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吐蕃人的猜測
作者:叢林霸王      更新:2021-09-30 02:32      字數:2102
  吐蕃軍營

  中軍大帳裏,已是上過藥的吐蕃王,正坐在那裏,皺著眉,聽著心腹與他匯報情報。

  “……大王,關於這次的事,屬下覺得,這裏麵,或許是有詐!”這情報人員將自己探來的消息,說給吐蕃王聽,最後這樣說道。

  吐蕃王神情凝重,他也有點懷疑了。

  “本王本以為,轟炸半宿,怎麽也能讓幽州守軍受到重創,結果,隻是幽州守軍給本王演的障眼法?這竟是一個圈套?”

  他剛剛回來時,還覺得這次失敗,都是先鋒軍被槍聲跟他落馬引發炸營有關。可等他包紮完傷口,仔細一想,就發現不對了。

  首先,槍聲是從何而來?

  就算幸存的幽州守軍不多,他們也不可能是幽靈,其他人都看不到吧?

  可他一路往外衝的時候,隻能聽到此起彼伏的槍聲,卻看不到一個幽州守軍的影子!

  當時亂哄哄的,他想不到這些,可現在有時間去仔細想了,立刻就意識到這其中必有問題了。

  畢竟,這幽州守軍既不是幽靈,那麽多打冷槍的人,他們在哪裏?既然這些人都“隱身”了,那麽,誰能保證隻“隱身”了少部分人,而不是幽州守軍全都藏匿了起來?

  但他們能藏到哪裏去呢?

  吐蕃王皺著眉,想著這些。

  “來人,召集眾將到本王的中軍大帳議事!”

  “是!”

  隨著他身邊的人去通知各位將領跟謀士來到中軍大帳,探子也先退出去了。

  不到半柱香時間,中軍大帳內就已經坐滿了人。

  吐蕃王將自己的不解,說給了自己的臣子們聽,這些人一聽,也覺得吐蕃王說得很有道理。

  “莫不是他們還能鑽到地底下去?之前的炸藥包轟炸,可是炸了半宿,若他們在地麵上,哪怕是沒在屋子裏,也逃不開那些轟炸。”一人皺眉說道。

  他這樣說時就是隨口一說,可坐在上首位置的吐蕃王卻眼睛一亮。

  “對!地底下!”

  吐蕃王一拍椅子把手,惡狠狠地說道:“必是這樣!他們是藏在了地底下!”

  “可是,這附近並無岩洞,他們還真能遁地不成?”另一人不解地問道。

  這次,不用吐蕃王開口,一個文臣就說道:“諸位有所不知,中原人,尤其是北方的人,有一個習慣……”

  見周圍的人都看向了自己,他有點得意自己的博學終於有了展露的機會,繼續說著。

  “這些北方的中原人,習慣在自家地底下挖地窖。”

  “地窖?”有人念著這個詞語,覺得很陌生。

  “對,地窖。就像是,地底下的屋子!一直向下延伸,裏麵可以貯存糧食、蔬菜、水果……”

  吐蕃王讚賞地看了他一眼,點頭道:“沒錯!本王也曾聽人提過地窖這個東西,而且,中原的皇帝喜歡在死前就給自己建造龐大的地下宮殿,完全不比地麵上的宮殿遜色,甚至有過之無不及!據說,秦始皇修建的地宮,方圓上百裏!地下往深了去,全都是空的,下麵就是宮殿的樣式!殉葬的金銀珠寶數不勝數,殉葬的人,大概就幾萬,甚至幾十萬人!”

  “嘶!”

  聽到這話,在場的人都無比震驚。

  “這、這咋可能啊!就不會塌了嗎?”

  “那麽多人,都被陪葬了?幾萬人?甚至有幾十萬人?這麽多人?能塞下這麽多人?”

  震驚的人並不是震驚傳說中的這件事,會讓這麽多人殉葬,畢竟在他們看來,能讓秦始皇勒令殉葬的,八成都是奴隸。

  而奴隸這種存在,在這些吐蕃大小貴族們看來,也是比牛羊還要低賤的東西而已。

  他們是震驚,真有這麽大的地宮嗎?

  若這樣的事是真的,豈不是說,中原人從很久之前,就擅長挖地洞了?

  “幽州關卡內,該不會地下也是空的吧?下麵也有一個地下的關卡?”有人立刻就反應了過來。

  更人想到了之前被殺死的那個探子嚷嚷的話,若那個探子沒說假話,那麽,關卡內,的確是有著古怪!

  那些跟著去的人,有一些是突然失蹤的,豈不是正說明了這一點?

  想到這些,這些大臣們都有些不安了。

  若這件事是真的,他們該如何將這個關卡徹底的攻下來呢?

  若幽州守軍住在地麵上,他們還能利用炸藥包的轟炸進行夜襲,可幽州守軍住在地下啊!若幽州守軍真的藏在了地下,除非他們能挖地三尺,否則,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他們不用炸藥包,人家就能利用火槍來攻擊他們,他們用炸藥包之後,進去了,依舊是被火槍襲擊,這有什麽區別嗎?

  無非就是被明著襲擊,跟被偷襲的區別罷了。

  吐蕃王也想到了這些,他的臉上也浮現出了一絲苦惱的表情。

  是啊,這種情況下,他們該怎麽將關卡攻下來?

  “大王,要不,就看看能不能直接衝過去吧!”有人獻計道。

  吐蕃王還沒說話,旁邊就有人反駁了:“不將這處關卡拿下,直接衝進去?你就不怕我們成了被甕中捉鱉的那隻鱉?”

  是啊,不將這個關卡控製在自己手裏,就等於是大門繼續掌控在幽州守軍手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進去了,豈不是就沒辦法再出來了?

  用“甕中捉鱉”這個詞來形容都算是雅的了,還有句更難聽的話,叫做“關門打狗”,其實這個詞用起來更合適,在場的這些人中,也不是沒有讀過書了解過中原文化的人知道這個詞,可誰敢當著大王的麵說出這個詞?除非是不想活了!

  但話沒說出來,彼此之間遞過去的眼神,臉上浮現出的表情,卻將意思表現得十分清楚了。

  吐蕃王聽著臣子們議論紛紛,結果這場議事一直持續了半個時辰,大家也沒商量出一個好的辦法來。

  個別人提出來的那些辦法,聽著都是粗糙得很。

  吐蕃王揮揮手,直接讓他們都退下了,隻留下了幾個對中原文化還算了解的謀士,又讓人去請崔先生。

  “既然是與大唐有關的事,不如請崔先生一起來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