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趙恒惱怒殺陳東,林衝盤點穿後史
作者:好樂無荒人      更新:2021-10-28 09:54      字數:4743
  此時撫州人歐陽澈亦上書指責宋欽宗“宮禁寵樂”,說他不顧廣州城戰毀未複,隻顧自己享樂;還影射暗比大華朝皇帝林衝親征安南,救了殘宋軍民。

  宋欽宗終於按捺不住滔天恨意,下令將陳東和歐陽澈兩人斬首,為自己和文人們的蜜月期劃上了句號。自此,越來越多的文人開始反思殘宋為何比不過大華朝,儒學真的那麽神聖嗎?

  從安南出發,經瓊州和台灣,林衝在琉球,與孫新夫婦一起渡過了中華五年(1131)新年。隨後去濟州島、高麗半島南端、九州島、四國島、本州島、北海道、最北抵達唐渡島,將大陸東麵島鏈走了一遍,用了四個多月。林衝發現,在這個時代,除了日本本州九州四國三島,以及高麗半島,其他島嶼上,包括瓊州島、台灣島、濟州島、蝦夷島(北海道)、唐渡島(庫頁島)等,原住民數量很少,最多也不到十萬。這些年通過登州節度使府和大華朝的移民和教化,這些島上漢人已經占絕對優勢了。高麗半島上,也已經是漢家天下。隻剩下本州九州四國三島,還需要花大力氣漢化,尤其是本州島中央,還存著日本倭王,名下尚有近二十國地域和二百來萬屬民。

  三月末,林衝從庫頁島坐船至靖康路首府率賓府(海參崴),然後從陸路至遼寧路首府遼陽,然後至北平。在北平,林衝特別去視察了北平農林大學,要求加快抗寒作物的培育,比如青稞、粟、小麥、土豆等。

  這幾年,大華朝重點修築國道,就是各路首府之間的道路,林衝一路南下,倒也快捷,四月末便已回到開封。還好,懷孕的北後耶次奧還沒生。

  春天的開封,陽光暖暖,令人犯困。林衝打起精神,與胡銓等過了過政務,視察了幾所大學,特別是在中華科技大學,說了自己那點囫圇吞棗的蒸汽機印象,要研究人員努力努力。又去了軍器司,督促推進後裝線膛槍的研發。

  大華軍自從備戰金軍之後,差不多七八年隻增不減,沒有大規模換血了。趁著沒什麽戰事,大華軍實施大退役,三十歲以上的士兵、四十歲以上的尉官、五十歲以上的校官都退役,沒退役的軍兵也有不少休假回鄉,娶親的娶親,生子的生子。大華軍兵待遇高,在婚姻市場上還是很吃香的。有的軍營中,軍兵隻剩不到一半。

  忙半個多月,林衝回到皇宮,進了書房,吩咐無要事不得打攪。林衝穿越於政和六年(1116)初,到現在已是十五年,他要好好盤點展望一下,看看那些目標已經完成,那些還需努力。

  首先是中止靖康之恥,避免中原淪入金人奴役。這個目標已經完成,登州軍中止了靖康之恥,滅了金國,取代北宋,立了大華朝,避免了中原百姓北金人奴役,也避免了羸弱南宋總被金軍劫掠。

  其次是為華夏消除隱患。林衝穿前曆史,華夏曆經六大浩劫,五胡亂華、金滅北宋、蒙古滅宋、滿清入關、日本侵華,還有一個就是俄毛東進。五胡亂華已經發生過了。金滅北宋為林衝所止。蒙古滅宋這事,林衝正在努力消滅盟穀部落,但尚未完成。滿清入關這事,滅了金國後,大華軍清剿了長白山一帶的女真人,之後林衝又命解寶的山地師,常年來回掃蕩長白山,要使這片地區,隻留漢人,餘者或死或遷。日本侵華,林衝正在吞並日本的過程中。俄毛東進這事,此時俄羅斯應該連國家都沒有,而且遠在西邊的西邊,林衝現下所能做的,就是從東向西,逐步控製西伯利亞。

  再者就是停止獨尊儒術,提倡百家爭鳴。林衝通過新華旬報,將華夏的傳統文化精神,定義為:“探索求真,百家爭鳴。”儒生自然不服,多數跑去殘宋地區。林衝期望,隨著大華朝蒙學、小學、中學的設立,格物科學的推廣,年輕人將會擺脫儒學桎梏。

  第四是宗教。佛教教人認命,寄望來生;儒教教人服從,僵化反智;道教教人避世,清靜無為。這三樣皆非華夏良教,尤其是前兩樣。林衝要改良道教,使其成為華夏強盛的助力。道教最大的短處是不給信徒死後/來生的希望/威脅,佛教說業報、說轉世、說輪回、說你給錢我就保佑你免你罪孽;青教說為教而死上天堂享受流淌的蜜和72初女;基督教說信主的永生、與神同在;道教呢,成仙,有嗎?所以道教在中國都競爭不過佛教,出國門更是毫無作為。到後來道教隻能靠裝神弄鬼畫符煉丹魔術騙術來吸引教眾,實在令人唏噓。

