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忽兒劄胡思就擒,斡亦刺全族燒烤
作者:好樂無荒人      更新:2021-10-28 09:54      字數:2661
  草原上的部落,若是敗了,肯定是縱馬而逃,絕不會枯守一地。忽兒劄胡思逃回窩魯朵城,除了享受久了王汗奢侈生活,失去警惕靈動之外,也有他的無奈之處,他的老婆孩子,金銀財寶,全在窩魯朵。若是能像後世某國官員似的,把子女N奶財產啥的都送到米國,那就不用枯守窩魯朵城了。

  忽兒劄胡思被圍之後,才發現自己傻了。無奈之下,派使者見吳玠,深刻檢討自己罪行,要歸順大華朝,以後世世代代為大華朝北部屏障,永不再叛。吳玠將使者趕回,叫忽兒劄胡思清醒清醒,說大華軍隻接受無條件投降。

  此時窩魯朵城內,隻剩三四千人,還多是老弱婦孺。忽兒劄胡思帶了五百精銳,深夜悄悄突圍。不想大華軍在出城要道上,都撒了鈴鐺絆索鐵蒺藜,忽兒劄胡思剛出城,便被發現。大華軍圍阻,五百克烈精銳,前赴後繼,用生命為忽兒劄胡思撞開了生路。

  忽兒劄胡思帶著數十親衛,亡命逃竄。他當了多年克烈部王汗,生活嬌奢,體重大增,胯下馬實在受不了馱著如此重物飛奔,一會兒便得換匹馬,嚴重影響了逃跑速度。終於被死死追趕的丁得孫追上。

  數十親衛先後戰死,隻剩得忽兒劄胡思單人獨騎。他舉著馬刀,在自己脖子上比劃了良久,長歎一聲,下馬投降。

  窩魯朵城雖然破,但忽兒劄胡思卻很富,大華軍繳獲的金銀珍寶,足夠吳玠這趟的費用了。跟著大華軍北上的商家,倒買倒賣繳獲物資,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十來日後,四萬後軍也到了。吳玠安排了留守的,向南東西三麵掃蕩克烈部落的,再令丁得孫率人馬往東南大同方向,要去配合盧俊義的第四軍,阻截偷襲大同的克烈和蠓兀軍。

  吳玠打算自帶一萬五騎軍,要向北清剿克烈部落,正要出發,卻見黨項、回鶻、羌人部落牧騎,淒淒慘慘戚戚,灰溜溜地回來了。吳玠見一萬多萬牧騎隻剩六七千,不由奇怪,打不贏殘存的克烈部落有可能,但敗得這麽慘,還真不應該。吳玠便問緣由。

  原來這幫牧騎,向北燒殺搶掠,收獲不錯,幹得來勁,一路向北。不知不覺中,殺到了斡亦刺部落群的控製區,搶了兩個小部落後,便撞上了斡亦刺部落頭領莽刺的長子黑亦古率領的斡亦刺大軍。

  黑亦古要他們放下繳獲,退出斡亦刺,這邊怎肯?

  於是雙方對衝大戰,正膠著時,莽刺引著求來的吉力吉思援軍加入,黨項、回鶻、羌人部落牧騎大敗,搶來的東西全沒了,還丟了好幾千條性命。敗軍一路南逃,直至窩魯朵。

  吳玠聽得吉力吉思參戰,不由得深思起來。吉力吉思部落群,是大華朝在草原上最親近的朋友,大華軍中,有數千吉力吉思戰騎;大同黃埔軍校裏,有來自吉力吉思的馬戰和極北生存教員;便吳玠軍中,也有數十吉力吉思戰騎。如今吉力吉思助戰斡亦刺,很難相信,吉力吉思人不知道對手是大華朝這邊的。

  一時間也沒法向林衝或樞密院稟報並獲得指令,兵貴神速,吳玠隻能自己判斷決策。

  吳玠想起一年多前,林衝離開伊州(哈密)前,對自己的交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草原必須成為華夏的禁臠,而不是威脅。

  於是吳玠下了決心,必須打擊斡亦刺,哪怕是與吉力吉思開戰也在所不惜。

  吳玠減少了其他各路人馬,聚起二萬大華騎兵,將後軍中的萬餘牧騎加上,湊了二萬黨項、回鶻、羌人部落牧騎,共四萬騎軍,北進。數十名軍中吉力吉思騎兵,被吳玠交給丁得孫,帶著往東南大同方向。

