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局已定
作者:白禾雀      更新:2020-08-30 16:48      字數:2160
  網 ,最快更新報行天下</a>最新章節!

  趙王一眼就看到了步輦上的父皇。

  那個瞬間,他本能地揚了揚馬鞭,嘴唇也不由自主地動了動,但最後還是什麽都沒有說。

  接著,他跳下戰馬,對著陳伯銳的方向行禮道:“兒臣問父皇安。

  正如秋天的樹葉總要發黃、落下,來年春天的新葉也會自然而然地抽出嫩芽。一個王朝就是在皇位的不斷更迭中才得以延續,所以趙王心中的最後一絲愧疚也飛到了九霄雲外。

  步輦上,陳伯銳一言不發。

  看起來,他可能已經說不出話了——旁邊的人都能看到,宋遷在不斷詢問他是否是這個意思或者那個意思,而陳伯銳隻能靠眼睛的轉動和手指的小動作來表明自己的意圖。

  良久,宋遷終於向前兩步,朗聲道:“聖躬安!代陛下問話:趙王,你未得朕的旨意,為何擅自進宮,還帶來了這許多人馬?

  趙王嗬嗬冷笑道:“宋公公此言實在奇怪得很,請恕本王無法回答。父皇他病勢沉重,眼下已口不能言,此乃人所共見之事。你說你代天子問話,你怎知父皇要問的是這些?

  這次的確未得旨意便進了宮,此乃本王的過失,稍後自會在父皇麵前請罪;但本王進宮乃是帶兵勤王,在國家危難之際挽狂瀾於既倒,誰都不要想將汙名扣在本王頭上!

  宋遷,吾且問你:京城大亂了這麽長時間,為何宮中沒有一道旨意出來?其間多有宮人裹挾財物出逃,你這內宮總管又是怎麽做的?父皇病勢沉重,可宮中一片大亂,這又讓他老人家如何安寢?

  既然話已說到這個地步,本王不妨直接告訴你:今日所以進宮,就是因為聽說有人挾持了父皇!若本王不能有所作為,這大瑞天下遲早被奸人所趁,到時吾等皇子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宋遷,如果你還對大瑞有一點點的忠心,就請把父皇交給本王照顧。本王定然戡平宮亂,讓父皇得到最好的照料,也還京城一個朗朗乾坤!

  宋遷麵色淡然地笑了笑,用喑啞的聲音道:“國勢如此頹唐,殿下冒然帶兵進宮也就算了,竟然還當眾質疑起咱家對大瑞的忠心來,這委實令人傷感……罷了,旁人如何說咱家不在乎,隻要陛下知道咱家的忠心就好。

  殿下,請聽咱家一句勸,您還是盡早帶兵回去吧。這天下雖亂,卻總會有安定的時候。若陛下大行,老奴定會隨陛下而去,屆時大瑞也必將迎來下一位皇帝,種種亂象定然迎刃而解……若這個節骨眼上這時候有人起了什麽異樣的心思,那才是置大瑞於險地,讓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都不能瞑目。

  咱家一輩子服侍著陛下,說句您可能不愛聽的,您對陛下的了解怕是連咱家的一成都沒有。這天底下隻有老奴能照顧好他,所以更要全了這段善始善終的主仆之情,斷然不會把陛下交給別人,哪怕是刀斧加身也不行。

  好了,咱家想說的就這麽多。是進是退,王爺大可自行斟酌,咱家就不多嘴了,畢竟進宮時公裏的老人就說,咱們宮人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旁的不要去管……哎,若天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這世間該有多清明……

  說罷,他走回了步輦旁邊專心照顧著已經失語的陳伯銳,目光再也沒向旁邊挪過哪怕一次。

  另一邊,趙王“唰地拔出了佩劍。

  “你既然不肯將父皇交與本王……嘿,那便說明你與奸人有勾搭,甚至你就是那個心懷不軌的奸人。既然如此,就休怪本王不客氣了!

  他轉回身麵向自己的人馬,厲聲道:“諸位親眼所見,陛下已被奸賊挾持!這閹貨必然有所圖謀,本王料想其想要矯詔扶植傀儡奪位,謀取我大瑞的天下!

  兒郎們,建功立業便在此刻!拿下宋遷首級者,賞千金!平安救下父皇者,封侯!凡戰死者,撫恤加倍……殺啊!

  衝天的喊殺聲響了起來,趙王的手下爭先恐後的向陳伯銳等人殺了過去。

  對麵這一小隊人根本沒什麽像樣的戰力,看起來就像是誤入了狼群的綿羊……此時不去立下功勳,更待何時?

  聽到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宋遷終於側過頭看了看。不知怎的,他的臉上忽然現出了苦笑,口中輕歎道:“朝廷的體麵啊……

  下一刻,宮牆的高處、宮殿的後麵忽然閃出了許多弓箭手。

  緊接著,便是密集的破空之聲——大量箭支飛向了衝在前麵的人群。

  “啊!

  以為自己能拔得頭籌的叛軍們立時倒下了一片,一聲聲慘叫把喊殺聲都壓了下去。

  有並未被射中要害人掙紮著想站起來,結果卻被不斷衝上來的同伴一次次踩住,最後慢慢沒了聲息……

  “傳令,分兵清理周邊的弓箭手。被幾排大盾護在中央的趙王冷靜地發號施令道:“告訴前軍,在盾牌的掩護下繼續向前。此事全在本王的預料之中,宋遷那邊沒有多少步卒,就算有在這裏也施展不開,我軍依然占據優勢。隻要擒住了宋遷,勝利唾手可得。

  他心中知道宋遷那邊一定還有底牌,所以並未慌亂。

  宮中道路複雜,有心人想要避過偵查偷偷藏兵並不是什麽難事。

  以父皇的狡兔三窟的性子,怎麽可能連一點後手都不留的在這裏任人魚肉?

  眼看著麾下訓練有素的軍隊已經分成小隊去掃蕩周邊,趙王再一次挺直了腰板。

  他的軍隊是堂堂的精銳。除非父皇把京營的兵馬全部調來前後夾攻,否則宋遷那邊絕無勝算!

  而京營的諸將堪稱各懷鬼胎,私下裏向他示好就有近一半的人,眼下哪怕宋遷拿著聖旨過去也調不出太多人馬。

  前方的戰況愈發激烈了。

  廝殺聲,呐喊聲,金鐵交鳴之聲……眼看著戰線慢慢壓向了宋遷的那一邊,四周射來的羽箭也越來越少,趙王這邊的親隨紛紛麵露喜色。

  他們中的一些人久經戰陣,自然能看出門道:

  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