  林衝對道教的改良,或者說改革,從幾個方麵著手:

  1、尊道教為華夏主教,強調華夏屬性。除了老子的道德經,還編撰了一本《總道經》,吸引民眾入教。引人向善,引人歸心華夏。

  2、在總道經中,為信徒們展現了希望和威脅,道功最高的,死後入天庭為仙為神;道功次高的,輪回轉世再為人;道功為負的,轉世為畜生;罪大惡極者,地域煉磨後才轉世畜生。所謂道功,便是對華夏之貢獻,對道教之貢獻和信道教之虔誠,以及行善於他人。

  3、成立華夏道教委員會,簡稱道委,負責處置道教事務,並兼協調其他宗教。道委共十一人,入雲龍公孫勝為道委主席,羅真人(公孫勝師父)、林靈素(通真達靈元妙先生,宋徽宗道師)、混世魔王樊瑞、喬道清(前反王田虎道師後降登州軍)、馬靈(前反王田虎道師後降登州軍)、何玄通(為梁山好漢翻譯石碣天文)等十人為委員。值得一提的是,龍虎山張家要求世襲道委委員被拒後,投了廣州宋欽宗,倒是更方便林衝公孫勝強力推進道教改革。

  4、道士分級,初級灰衣、中級藍衣、高級紅衣、最高紫衣、道委加黃綬帶。未在邊遠地區、艱苦環境、軍隊裏傳道十年以上的,不得著紅衣。

  5、統一道教神主,設定九位主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皇大帝,伏羲,女媧,黃帝,炎帝,李耳(老子,人道天尊),餘者可為次神,當是為華夏民眾有傑出貢獻者。任何道觀,不論供奉何神,必得供奉該九位主神。道觀供奉之次神,須在道委審定的道神名錄之內。

  6、大華軍中配備道士,基本上每個團營都至少配一名道士。平日裏為士兵心理排憂解愁,戰時超度死亡士兵。

  7、減少乃至杜絕道觀道士裝神弄鬼、改良燒爐煉丹為格物醫藥。

  8、若道士道觀不尊《道德經》、《總道經》,不敬九位主神,不受道委管轄的,為邪道,禁之。

  大華朝憲法規定,大華人可以持無神論。尊道教為大華朝主教,鼓勵傳教,每鄉/鎮可有一座道觀;佛教為允許類,每縣/市最多允許存在一所佛寺;基督教為限製類宗教,每郡/府做多允許存在一所教堂。超出的,收歸國有。道觀、寺廟、教堂擁有土地有定額,超出的也收歸國有。道觀、寺廟、教堂不得放貸、出佃、經商。

  對道觀、佛寺、教堂的數量限製,不包括由道委審定認可的“名勝古跡”,比如魯智深曾經呆過的東京大相國寺。

  第五便是移民,打下地盤不見得占據地盤,尤其是北方,你打贏了遊牧民族,卻占不下來,等你衰弱了,遊牧人又從這裏出發,洗劫奴役你。林衝的辦法是,能移民就移民,能同化就同化,不能移民不能同化就寧可製造無人區。

  漢人為何很少出其常駐區域,尤其是不往北部定居。關鍵原因是農耕民族在無法種田種地的地方無法生存。所以林衝特別重視耐寒作物的培育,在庫頁島等北部區域,專門給北平農業大學劃定了幾個試驗區,要求他們必須盡快培育出耐寒作物,麥子也好,青稞也好,反正得讓人吃飯。

  相對而言,林衝對作物產量倒無所謂,甚至不希望提高太快。產量高了,漢人更不願意移民外遷了。

  林衝得另一項措施是鼓勵漢人成為牧民,這個還真不容易,隻有通過交易牛羊製品的商家來做還有點效果。鼓勵漢人捕魚倒好辦些,像庫頁島上、北海道、海參崴這些北地沿海,魚群豐富,可以解決一部分口糧。

  第六是解決北宋的四冗問題,冗官冗兵冗學冗費。

  林衝穿前深知官冗之害,解決方案無非是定死額,限濫權,縱監督。說起監督,不外乎內部監察、外部的輿論和民眾。沒有外部監督,內部監督就好比左手管右手,天天抓,日日生。大華朝除了設立監察局,另外允許報紙揭露評論官員,允許百姓控告官員官府。並且還要公開官製結構,官員數量和標準待遇。適當時候林衝還會要求官員公開收入,禁止官員經商。

