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智多星添兵三萬,李察哥許縱三日
作者:好樂無荒人      更新:2021-10-28 09:54      字數:2914
  隻見吳用羽扇一搖道:“長安城東百多裏便是渭南,那裏有一個工程兵旅和二個勞改萬人隊。我已派急使前去,估計明日午後便能通知到。我叫他們放下裝備,輕裝前來,這裏兵器充裕足夠裝備他們的。他們大後日應該能到。宣讚兄弟領兵出城後,若是西夏軍大後日不能抵達,則便宜行事;若是西夏軍大後日白天能到長安城下,則無論如何要設法延阻敵軍,讓這三萬人能入長安城。”

  宣讚立起應道:“軍師放心,小弟便是拚得性命不要,也當拖住敵軍。”

  陳遘擔心道:“工程旅助守沒問題,但勞改隊都是些異族俘虜,多是女真、日本、高麗、還有漢人罪犯,他們怎肯出力?到時暴動如何是好?”

  薛永哈哈笑道:“當年還在梁山時,童貫猛攻,梁山危在旦夕。軍師妙計,催動俘虜登牆,效果很好。陳路長大可放心。”

  吳用道:“陳路長的提醒有道理,進了長安城不怕,就是從渭南到長安這段路,怕他們拖延鬧事逃逸。這樣,城裏還有四五百騎軍,令他們全部趕去渭南,接應那個工程旅,驅趕那二個勞改萬人隊。”

  整個長安城都動了起來,城牆上下,各式裝備物資紛紛就位試校,城內民眾被組織起來,以街坊為隊,進行緊急訓練。城外則堅壁清野,令百姓撤進城池或上山躲避。

  第三天淩晨,一支三百多人的精幹隊伍趕到了長安城。原來是特戰旅的劉唐,他本在蘭州那裏,得知西夏軍進犯長安,緊急召集了左近特戰軍兵三百多人,找蘭州守軍要了七百匹軍馬,一人雙馬,一路兼程趕來長安。

  見劉唐來了,吳用大喜,對劉唐道:“兄弟此來,補上了愚兄手裏的最後一塊短板。你抽出二百人給楊林,分為四隊於東南西北城牆,作為督戰隊和救險隊。你自領剩下的百多人,做我手上的最後預備隊。”

  上一回說過,李老二率領鄉兵水漫官道,阻緩了西夏軍;宣讚又帶人木石堵道,炸毀橋梁。終於使得工程兵旅押解著兩個勞改萬人隊,比西夏軍早幾個時辰到了長安城。

  卻說李察哥領著西夏軍,一路克服了大華鄉兵襲擾,道路泥濘,到了長安城下,已是中華三年(1129)八月初十的後半夜。長安城城門緊閉,嚴陣以待。

  第二天,李察哥便令攻城,匆匆組裝的數十架投石機向著長安城投擲著石塊,而長安城上的床弩和石炮,也不停地向西夏軍反擊。

  經過半個多時辰的對射,李察哥一聲令下,西夏軍嗡嗡嗡地奔上前來,蟻附攻城既要開始了。

  西門內,大約二三千人,身穿嶄新大華軍軍服立在街頭,每人手持一杆長槍。這其實勞改萬人隊的勞改犯。

  一個軍中書記模樣的,手持一個銅喇叭,正在訓話,幾個大嗓門的軍兵為他擴音。

  “你們本是勞改犯,還要服役多年才能被釋放。如今天大的好機會來了,西夏軍來攻長安城,你們隨我大華軍上城牆禦敵。若殺一敵軍,可免勞改罪,立即釋放;若殺二個敵軍,可入大華籍。你們知道的,大華朝人口分三種,大華籍最高,享受大華朝律法保護,稅率優待,可做官入學;其次是準華籍,再次是僑籍。像你們這樣的,就算被釋放,最多也就是準華籍。機會難得,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

  頓了一下,那書記接著道:“作戰勇敢者,殺敵超過二人以上的,與其他大華軍軍兵享受一樣的獎勵。若是臨陣退逃退,殺無赦!”

