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君臣愁眉不展
作者:叢林霸王      更新:2021-07-19 18:03      字數:3001
  第五十一章君臣愁眉不展

  ??“當然,和談我就會完全按照你的意思!和親什麽的,也不會再提!”

  ??鬆讚幹布又意味深長的一笑。

  ??“可若是,你不能顯露處什麽神跡,裝神弄鬼,那……嘿嘿!褻瀆神靈,不僅僅是邊界……你們都要償還贖罪……”

  ??他說著,不懷好意的又瞟了長樂、李雪雁、高陽公主等人一眼。

  ??長樂公主一見到他的眼神,頓時身上又一緊。

  ??“顯露神跡?”房玄齡、魏征等人不由得眼睛一縮,望著秦陽。眾人露出異樣的神色。大家知道他為了和談,盡心盡力。卻沒想到弄巧成拙。

  ??秦陽不由得苦笑,沒想到,自己裝神弄鬼,反倒把自己套進去了。

  ??李世民也不由得皺起眉頭,秦陽這一鬧,事情好像更棘手了。

  ??鬆讚幹布得意之極。

  ??“秦國公,天神大人!如果你真的能夠顯露神跡,我吐蕃不僅像大唐俯首稱臣,而且更會為閣下重塑金身,奉為天神在人世間唯一的轉生者,接受所有吐蕃人的朝拜……”

  ??“秦陽,你還是與格薩爾王天神溝通一下,明天該顯示什麽神跡?給我們這些愚蠢的世人展露一下,哈哈……”

  ??鬆讚幹布說著,哈哈大笑,率領眾人揚長而去。

  ??李世民君臣等人大眼瞪小眼,氣氛凝重。

  ??剛才脫離虎口的李雪雁,絲毫沒有喜悅的神情。她的救命恩人秦陽,反而惹上更大的麻煩。

  ??宴會不歡而散,李世民揮揮手,讓不相幹的人退下。

  ??神龍殿內,李世民正襟危坐,大殿下麵,坐著房玄齡、魏征等十幾個心腹重臣。

  ??眾人神情凝重,有幾人臉色難看的望著秦陽,顯然,把過錯都推到他頭上。

  ??“秦陽,你真的是吐蕃什麽天神的轉生者?”沉吟許久,李世民突然緩緩的問道。

  ??秦陽不由得一愣,滿臉苦笑。沒想到自己沒忽悠住吐蕃一行人,反而把這位大唐皇帝給忽悠懵了。

  ??他搖搖頭:“怎麽可能?”

  ??李世民猜想也是如此,但見他剛才言之確確,他差點兒都信以為真。

  ??這個世界太迷信,而秦陽處處透著古怪,也難怪李世民都要迷惑了。

  ??眾人一聽他這話,更是憤怒不已,怨恨地瞪視著他。既然不是,你為何又要冒充別人的神靈?

  ??讓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秦陽低頭尋思著,該怎麽顯露神跡?

  ??一開始,他隻是順口胡謅,後來卻覺得,這件事大有可為。

  ??如果他真的能夠顯露出神跡來,吐蕃人都會把它當成真正的神靈在世,大唐西南邊的威脅,就能夠暫時解除。

  ??其實這件事是機遇與風險同在。如果他顯露不出什麽神跡來,不僅大唐和吐蕃和談,落於下風,完全處於被動地位。

  ??到時恐怕鬆讚幹布等人,會以他褻瀆神靈的借口,勢必斬殺他。

  ??即使李世民再欣賞他,隻怕也無法力保,畢竟,是大唐一方有錯在先。恐怕那些早就看秦陽不順眼的朝臣會跳出來,借機落井下石。

  ??神跡?所謂的神跡,這個時代人們都非常迷信,隻要他們不能理解的事情出現,就都可以歸為神跡。

  ??秦陽暗暗思索著,該顯露一些什麽所謂的“神跡”?

  ??“諸位愛卿,你們可有何看法?”

  ??眾人麵麵相覷,誰也沒開口。本來大唐與吐蕃好不容易要會談,卻想不到秦陽幾句話,火上澆油。把這件事變得不可收拾。

  ??現在這件事,卻已經變成秦陽一人與吐蕃的較量。

  ??而秦陽所代表的正是大唐。

  ??一旦他敗了,整個大唐也就跟著威名掃地。

  ??但他一個凡人,怎麽能夠顯露出神跡來?

  ??這時高禦史中丞憤怒的道:“陛下,依臣之見,不如現在就殺了秦國公,然後命幾位重臣,提著他的人頭,去驛館謝罪,就說他信口胡言!把所有的罪名都推到他身上!”

  ??“然後再和他們商量,具體的和談內容!相信吐蕃國,也不想和我們大唐徹底鬧掰,想必他們也能夠,回到原來商榷的內容上!”

  ??他這話一出,頓時有不少人附和。

  ??畢竟,這是最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秦陽不屑的掃了他們一眼。他微微一笑,絲毫沒有生氣。

  ??這些人憂國憂民,也許有之,但卻頭腦太過簡單了點。

  ??事到如今,換成任何對手,胃口隻會越來越大,怎麽可能,會仍然滿足於,剛開始的蠅頭小利?

  ??馬周說道:“陛下,無論任何借口、理由,我們都必須要保護秦國公的安全!否則我們今日為了安撫吐蕃國,殺了秦大人!”

  ??“而明日那些外邦,都會紛紛效仿!鼓動我們自己斬殺,為我大唐忠心耿耿的朝臣!此例絕對不可開,一旦破了,後患無窮!”

  ??李世民、房玄齡等人不住的點頭。

  ??秦陽也有些詫異的望著馬周,他年紀輕輕就能官拜宰相,的確見解非凡。

  ??“另外,臣愚鈍的認為,無論和談有什麽內容,和親是萬萬不能有的!今日開了先例,恐怕那些域外番邦,都會心生異誌!”

  ??“到時,他們對我大唐、天朝上國的臣服、敬畏之心,都蕩然無存……”

  ??李世民也不由得皺緊雙眉,這也正是他憂心之處。

  ??這時長孫無忌說道:“話雖如此,如果我們不適當做出一些讓步,隻怕和談就真的不可能成了!雖然我們後人一直批評‘漢家史書中,拙計是和親’!”

  ??“但,也不能固執的一見和親,就恨的咬牙切齒!無論一個國家還是個人,做事能屈能伸,忍辱負重,知恥而後勇!才是真正的治國之道!”

  ??“過剛易折,絲毫不可取!”

  ??“西漢連連和親,但現在我們隻想到漢武帝北逐匈奴、為漢人立下豐功偉績的不世壯舉!徹底洗刷先前和親的恥辱!”

  ??“當初皇上剛登基時,被迫簽下渭水之盟,可隨即四年之後,我大唐攻破東突厥,一血前恥!現在誰還記得我們當初時的狼狽?”

  ??“現在百姓們一提起這事,不都紛紛讚揚陛下與吾等英明神武!”

  ??“臣認為,和親,能不和,就不和!但也不必執拗於顏麵,因小失大!”

  ??十幾位朝臣都議論紛紛,無論是馬周還是長孫無忌,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