  至於冗兵,那是北宋,登州軍大華軍都是嚴格訓練戰場生死磨練出來的,至少到現在還沒有冗兵的跡象,六十萬軍隊雖然花費不小但卻必要。軍校體係、標準化訓練、經常性戰事、火器優勢、戰船研發、高效後勤等,都是大華軍戰鬥力的保障。

  冗學也是北宋大毛病,培養了一大幫之乎者也詩詞歌賦紙上談兵的廢物,還得讓他們進太學,當官。林衝把科舉變成了高考,也就是十來所大學的招生考試,而且考試內容也大大變化,成了以算術、格物、地理曆史等實用學問為主。雖然反對者多多,但還是被林衝強行推進了。也虧得殘宋這個垃圾桶吸納了大部分舊儒生舊文人。

  林衝的大華朝,蒙學三年、小學三年,中學三年、大學三年。蒙學啟蒙基本國語算術常識;小學加上格物曆史文明,也是參與官吏考試的基礎條件;到中學已經類似林衝穿前的中專大專了,畢竟這個時代沒有那麽多那麽全麵的各科知識。開封和洛陽的師範學校,招的便是小學畢業生,隻不過學製比普通中學多了一年;大學則有點類似後世的的大學加研究生院了。

  冗費是前三冗的結果,說來大華朝每年開支不比北宋少。官,大華朝變吏為官,政權下鄉,官員數量不少,待遇也不低;軍,大華軍數量雖隻有北宋幾分之一,但軍兵待遇好,軍需配置好,加上火器開發等,大華朝軍費實際遠高於北宋;學,大華朝建學校(蒙學、小學、中學、大學),培育師資,花費也不少。大華朝支撐下來,一是靠皇帝和文武們不貪少拿;二是靠各種工技產品遠銷;三是靠從日本等地的金銀。

  事實上,不論北宋還是南宋,最後並不是亡在朝廷沒錢;而明朝亡時,朝廷是真沒錢了。兩者相比,除了明朝官員嘴上道德更高實際更貪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禁海。

  第七是文廟武廟。大華朝的文廟和武廟,都必須是道廟。

  文廟供奉的,依次是老子(道家),墨子(墨家),許行(農家),醫緩(醫家),楊朱(道家),莊子(道家),韓非子(法家),孔子(儒家),鄧析(名家),孫子(兵家),鬼穀子(縱橫家),合計十一人,以老子居主位,餘十人左右依次排列。

  大華朝武廟,供奉的是李牧、蒙恬、衛青、霍去病、冉閔、李靖、蘇定方,七人都是外戰英雄。林衝穿前,中國人的武聖是關羽,據說之前是薑子牙。但這兩人,手上沾的,全是華夏血。林衝實在無法理解選定如此武聖的奇葩思維,說難聽點,這是賤。

  第八就是文武虛職,原先林衝不屑北宋那些名目繁多的文武虛職,覺得功勞能力掛鉤職位爵位,用不著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但大華朝立朝幾年下來,林衝認識到,虛職還是有用的。比方,梁山地煞兄弟都被封了伯爵,朱富周通幾個,已經回鄉當逍遙財主去了;韓伯龍杜興等,還在為大華朝打拚,甚至要冒生命危險。怎麽封賞?提爵太早,天罡兄弟也才公爵侯爵。若不封賞,豈不是鼓勵偷懶,冷了熱血兄弟的心。所以,林衝與眾臣商議,對有功者,除了個人職位爵位,還可有虛職,包括:

  太師、太傅、太保、太傅、柱國、節度等對應高級文武;

  少師、少傅、少保、少傅、讚讀、都尉等對應中低級文武;

  誥命夫人、令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等對應立功者母親和妻子;

  最具吸引力的,是對立功者孩子的蔭賞,禦騎尉、飛騎尉、雲騎尉、車騎尉、驍騎尉、武騎尉、散騎尉,憑借騎尉蔭賞,這孩子年滿十八後,無需參加官吏考試,可無條件入官場,這七種騎尉蔭賞,對應的起點就是從七品、正八品、副八品、從八品、正九品、副九品、從九品。值得一提的是,這孩子可以是女兒。

  所以繼續奮鬥者,除了自己的上進,還可以為母親、父親、妻子、孩子求名譽,求前程。而像朱富周通等退仕享福人,就隻能吃老本了。當然,老本還是很厚實的,僅聚義廳商行每年的分紅,就夠米西米西的。

  其他的,火藥、蒸汽機、水力機床、金融、農林漁、標準化、度量衡、阿拉伯數字、複式記賬、西北環境保護、水土保植、黃河清淤等等,林衝也盤點了一遍,是否有把穿前知識用上用足用對了。

  林衝在書房思考分析、寫寫記記了三四天,總結了已經做的,規劃了還要做的。這才結束了這次盤點。

  剛出書房,便有女官來報,北後耶次奧快生了。

  欲知耶次奧所生是男是女,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