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英武過敢,聰明至極
作者:叢林霸王      更新:2021-07-19 18:03      字數:5425
  第十五章英武過敢,聰明至極

  ??“各位,雖然我不知道你們和秦陽有何瓜葛,但有一點,你們必須記住,他是我的師傅!”

  ??李恪臉上麵無表情,掃視著在場的五名士族家主。

  ??畢竟,這些士族門閥,他得罪不起。

  ??可李恪又不希望秦陽身陷囹圄,所以,他選擇了折中的辦法。

  ??那便是故意說自己不知道雙方為何事而糾纏。

  ??然後再表明秦陽是自己的師傅。

  ??如此一來,既維護了和皇室和士族門閥的關係,同時,也保全了秦陽。

  ??“師傅?”

  ??五名家主麵麵相覷,露出詫異的表情。

  ??其實,他們早知道李恪和秦陽的關係,隻不過,現在李恪說出來,他們必須裝糊塗。

  ??要知道,士族的勢力,完全不止是在商業領域。

  ??就連朝廷,也有他們的影子。

  ??五名家主明白李恪這番話的意思,加上李恪的身份,麵子肯定是要給的。

  ??“師傅,我送你回去吧。”

  ??李恪看向秦陽,後者點了點頭。

  ??在李恪的護送下,秦陽帶著父親秦向山安全離開李府。

  ??秦陽一行人剛走沒一會。

  ??鄭氏家主臉色極為難看,目光落在李氏家主身上,語氣中帶著質問。

  ??說道:“老李頭,這件事,你說該怎麽辦?”

  ??李氏家主麵色鐵青,有些不耐煩說道:“能怎麽辦?吳王殿下都說了,秦陽是他的師傅,怎麽?你想和皇室作對嗎?”

  ??此話一出,鄭氏家主被問的啞口無言。

  ??雖然他不知如何回答,但從鄭氏家主眼中流露出憤恨的神色來看,他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畢竟,秦陽先前的舉動,讓鄭氏家主感覺自己丟了臉麵。

  ??另一邊。

  ??李恪把秦陽安全送回秦府。

  ??秦府大門口。

  ??秦向山很識趣的先行一步進入府內。

  ??隻留下秦陽和李恪二人站在門口。

  ??“師傅,最近你可要注意一些,那些老家夥,可不是那麽好惹的,就連我父皇,平時也要給他們幾分薄麵。”

  ??李恪表情嚴肅,看著秦陽叮囑道。

  ??秦陽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也明白李恪在關心自己,索性點了點頭。

  ??李恪環顧四周,見四下無人,猶豫了片刻,最終下定決心,低聲說道:“師傅,容我先帶你去個地方。”

  ??秦陽察覺到了李恪臉上的異樣,當即好奇道:“什麽地方?”

  ??“跟我走便是。”

  ??李恪沒有細說,而是帶著秦陽離開了秦府門口,乘坐馬車,前往長安城東邊行駛而去。

  ??夜已深。

  ??馬車停在東城一棟老宅子門前。

  ??“這裏是?”

  ??秦陽走下馬車,打量著眼前這座年久失修的府邸,轉頭看向李恪。

  ??“等會你就知道了。”

  ??李恪走到門前,右手在斑駁的大門前敲了三下。

  ??吱呀——

  ??大門緩緩開啟。

  ??一個年輕小廝探出頭來,見到李恪,眼神先是一喜,隨著目光一轉,看到秦陽的時候,年輕小廝眼神明顯變得警惕起來。

  ??“自己人。”

  ??李恪笑著道。

  ??聽到這話,年輕小廝這才放下戒備,領著李恪和秦陽進入府內。

  ??來到大廳。

  ??秦陽和李恪坐在椅子上,年輕小廝奉上熱茶。

  ??秦陽打量著四周,心中越發好奇,府外看起來年久失修,但府內卻燈火通明。

  ??等待了一會。

  ??這時,側廳出口,傳來一陣腳步聲。

  ??“殿下,老朽回來遲了,還望殿下贖罪。”

  ??一名老者笑著走了出來。

  ??當秦陽看到老者的時候,瞳孔猛然收縮,臉上露出詫異的神情。

  ??眼前這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先前在李府看到的盧氏家主,五姓七望中的盧氏老頭。

  ??“盧老。”

  ??李恪站起身來,朝盧氏家主拱手抱拳。

  ??“殿下,可別折煞老朽了。”

  ??盧氏家主笑著擺了擺手,說話間,目光落在秦陽身上:“秦陽,咱們又見麵了。”

  ??秦陽對盧氏家主印象不錯。

  ??畢竟,先前在李府,隻有他幫自己說話。

  ??現在對方出現在這裏,又和李恪有說有笑,秦陽反應再怎麽遲鈍,也猜到了盧氏家主和李恪關係非同一般。

  ??自古士族就和皇室糾纏不清。

  ??魏晉時期,更就有著皇室與士族共天下的說法。

  ??不說遠的。

  ??就拿前朝,隋朝來說。

  ??隋煬帝楊廣為何被推翻?除了步子邁的太大,其中有一點,他想擺脫士族的束縛,啟用科舉製度,有意讓中下層進入朝廷當官。

  ??這無疑動了士族的利益。

  ??畢竟,從古至今,進入朝廷的,大多數都是名門士族。

  ??隋煬帝楊廣啟用科舉,打破了一直以士族為官的製度。

  ??為此,許多士族門閥開始轉頭支持李淵,而隋煬帝楊廣,則被士族拋棄,最後滅國身亡。

  ??秦陽隻是從盧氏家主現身,以及和李恪談話,就已經猜到了不少。

  ??“你們是聯盟?”

