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盤前提問
作者:一茶三酒      更新:2021-07-27 09:53      字數:2650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溜走,林修然白天上班,晚上和顧欣然吃飯、散步、上自習。

  ??日子不知不覺間就這麽過去了,轉眼間已經是一周後了。

  ??今天又是一個周一,按照之前李山交代的內容,今天林修然要給李山提交他自己寫的研究報告了,林修然在這一周裏做了大量的功課,可以說已經將六糧液這家上市公司研究的非常透徹了。

  ??研究報告已經寫完了,一大早,林修然就將已經完成的報告發到了李山的郵箱中。

  ??李山來到公司打開郵箱之後便看到了林修然的郵件,抬頭看著林修然道:“寫完了?感覺怎麽?覺得難度大不大?”

  ??林修然笑了笑道:“還行,主要的精力都花費在資料的搜集、整理上。第一次寫,寫的不太熟悉,有寫的不好的地方還麻煩李大哥多批評,我會汲取經驗教訓,努力進步的。”

  ??李山笑著點了點頭。

  ??這是林修然聽到身後有人道:“修然剛來就開始寫研究報告了?厲害呀。”

  ??因為早上八點半剛上班,股市還沒開盤,距離交易開始也還有一段時間。林修然和李山的對話將另外兩位基金經理宋昊和張燕吸引了過來。

  ??林修然回頭一看,正是那位略微發胖的中年男子宋昊。林修然向著宋昊謙虛道:“宋大哥,我還有很多不足,看了幾篇其他機構的研究報告,仿照著寫的。謝了一周才簡單寫出一篇,能力有待提升,我還差很多。”

  ??宋昊搖搖頭道:“可不能這麽說,年輕人不要這麽看輕自己嘛,以你的情況,剛入行一周就能獨立的,在沒有任何人指導的情況下寫出一篇研究報告,這也算是不錯了。

  ??剛剛我在你後麵大概看了一下,雖然內容沒有細看,但是從你闡述的幾個角度來說,你的研究還是很細致的。

  ??方方麵麵的東西考慮的也比較細,至少從結構上是沒什麽大問題的,挺好的,年輕人很有潛力。”

  ??林修然剛想再謙虛幾句,這時最後一位基金經理張燕也走了過來,張燕是一位年輕的女性,看起來大概才三十左右,也不知道是天生如此還是用了什麽高級化妝品,滿臉的膠原蛋白,如果不是林修然看過員工資料,乍一看之下還以為這個基金經理張燕才二十五六歲呢。

  ??張燕輕笑開口道:“宋大哥說的對。修然啊,我們做投資的最重要的就是客觀,對待別人要客觀,對待自己同樣也要客觀。

  ??謙虛是好事,但是過分的謙虛或者過分的驕傲都不行。這樣會使對事物的認知產生偏差。

  ??這樣的偏差在日常生活中還好,很多的時候並沒有什麽,但是在投資中有時確實沒什麽,有時卻是致命的。”

  ??林修然聽著張燕說出了這麽有深意的話,不由得愣住了。

  ??李山開口笑罵道:“修然啊,你這小子這幾天看著挺機靈的,怎麽關鍵時刻掉鏈子了?你燕姐這是在教你,還不好好謝謝你燕姐。

  ??趁著你燕姐心情好,有什麽不懂的東西趕緊多問問,你燕姐可是很厲害的,是拿過銀牛獎的頂級基金經理呀,這可是很高的榮譽呢。”

  ??林修然自然是知道銀牛獎的,銀牛獎每年評一次,是對於優秀的基金經理、優秀的公司的表彰,全國範圍內評選,每年一共就隻有二十個基金經理、二十家公司能夠獲獎。

  ??因為評選機構非常權威,有官方的監管機構,有致命的財經媒體,也有從業多年的,業內泰山北鬥級別的老前輩,所以認可度還是非常高的,說是對於基金經理而言最有含金量的表彰也不為過。

  ??經過李山的提點,林修然也馬上反應了過來。連忙向著張燕道:“燕姐說的是,是我太過自謙了。燕姐關於認知的問題,我想跟您請教一下。”林修然十分客氣、禮貌。

  ??張燕道:“什麽您不您的,叫姐就行,有什麽問題你說,不過我可不敢保證你問的我一定知道,畢竟在這個市場中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沒有人能夠做到呼風喚雨,要對市場保持一顆敬畏的心。話說回來,如果我知道那就告訴你,你放心。”

  ??林修然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道:“燕姐,你剛剛說認知很重要,這個我也知道,我聽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投資是認知的兌現。

  ??我也知道在投資的過程中需要對很多事情進行分析、判斷,都需要有一個客觀的認知。我想問的是,如何能知道自己的認知是不是客觀的呢?如何能保持一個客觀的認知,燕姐你是怎麽做的呢?能不能舉幾個例子?”

  ??聽了林修然的問題三位基金經理的表情各異。

  ??李山得意洋洋地看著宋昊,好像在說:“怎麽樣?我的人怎麽樣?一開口就問在了關鍵的位置上,直切要害啊,厲害吧。羨慕吧!”

  ??宋昊好像沒有看到李山的表情,聽了這番話,眼睛睜的大大的,看著林修然的目光充滿著驚豔,畢竟優秀的人到哪裏都是受歡迎的。

  ??宋昊作為三位基金經理中年齡最大,資曆最老的,聽了林修然這番話起了惜才的念頭。也見獵心喜想要指點兩句,但是奈何林修然問的是張燕,他不好直接在這時插嘴,也就沒有多話。

  ??張燕聞言微微笑了笑,她原本以為林修然會問一些類似:什麽樣的認知才是正確的認知這種問題。沒想到林修然問的卻是:如何知道自己的認知是客觀的,如何保持客觀的認知。

  ??這二者看似差不多,但是實際上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第一個是問結果,如果林修然真的這麽問了,那麽張燕隻需要說一些諸如:要看清事物的本源,要尋找事物發展的底層邏輯之類的回答就可以了。

  ??而現在林修然問的是方法,特別還問了張燕是怎麽做的,還需要舉例子。這就不能僅僅隻是籠統的回答了,就需要說出一些真東西,講講真本事了。

  ??雖然張燕並不在乎將這些東西說給林修然聽,她也不是什麽敝帚自珍的人。但確實沒想到,林修然問的問題含金量會這麽高。

  ??既然林修然這苗子不錯,現在也還有一些時間,張燕也就打算簡單的跟林修然說兩句,沉吟片刻,組織了下語言,便開口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