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琉璃廠
作者:頭條帝      更新:2021-07-20 21:43      字數:3214
  第13章琉璃廠

  ??琉璃廠,起源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裏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北京城南,因元代在些建窯燒琉璃而得名。

  ??兩人頂著烈日,在路上停了幾次喝了兩次汽水,好不容易來到了目的地。

  ??這裏有許多幾十上百年老店,文房四寶瓷器古字畫應有盡有,大部分的店鋪現在已經收為國有。

  ??由於現在沒私營,所有大街上還是很整潔的,一個走鬼都沒。

  ??“呆會你隻看就行,看上哪個再跟我說,我跟他們談。”不久兩人從琉璃廠西街入口進入時候林老叮囑王石說道。

  ??王石也知道,古董界有一些潛規則,像是你要是問價,對方同意的時候一般都得買下,不然你是走不了。

  ??而古董這裏水又深,像王石這樣的菜鳥鐵定是被騙。

  ??現在自己在這方麵是個菜鳥,當然得聽林老的,“我聽您老的,我今天就帶著眼睛過來,要是呆會您老遇到好的東西,一百多塊錢以內,我都想要。”自己現在手裏隻有一百二十人民幣還有一百塊美元。

  ??兩人來到一個裝修非常古樸的店鋪前,“停。”林老的聲音從後麵傳來,“這家專門經營瓷器的,品種非常齊全,清三代的東西基本都有。”

  ??王石趕緊停下,一看大門上麵的匾額,上麵寫了“大雅齋”三個燙金大字。

  ??王石從林老手中接過單肩包。

  ??這單肩包是王石在半路買的,為的是裝這在個寶貝。

  ??“你兩位是……?”門口一位二十四歲的夥計見到林老一身破舊的衣服,皺了一下眉頭站在大門正中間,那意思就是擋住不讓進。

  ??王石一看架勢頓時就火了,指著對方質問道:“怎麽的,你們大雅齋就這麽待客的?以貌取人是不是?!”說完向裏大聲吼一嗓子:“還有沒有活著的?!”

  ??王石的聲音非常大,又是生氣,“怎麽了這是?”馬上從裏麵走出一位五十來歲的中年人看著林老跟王石,然後看著王石跟林老,“兩位對不住,剛來的夥計不懂事,兩位請進。”

  ??“還百年老店呢,你們大雅齋就這樣待客的,狗眼看人低?把我們當收破爛的是吧?”王石還是不肯放過對方。

  ??王石的嗓子引來了不少路人的駐足觀看,不多時就圍了許多人,路人指指點點。

  ??夥計被那名中年人嗬斥了一頓,不敢抬頭,隻一個勁地說對不起。

  ??“狗眼看人,真是的。”王石埋怨一聲,扶著林老進了進去。

  ??也許是剛才自己理虧,中年人對待兩人頓時好了許多,“我們這裏專門經營古董的瓷器,兩位隨便看,價格公道。”中年人看著王石。

  ??王石跟林老巡視了一遍,兩個嘀咕了一陣,看過幾個東西,林老也現場教了王石一些古董瓷器鑒定的知識。

  ??“乖乖,這些都是官窯。”裏麵滿眼看去,成片成片的都是是青一色的青花,而且看過的個個都是官窯。

  ??而且價格也不貴,林老征求了王石的意見後,買了三個青花罐,還有一個康熙粉彩龍紋闊口罐,“這以前就是康熙用來放圍棋矷的,剛好一對。”林老翻開底座指著上麵的“康熙年製”四個藍色的落款說道,“康熙早年官窯是沒有落款的,這個是康熙後期的東西。”林老補充說道。

  ??兩個粉彩龍紋闊口罐大小如普通的瓷碗,外麵畫著一對龍鳳繞著瓶身,四周畫著祥雲,栩栩如生。

  ??“林老,你怎麽就敢斷定是康熙他老人專門的東西?”王石有點不明白。

  ??“你看看這龍幾個爪子。”林老指著金龍的四肢說道。

  ??“五個。”王石一數,“知道了,五爪金龍。”

  ??林老點點頭。

  ??這一對康熙粉彩龍紋闊口罐開價一百塊,最後林老經過一番交談,最好72塊錢買下。

  ??還有其他三個青花罐雖然都是官窯,但沒有這一對這麽貴,最後花了每個7塊錢。

  ??總共花了93塊錢。

  ??這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是個巨款了,要知道現在一個普通人的工資還是38塊錢。

  ??“掌櫃的,我這裏還有一百塊錢的外匯,如果用,是不是便宜點?”王石發現手頭的RMB已經剩下二十幾,想到裏麵剩下的一百塊美元,王石問道。

  ??“你有外匯?”中年的掌櫃驚喜地問道。

  ??不就是美元嗎,用得著如此驚訝嗎,“是呀。”王石說完從口袋裏掏了出來。

  ??由於1973年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人民幣匯率采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l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5元。

  ??外匯在現在對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來采購國外一些先進的東西,雖然隻有一百美元,那也是外匯,積少成多。

  ??這也難怪掌櫃如此高興,現在許多店鋪都是國營單位,大雅齋也不例外。

  ??155元,也許是外匯起的作用,最後掌櫃從裏麵抱出一對雍正鬥彩瓶出來,最後看見是外匯,王石隻花了65元買下,掌櫃找回90塊錢。

  ??林老說這以前都是皇宮裏麵物件,這一對瓶子是用來插花用的。

  ??今天收獲頗豐,剩下一點錢還得過日子。

  ??兩人滿載而歸。

  ??兩人在路上的時候王石在菜市場買了一些青菜,回家時候在供銷社裏買了兩斤臘肉還有幾包油炸花生,做了一桌下酒菜。

  ??煮了兩斤米飯,四人在王石家裏吃了一頓晚飯。

  ??現在汽車是個稀缺貨,不可能天天有車修,這跟賣古董有點相似,有道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幹一次活就可以頂現在工人一年的工資。

  ??王石也不擔心,沒事時候就跟林老出去轉悠轉悠,收些古董學習一些古董鑒定的知識。

  ??一連幾天林政唐都沒有“拉”到業務,王石每天跟林老外出收破爛,看到一些好的老物件,在林老的建議下王石花了幾塊錢買下,都是普通百姓家裏的東西,甚至有些官窯的元代汝窯洗都是用來裝鹽,這讓王石心裏一陣陣肉痛,當然收的價格也是白菜價,四五塊錢。

  ??這三天時間裏,還收一個明代紫檀櫃子,花了王石四十塊錢。

  ??“知道那個青年嗎?”

  ??“就拉破爛林的那個?”

  ??“對呀,你不知道,他以前可是紅星機械廠的正式工,辭職不幹了,專門收破爛,你們說可笑不?”

  ??“啥?正式工不做,收起破爛來了?這誰家的孩子,大人也不管管?”現在回城待業青年這麽多,王石把好好的工作辭退了,大家怎麽想都想不通。

  ??王石踩著三輪車跟林老到處收破爛,一些認識王石的鄰居看見王石指著王石跟旁邊的鄰居說道。

  ??王石現在的名氣算是臭了,正式工這麽光榮的工作都不做,肯定是腦子有問道。

  ??這是鄰居大媽們的想法,以前還有心想把自家閨女介紹給王石的現在心裏就一個想法:好險!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