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花見花開,鳥見鳥鳴
作者:鄭淩雲      更新:2021-07-27 19:07      字數:3348
  這世間有一種人是很難被理解的,你要看他一眼,就感覺所有的憤懣、怨氣都消散得無影無蹤。沐新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從小生活在官家,雖然從小被溺愛,雖然有那麽一種小霸王的味道,但不得不說,一雙大眼睛,白皙迷人的皮膚卻也顯得那麽逍遙。外加暖洋洋的聲音,讓他在犯錯之後,可以得到所有的原諒。原來顏值不僅可以吃飯,還可以被原諒。

  ??今天是沐府的一個尋常日子,沐新一如既往的走在雨花石小道上,先生梅寒,等著給他驗收昨天的功課。沐新自幼天才,詩書禮易樂從小又是耳濡目染,騎射都是不在話下,他自認天地小無他耳。然而這梅寒先生卻有所不同,梅寒先生不授古今,不傳經典,卻隻聊《風華錄》。沐新問起父親沐仁時,也是不得此書出處,但梅寒先生有當今聖上的親筆禦賜牌匾,上書“天驕”二字,父親也隻能說“先生自有他的道理”。

  ??《風華錄》是什麽書?書中記錄了從上古神農時代到如今李唐的所有民間俚語,既有通天的學識,也有鳥獸的走語。學之可卜算天地造化,斷陰陽巧合,通知可改變天地命數,造再世神話,熟之成神人之境,造無量功德。自古以來,《風華錄》隻可傳一次,之後便會引得天火自焚,再無此書。因此每傳《風華錄》,皆由下一世編寫而來,在撰寫過程中,更是添加本朝精華。傳自梅寒先生此處,已曆二十三世。

  ??梅寒先生苦於尋找下一世的寄托,年逾40載,在南北兩岸皆尋過各路天才,然而,始終就差那麽一點。心術不正,恐怕得到此書,會用於邪魔外道;雜念太深,恐怕學不會精髓,斷了傳承;缺少耐心,恐怕誌不在此,枉顧傳授。因此,梅寒先生一直在苦尋這接班人。

  ??直到遇到沐新。

  ??沐新也是一代天才,論智慧,恐怕隻有郭子儀、李光弼,這類當世豪傑可與之比較,然而沐府所在地方太小,沐新尚未被發掘。初遇沐新時,梅寒先生見得他自有神光灌頂,仙風盎然,咋眼一看,仿佛星宿轉世,精美絕倫。他身著樸素玉衣,腳踏九星抱雲鞋,手持一卷不知名的書籍,對著一隻金絲神猴耳語,嘴中不知道嘟囔著一些什麽。而那隻神猴,竟然好像聽懂了一樣,連連鼓掌,嬉笑,與人無異。久之,各類飛禽走獸都圍繞過去,一副百獸朝聖圖。

  ??梅寒感覺頗為詫異,自古以來,自有大聖賢才方有此番光景,比如孔聖人,成聖數十載,天朝供奉。而飛禽走獸聽而論道的,恐怕隻有上古神農、皇帝等遠古聖賢,才有此等魄力。

  ??“敢問小兄弟,跟這金絲神猴所談何物?”梅寒想了解,這是巧合,還是必然。

  ??沐新自小習慣了跟飛禽走獸打交道,雖然生在府邸,但南來北往的大雁,流浪至華安府的各類走獸,打交道的次數還是不少,從小古靈精怪,自然是學得也快。人的性格往往很有意思,當融進了一類圈子的時候,就很難進入另一類圈子,沐新也不例外。他習慣了和動物打交到,缺不擅長和人打交道。除了父母和貼身近侍,他幾乎無任何交流。當梅寒跟他說話時,他也是有被嚇到。一時間不知道怎麽組織語言,所想則所述。

  ??“我教他,這天要下雨了,雖會淋濕身體,卻可滋潤土地,一季後這蟠桃可更加可口”,

  ??“那些小鳥,我教他們如何辨別星宿方向,避免迷失方向”,

  ??“那些土狗,我教他們要防狗盜之徒,這樣才會獲得主人青睞”

  ??.......

