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殿前對質
作者:飯後橙汁      更新:2021-08-26 11:23      字數:2400
  很快,曾繼就進了太極宮,在大殿上麵見李淵等人。

  “曾繼,案得查得如何了?長安乃王都所在,居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身為左千牛衛大將軍也是有責任的!”

  李淵先敲打了曾繼一下,曾繼卻沒有客氣。

  “陛下贖罪,這一次遇襲的確是我的疏忽,但千牛衛的職責是防禦外敵,我敢拿人頭擔保,如果有叛軍殺到長安城下,哪怕他有數十萬之眾,我也有把握靠著左千牛衛的一萬多兄弟,保著陛下殺入重圍。”

  “隻可惜,再強大的防禦,也架不住內部的腐蝕,正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如今出了內鬼,我也是毫無辦法的!”

  李淵眉頭緊鎖。

  “這麽說,那個王大禮真的有問題?他人呢?帶上來我要親自審問他!”

  李建成一臉緊張,王大禮是他的人,這整個長安都知道。

  如果他真的參與到了今晚的暗殺,那李建成就是混身是嘴也解釋不清啦。

  “很遺憾陛下,恐怕您沒機會審問王大禮了,就在不久前,我帶人闖進王大禮的府上時,他一家二百餘口,從下人到王大禮的老婆孩子,以及他本人,全都已經上吊自殺了!”

  “什麽?上吊死了?!”

  李淵直接站了起來,表情說不出的憤怒。

  李建成在震驚之餘暗暗鬆了口氣,顯然這個結果遠比被李淵審出來強,不過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如今死無對證,豈不是說他也沒有了辯解的機會?

  李世民此時站出來問道:“全家都自殺了?這怎麽可能?”

  “二公子說得是,其實我也不相信他們是自殺,因此把屍體全都運了進來,現在就在殿外的廣場上。從王大禮到所有的丫頭仆人,一個都沒漏。另外我在他家的冰窖裏還發現了一百架連弩,其中一架還是碎的,從痕跡來看,正是我突圍時用千牛刀砍碎的那架。”

  曾繼請示之後,讓人將那架碎了的連弩拿上了殿,李世民親手接過,仔細看了看,隨後朝李淵點了點頭。

  李淵臉色陰沉,扭頭瞪向了李建成。

  李建成直接跪倒在地,大哭了起來。

  “父皇,這件事絕對跟我沒有關係的,我雖然跟曾將軍平時沒什麽來往,但他曾經救過您的性命,這份恩情我還是記著的。派人暗殺自己父親的救命恩人,這種禽獸不如的事情,打死我也不會做的,父皇還請您一定要相信我!”

  “王大禮不是你的家臣嗎?為什麽會做這種事情?還有他們的自殺是怎麽回事?我從來沒聽說過全家上下一起自殺的!”

  “這……這肯定是有人栽贓!沒錯,一定是栽贓!幕後凶手的目的是離計我們大唐君臣團結的氣氛,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啊父皇!”

  “行了,你先起身,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李淵起身,在曾繼的引領下,來到殿外廣場。

  此時王大禮一家兩百餘口的屍體都已經擺在那裏了,李淵走到王大禮的屍體前,看到了對方脖子上的勒痕,又看向旁邊的女人與小孩,那是王大禮的老婆與孩子。

  由於對方是李建成的家臣,也算是李府的老人了,因此李淵見過對方,如今陰陽兩隔,李淵的內心有點不是滋味。

  旁邊的李世民看得很仔細,除了屍體外,他還看了軍械衙門的連弩調用記錄,上麵清清楚楚的記錄著王大禮調用連弩的信息。

  有簽字畫押,況且軍械衙門那邊辦事一向嚴格,畢竟是軍用武器,一旦出問題,可是要承擔連帶責任的。

  所以說,不可能有人冒名頂替,更不可能派個下人就將連弩提出來,必須是王大禮本人去簽字才能將連弩取出來的。

  “父皇,從現在的證據來看,連弩絕對是王大禮從軍械衙門那裏調走的,這絕對不會有錯,而這批連弩,也正是出現在今夜的刺客手中,這也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說完,李世民看向了自己的大哥。

  李建成臉色難看,卻找不著反駁的借口,他同樣知道軍械衙門的辦事流程。

  別說是王大禮了,就算是他李建成想調動一批連弩,也要親自去才行。

  李淵自然也知道這種事情,此時他感到事情很棘手,一旦處理不好,恐怕會引發更大的亂子。

  畢竟現在所有線索都指向李建成,這就好像黃泥掉進了褲襠,你說不是屎又有誰會相信?

  更為重要的一點,曾繼雖然出身低賤,但卻是實打實靠軍功上位的大將軍。

  這樣的人在大唐的一眾武將中可是很多的,特別是在中層武將中,這種人非常多,等於說曾繼是草根將軍的代表人物。

  一旦今天這件事得不到讓人信服的處理結果,就會嚴重打擊中層武將們的忠誠度,而軍武出身的李淵很明白這一點。

  一支軍隊想要令行禁止,擁有高度的執行力,可不是靠大將軍坐在軍帳中發幾道命令,而是靠眾多的中低層武將去身先士卒。

  沒有這些中低層的武將管理士兵,大將軍就算再勇猛,再有打仗的經驗與高超的計謀,指揮不動手下士兵也完全沒有意義。

  可以說,今夜的這場刺殺,直接就威脅到了大唐整個軍隊的團結性與軍心。

  特別是在淺水原會戰第二次開打的前夕,發生這種事情,簡直有種被擊中死穴的感覺。

  這簡直是逼著李淵法辦自己的兒子!而且還要嚴辦,那種禁足三個月,麵壁思過之類不痛不癢的懲罰,根本就行不通。

  就在現場氣氛凝重,四周的內侍大氣都不敢出之時,一直沒說話的三公主李秀寧開口了。

  “如果真是太子所為,那他為什麽要動用王大禮,王大禮曾經是大哥的家臣,這很多人都知道,用他來實施暗殺,不論成功與否,事後豈不是都難逃追責?你說是吧曾將軍?”

  李秀寧看向曾繼,曾繼微微搭手行禮。

  “三將軍說得是,除非太子殿下恨我入骨,為了殺我不惜任何代價,不然的話,是不會讓王大禮出手的,不知太子殿下對我有這麽大的仇恨嗎?”

  “當然沒有!你救過我父皇的命,又第一個攻破了長安大門,有大功於大唐,我怎麽可能恨你呢?這是無稽之談!”

  事到如今,為了能脫罪,讓李建成跟曾繼結為異性兄弟他估計都會答應,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恨對方了。

  此時李秀寧接話了。

  “既然大哥與曾將軍之間沒什麽大不了的過節,那眼前這件事其實也好解釋,無非是兩種情況。一種就是王大禮不知何時被人給策反了,他本來就是敵對勢力安插到咱們內部的奸細,如今看到時機成熟才動手的。”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的家人遭到第三方勢力的威脅,逼迫他前往軍械衙門調用軍弩,事後第三方勢力又殺人滅口順便栽贓,借此一箭雙雕!”

  說到這裏,李秀寧看向曾繼。

  “曾將軍,你覺得我分析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