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墒情不足
作者:錦若      更新:2021-07-26 06:08      字數:2612
  幾人麵麵相覷,旋即心裏就激動起來。

  ??既然秀秀這孩子能跟老天爺爭高低,那未必不能解決他們的難事。

  ??想到這裏,為首的趙德旺也顧不上有臉沒臉了,趕忙說道:“秀秀,你看叔這回上門來,是真有難事兒讓你幫忙。先前是我們沒聽你的,非得擰著勁兒往那幾塊地裏種了麥子......現在可好,那地裏的麥子出都出不來,出來的也長得又小又差......”

  ??林秀秀聽了這話,心裏就大致確定了那些田地的情況。

  ??說實話,在秋種之前,她是觀察過村裏各家的田地的。尤其是望天田,因著耕作層水分不足,最容易出現播後墒情不足的情況。

  ??所謂墒情,其實就是指耕層土壤裏頭,含水量的多少。

  ??而那些望天田,因著多年幹旱,且灌溉條件達不到,所以土壤中必然極為缺水。

  ??這種情況下強行種不算耐旱的麥子,最容易出現麥苗難以出土,或者是出了苗兒以後,分葉慢,甚至葉子顏色灰綠,心葉短小,生長緩慢或停滯了。

  ??林秀秀微微思索,心裏有了大概的方向,就問道:“叔,我這些日子沒去那邊田裏看過,也不敢輕易下結論。不過,我猜著,你們地裏的麥子要麽是長不出來,要麽是出現了縮心苗。就算是前頭苗兒長得挺好的,現在也該是葉片慢慢發黃了,麥子根又少又細長不住......”

  ??上門的幾個人,現在可真真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幾人連連點頭,黑黝黝的麵龐上滿是帶著希望的激動,“是是是,你說的沒錯,可不就是這樣。老話都說這麥子都越踩越旺,所以我就找了一小片踩了踩,哪知道直接就不行了,後來我把麥子挖出來,才發現那根比納鞋底的線都要細了......”

  ??有了這個開頭,大家可就開始七嘴八舌的說去自家麥地裏的現狀來。

  ??到最後,趙德旺還忍不住感慨道:“要不是知道你多少日子沒往地裏走過了,我都要以為,你是眼看著咱田裏的麥子說話呢。”

  ??“那秀秀,你既然知道地裏遭的什麽難,那能不能把麥子救活啊?”許是覺得自個提的要求有些過分,他趕忙又改口道,“不求那些麥種都能長出來,好歹讓一畝地打下二三十斤的糧食,讓大夥兒夠自個家吃。”

  ??二三十斤麥子算不得多,可挨過餓的人家,哪個都不是大手大腳追求吃喝的人。所以,二三十斤的麥子磨成麵粉,混著最粗糙的野菜跟苞米麵,也能吃不少時候。

  ??仔細說起來,添著白麵的幹糧,可比使勁放野菜跟粗苞米麵的幹糧,好入口的多。

  ??林秀秀並未輕易點頭,畢竟田地的事兒同旁的事情不同,對於百姓而言,糧食那就是活命的根本,是容不得出差錯的。

  ??尤其是,她之前治地帶大夥兒種糧食,本就給了鄉親們很大的希望。若是她猜的準當,倒無礙,左右想辦法改善灌溉方式,增加灌溉次數,就能解決。

  ??可要是自個說的出了偏差,那於這些人而言,可就是巨大的打擊了。

  ??所以,她微微思索過後,說道:“叔,眼下我心裏也隻是有一些眉目,但具體什麽情況怎麽治,還是得先去田裏看看......”

  ??趙德旺幾人,現在心裏是忽上忽下的。再度確認了林秀秀的本事,他們心裏就越發忐忑了,生怕人家惱怒不肯出手。

  ??可現在,見林秀秀並未提及先前的事兒,他們心裏才重重鬆了一口氣。

  ??趙德順趕忙點頭,“對對對,那秀秀你什麽時候有空,幫著咱們看看。”說完,他就把從家裏拿的入秋時曬的幹菜遞了過來,“這是你嬸子年兒個秋天曬的菜,包餃子剁餡都是好的。”

  ??他一開口,跟著一道來的幾個老漢也都紛紛把自個帶來的物件遞了過來。

  ??仔細說起來,這裏頭其實並沒有什麽貴重的,多半都是他們自家做的,或是自個平時舍不得吃用的東西。

  ??麵對大夥兒的熱情,林秀秀這回並沒有推辭。不過,她依舊是把自個的聘餅分出去了一些,相較於那些尋常人家常見的東西,這白麵做的聘餅還算是他們得便宜了。

  ??林秀秀笑著把裝著聘餅的籃子挨個遞回去,笑道:“大伯,叔們,往後我跟我娘在村裏,還是少不了大夥兒幫襯呢。”

  ??她把話說道這份上,倒是叫大夥兒心裏暗暗高興起來。雖說話是帶著客氣的,可話裏話外,可不就是沒埋怨他們,反倒處處透著親近的意思?

  ??想到這些,這幾個人看向林秀秀的目光,就越發和善了。

  ??趙德旺了結了一樁心事,心情瞬間輕鬆起來。

  ??他點著頭,爽快的笑了起來,“那自然是的。回頭你跟韓家小子正日子的時候,我跟你嬸子肯定早早就來幫忙......”

  ??說起林秀秀的親事來,大夥兒就都衝著林秀秀說起喜慶話來。不過他們到底都是爺們家家的,隻能大麵上說幾句,倒是不會像王氏那般拉著林秀秀又叮囑又感歎。

  ??這也就是王氏今兒跟著去縣城送貨的牛車出了門,隻留下林秀秀這個不太愛生是非的,不然王氏肯定會給這些人個冷眼。

  ??且說王氏那邊,到了縣城先去了糧行。

  ??眼看就要正月十五了,以前有趙老.二的時候,家裏日子過得好,每年正月十五家裏都會掛燈籠,還會吃元宵。

  ??可後來這些年,她們一個大年,吃頓白麵餃子,那都算是享福的事兒了。自然,有許多年,她都記不起元宵的事兒了。

  ??不過今年不同了,家裏現在不愁吃喝,所以她就琢磨著,幹脆買點元宵應應景。

  ??除了買元宵,她還想買些大米,這麽些日子了,她可是發現了自家秀秀極愛吃大米飯。但凡有蒸大米,秀秀都能吃兩碗,比喝小米粥有胃口的多。

  ??雖然鎮上也有賣大米的鋪子,可王氏是聽順子跟栓子說,鎮上糧行的米每斤要比縣城貴兩文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