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聖旨到
作者:叢林霸王      更新:2021-07-20 14:18      字數:3011
  第三百八十八章聖旨到

  ??長孫無忌提議道:“大王,不如,請一些道士、僧人來做法?”

  ??他當然不覺得普通道人、僧侶能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請這些出麵,來安撫一下百姓。

  ??李世民手指一頓,看向長孫無忌。

  ??二人目光對視,李世民頓時點了下頭:“你說得不錯,這件事,的確可以這樣辦。”

  ??反正,他也隻是希望,能安撫一下百姓,拖一拖時間。

  ??他真正寄予希望的人是秦陽。

  ??隻要在秦陽到長安之前,別讓旱情的恐慌繼續蔓延開,就算是成功了。

  ??想到這些,李世民啪地,將棋子落下,道:“將軍。”

  ??轉過天的朝會上,各位大臣果然針對旱情的事情進行了討論。

  ??其中有人渾水摸魚,提出,之所以連長安都出現缺水的情況,是因為李世民這個做皇帝的,惹怒了上天,需要下罪己詔!

  ??這等事情,在古代是十分常見的。

  ??隻要是出現了如旱情、洪災、地龍翻身、天狗食日的事,那就都是皇帝的鍋。

  ??做皇帝的,就需要在關鍵時刻,將這個鍋給頂起來。

  ??不過,李世民卻沒有因為這些人的說法而不悅,他甚至還允許了一個官員建議的,請道人、僧侶來勘測天氣等事。

  ??司天台也都行動了起來,表示會對這件事進行後續的勘測。

  ??李世民沒有將自己宣旨讓秦陽回長安的事告訴給這些人,隻單獨與幾個老臣提過。

  ??之所以沒有公開說,是因為秦陽之前去幽州時,路上就遭遇了一些麻煩事。

  ??李世民倒是不怕秦陽這次回來也遇到麻煩事,他對秦陽的能力有信心,但他不希望有人為製造的麻煩,絆住秦陽的腳步。

  ??長安城需要秦陽來點水井,秦陽若是將時間都浪費在路上,這能讓李世民鬱悶死。

  ??所以,他這旨意,是秘旨。

  ??反正隻要秦陽到了長安,自然會去皇宮覲見,大家那時候自然也就知道秦陽領了旨意回來,是一樣的。

  ??因為李世民的態度有些神秘,朝堂上各方勢力,都在下朝後分析了起來。但誰都沒有想到,李世民能直接讓秦陽回長安。

  ??倒是皇宮裏待著的長樂公主,在聽聞了朝堂上的一些消息後,判斷出了父皇的意思。

  ??她跑去找李世民,被請進後,就笑盈盈地給李世民請安。

  ??李世民此時正在批閱奏折,見女兒長安公主巴巴地趕來,都不用李麗質問,就直接說道:“你是為了秦陽而來吧?放心吧,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見到他了。”

  ??長樂公主立刻就走過來,給李世民輕輕捶著肩膀,笑盈盈地說道:“父皇,女兒就猜到,您一定會讓秦陽回來。”

  ??“哦?你是因何猜到的?說說看。”李世民隨口問道。

  ??長樂公主回道:“坊間傳聞,秦陽能點水井,但一些人並不信,覺得是誇大其詞。女兒卻覺得,這件事未必就是假的,或許有著誇大之處,但秦陽能點水井這件事,應該是真的。”

  ??“本來女兒隻是自己想想,但父皇您如今並無憂色,說明已是有了辦法。但您如此英明神武,必然不會將辦法寄托到什麽祭天跟祈雨上,您必是有著其他底氣。女兒就猜到了,這底氣,必是來自幽州的消息,女兒猜得可對?”

  ??自然是對的。

  ??李世民之所以有底氣,就是因為他確定,幽州王秦陽,的確是親自點了水井,一千口深水井,都點成功了。

  ??這聽著神異,卻來自於程咬金的折子,李世民知道程咬金是絕對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胡說八道的。這老家夥,年紀越大,就越是圓滑了。

  ??就算是十成十的事情,程咬金都會說成是九成九。

  ??既然程咬金給予了肯定,那這件事,就必然是真的。

  ??長安如今雖然一直無雨,但隻要能多打一些深水井,就不是問題。

  ??南方還算風調雨順,之前雖然鬧了水患,但也隻是幾個地方,大部分產糧之地,還是安穩的。

  ??而北方雖然可能鬧旱災,但幽州這個地方因為秦陽點了水井,應該不至於缺水。

  ??土豆跟紅薯又不是非常需要水的作物,去年更是大豐收了幾次,在這等情況下,李世民的確沒有太過擔心。

  ??聽到女兒的話,李世民點了下頭,道:“你的確是猜對了。”

  ??“父皇,您定是下了旨意,讓他回來,是不是?”李麗質繼續笑盈盈問道。

  ??李世民點頭:“沒錯,我的確是讓他趕回來,並且這旨意,早早就已是下了,他現在應該已經收到了。”

  ??拍拍女兒的手,李世民笑著說:“你且將心放回肚子裏,他很快就能回來。”

  ??幽州,郡城,幽州王府。

  ??香案擺上,按照流程走完之後,來宣旨的大太監,笑盈盈地將聖旨交到了秦陽的手裏,說道:“大王,不知您何時能動身?”

  ??秦陽想了想,道:“明日吧,明日上午,本王就啟程回京。”

  ??隨後秦陽就讓人安排天使住下,他則找來張允濟,將自己要回一趟長安的事情說了。

  ??程咬金父子如今在新三區,暫時沒回來。

  ??秦陽就叮囑張允濟:“新三區那邊,無論是需要什麽,你都讓人供給,我最多離開幾個月,幾個月後就能歸來,到時候再與我細說。”

  ??張允濟有點擔心,道:“大王,您是打算走水路,還是走陸路?”

  ??說完這話,他就覺得自己是多此一問了。

  ??若是冬日河麵凍冰了,那自然是走陸路。

  ??如今早就春暖花開了,再走陸路,那不是自找麻煩嗎?

  ??自然是走水路!

  ??走水路,速度快,用不了多久,就能抵達長安。雖然從水路盡頭到長安,還需要倒一下陸路,但那段路並不長,也就是幾日的路程。

  ??秦陽果然說道:“自然是走水路。”

  ??“讓水軍護著您回長安吧,十艘船,您帶走五艘……”

  ??張允濟話沒說完,就被秦陽給拒絕了。

  ??“一艘大船即可,哪裏需要五艘?”

  ??張允濟還想說什麽,但想想,往日裏那些出行的官員,除非是帶著很多人,否則,的確是一艘大船走天下。

  ??秦陽這次是回長安,一個異姓王回長安,若是帶著太多具有殺傷力的水軍官船,的確是不太合適。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