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
作者:銘爵君      更新:2020-03-21 18:25      字數:4112
  至於第二件事,便是教育,在得到大量資金之後,議會除了把大量的錢用於修建道路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在修建學校,學院以及培訓教師,進行基礎教育的普及,要求必須把兩年義務製教育,普及到鄉村,要起碼讓每一個小孩兒,都能夠識字,這是巨大的雄心。

  在此之前,長達百年的時間,易魁洛的教育其實相比起周圍各國來說,已經做得相當不錯,在其他國家平民還是文盲的時候,易魁洛的文盲比率已經從百分之九十五降低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其中年輕人,百分之六十五都已經不再是文盲,而是認識字的年輕人。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如今看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更加廣泛的讓更多的民眾,普通老百姓可以有書讀,易魁洛計劃在未來十年的時間裏,在鄉村普及教育,讓農村的民眾最起碼可以認識兩百個字以上,這對於整個國家的素質教育非常的重要,認識兩百個字,就可以自己閱讀一些最為大眾的報紙,了解一些國內的事情,如果有上進心,則可以自己去學習文字,從而讓自己可以流暢的閱讀報紙。

  能夠看懂書籍和文字,就可以增加自己的見識和知識,這對於農民來說非常重要,既然國土麵積無法擴大,人口的增長也有上限,易魁洛就不可能像其他三國一樣搞粗放式的管理,必須要盡可能的提升民眾的素質,從而讓一個易魁洛人可以創造出幾倍於其他國家民眾的財富才可以與其他三國匹敵,也讓易魁洛不至於變成其他國家眼中的一塊肥肉。

  至於其他城市人口的教育則需要再上一個台階,如今城市人口普遍也隻接受兩年教育,這在過去是巨大的成就,但如今,僅僅是兩年的教育顯然不行,根據議會下屬的統計署所調查的,城市人口接受教育的比率,在年輕人中近乎達到百分之一百,除了一部分奴隸和社會最底層人口無法接受教育之外,基本已經實現全覆蓋。

  但其中百分之八十支接受兩年的識字教育,隻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接受過以上的教育,這百分之二十之中,有百分之十五接受的是技術教育,也就是所謂的職業教育,而隻有剩下的百分之五接受的是高等教育,這個比例對於易魁洛如今的情勢來說,自然是不足以滿足現狀。

  畢竟隨著科學和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對於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那麽對於教育的投入必須增大,在這一方麵,易魁洛可謂得到了足夠的好處,如今的易魁洛之所以可以這麽繁榮富強,便是因為大量的城市人口都識字,因此當商人們需要人來幫助自己管理自己的商會時,隨時可以從市民中得到大量的管理人才,即便是一個出賣勞力的工人,也能夠識字,隻要識字就可以懂得一些複雜的規矩。

  這就讓工廠之中可以製定複雜的規則,而不用像以前農莊一樣,規則必須要足夠大家簡單,不然民眾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遵守,同時人們都廣泛識字,也讓法律可以慢慢深入人心,不然人們連法律條文都看不懂,根本不可能去建立所謂的法治國家。

  這也是為什麽議會雖然成立法院,但審理的大量案件都是部落與部落之間衝突的案件,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相對是非常的少,這些案件往往都是各自部落各自處理,唯有涉及到多個部落的時候,才會由法院來進行審判。

  這對於整個國家的精神架構自然不是一件好事,全國遵循同一套法律,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們常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這句話沒有錯,但反過來說,遵守什麽樣的法律,便意味著形成什麽樣的價值觀,這一點也毋庸置疑是正確的,因此如果全國民眾能夠統一認可一套法律,那麽在價值觀上,這個國家將永遠不可能被陰謀家所分裂,這是如今易魁洛想要推動的。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無論是社會的需要還是商業的需要,都需要繼續加深對於城市人口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因此當易魁洛從各個國家那裏得到大量的財富之後,在對農村進行普及二年義務教育之外,便是加深對城市人口的教育深入,將原本的兩年義務教育改成四年。

  在新的兩年義務教育時間裏,學校將教導數學,政治,哲學和一部分最為基礎的法律條文,讓民眾可以理解,總而言之,這兩年便是希望將城市人口培養成真正的易魁洛人,讓人們心中潛藏的意識被激發出來,當然,這需要大量的金錢才可以做到,但對於如今的易魁洛來說並不是事兒。

  從各國帶回來的財富足以支撐易魁洛支持教育法案的施行,即便十年之內國家財政無法增加也完全沒有關係,至於十年之後,易魁洛的統治者們有完全的信心,這些新培養出來的人才,將可以為易魁洛創造出足以延續政策的財富出來。

  對於這一點,易魁洛的高層們絲毫不擔心,畢竟易魁洛正是因為對教育的重視才有了今天可以抗衡其他三國的能力,而在這一點上,早在之前要在城市普及兩年義務教育的時候,就有人站出來反對過,認為把大量的金錢投入到教育民眾上並沒有任何的用處,隻會讓民眾有自己的思想,從而容易亂想,導致國家出現混亂。

  那時的人們顯然認為,民眾就應該是愚蠢的,因為愚蠢才可以聽從於貴族們的命令,讓他們的統治可以萬萬世,但隨著教育改革被人族強行推動,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事實的發展,雖然也有跟貴族們想的一樣的地方,那就是貴族的權利確實在減少,整個國家,在剛建國的時候,貴族統治下的領民占據整個國家大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隻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口為國家直轄的人口。

