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長安的動靜
作者:風冰      更新:2021-08-01 21:17      字數:3159
  就在李恪在滎澤縣安排手下兵士準備接收粥棚的同時,千裏之外的長安剛剛接到李恪和蕭瑀在崔忻自縊後上報朝廷的書信。

  ??兩封書信先是到了房玄齡手中,隨後又被呈遞到了李世民的禦案之上。

  ??這是正常的流程,李恪和蕭瑀兩人都沒有動用特權讓書信直達李世民麵前。

  ??而此刻房玄齡剛剛看完李恪和蕭瑀的書信,正站在李世民麵前回味信中的內容。

  ??李世民看到李恪的書信後,顯得有些激動。

  ??畢竟是代替自己去災區坐鎮的兒子,如今有了消息,李世民豈能無動於衷。

  ??看完書信之後,李世民猛地將書信拍在桌案上。

  ??“不愧是恪兒,短短幾日便平息了管城的亂象,讓管城恢複了秩序。”

  ??“看來用不了多久整個鄭州都會變得井然有序!”

  ??李世民的注意力顯然都在恢複鄭州的秩序上麵。

  ??至於糧倉被燒和崔忻自縊,在李世民眼中就顯得沒那麽重要。

  ??在帝王眼中,臣子的清廉和貪腐並並不太重要,帝王看重的是臣子的忠誠度和執行力。

  ??相比之下甚至能力都不是排在首要位置。

  ??換句話來說,長江和黃河,一個清澈,一個渾濁,但是都哺育了兩岸百姓的母親河,

  ??可是兩條大河都會泛濫,都要治理。

  ??不能單純的比較兩個河流誰更好誰更壞。

  ??不過這是站在帝王的角度上看問題。

  ??百姓自然是希望公正廉潔的青天大老爺為官,而不希望貪官為政。

  ??這是人之常情!

  ??看完李恪的奏章,李世民轉手拿起蕭瑀的奏章。

  ??隨即眉毛一挑,臉上露出耐人尋味的神情。

  ??“玄齡,你是怎麽看時文(蕭瑀的字)的這份奏章?”

  ??房玄齡此刻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論斷,於是上前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事急從權,運河之利著實優越,調配江淮的糧食救濟河南道,可以極大減輕河東道和京畿道的運糧壓力。”

  ??“而且運河沿途並非疫病嚴重之地,屆時可將糧食運到汴州,由吳王派人到汴州去轉運,如此一來民夫也不會過於害怕,以致於需要以錢帛壯膽!”

  ??顯然李恪用錢帛收攏和激勵民夫和兵士的事情已經傳開。

  ??李世民聞言深吸了一口氣,最終點點頭說道:“此事確實可行,宋國公果然持重老道。”

  ??“玄齡,朕這就速速擬旨!”

  ??等到李世民擬旨完畢,又交給房玄齡潤色。

  ??此時他才又提起狼毫筆思索著要如何給李恪回書。

  ??東宮。

  ??百無聊賴的李承乾剛剛將送走了講經博士,正要喘口氣,卻又被長孫皇後召到後宮之中。

  ??李承乾向來和長孫皇後親近,母親召見自然不敢怠慢,當即帶著隨從直奔後宮拜見。

  ??“兒臣,拜見母後,祝母後安康長壽!”

  ??長孫皇後聞言輕笑著點點頭,卻又輕咳了幾聲。

  ??李承乾見狀連忙上前噓寒問暖。

  ??長孫皇後見狀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說道:“太子,母後身體孱弱,日後你要多多照看著你父皇!”

  ??李承乾見狀瞬間臉色一變,當即跪在地上說道:“母後切不可出此言,母後定會安康長壽!”

  ??長孫皇後輕笑著上前將李承乾扶起,

  ??“太子,即便我身體安康,你也要好好幫襯著你父皇。”

  ??“你們父子二人可都是國本!”

  ??“好了,聽聞恪兒的奏章到了,你去武德殿看看吧!”

  ??言畢,長孫皇後揮手示意李承乾退下。

  ??李承乾見狀麵帶擔憂地拱手退下,隨後吩咐隨從去請太醫給長孫皇後看看。

  ??而長孫皇後等到李承乾走遠,方才猛烈地咳嗽起來。

  ??劇烈的咳嗽聲似乎要將長孫皇後的喉嚨撕碎一般。

  ??魏王府。

  ??李泰如今因為被下了足禁,隻能整日呆在府上。

  ??好在李泰府上門客文士眾多,他倒也是過得有滋有味。

  ??侯君集最近也為了避嫌,減少了和李泰的會麵。

  ??兩人轉為書信聯係。

  ??而李恪和蕭瑀上奏的消息,很快便由書信傳到了李泰處。

  ??看著侯君集的書信,李泰輕笑一聲。

  ??“李恪還真是走運,竟然還能送回來書信而沒有染病而亡。”

  ??換做尋常之人聞言,多半會對李泰帶有酸味和刻薄的言語嗤之以鼻。

  ??可是李泰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第四子,正大光明的嫡次子。

  ??誰人敢嗤之以鼻?

  ??周圍的門客文士見狀紛紛出言附和道:“殿下所言極是!”

  ??“區區一介種田皇子,不過是走了運而已!”

  ??李泰聞言笑著點點頭,隨手將侯君集的書信放在一旁。

  ??“不過也不能讓他順利在鄭州做出成績,派人去洛陽部署,我要讓他得不到洛陽一丁點的補給。”

  ??言畢,他便轉身帶著門客開始吟詩作對。

  ??如此同時,武德殿中。

  ??李世民看著麵前的李承乾,輕笑著說道:“太子,今日前來武德殿,莫非也是知道了吳王的消息?”

  ??李承乾聞言搖搖頭說道:“父皇,先前母後喚我去過,讓兒臣前來武德殿看看三弟帶來了什麽好消息。”

  ??“但是兒臣現在不想探聽三弟帶來什麽好消息!”

  ??李世民當即一愣,卻沒有發怒。

  ??如今的李承乾已經懂得了一些語言的藝術,一句“看看三弟帶來了什麽好消息”,便讓李世民發不起火來。

  ??於是李世民皺著眉頭說道:“某非太子有比吳王消息更重要的事情?”

  ??李承乾點點頭,噗通跪在地上對李世民說道:“父皇,兒臣今日見母後身體不適,還請父皇關切母後的身體一二!”

  ??聽到李承乾的話,李世民點了點頭,抬手便要讓王德去喚太醫給長孫皇後看病。

  ??“父皇,兒臣已經派人去太醫院請太醫去為母後問診了。”

  ??“兒臣希望,父皇能夠暫且放下政務,陪伴母後一日,不,哪怕半日也好。”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承乾,又扭頭看了一眼禦案上的奏章,最後深吸一口氣說道:“朕會好好考慮一番的。”

  ??“對了,你現在代朕去吳王府上向楊妃...楊氏道一聲平安!”

  ??李承乾見狀也不再多言,拱手行禮後,便帶人直奔城中吳王府而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