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節51 內鬼?
作者:
香兩岸 更新:2021-06-16 00:34 字數:4436
節51
火炮開路,裝甲車衝鋒,加特林掃射……然後就是一個個全副武裝的重甲突擊兵端著大盾和雙管手槍開始清掃戰場,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盡管加特林的火力很猛,但這畢竟不是排隊槍斃。在如此複雜的戰場環境下有所遺漏也是再所難免的。
如果放任他們不管,也許他們會逃跑,但若有人潛伏在一邊等車隊經過的時候再攻擊……若是因此造成了什麽損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戰場的肅清工作雖然有一定的危險的,但卻能消除隱患。
不過眼下這些團練和江湖人士倒是沒那麽硬氣,被加特林掃過一遍之後本身就沒剩幾個了,在看到全副武裝的重裝突擊兵搜索過來的時候,終於心裏崩潰了,要麽跳起來就逃要麽直接跪在地上連連磕頭求饒。
麵對槍械,逃當然是逃不掉的。
幾聲清脆的爆鳴之後,選擇逃跑的江湖人士一個個中彈身亡,倒是讓那群團練對自己就地投降的決定慶幸不已。
再三檢查了俘虜身上沒有任何武器之後,他們就被捆起來帶到了韓子青麵前……準確的說是韓子青旁邊的坦克車長麵前。
在這個隊伍之中,坦克車的車長是軍銜最高的,所以這個隊伍也由他來指揮。
“你們是哪裏的人?為什麽會在這裏設伏?”車長看著這幾位幸運的俘虜問道。
俘虜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有人怯怯的回答了一句,隻可惜口音太重誰都聽不懂。
如是在臨安以及周邊區域,大家講的基本都是開封話或者洛陽話,跟後世的普通話類似,普及範圍是比較廣的。
開封話普及廣是因為開封以及後來臨安的繁華,去那裏定居和做生意的人多,漸漸的也就將口音帶出來了。
而洛陽話之所以普及是因為天下讀書人學聖人文章的時候,基本用的都是洛陽讀書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開封話就類似後世的北京話加上海話,而洛陽讀書音則更類似後世的普通話。
隻是由於這個時代讀書人比較少的關係,所以洛陽讀書音很難向下普及,反倒是不如開封話流傳得遠。
在益州、恭州這樣比較發達、繁華的地方,即便平日裏說的不是開封話或洛陽話,但遇到事情的時候多少也能說上幾句。
不過在這種比較偏遠的地方,尤其是沒上過私塾的普通老百姓,他們基本上隻能說當地土語方言。
這次前來剿匪,秦府也算是帶了“翻譯”的,也就是蜀地出身的士兵。
隻是那些士兵家鄉也在這附近……這古代村落之間溝通很少,也就造成了十裏不同音,盡管都是四川人但互相之間交流起來還是有些費勁。
不過終究不像車長這樣的北人難民出身的,聽普通四川話都像天書一樣。
經過對這幾個俘虜的審問之後發現,原來今早就有驛差進了村子,而幾位鄉老一陣商量之後,就派出一部分人帶著所有的戰弓過來,準備“殺殺秦府的威風”。
至於結果……
戰弓什麽的的確威力不俗,甚至在某些角度上都能穿透突擊兵的重甲。
然而即便是床弩,在麵對裝甲車的時候也會毫無作用,又何況是普通弓箭呢?
