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梁山軍攻取陳留,宋徽宗無奈退讓
作者:好樂無荒人      更新:2021-07-19 10:56      字數:3704
  朝廷久久不肯讓步,林衝惱了,令晁蓋領兵,攻下了陳留城。這陳留城乃是漢末重鎮,三國時期曾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雖然沒落不少,但名氣還在。而且陳留城就在汴京(開封,東京)城東南四五十裏,可謂是東京的衛星城。陳留城的陷落,令稍稍安心才數日的東京城內官民,皆盡惶恐。

  ??一時間城內傳言四起,有說梁山軍就要攻城了;有說梁山軍已經開始攻城了;有說梁山軍那日打出的“忠”字和“冤”字的緣由的;有說高俅童貫如何如何的;有還有說奸臣作祟要排斥忠良的;話本《金瓶梅》中林衝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更是在酒樓茶館裏被說書人一遍遍地講。市井中盡是斥責奸臣逼良為賊,還要叫東京城陷入戰火的罵聲。當然這裏麵少不了梁山暗樁的煽風點火。

  ??朝臣裏已經沒人敢說要和梁山血戰到底了,畢竟若是東京城破,大家都落不著好。一眾禦史紛紛上書,說趙鼎和吳敏無德無能,怎就不能叫梁山退軍,反激他陷了陳留城。趙鼎和吳敏也是有口難言,宋徽宗叫他倆“見機行事,不損朝廷尊嚴。”,卻除了給林衝“登州節度使”名頭之外,沒有具體框架。這特麽不就是叫他倆背鍋嗎?

  ??於是這兩人也不幹了,上書請罪,說是德薄才缺,無法承擔如此重任,要徽宗和朝廷另請高明。

  ??徽宗也怕梁山軍真攻東京,於是便召集重臣,趙鼎吳敏,還有剛被徽宗召回的青州知府慕容彥達,還有敗軍之將-逃回東京的禦林軍禦前飛虎大將畢勝,一起商議。

  ??徽宗先叫畢勝再說了一遍童貫征梁山的過程。為了推卸戰敗責任,畢勝自然將梁山軍往厲害了說,說得眾人心拔涼拔涼的。童貫二十多萬大軍,都大敗歸輸。宋徽宗的禦林軍被高俅童貫先後損耗掉了好幾萬,東京城眼下隻剩三萬不到的禦林軍,還有那些濫竽充數,甚至大多濫竽都隻在紙上的禁軍,能扛得住梁山軍嗎?

  ??太尉楊戩問道:“畢將軍,依你之見,梁山兵丁單個強過禦林軍否?東京城現今各家各戶聚集的家丁呢?”

  ??畢勝不敢撒謊,回道:“末將以為,那些家丁雖有些武藝,強過禁軍;卻隻會各自為戰,肯定不是禦林軍對手,而西軍則是戰場上廝殺過的,又大大強過禦林軍。梁山賊匪雖然戰馬少於西軍,但兵丁本身,當強過西軍,尤其是尊令守紀這點,無人可及,若讓梁山軍成隊越大,人數越多,則軍勢越強。”

  ??楊戩點頭說:“畢將軍所言當是不虛,這幾日又有兩支前來勤王的官軍被梁山偏師所敗,而且戰事都是一邊倒。現下已經沒有援軍敢靠近了。”

  ??眾人聽了,更是擔心。

  ??徽宗轉頭慕容彥達:“慕容愛卿,你數次頂住了梁山軍攻勢,守住青州城。假若你來指揮東京城守,能守得住嗎?”

  ??慕容彥達慌忙跪倒:“皇上恕罪!微臣不敢領命。微臣守得青州,一是托皇上洪福朝廷關照;二是青州官員將士民眾用命;三是梁山賊寇都是偏師來襲,賊眾不多;還多少有點運氣。”

  ??徽宗聽了心道:“慕容貴妃的這個兄弟,倒是個實在人,當得重用,難怪林靈素說他是朕的衛星。今夜便去慕蓉貴妃處吧。”

  ??此時蔡京問道:“那慕容知府為何不敢領命?”

  ??慕容彥達道:“一則此番梁山軍主力在此,雖說二十萬可能誇張,但十萬總是不止的。如今東京城內,禦林軍三萬不到,聚合的各府家丁大約一萬,那禁軍再是如何整合拉人,能湊出一二萬就甚好了。如此頂多五萬來人,怎能應對梁山十數萬虎狼之師,就算有城牆並組織民壯也不行啊!”

  ??眾人一時無語,慕容彥達又道:“再說了,禁軍中武勳世家盤根錯節;家丁來自各高門大府;禦林軍乃是官家親軍。不說微臣這麽個小小的五品,就是二品一品大員,也不見得拿捏得住,指揮得動啊!微臣妄言,請陛下治罪!”