  ??這些話聽得梅寒一陣喜悅,竟忍不住大笑。竟有如此神奇之人,以人間道理,度化萬物生靈。還是如此幼子,天才,可教,可授。

  ??沐新看他哈哈大笑,一時手足無措,一股腦朝另一邊跑過去,那邊是沐府。他不知道怎麽打交道,也不知道梅寒這是嘲笑還是傻笑,很是尷尬,隻能跑回去。

  ??“小兄弟,我看你我有緣,我梅寒要授你經天緯地的能力,哈哈哈哈....”梅寒動用了一絲內力朝沐新那邊說道,這絲內力如同遊絲一般,傳到了沐新的耳朵裏,纏繞著五髒六腑,估計沐新這輩子是難以忘掉了。

  ??回到家,沐新跟父親沐仁講述了所遇到的情況,沐仁何許人也,年輕時曾是顏真卿的客卿,雖不曾位居首位,卻也頗得顏先生厚愛。有著這層關係,他對聖庭的消息也有所耳聞,梅寒的大名也聽說過。梅寒,字人傑,乃是前朝武帝禦筆親賜。武帝何許人也?絕世之天才,盛世之霸主,能被武帝欣賞青睞的人,絕非常人。梅寒後來成為了玄宗的導師,雖然隻有短短一載,卻也讓玄宗在朝堂之上直言,“梅先生乃寡人之仲父”。可惜的是,玄宗中興唐室之後,梅先生卻忽然消失,玄宗差人尋訪數載無果,甚至覺得他可能已經駕鶴西歸。

  ??如今這梅寒先生忽然而來,又要教小兒技藝,是否有詐?沐仁也有些拿捏不定,如果是梅先生本人,自然是求之不得,如若是騙子,又當如何?

  ??“新兒,梅先生是否有告知你他的住處?為父去拜訪一番”,沐仁覺得,還是要親自驗證,與對方有過交集,自然課分辨真偽。

  ??“沒有,這個怪人隻是跟我說要傳我能力,沒有告知去處”,沐新有些委屈,“他的聲音現在還在我五髒六腑內縈繞,很不舒服”。

  ??聲音在體內縈繞?這是內功高手才有的技能,早些年也和梅先生有過交流,其中也不乏武藝交流。“新兒,試一試為父教你的吐納之法,看看是否會舒服一些”。

  ??沐新開始運氣,早些年他也跟隨父親學過武藝,但父親覺得當下盛世已無需武藝傍身,相反,可能還會招致仇家,因此隻教了一些心法。隻見沐新臉色急轉,由白轉黃,由黃又轉紫,最終又恢複了白色。沐新吐納完畢,感覺氣順了很多。

  ??沐仁見狀,立即明白,這的確是梅寒的心法,《風華錄》中獨有的功法。當年自己也曾敗於梅寒,比試時不小心中了一掌,梅寒為了幫他緩解痛楚,改良了沐家的吐納法。當時自己吐納時,也有過這番奇特的變化。

  ??“新兒,能遇到梅先生,是我們沐家莫大的造化,可惜......”,沐仁忽然想到,並未知曉梅寒住處,新兒又去哪裏學習呢?得知驚喜存在,卻又無處可得,沐仁不禁非常遺憾。

  ??“父親,剛才運氣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幾句口訣縈繞在我的大腦裏,好像被灌輸進來的一樣”,沐新說道,“但不知是否是歪門邪道”。

  ??“不會不會,新兒,梅先生所教,絕無可能是外門邪道,你且說說看?”

  ??“道生一而化萬物,萬物芻狗天不仁。”

  ??“神鳥降世落慌穀,穀中自有鬼穀仙。”

  ??兩句頗為精妙的口訣,沐仁不禁有些被吸引進去,很熟悉,仿佛參透了就可領悟大造化。但僅僅四句是不可能參悟大道的,眼前最重要的還是給新兒找到梅先生的住處。

  ??“道生一.....萬物芻狗.....神鳥降世.....鬼穀仙”,沐仁嘴裏麵反複重複著這些文字,感覺有些頭緒,卻又毫無思路。

  ??“父親.....我想,應該是閑雲穀”,

  ??“當年道尊騎牛出關,著有《道德經》,前兩句演化於此書當中,”

  ??“後兩句,很明顯是在講述武神朝以來的神鳥傳說,”

  ??“道尊相傳是在閑雲穀羽化成聖,而神鳥傳說,則是由鬼穀大仙道來,而鬼穀大仙,則是於閑雲穀當中,修煉成聖。”

  ??“哈哈,我兒真是聰慧,也不枉此大機緣”,沐仁哈哈大笑,他曾聽梅寒說過《風華錄》的傳承故事。

  ??他不知道,卻又很幸運。

  ??所幸,道尊是《風華錄》第3代傳人。

  ??所幸,鬼穀仙是《風華錄》第10代傳人。

  ??所幸,閑雲穀就在華安府十公裏外。

  ??但他知道,兒子的機緣要來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