  ??秦陽看著李恪,又看了看一旁的盧氏家主,開口道,這也能解釋,為什麽李恪大晚上把自己帶來這裏。

  ??聽到這話。

  ??李恪和盧氏家主相視一眼,兩人表情有些驚訝。

  ??秦陽僅憑這一點,就能發現端倪,足以可見,他的判斷力和眼力見有多麽恐怖。

  ??“果然,什麽都逃不過師傅的眼睛。”

  ??李恪倒也沒有隱瞞,點點頭,耐心的解釋起來。

  ??原來,一切都如秦陽所預料的一樣。

  ??皇室和士族,幾乎是共同利益體。

  ??皇室靠士族的財力和人脈,從而讓國家走向強盛,同時,士族也靠著皇室的庇護,籠絡天下之財。

  ??士族除了效忠皇室。

  ??還會早早的挑選未來有可能成為儲君的人。

  ??盧氏家主就看重了李恪。

  ??而士族裏,最受皇室看重的隴西李氏,則看重從小就被立為天子的李承乾。

  ??幾乎在五姓七望裏,每一個士族背後,都暗地裏支持著一個皇子。

  ??未來隻要其中一個皇子登臨九五。

  ??那麽,士族的排序,將會重新發生變化。

  ??秦陽認真聽完李恪的解釋,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說白了,大唐士族的存在,和後世現代社會中某國的財閥一樣,暗中支持某個人,利用手中的金錢,扶持某個人當上一國首腦,從而在背後操縱一切,大肆斂財。

  ??唯一不同的是。

  ??大唐皇帝牢牢掌握著權利,不至於成為士族手中的傀儡,繼而徹底掌控一切。

  ??明白士族存在的意義,秦陽不禁後背一涼,看來,曆史記載,遠遠沒有親身了解來的震撼。

  ??“師傅,這下你明白,我為什麽要帶你來這裏了吧。”

  ??李恪深知秦陽聰明才智,很多話隻需要簡單提醒一下,對方就能抽絲剝繭,明白內裏關係。

  ??秦陽雙眼眯起,說道:“你想拉我入夥?”

  ??“沒錯。”

  ??李恪絲毫沒有隱瞞,點頭說道。

  ??雖然看似是利益,但有一點,李恪一直以來,都把秦陽當成師傅。

  ??隻有把秦陽拉到自己陣營,大家同坐在一艘船上,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況且,以秦陽的聰明才智,未來士族,絕對會出現秦氏一脈。

  ??李恪之所以坦白,就是希望自己背後,除了盧氏一族之外,還有秦陽幫助。

  ??這樣一來,他才有機會,從大哥李承乾手裏,奪得太子之位。

  ??畢竟,皇位誰不眼饞?

  ??見李恪點頭,秦陽也陷入了思考。

  ??李恪提出的要求,確實誘人。

  ??秦家隻是商賈之家,除了有點小錢之外,並無其他勢力。

  ??現在加入。

  ??沒準可以讓秦家成為新的士族。

  ??不過,一旦失敗,秦家將會遭受滅頂之災。

  ??秦陽有些為難。

  ??檢測到宿主麵臨抉擇。

  ??選擇一:拒絕李恪。獎勵:無。

  ??選擇二,答應李恪。獎勵:農作物加速卡x3。

  ??農作物加速卡?

  ??這是什麽玩意?

  ??“選擇二!”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秦陽做出了選擇。

  ??恭喜宿主做出選擇,物品道具已存入個人物品欄,請自行提取。

  ??“我答應你。”

  ??秦陽目光看向李恪。

  ??當李恪聽到這話,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其實,他已經做好被秦陽拒絕的心理準備。

  ??畢竟,這件事,風險太大。

  ??除了要和其他四個士族為敵外。

  ??還有滅族的風險。

  ??要知道,一旦入夥,大家同在一條船上,利益將會捆綁在一起。

  ??李恪要的是皇位,他需要盧氏和秦陽的幫助。

  ??而秦陽,則要靠著李恪,逐步壯大秦家,利用金錢,把李恪扶上皇位。

  ??是夜。

  ??大廳裏。

  ??秦陽,李恪,盧氏家主秉燭夜談,直到天蒙蒙亮,三人才離開宅子。

  ??回到秦府。

  ??天已經大亮。

  ??回到家的秦陽毫無睡意。

  ??隻身來到後院,從雜物間找來一把鋤頭,拿著鋤頭在後院空地上翻土。

  ??“主人,您這是.”

  ??就在秦陽忙碌的時候,一道悅耳的聲音響起。

  ??“是倌倌啊。”

  ??秦陽抬頭看了她一眼,繼續揮舞鋤頭翻土,說道:“我打算開墾一片土地出來,種莊稼。”

  ??自從回來的路上。

  ??秦陽就已經暗自決定,加快自己的斂財計劃。

  ??香煙已經被士族盯上。

  ??如無意外,接下來的日子,肯定會不好過。

  ??為了以防萬一。

  ??秦陽決定,把雜交水稻培育出來,雖然雜交水稻需要一個月才能成熟,但好在自己有農作物加速卡。

  ??憑借這個,幾天之內,秦陽就能得到成熟的雜交水稻。

  ??要知道,在這個時期,糧食以粟米為主,水稻雖然有,但缺少移植栽培技術。

  ??秦陽隻要把雜交水稻種植出來,那自己手裏,又多了一隻下金蛋的雞了。

  ??“種莊稼?”

  ??倌倌精致的臉蛋上露出茫然的表情。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