射了幾箭卻隻聽到幾聲“叮叮當當”之後,輪到裝甲車反擊時所有弓箭手都被加特林一波帶走了……然後所有人就剩下被俘的這幾個。
“再問問他驛差的事。”車長很在意這一點。
驛差是驛站體係中負責送信的人。
古代總說什麽八百裏加急、換馬不換人等等,說的就是這些驛差的工作。
在這個年代路上書信、政令以及邸報等等,都是要通過驛差一級級的向下分發的。
如果情報比較重要的話,那麽就會出現什麽“八百裏加急”等等,說的驛差騎馬從一個驛站一路狂奔到下一個驛站,然後將已經耗盡體力的馬存放在驛站,並換取驛站裏那些養精蓄銳的馬匹繼續前進。
這樣的成本當然是非常高的,所以也並不是所有王朝都富裕到能夠維係住整個驛站係統。
但這消息如果不著急的話,那麽它的傳遞速度可就十分感人了……比較偏遠的地區的邸報甚至要晚上兩三個月都不是沒有可能。
至於飛鴿傳書……
……大概也隻能笑笑作罷。
要知道古代可不是現代,城市與城市之間隻有窄小的鄉道相連,而大片的土地上都是叢林與農田。
而在這片土地上時不時的還有老虎出沒!天上的鷂鷹之類以鳥為食的猛禽更是多得數不勝數!所以即便真的要用飛鴿傳書,也隻能用廣撒網的手段,一次性放飛多個信鴿……而且即便如此那信鴿也未必飛得到地方!!中途即便不被吃了也很容易遭到其他的意外。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使用信鴿長途送信那就是在拿價格昂貴的信鴿做消耗品,不僅成本高昂其效率也遠不如驛站體係。
不過驛站體係畢竟是官府的機構,有些民間勢力、江湖組織之類的無法使用驛站,所以豢養一些信鴿也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現在,秦府即將攻打的村莊裏居然有人得到了八百裏加急級別的待遇!這是妥妥的公器私用不說,居然還有驛差敢於跑來給這即將被圍剿地主通風報信……這背後所代表的意思可就有趣得多了。
等那士兵詢問完之後,跟車長重新學了一遍,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因為這幾個俘虜其實也所知不多,內裏究竟什麽情況還要至少俘虜一個鄉老級別的人才能解惑。
在這個小插曲之後,大軍繼續開進,很快就來到了那個村莊麵前。
不得不說,這家的確有點底子。
兩米高的純青石城牆、大量的哨塔以及“城牆”上的簡易投石車……
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寨子除非有大勢力不計傷亡的硬攻,否則根本就那他們沒辦法。
然而不巧的是,時代變了。
“轟!”
支架坦克一炮炸飛了村裏的大門,然後就有人拎著擴音設備去喊話了。
在秦府強大的武力威懾下,最終這個村子沒有選擇繼續抵抗,而是幹淨利落的投降了。火炮開路,裝甲車衝鋒,加特林掃射……然後就是一個個全副武裝的重甲突擊兵端著大盾和雙管手槍開始清掃戰場,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盡管加特林的火力很猛,但這畢竟不是排隊槍斃。在如此複雜的戰場環境下有所遺漏也是再所難免的。
如果放任他們不管,也許他們會逃跑,但若有人潛伏在一邊等車隊經過的時候再攻擊……若是因此造成了什麽損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戰場的肅清工作雖然有一定的危險的,但卻能消除隱患。
不過眼下這些團練和江湖人士倒是沒那麽硬氣,被加特林掃過一遍之後本身就沒剩幾個了,在看到全副武裝的重裝突擊兵搜索過來的時候,終於心裏崩潰了,要麽跳起來就逃要麽直接跪在地上連連磕頭求饒。
麵對槍械,逃當然是逃不掉的。
幾聲清脆的爆鳴之後,選擇逃跑的江湖人士一個個中彈身亡,倒是讓那群團練對自己就地投降的決定慶幸不已。
再三檢查了俘虜身上沒有任何武器之後,他們就被捆起來帶到了韓子青麵前……準確的說是韓子青旁邊的坦克車長麵前。
在這個隊伍之中,坦克車的車長是軍銜最高的,所以這個隊伍也由他來指揮。
“你們是哪裏的人?為什麽會在這裏設伏?”車長看著這幾位幸運的俘虜問道。
俘虜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有人怯怯的回答了一句,隻可惜口音太重誰都聽不懂。
如是在臨安以及周邊區域,大家講的基本都是開封話或者洛陽話,跟後世的普通話類似,普及範圍是比較廣的。
開封話普及廣是因為開封以及後來臨安的繁華,去那裏定居和做生意的人多,漸漸的也就將口音帶出來了。
而洛陽話之所以普及是因為天下讀書人學聖人文章的時候,基本用的都是洛陽讀書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開封話就類似後世的北京話加上海話,而洛陽讀書音則更類似後世的普通話。
隻是由於這個時代讀書人比較少的關係,所以洛陽讀書音很難向下普及,反倒是不如開封話流傳得遠。
在益州、恭州這樣比較發達、繁華的地方,即便平日裏說的不是開封話或洛陽話,但遇到事情的時候多少也能說上幾句。
不過在這種比較偏遠的地方,尤其是沒上過私塾的普通老百姓,他們基本上隻能說當地土語方言。
這次前來剿匪,秦府也算是帶了“翻譯”的,也就是蜀地出身的士兵。
隻是那些士兵家鄉也在這附近……這古代村落之間溝通很少,也就造成了十裏不同音,盡管都是四川人但互相之間交流起來還是有些費勁。
不過終究不像車長這樣的北人難民出身的,聽普通四川話都像天書一樣。
經過對這幾個俘虜的審問之後發現,原來今早就有驛差進了村子,而幾位鄉老一陣商量之後,就派出一部分人帶著所有的戰弓過來,準備“殺殺秦府的威風”。
至於結果……
戰弓什麽的的確威力不俗,甚至在某些角度上都能穿透突擊兵的重甲。
然而即便是床弩,在麵對裝甲車的時候也會毫無作用,又何況是普通弓箭呢?
