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垂髫小兒,出口成章
作者:鄭淩雲      更新:2021-07-27 19:08      字數:3128
  瑤夢尤記得,當年師傅李白的故事。縱使天資如師傅,亦是迷茫孤亂,靜不下心,後才有了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以理正道,以身作則方是解決辦法。

  ??如今自己是強塞給了江淹一些道理,卻未能讓其信服,算不得成功,接下來要做的,便是讓其信服。

  ??既然文章為時,詩歌為世,那麽,誰人不能吟誦詩歌,誰人不能纂寫文章?

  ??瑤夢有了一個很不錯的想法,隻是可能要借鑒他人名諱。

  ??這座小鎮,在江淹的帶領下,並不缺乏才華,除了詩風浮誇傲慢以外,也還有幾個致命缺陷。

  ??一來,所學內容均為江淹所授,所學範圍極其廣泛,南朝處於李唐之前,此間人員,根本不知李杜,更無論王維、張九齡。

  ??二來,這浮誇的詩風,並不能填滿每個人的內心,並不是每個人都如江淹那般,單華麗辭藻,即可滿足內心。

  ??此般條件下,瑤夢要做的便是如那老師一般傳播李唐的詩詞,一改這浮誇。

  ??她從小所學詩詞,雖無數萬,亦有三千,了然於心者,更是數不勝數。

  ??她找了些店家,拖人將自己所吟誦的詩詞記錄在書中。

  ??她所吟誦之詩詞,幾乎涵蓋了太宗帝至玄宗帝的所有詩人的詩詞,這些詩詞的文化造詣,大多都非江淹可比的。

  ??一時間,這店家竟然在抄錄時,忘記提筆,沉浸於那吟誦之中。

  ??瑤夢也沒有怪罪店家,相反,這的確印證了,李唐的詩詞很容易被這南朝人民接受。

  ??但還是要抄錄至書籍,她需要給到這裏的每個人去學習,所以也是提醒店家。

  ??李唐的詩詞,可謂是星漢燦爛,不僅量多,還都是精品,花了一周時間,方才抄錄完畢。

  ??將這些書拓印之後,瑤夢便將書籍送給了那些書院的先生們,委托他們送給那些幼童。

  ??本來這些先生們還有些排斥,但稍微看一眼這書中詩句,便被震驚。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這樣的詩詞,在南朝是不曾見過的,無論是詩風,還是其才華,已都飛江淹可比,更何況,這詩頗有靈魂,讀起來回味無窮,不是模擬或單純辭藻。

  ??幸運的是,江淹沒有將他的傲慢傳播給其他人,這些先生們也樂意傳播這些更加經典的詩句。

  ??很快,這些書院的學童們,便是人手一本,不足半月,便已郎朗上口。

  ??曾經,縈繞在耳簾的是南朝風雅詩詞,如今卻是李唐的詩詞。

  ??隻是這些人都是南朝的遺民,並不知道李唐的存在。

  ??數日後,瑤夢又走到小溪邊,亭子下,一位老者,孑孑老矣。

  ??他望著那溪中的流水,擺弄著一根樹枝,已然不再如之前那般傲慢,有一些像一個老頑童。

  ??望著瑤夢走過來,他依舊不說話,也許是自尊作祟,也許是傲慢依然存在吧。

  ??“老先生,前幾日,恕瑤夢冒昧,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瑤夢雙手作揖,以示歉意。

  ??她知道,江淹已不再如以往那般傲慢,隻是還有些自尊在作祟。

  ??如今自己,理應為之前的無禮表示歉意,也是給江淹一個台階下。

  ??“如今這滿城都是新鮮詩詞,您可有何感受?”但瑤夢知道,有些話一定要他親口說出來。

  ??老者陷入沉思,他也許有所感受,又或者內心依然在不斷的爭鬥。

  ??“那些小兒所吟誦的詩詞,可是哪位大賢所做?”這老者終於妥協下來,也認可了那些詩句。

  ??“非大賢所做,若是大賢,如此多佳句,前輩又怎會不知?”瑤夢說了一些謊言,卻並非惡意,“隻是那些孩童們,隨口道來罷了。”

  ??江淹有些震驚,卻也並不過分吃驚。

  ??李杜的詩詞,在李唐時期是公認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然是超出了江淹的認知範圍。

  ??而這些詩詞出自一些黃毛小兒之口,更是讓江淹無以複加。

  ??這些,瑤夢都看在眼中。

  ??“前輩,可知,這些詩句,都是何意?”

  ??“吾能理解,吾能理解......”詩句雖然美妙,意思卻並不難理解,特別是對於江淹這樣飽讀詩書的大能,更是容易理解。

  ??“文章合為時,記錄當今天下奇聞軼事,心得感悟,皆是為了傳承。”

  ??“詩歌合為事,所記載皆為山野朝堂,各類見聞、所想,皆是為了流長。”

  ??江淹默不作聲,其實他也曾反思過。自己擅長模擬,但始終得不到模擬的魂,他雖然不曾認可模擬是文學的歸宿,但也不得要領。

  ??年輕時,模擬天下文章,自然是才高八鬥,舉世皆讚。

  ??在年老之後,所模仿之文章已所剩無幾,自然是無法再創佳績。

  ??“為時......為事.......”江淹若有所思,提筆若非記事傳承,那孔聖人又為何提筆?

  ??孔聖人自然不會無病呻吟,而在那之前,更無文章可模仿。

  ??著書立說,隻可能是從無到有,記錄那些見聞、軼事。

  ??“江郎曾經才盡,如今亦可重來。”瑤夢在一旁鼓勵,“沒有郭璞的五色筆,難道江淹就不是文豪了嗎?”

  ??聽著像是讚揚,卻也是說出了江淹的心聲。對,我依然是飽讀詩書,已比孔聖人的起點高,為何我始終拘泥於模仿,拘泥於華麗文藻?

  ??“小姑娘.......你叫瑤夢是吧?”老者似乎有所悟透,不再如之前那般傲慢,“此處來第四幻境,為何你會來此處?”

  ??瑤夢聽這江淹的語氣,似乎已是放棄那傲慢之心,便答道:“不小心跌落陷阱,還請先生莫笑。”

  ??老先生望著瑤夢,似乎在拚命回憶什麽,但也無可奈何,“我可以為你破開這第四禁製。”

  ??“如此,多謝老先生。”瑤夢知道,大事已成。

  ??老者提起那根樹枝,施展風雲變幻之法離,一段時間後,瑤夢感覺,這島嶼已無禁製保護。

  ??“禁製我已打開,隻有一炷香時間,你且盡快去吧。”

  ??“多謝.......”

  ??“莫謝,替我感謝那些後世的賢能們。”

  ??瑤夢愕然,原來這老者,早就知道那些詩歌來源。

  ??“前輩,晚輩無心......”

  ??“後麵的第五陣,你切記要小心,我主傲慢,第五陣主管嫉妒,偽君子是極為可怕的。”

  ??萬千詩才脫口出,垂髫小兒可成書。

  ??文章非為辭藻生,心有天地文自如。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