  此時的斡亦刺是個小部落群,亦牧亦獵,多數居於林中或林邊,位於瀚海(貝加爾湖)西南,吉力吉思東南,克烈部的西北。全族有十數萬人。林衝的穿前曆史上,宋末元初這個部落投靠鐵木真,成為蒙古一部分,擴張很快,後分立成為瓦刺,俘虜過明朝皇帝,再後來是準格爾,最後散落四方。

  吳玠起兵北上,在薛良格河(色楞格河)北,與斡亦刺部主力大戰一場,斡亦刺不支,再次求助吉力吉思。

  吉力吉思人見大華軍本陣,未敢輕動。吳玠遣使去責,揮軍壓上。吉力吉思人見大華軍兵強馬壯,又知大華軍火器凶猛,便撤軍離開。

  主力已敗,又沒了吉力吉思人的站台,斡亦刺人怎敢再戰,莽刺和黑亦古父子,帶著斡亦刺人,逃入了林中。

  吳玠手下大華軍和部落牧騎,為了進林中剿殺斡亦刺,損失不小,畢竟這是斡亦刺的主場。為此吳玠甚為煩惱。

  這日吳玠正在帳中無計,衛兵來報,回鶻牧騎頭領迷度婆求見,吳玠便叫傳入。

  迷度難入帳行禮已畢,吳玠問道:“迷度難頭領來見,有何貴幹?”

  迷度難媚笑道:“這二日看將軍愁眉不展,是否憂心斡亦刺難征?”你別說,如今這些部落首領,個個漢話溜溜的。

  吳玠眼盯迷度難:“正是如此,莫非你有妙計?”

  迷度難道:“末將先祖,是回鶻汗國大將。家族裏有傳說,當年回鶻汗國立國,有林中人不臣,屢次征伐未果,後來放火燒林,才將林中人征服。末將看了下,此處多日無雨,這幾日皆是東南風,且風力不小,若是放火燒林,當有奇效。”

  迷度難大鼻闊目,長耳肥脖,一副菩薩長相,出的計策也是夠慈悲的。

  吳玠騰地立身,手拍迷度難肩膀,笑道:“好!此計若成,當計你頭功!”

  迷度難出這損招也是被逼的。他運氣不好,領的回鶻牧騎,本來有一萬多,窩魯朵城外鏖戰損了數千,後來劫掠斡亦刺引發大戰,回鶻牧騎正處在吉力吉思人衝擊的重點上,損失更大,隻剩下不到五千人馬,比黨項和羌人牧騎都少。這幾日,被吳玠逼著進林中剿斡亦刺,又有不少損失。再不設法止損,怕是帶不回幾個人了。

  當日,大華軍這邊,做好了防火帶,確認了放火點。

  第二天,吳玠一聲令下,林邊多處火起,在東南風的助威下,火勢越來越大,不多時,蔓延了整片林區。熊熊大火,將天空染成了土黃色,連白雲都摻入了紅光。

  林中的斡亦刺人,哭聲震天,東突西撞,全族成了燒烤原料,慘狀不忍目睹。

  一場大火過後,數萬斡亦刺人喪身,剩下的多向西北,逃去吉力吉思,少數逃向西南的乃蠻部。大華軍追殺了一陣,吳玠見已入吉力吉思境內,便停軍退回。

  吉力吉思王汗德安,對大華軍的軍事行動深入到草原如此深處,心中自然不滿。但吉力吉思人一貫仰慕華夏,近年又與大華夏交往密切關係良好,更重要的是知道打不過大華軍,所以德安還是遣使前來說明,前番打擊黨項、回鶻、羌人部落牧騎,是因不曉得他們是大華軍的仆從軍,屬於誤會。

  吳玠也表示,大華軍曾追殺斡亦刺人曾進入吉力吉思控製區,是用了錯誤的地圖,也屬於誤會。

  雙方友好交流,粗略劃分了勢力範圍,基本以瀚海(貝加爾湖)為界,瀚海以西歸吉力吉思節製;瀚海以東歸大華朝;瀚海以南地域,大華軍控製區更往西延申直至與乃蠻部接壤。

  吳玠在瀚海(貝加爾湖)南端設立瀚南堡,在庫蘇泊西設立蘇武堡,留兵駐守,自領軍轉回。

  老巢被端的消息,傳到了大同城下的勃烈爾軍中,克烈軍上下,大驚失色,紛紛來尋勃烈爾,要求立即回軍。

  畢竟勃烈爾如何回軍,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