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作者:陳周側畔千帆過      更新:2021-07-28 08:05      字數:1970
  後記

  ??《流言事務所》這本書,從開始創作到今天完結,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深夜寫完,我的心中感慨萬千。最近我時常在想,一年寫一本幾十萬字的書,算是很慢嗎?現在的許多網文,甚至是懸疑的網文,更新的速度可能比我快很多很多,每天更新的字數又都在我的兩倍以上,甚至動輒就超百萬字。它們的成績是令人羨慕的,其作者的努力也有目共睹。我有一個習慣,絞盡腦汁想一個細節,想不明白不願意動筆。又或者另一個情況:某個情節總是寫不好,就卡在那裏,無法進行下去。

  ??仿佛老母親懷胎十月,終於生下了孩子,我現在也是這種感覺,對它非常喜歡,又擔心它未來該怎麽辦。我想把《流言》稱為推理小說,但它真的是麽?我心裏很清楚,它僅僅是一篇懸疑類的網文,盡管主人公是偵探、小說主要內容都在破案,但它仍然不是真正的推理小說。我總共在其中寫了三個案子,其一是元宵血案,其二是綠茶婊案,其三是針孔女孩案,它們都是相當複雜,又有所聯係的案件。我不喜歡偵探出場後,三下五除二就搞清楚了誰是凶手,然後順利抓獲凶手,這一點都不符合現實。因此,我預設了很多意外,還有多重的反轉,增加了情節的起伏。另外,每個故事的結局,“我”和陳周偵探也未必能探明事件的全貌,也會在心中留下疑團。

  ??畢竟,不完滿才是人生,有時候你永遠也想不明白一件事的緣由,更不能明白流言從何而起的,又怎麽會釀成那些悲劇,這其中的過程,我們隻能去試圖理解,卻不能真正體會。我喜歡自己設計的那些案件細節,那些不經意的對話和徒增的印象都不是流水賬;我盡可能讓每一個有名字的角色都發揮他/她的作用。這可能正是《流言》區別於其他懸疑小說的魅力。

  ??最開始構想“流言事務所”的時候,我想要寫的是一個蹩腳偵探帶著蠢萌助手誤打誤撞破解流言的故事,而且,我也覺得寫完“凶貓”後可能需要寫一些輕鬆的日常,更生活化更市井化的故事,但是在製作大綱的時候,我就決心要寫出反映現實的故事。

  ??於是,陳周這個角色誕生了。事實上,早在《凶貓》中,他就曾經客串,那時我就“預謀”讓他來擔當下一部作品的主角。我給他安排了一個搭檔尤臨,也就是文中的“我”。

  ??元宵血案是取材於現實案件的,雖然沒有具體案例可以參考,但我依稀記得幾年前有類似的新聞發生,某某人因為一點極小的錢而殺人,我用這個事實,編出了一段豐富的故事來,還創作出快遞員胡方的悲劇人生。

  ??綠茶案的靈感來源於“江歌案”,我曾密切關注此案,但我沒有將其作為案件的主要框架,隻是在最後提了一下。“鄭秋潔”是三個案件裏我最痛心的,也是寫的最艱難的。因為,如果完全反映現實,鄭秋潔的人生很有可能無人所知,或是早被埋沒。在網上發帖曝光的人,也不可能撐那麽久。那一段劇情的設計,是很魔幻的,可或許我們應該相信,現實世界也常有魔幻的劇情,因此,希望這個故事能帶給大家一些觸動。

  ??第三案“針孔女孩”是三個故事裏邏輯最合理的,反轉也是最多的。我有很多話想說,但又說不出來,可能我想表達的,都已經在故事裏麵了吧。它所觸及的非法代孕產業,一直是很受爭議的話題。

  ??總而言之,《流言事務所》這本書完結了,但S市的流言還沒有消停,天堂路444號的洋房裏,天生好奇而又傲嬌的保姆兼助手、歇斯底裏不修邊幅的偵探兼驅鬼師、還有無所不知神通廣大的情報販子、黑科技無敵的電腦小妹、一心上進但屢遭挫折的悲傷刑警......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陳周係列(大概也可以叫尤臨係列?)還會再出新書,這是肯定的,因為我留下了伏筆,隻要是細心看過的讀者都能發現。不過,我現在暫時需要休息一下了。

  ??下一部作品可能是怪談係列的第二部,是和《凶貓》完全無關的故事,大概就叫《xxxx之物》我又要開始漫長的取材了,最早也要明年才能和大家見麵。因此,流言事務所第二部,可能還需要更加耐心的等待。

  ??話是這麽說,但畢竟我隻是個籍籍無名的作者,大概也沒有什麽人期待吧。或許也是因為讀者太少,所以很難堅持下去。雖然近些年,人們越來越喜歡看懸疑燒腦的影視劇,但小說方麵,我感受不到有什麽太大的變化。

  ??因此,我也時常反思:我的作品出了什麽問題?是不夠吸引眼球還是單純的很垃圾?我不知道,我隻想好好寫我喜歡的故事,這是我莫大的興趣。在當下越來越糟糕的環境下,不知道多年以後的我,還有沒有今天這般敢於書寫的勇氣......

  ??(獻給默默看到最後的讀者,二零一九年六月)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