  蟻附登牆,無非是搭梯子和推梯子,扒牆頭和捅人頭,城上城下弓駑兵對射,遠程則是投石車和石炮對轟。隻要不是一方突然崩潰,就不會迅速出結果的。

  西夏的傳統兵器並不弱於北宋,其煉鐵工藝甚強,神臂弓更是西夏軍寶,威力不小。若非大華軍火器,大華軍在兵器上還真占不了太大便宜。

  日頭西下,西夏軍收兵,李察哥也沒指望這就拿下長安城了,雖然他曾幻想過。一天的攻防看下來,他知道,想拿下長安城,一要等後麵的十萬步軍上來,二要做充分的器械準備,至少投石機和梯子得做多做好。

  李察哥感覺長安防守比自己想象的更強,便親筆奏表李乾順,要更多軍兵,更多器物。另一方麵,李察哥派兵在長安周邊四處劫掠。雖然吳用等組織了堅壁清野,卻總有顧不到的,還有不願離家的。前後幾天,西夏軍還是搶到謝糧食,更抓了二萬多百姓。

  前後數日,雙方都在進行攻防演練,李察哥在準備攻城器械,等候步軍上來;大華軍也在把各軍都拉上城頭輪了一遍,尤其是那二萬勞改犯,被分成四撥,一撥六個時辰,在城頭上頂在最前麵。

  西夏軍數日攻擊還是有收獲的,城外的護城溝,已經被徹底填平了。

  八月十七晨,薄霧茫茫。西門城頭的大華守軍,聽到城外隱約傳來人聲,便揮動警鈴,全軍警觀。

  薄霧漸漸散去,隻見大批百姓,被西夏軍驅趕著,向著長安城而來。

  城頭上,楊林罵道:“西夏賊子,竟敢驅我漢民攻城!”

  吳用道:“李察哥為主帥,驅漢民攻城。以皇上之論,此為不可赦之罪,若我軍能將其抓獲,就要送去汴京,執行絞刑。”

  此時在西夏軍的押解下,那些百姓抬著雲梯,手持棍棒,已經靠近了城牆,在那裏大呼:“莫要放箭,額是東莊的李老三啊!”“俺是小郭村的張大頭啊!”“二娃啊!我是你四叔啊!”

  薛永不由得淚下:“軍師,能不能救救鄉親們?”

  吳用轉頭問陳遘:“當年陳路長堅守中山府,金兵有驅民攻城嗎?”

  陳遘回道:“有過,當時我猶豫良久,還是下了殺令。後來金兵見此奸計無效,加上他們需要從周邊征集糧草,而沒有百姓何來糧草。所以後來就組織漢奸軍,而不是驅趕百姓攻城了。”

  事實上,驅民攻城這個毒計,女真人和黨項人用過,但多為個案。真正把驅民攻城用到極致的是後來的蒙古軍,可謂是係統化常態化的驅民攻城,蒙古鐵蹄踏遍亞歐,殺人數億,驅民攻城在其間作用不小;而冒借女真名頭、實為通古斯野夷的滿清,也是驅民攻城的高手。

  吳用又問楊林:“大華軍操典裏,如何應對驅民攻城?”

  楊林回道:“對參與攻擊我軍的百姓,視作敵軍同等對待;將領因放縱百姓導致損失的,與資敵同罪。”

  薛永深深彎腰:“屬下愚昧,請軍師責罰。”

  吳用道:“因小仁致大錯,乃是為將者大忌。何況我們早早就向每個鄉每個村莊發出警告,要百姓進城或上山躲避。這些被抓的百姓,在西夏軍到來之前,收到警告少說已有二天以上,多的有三五天。卻還存有僥幸心理,不聽官府警告,才導致被抓來當攻城炮灰。”

  陳遘點頭:“吳樞密所言極是。”

  大華軍不為所動,驅民攻城也就失去了效力,隻是可憐那二萬多百姓,大多死在了城牆下。事實上,大華軍不是完全不能救出一部分,但心黑手辣的吳用是不會耗費兵力火力來救這些百姓的,隻能把這二萬條性命,記在西夏和李察哥的賬上。

  步軍抵達後,李察哥采取的是全麵鋪開的攻城,直到四五日後,在西夏軍的攻擊下,長安北門似乎有鬆動跡象。於是李察哥便集中兵力,重點攻擊北門。

  這日午後,西夏軍衝城車連番衝撞下,長安北門終於被撞開。西夏軍蜂擁而入,但裏麵還有甕城。甕城有十數丈方圓,四周全是高牆,唯有被破開的北城門和甕門是進出口,西夏軍自然是再接再厲,不計損耗地攻擊甕門。

  李察哥見勝利在望,大喝:“傳令全軍,破城之後,三日不封刀!”也就是說,允西夏軍兵三天內可無限製搶劫強奸殺人。

  李察哥許縱三日,令西夏軍更為瘋狂,全軍獸血沸騰,要殺入長安。

  許是黨項列祖列宗保佑,在西夏軍的強力撞擊之下,甕城門竟然也破了!

  “城破了!”、“殺啊!”、“三日不封刀!”一片狼嚎聲中,西夏軍全軍向前,爭先恐後地殺入長安北門,穿過甕城,出了甕門,搶入長安城中。

  欲知長安可安,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