射了幾箭卻隻聽到幾聲“叮叮當當”之後,輪到裝甲車反擊時所有弓箭手都被加特林一波帶走了……然後所有人就剩下被俘的這幾個。
“再問問他驛差的事。”車長很在意這一點。
驛差是驛站體係中負責送信的人。
古代總說什麽八百裏加急、換馬不換人等等,說的就是這些驛差的工作。
在這個年代路上書信、政令以及邸報等等,都是要通過驛差一級級的向下分發的。
如果情報比較重要的話,那麽就會出現什麽“八百裏加急”等等,說的驛差騎馬從一個驛站一路狂奔到下一個驛站,然後將已經耗盡體力的馬存放在驛站,並換取驛站裏那些養精蓄銳的馬匹繼續前進。
這樣的成本當然是非常高的,所以也並不是所有王朝都富裕到能夠維係住整個驛站係統。
但這消息如果不著急的話,那麽它的傳遞速度可就十分感人了……比較偏遠的地區的邸報甚至要晚上兩三個月都不是沒有可能。
至於飛鴿傳書……
……大概也隻能笑笑作罷。
要知道古代可不是現代,城市與城市之間隻有窄小的鄉道相連,而大片的土地上都是叢林與農田。
而在這片土地上時不時的還有老虎出沒!天上的鷂鷹之類以鳥為食的猛禽更是多得數不勝數!所以即便真的要用飛鴿傳書,也隻能用廣撒網的手段,一次性放飛多個信鴿……而且即便如此那信鴿也未必飛得到地方!!中途即便不被吃了也很容易遭到其他的意外。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使用信鴿長途送信那就是在拿價格昂貴的信鴿做消耗品,不僅成本高昂其效率也遠不如驛站體係。
不過驛站體係畢竟是官府的機構,有些民間勢力、江湖組織之類的無法使用驛站,所以豢養一些信鴿也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現在,秦府即將攻打的村莊裏居然有人得到了八百裏加急級別的待遇!這是妥妥的公器私用不說,居然還有驛差敢於跑來給這即將被圍剿地主通風報信……這背後所代表的意思可就有趣得多了。
等那士兵詢問完之後,跟車長重新學了一遍,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因為這幾個俘虜其實也所知不多,內裏究竟什麽情況還要至少俘虜一個鄉老級別的人才能解惑。
在這個小插曲之後,大軍繼續開進,很快就來到了那個村莊麵前。
不得不說,這家的確有點底子。
兩米高的純青石城牆、大量的哨塔以及“城牆”上的簡易投石車……
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寨子除非有大勢力不計傷亡的硬攻,否則根本就那他們沒辦法。
然而不巧的是,時代變了。
“轟!”
支架坦克一炮炸飛了村裏的大門,然後就有人拎著擴音設備去喊話了。
在秦府強大的武力威懾下,最終這個村子沒有選擇繼續抵抗,而是幹淨利落的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