  而到如今,貴族手中直接控製的人口不到百分之四十,僅僅不到百年的時間,貴族的權利確實在下降,但另外一方麵,貴族財富的增長卻是幾何倍的增長,以前以為子爵,或許一年的收入也不過隻有五十所羅門左右,但如今,一位子爵依靠著自己的商隊和在基金中的投資,每年都能夠有七八百所羅門的收入,這完全不是一件誇張的事情,至於伯爵們,更是有三四千所羅門的收入,這也讓他們可以過上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奢侈生活。

  易魁洛的郊區,如今到處都是貴族們的豪宅,這些豪宅,極盡奢華之能事,放到其他國家,便是說宮殿都不會有人懷疑,但在這裏,隻不過是這些貴族們,每年夏天來避暑的一套別野而已,這種富貴,是其他國家的貴族萬萬不能夠想象的,至於公爵們的財富,更是達到恐怖的情況,即便是像君克爾這種不怎麽創造財富的人,在他名下的宮殿便有二十七處,每一處的房間最起碼都有三百間左右,除此之外大量的農莊,手中持有的股票,他的身價不完全估計便已經達到一百七十萬所羅門以上,每年的收入則在四萬所羅門左右。

  這樣的收入若是讓其他國家的公爵看到,恐怕會嚇掉眼睛,而這正是教育的好處,教育讓民眾的素質得以提升,讓民眾更有紀律,同時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他們有更加靈敏的思維,可以去發現不同的財源,從而讓易魁洛可以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

  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而這件事情也讓貴族們明白了教育的好處,因此當這一次要深化教育普及的時候,貴族們幾乎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即便有,也隻是認為財政上有可能吃不消,但對於加強教育,這一點上,都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至於民間反倒是反對聲音頗大,一些民眾認為,讓自己的孩子讀書根本就沒什麽用,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什麽讀書苗子,根本不可能考上好的學校或者是進入職業學校,他們也送不起,到時候讀書出來,還是跟自己一樣,隻能夠當一個工人,那還不如早點畢業,然後跟自己一起去工廠上班,這還能夠早一點賺錢,減少父母的壓力。

  在這一點上,民眾顯然有自己的考慮,底層民眾對於基礎教育並不歡迎,認為這減少了孩子們工作的時間,而中產階級則是無所謂,反正他們的孩子怎麽也會讀完整個通識教育,然後根據他們的才能,讓他們去不同的學校就讀,義務不義務,免費不免費,與他們好像根本沒什麽關係。

  在這件事情上,不得不說,民眾確實是短視的,不過站在他們自身的立場上,這麽想也確實無可厚非,就像現代城市中很多的年輕人,都不想要上繳養老保險一樣,總認為這是沒用的東西,如果把這錢直接發到自己的手上,那還不知道有多好,隻有等到四五十歲快要退休的時候,才會開始慶幸,自己有養老保險,從而讓自己的後半生,起碼可以安枕無憂。

  越是貧窮的人,越是隻能夠看到眼前,因為眼前的一切已經讓他疲憊不堪,至於未來,他們實在是顧不上,畢竟眼前的苟且對於下層民眾來說更重要,相對於教育,他們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去工作,然後為家庭多賺一點錢。

  這種思想也讓易魁洛的教育普及非常困難,當初要實行兩年義務教育的時候,就已經非常困難,許多工人家庭和底層家庭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出來讀書,甚至還出現隱瞞戶口的情況發生,許多地方的市政官員甚至是出動軍隊和憲兵一家一戶的去找,把人給押到學校讀書,才算是讓民眾都能夠讀上書。

  但即便如此,底層的學生出勤率也低的可憐,到現在也是如此,這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社會的發展無法滿足人們可以人人讀書,大量的家庭撫養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他們自然希望孩子可以早一點自立,七八歲去當童工的比比皆是,絕對不在少數,當初也給易魁洛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一直到後來,經濟發展稍微好一些,這才讓大量的民眾願意把孩子送進去。

  但如今,要從兩年改成四年,自然有更多家長不願意,他們往往是把家裏最聰明的孩子送去讀書,然後其他孩子去工作賺錢,然後為那一個孩子付錢,讓他可以去上技術學校,或者是高等院校,如果家庭之中可以出一個擁有天賦的孩子,那就是全力培養,至於其他的孩子,自然隻能夠犧牲他們讀書的機會。

  這種想法對於家長們來說,固然沒有錯,與其讓沒有出頭可能的孩子去讀書,倒不如把機會讓給聰明的孩子,隻要他能夠成長起來,那麽等到畢業之後,他的收入就可以大幅度的增長,到時候再回報給家庭,讓兄弟姐妹的孩子可以過更好的生活,這在底層民眾看來,是更合算的選擇。

  而他們的選擇也無可厚非,議會想要強製讓這些孩子去讀書,可謂是非常的困難,畢竟議會自己也是沒什麽多餘的錢財,單單是通過四年義務教育,就已經花費國家大量的錢財,根本沒有能力再提供什麽福利,讓孩子們可以讀書的同時,這些孩子的家庭也不至於入不敷出。

  因此最後也隻能夠照顧到一部分人,還有一部分的孩子,依舊隻讀兩年,甚至隻讀一年的書,便要出去工作,這在易魁洛仍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若問根本原因,便是在這些家長的眼中,讀一個通識教育,並沒有什麽作用,做一名底層的工作,車夫,搬運工,識字不識字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且讀書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嗎,隻要讀一年,大概的發音和語法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