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漢中王?拒絕受封
作者:覃書      更新:2021-09-21 00:17      字數:2264
  第一百十七章漢中王?拒絕受封

  “漢中王?”

  對麵的賈詡也怔住了,有些意外。

  上任漢中太守張魯,張躍的父親,不久前被拜為漢中候。

  現在曹操又向天子上奏,拜張躍為漢中王。

  這是在搞什麽把戲?

  老子封侯,兒子封王?

  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啊!

  同樣驚訝的不止賈詡,張躍本人也很驚訝。

  因為他知道漢中王是劉備的封號,如果曆史沒有偏差的話,曹丕將來廢除漢獻帝,建立魏國之後,劉備就自己進位為漢中王,建立後漢,又被世人稱為蜀漢。

  當然,如今有了張躍的存在,漢中不可能被劉備得手,那麽漢中王的名號自然也落不到劉備頭上。

  可是萬萬沒想到,張躍自己竟然成了漢中王?

  如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所謂的向天子上奏隻不過是一道走程序的形式而已,既然曹操有這個意向了,那麽這件事就已經是板上釘釘,隻等著天子使者頒布詔書就塵埃落定了。

  我可沒有取代東漢建國的想法啊!

  張躍心裏默默地想到,如今身為漢中太守就已經夠忙的了,若建國當皇帝,要麽當一個撒手不管,等著被架空的昏君,要麽當一個每天坐在禦書房批折子的勞模,而且身處天下權力的最中心也要麵對不計其數的勾心鬥角,甚至連枕邊人都要防著……

  想想都覺得不寒而栗。

  孤家寡人,可不是什麽褒義詞。

  張躍才不想活得那麽累呢!

  曹操這是要幹啥,好端端地突然封自己為漢中王?

  張躍心裏琢磨半天,百思不得其解。

  “依先生之見,這漢中王的封號,我是否應該接受?”

  反正也想不出個所以然,於是張躍詢問賈詡的意見。

  當世的頂級謀士之一就在眼前,不問白不問。

  賈詡思量片刻,隨即目光深邃地看著張躍,意味深長道:“這就要看主公的誌向了。”

  “哦?”張躍驚訝了一聲,疑惑問道:“此話怎講?”

  聽賈詡這話,莫非裏麵還有什麽說法?

  張躍的好奇心頓時被勾了起來。

  賈詡捋須輕笑,“主公若有問鼎中原,化龍騰雲之誌,漢中王的名號可以為你創造一些條件;若主公隻願偏居一隅,博千古賢明,則可以放棄漢中王的稱號。”

  如果想要取代末漢而建國稱帝,漢中王的名號的確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畢竟成為帝皇那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不可能一步登天。

  先成為漢中王,可以為以後打下群眾基礎。

  如果沒有稱帝之誌,那麽漢中王的名號可有可無,張躍自己就是當世人傑,足以留名千古,是不是漢中王也無所謂。

  張躍聞言點了點頭,隨即擺了擺手道:“我可沒有那個打算,漢中就這麽點地盤,別看現在發展得挺好,與曹劉孫三家的關係也比較融洽,但如果我表現出任何一絲窺探中原之心,你信不信漢中馬上就會麵臨滅頂之災?”

  “即使我有再多底牌,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無事於補。”

  這是張躍的真心話。

  現在的漢中是因為和曹劉孫三家沒有利益衝突,所以大家對漢中才能表現出和平相處的態度,畢竟誰也不想啃硬骨頭。

  可是漢中如果要爭霸中原,那麽曹劉孫三家絕對會默契地先聯合起來把漢中給滅了,三家鼎立的局麵已經形成,他們絕對不允許再崛起一個漢中打破眼前的局麵。

  而且漢中又是這麽的具有潛力。

  幸好,漢中的地盤不大,所以即便漢中現在蒸蒸日上,勢頭顯得很猛很有發展潛力。

  但對於曹劉孫三家來說,漢中還沒到影響威脅他們的地步。

  雖然不得不承認漢中的突然崛起,對天下形勢產生了一定的變化,但隻要曹劉孫三家鼎立局麵沒破,那麽一切就和從前一樣。

  所以,漢中還是老老實實地發展,隻要強大到一定地步,就算曹劉孫三家聯合起來,張躍也不會有任何畏懼。

  因此不管是出於本心,還是出於局勢考慮,張躍都沒有爭霸中原的意思,隻要你強大到一定地步,即使不去爭霸,別人也會畏懼你,而且也不敢招惹你。

  念及於此,張躍確定以及非常肯定地點了點頭,“所以,這漢中王的封號,不能要。”

  “我若接受,反而會引起天下人的猜忌,以為我野心勃勃。”

  “我若拒絕,也沒有什麽損失,而且還能消除隱患。”

  “況且曹公生性多疑,這一番說不定是在故意試探我。”

  以曹操多疑的性格,張躍覺得並非沒有這種可能。

  畢竟現在曹劉孫三家都要看漢中的臉色,隱隱有圍著漢中轉的意思,無形中讓他們產生不小的心理壓力,以曹操一代梟雄的性格,肯定不會甘心如此被動。

  越想,越覺得合理。

  “並無沒有這種可能性。”賈詡也一臉凝重地點了點頭,他在曹操身邊從事多年,非常了解曹操的風格。

  那位可是無利不起早的主,做任何事都飽含深意,肯定不會無緣無故地給張躍這麽大的一個好處。

  見賈詡都如此篤定了,張躍更不能接受這個漢中王的封號了,趕緊告辭賈詡,回到自己院落中,立馬親筆書信推辭曹操的好意,大意是自己年歲尚淺,父親在漢中經營二十多年,又是天師道的掌教,造福黎明蒼生,深得百姓敬仰,尚且還是漢中候,自己的功勞不如父親,名聲不如父親,豈能厚著臉皮當漢中王?

  最後又說,婉拒曹公好意,非常過意不去,但還是要請曹公體諒一二,向天子稟明實情,收回成命,躍感之不盡。

  反正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張躍不接受漢中王這個封位。

  短短數十字躍然紙上,表明了張躍的心跡。

  書寫完畢,落筆,叫來侍衛,讓其交給管事的人飛鴿傳書到鄴城去,這種小事輪不到張躍親力親為,有專門訓練信鴿的管事負責每天接收和送出各種消息。

  ……

  鄴城,魏王府。

  議事廳,曹操也收到了來自漢中的信,這可不是飛鴿傳書,而是信差千裏迢迢地送過來的,騎著馬跑了四五天才送達。

  信中內容頗長,張躍條理清晰地分析合肥之戰的利弊,曹魏和東吳繼續僵持下去沒有意義,不如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此時,曹操早已看完張躍的來信,並讓人給群臣一一傳閱。

  大廳安靜了許久。

  見重要的幾位大臣都看到了信中內容。

  曹操這才麵無表情地開口:“遠宗之言,諸位以為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