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石消墨顯,內勁功成
作者:鄭淩雲      更新:2021-07-27 19:07      字數:3166
  如今沐新隻是完成了這冰山一角的墨汁研製,還有這整塊巨大石墨,如何化為墨汁?

  ??若是緩緩製作,想必四年時間都不一定夠。

  ??那時已然命隕道消,縱使已然完成,又有何用?

  ??此時的沐新並不是急躁,而是在權衡利弊。這麽多天的經曆下來,他的身上在逐漸產生一些變化。

  ??他依舊善良,卻不再那麽的直性,很多時候,他也學會了權衡利弊。

  ??若是命隕,草草一生,父親更是再無緣陪伴。

  ??何苦如此?

  ??二老翁看出了沐新的無奈,卻沒有說什麽,繼續磨墨。

  ??他的動作不快,也不重,看上去很輕盈,卻又不會顯得很飄。節奏不緊不慢,隻約一炷香功夫,一塊石墨已然成了高檔的墨汁。

  ??沐新看在眼中,這其中定是有些名堂。

  ??若論體力,老年人比不過年輕人,但為何年逾七旬的老翁,卻可以比沐新快這麽多,這麽持久?

  ??如果不是那體內的真氣,想必也不可能是其他原因。

  ??浩然氣來源於這大自然,在這靈氣濃鬱的雞鳴山,持續吸收浩然氣並不是什麽難事。

  ??以真氣維持運轉,也是可行之事,想必二老翁定然是運氣高手,方有如此持續研磨,且如此精品的能力。

  ??而沐新目前並不是這樣的人。

  ??若果不嚐試,想必也就止步於此了,此生無緣浩然氣的運用。

  ??沐新開始運氣,加快自己的速度。

  ??一方麵,他需要加快那紋理裂開的速度,但又不能讓他過度。

  ??另一方麵,他需要嚐試用內勁去驅動石杵,用內勁去感受阻力,最終磨成那最佳的墨汁。

  ??同時,他還得用璿璣去不斷汲取這天地靈氣,否則,不足以支撐這真氣消耗。

  ??沐新嚐試將真氣從璿璣運轉至少府,緩慢運轉。然後又擴大真氣量以及運轉速度,去發掘那最合適的真氣量以及速度。

  ??然而失敗了許多次。

  ??若是真氣少,則見效極為緩慢。

  ??若真氣多,沐新如今吸收真氣的速度尚不能支持如此巨大的消耗。

  ??若速度快,人腦反應時間有限,沐新又不能及時感知那紋理。

  ??若速度慢,則跟真氣少又極為相似。

  ??這幾種情況組合,又是各種問題,沐新幾乎嚐試了一天一夜,仍然無所進展。

  ??沐新的精神極為疲憊,甚至有些想放棄,但有些機會,一旦錯過,可能此生無緣。

  ??沐新強打精神,繼續嚐試,他四處看向其他地方,避免這重複的景象,更加讓他困頓。

  ??那池塘清且淺,水中遊著幾隻通體透明的銀魚,在水中緩慢遊動,好不自在。

  ??在陽光的映射小,銀魚的骨翅也看的一清二楚,晶瑩剔透。

  ??沐新想著,自己若是有些許的悠閑,該是多美好。

  ??池塘上幾隻白鵝在遊動著,腳蹼在水下滑動的樣子,清晰可見,白鵝的體輕,浮在水麵並不是問題。

  ??這群白鵝緩慢遊動著,慢慢遊動到了銀魚群的旁邊,幾下撲騰,這銀魚便四散開。

  ??而這白鵝也不著急,慢慢將嘴伸入水中,嘴型扁平,那水的阻力仿佛趨近於無。待到一定深度,白鵝忽然加快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捕獲那銀魚。

  ??物競天擇,自有其道理。

  ??目睹一場簡易的捕獵行動,沐新感覺精神好了一點。

  ??沐新覺得白鵝的行動非常自然,仿佛一切都是演練好的,沒有任何瑕疵。

  ??但作為獵物的銀魚,又豈會甘心陪著白鵝演練?

  ??除了白鵝天生的體型優勢,更有後期對銀魚習性的了解,久而久之,也變成了慣性,化為記憶。

  ??如此,方成合格的獵人。

  ??沐新似乎受到了一些啟發。

  ??之前,他是想讓自己,調整內勁去擴散這紋理,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如同白鵝的先天體型優勢一般。

  ??而卻沒有想過,去體會那石墨的紋理特征。

  ??萬物皆有規矩可循,無論死物活物。

  ??想到此處,沐新感覺一掃疲憊,又有了新思路。

  ??他運氣至璿璣,分散至左右手掌心,雙手接觸那巨石,讓真氣慢慢滲透到巨石的每一條紋理之中,不急於擊碎或擴散這石塊。

  ??漸漸的,他感覺到了一些規則,這真氣時而進展緩慢,時而前進迅速,時而拐彎,時而直行,雖然行進規則有些繁多,但總歸是有規則。

  ??若是按照這些規則,來灌輸靈真氣,擴散紋理,則不需要兼顧思考如何控製真氣,隻需用璿璣去不斷吸收浩然氣即可。

  ??沐新決定嚐試一番。

  ??果然,整塊巨石感覺鬆動,不似一開始那麽嚴密。

  ??慢慢的,石塊的裂痕越來多多,越來越密。

  ??沐新決定繼續加把勁。

  ??又是一個日夜過去,上一次,沐新得到的是一分好墨,如今,整塊巨石化成了粉末。

  ??沐新很興奮,他仿佛明白了什麽。

  ??為了避免被風吹散,他提前用二老翁準備好的木桶,將這些粉末承裝進去。

  ??最關鍵的一步突破後,沐新好好休息了一天。

  ??最後一天的研磨,沐新也是運用這這真氣去熟悉那粉末的規則,花了大概一周的時間,終於形成了大量的好墨。

  ??這算是完成了二老翁的任務吧?沐新有些沾沾自喜。

  ??果然,這二老翁也是略有喜色,畢竟這麽多年,終於有了一位衣缽傳人。

  ??但他依舊沒有說什麽,隻是在書寫著文字。

  ??因為還有一點,沐新尚未突破。

  ??若是僅磨成好墨,尚不算有那類似創造環境般的神力,畢竟,好墨隻能用來書寫。

  ??而沐新,隻是做成了好墨。

  ??如此還不夠嗎?沐新感覺自己遇到了瓶頸,能夠磨成這好墨,仿佛已經耗盡了他的內力、體力和幸運,如今卻還達不到那鬼神莫測的能力。

  ??若是如此,又該怎麽辦?

  ??二老翁洞悉一切,依舊什麽都不說,隻是書寫,然而書寫的速度、力道卻有了明顯的不同。

  ??這違背規則的變化,讓沐新有些無可奈何。

  ??若還需要違背規則,自己參透這規則又有何意義?

  ??若無意義,那我磨成這好墨,又有何用處?

  ??若無用處?我又是誰?

  ??沐新陷入沉思。

  ??匠心鑄就顯精品,磨石仍看大神通。

  ??浩然之氣遊若鴻,貫穿璿璣內勁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