始迎接春耕。

  ??李恪也從前線退下,開始整理此次險情,向李世民做出匯報。

  ??長孫衝和李淳風也都開始整理,分別向李世民匯報情況。

  ??隨著天氣轉暖,以及第一場春雨落下。

  ??鄭州乃至整個河南道都開始了春耕。

  ??原陽作為李恪的試點縣,開始引種雜交稻。

  ??鄭州的其他縣不再黃河沿岸的縣則是開始種植小麥。

  ??整個鄭州都充滿了勃勃生機。

  ??百姓們也全身心投入到春耕之中。

  ??並由衷希望希望今年不要再有什麽大災。

  ??就算不能豐收,也不要再向去年那般絕收了。

  ??百姓們忙碌起來後,李恪反而清閑了下來。

  ??清閑的不止李恪,本就是派來負責督辦興修水利的長孫衝和李淳風也清閑了下來。

  ??第二批次的水利工程顯然不是現在能夠動工的。

  ??他們便也無處使力。

  ??一時間,前些日子還神經緊繃的三人,忽然都鬆懈了下來。

  ??最終變成三人都在悠閑地等著長安對他們匯報的回複。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