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梟雄隕落
作者:飯後橙汁      更新:2021-09-05 17:52      字數:2440
  “你要殺李元吉?你瘋了嗎?他可是親王,李淵的親兒子呀?!”

  哪怕是膽大如沈若葉,在聽到曾繼的話後,也是一陣大驚。

  雖然當今天下大亂,殺人殺官甚至殺皇帝的人都大有人在。可這種人通常都隻有兩個結果,一種就是被通緝,最終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另一種就是造反成功,登上皇位。

  雖然沈若葉不想承認,但她也看得出來,中原的未來是有很大可能由大唐帝國統治的。

  也就是說,除非曾繼想造反,不然的話,一旦殺了李元吉,那就會遭到全天下的通緝與追殺,哪怕他擁有真正的宗師實力,也難逃一死的。

  看著沈若葉震驚的表情,曾繼又笑了。

  “你看你看,你又陷入維持陷井了吧?我說殺李元吉,又沒說現在殺,他畢竟是李淵的親兒子,身份尊貴,再加上我與他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他如果一死,那李淵第一個懷疑的對象就是我。”

  “哪怕我做得再幹淨,李淵找不著證據,到最後恐怕也會殺我來泄恨。”

  “你既然知道那還出這種餿主意?”

  曾繼嘿嘿一笑。

  “你聽沒聽過一個成語,叫作借刀殺人?”

  “借刀?借誰的刀?”

  “誰即將攻打太原,就借誰的刀呀!”

  沈若葉雙眼一睜。

  “劉武周?!這……這到的確是個辦法,不過你要怎麽利用這個機會,要知道李元吉跟你可都在晉陽城內,劉武周來犯時,除非城破了,不然他是殺不了李元吉的。你總不能為了殺李元吉,就拉全晉陽的百姓一起陪葬吧?”

  “嗬嗬,我還沒那麽喪心病狂,總之你就看著吧,我們這位齊王到那時肯定會玩出一些騷操作的,也許到了那時,根本不用我們出手,他自己就往死路上跑了。”

  沈若葉一臉疑惑,但曾繼已經不想細說了。

  接下來的數個月,晉陽以及整個太原都還算平靜,李元吉自從官複原職之後,行事越發的囂張起來。

  可以說,整個太原地區,除了曾繼他不敢招惹外,任何人他都不放在眼裏。

  至於說老百姓,在他眼裏就是螻蟻般的存在,他想殺就殺,想霸占就霸占。

  也因此,李元吉在太原老百姓的心中,成為了魔王般的存在。

  由於造成的民怨太大,這回不用沈若葉出手,各地的官員都會打報告送到長安,或明示,或暗示的將李元吉的所作所為上報給李淵。

  可李淵不僅不信,反而還會下敕旨斥責各地的官員,久而久之,打小報告的人都沒有了。

  至於說老百姓,隻能像避瘟神一樣避著李元吉,特別是晉陽城的百姓,隻要看到李元吉的人馬出府,就會四散奔逃,躲進家裏不敢出來。

  而那些家裏有漂亮女兒的人家,或是躲到城外,或是終日藏在家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算萬不得已一定要出門,也會抓一把灰抹在臉上,扮成一個醜女。

  至於說結婚辦喜事這種事情,那是想都不用想了,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了的就關起門來偷偷把喜事辦了,連婚宴都不敢辦,大紅喜字也不敢貼。

  總而言之,李元吉一個人,就導致了晉陽城的結婚率斷岸式的暴降,比後世的天價彩禮還要命!

  就在整個太原都被李元吉鬧得雞犬不寧之時,關中地區的熱鬧也不少。

  首先是宇文化及,這個宇文家最草包的人,在兵敗李密之後,也許是自感時日無多了,於是一狠心,又把傀儡皇帝楊浩給宰了,自己當上了皇帝,這一看就是臨死之前過過皇帝的癮。

  另一邊的長安,薛仁杲在鬧市被斬首,西秦政權徹底退出隋末爭霸的舞台。

  而李世民以滅國之功,被李淵封為三公之一的太尉!這已經是位及人臣了,再往上已經封無可封。

  也正是這個原因,李淵開始雪藏李世民,不讓他再帶兵了,甚至就連李世民的一眾部下,也紛紛被放到閑職上去掛機。

  李世民這邊遭遇雪藏,還有另一個人同樣遭到了類似的命運,甚至更差,那就是李密。

  李密在兵敗王世充後,由於擔心徐世績報複,因此直接就投靠了大唐。

  李淵表麵上對他很客氣,直接封了一個上柱國與刑國公,但無論是上柱國還是刑國公,其實都隻是一個尊稱而已。

  這就好像後世文工團的將軍一樣,聽著也是將軍,但跟一線部隊的那些實權將軍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李密真正的官職則是光祿卿,用白話來說,就是宮廷膳食部長,也就是管食堂的。

  在後來的朝代中,這種官職一般都是太監來當,可見李淵對李密隻是表麵客氣,暗中其實是非常提防的。

  不僅如此,更讓李密感覺氣憤的是,許多大唐的官員甚至還向他索賄,畢竟禦膳房這種地方油水還是挺多的嘛。

  堂堂蒲山公,曾繼的天下反王一把手,統領過數十萬大軍的大佬,現在居然淪落至此,李密又怎麽可能甘心呢。

  於是在一忍再忍之後,李密決定反了他娘的,於是他向李淵提出,想去山東收服舊部,讓他們一起來投靠大唐。

  李淵同意了,但很快就有臣子提醒他,李密這是要反。

  李淵馬上後悔,下旨讓李密回來,此時李密已經出了長安,哪裏還有回來的道理。

  於是他轉身就殺了來傳旨的宮人,帶著王伯當等親信前往伊州,準備去投奔舊部張善相,而這也是一條死路。

  公元618年十二月三十日,李密在途經熊耳山之時,遭遇了唐軍的埋伏,李密當場被射殺,而王伯當則陪著他一同赴死,算是盡了臣子的本份。

  李密死後,他的所有舊部全都不敢服喪,隻有徐世績是個例外!

  李淵得知之後大為感動,大讚徐世績是純臣,賜國姓,由此徐世績正式改名為李世績。

  後來李世民上位後,他又將“世”字去掉,變成了李績!

  李密死後如果知道李績如此忠心,不知道會做何感想,當初他如果不是投奔大唐,而是投奔李績的話,也許就不會這麽早死了。

  但曆史從來就沒有如果這種事情,正是因為李密一輩子都在算計別人,因此他也非常擔心被別人算計,最終導致一代梟雄年僅37歲就死了,不得不說非常得讓人唏噓。

  對比李密與李淵這兩個人,在政治上李淵比李密要強得多,但在軍事才能這方麵,李密又要高於李淵。

  如果李淵不是有個戰神兒子的話,那隋末的天下到底會是誰做主,還真不一定。

  但還是那句話,曆史沒有如果,在公元618年這一年,李密死了,李淵滅了西秦,讓新生的大唐在關中徹底站穩了腳跟,打下了堅實的基本盤。

  如果就這樣平穩發展下去的話,大唐統一天下也隻是時間的問題,但很可惜,到了這個階段,李淵開始飄了,那個做事謹慎的李淵消滅了,取而代之的是驕傲自大,任性妄為的李淵,與此同時,一個殺降狂魔的名號,即將落到他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