  ??宋徽宗搖搖頭道:“卿實話實說,何罪有之?”

  ??蔡京道:“如此看來,趕快與梁山達成一致才是正理。近來遼國不安分,已經有些遼軍入我宋境打草穀,這可能是遼軍南下的準備。”

  ??遊牧民族經常越過邊界打草穀,打草穀的目的有二種,一是純粹搶劫;二是為大軍出發蓄積糧草。所以蔡京說遼軍可能南下。

  ??王黼道:“招安了林衝,就令他去打遼國,讓他們狗咬狗。”王黼當日去談判被嚇,回來丟了少宰官職,心中對梁山恨極。

  ??趙鼎搖頭道:“如此急切送他去戰遼軍,太過明顯,反而壞事。”

  ??蔡京也道:“若是遼軍大舉南下,自然有理由調梁山軍去;若是遼軍不來,就讓林衝過一陣子再出軍。就算不打遼國,那些個亂賊也可用梁山軍去平的。”

  ??楊戩道:“不知現下談的如何,梁山軍是什麽要求?”

  ??趙鼎看了眼徽宗,徽宗點頭。趙鼎便道:“林衝開始要當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的兩路節度使,聽調不聽宣,自行任命官員和軍官;朝廷自然不允,隻允了登州。現在林衝退了一步,隻要京東東路,朝廷則隻答應登州和萊州。”

  ??唐代的節度使,是地方軍政長官,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猶如地方土皇帝。所以後來起兵造反或割據的,幾乎全是節度使。宋朝吸取了教訓,雖然節度使這個官職還在,但一不管民,二不管精兵,相當於地方部隊長官,鬧不起事來。而林衝要的這個“節度使”,卻是唐代節度使的權力。

  ??趙鼎接著道:“林衝不但要當京東東路節度使,還要朝廷給他個‘四海都督’的頭銜,說是方便他為大宋楊威四海。其他就隻是些交稅多少之類的事情了。”

  ??吳敏補充道:“林衝主動提出十年為期,十年後,他或是解甲入朝為官,手下並入官軍,或是領眾頭領遠赴海外,不再與大宋為敵。”

  ??提出這個十年之期,是因為林衝知道,八年後就是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蔡京捋著胡須點頭道:“如此看來,林衝當無造反之意,隻是時事所迫啊!”

  ??宋徽宗也道:“林衝提的這個十年之期,也讓朕放心不小。隻是他要的地盤太多,胃口太大。若是他願意去廣南西路,倒是可以多給他些地盤。”

  ??趙鼎道:“臣等也曾對他們說過此事,但他們堅決不要廣南西路,說是就要京東東路,將來去海外也方便。”

  ??蔡京道:“一夥草寇奪去一路之地,朝廷顏麵何在?不如就給他登州節度使之銜,允他開府,他那個什麽四海都督的要求,就給他個北海都督,前麵加個權字,如此朝廷握有削去這個頭銜的機會。”宋代的官職前麵如有個“權”字,代表是臨時代理。

  ??宋徽宗讚道:“蔡愛卿所言甚是!”

  ??趙鼎皺眉道:“可林衝要的是全京東東路啊!”

  ??楊戩看除宋徽宗很想趕快招安梁山,便道:“可答應除了登州和萊州,再給他二個州,就是密州和濰州,反正密州窮,濰州小。如此他拿到京東東路大半,也該知足了,朝廷則依舊保有京東東路。但他隻能稱登州節度使,不得稱京東東路節度使。”

  ??趙鼎沉吟:“如此京東東路可就沒剩多少地方了。”

  ??蔡京道:“不如將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合並,成為京東路。派良臣任轉運使,整合力量,監督林衝,為東京城守好東麵。現下梁山泊位於京東西路,離東京城不過八百裏,若是將梁山軍往京東東路東部趕去,拉開了與東京城的距離,倒也不是壞事。”

  ??宋徽宗點頭道:“眾卿家說的有理,明日趙卿家和吳卿家就依此與林衝去談,最好當日就談下來。”

  ??趙鼎和吳敏隻得領命。

  ??宋徽宗又問:“如果成立了京東路,任了轉運使,那轉運使該住府何城?何人可任這轉運使。”

  ??宋太宗時於各路設轉運使,除掌握一路或數路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責。後來轉運使職掌擴大,實際上已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再以後﹐陸續設立了提點刑獄司﹑安撫司等機構分割轉運使的權力。若管兩路以上之轉運使,則稱都轉運使。

  ??蔡京道:“轉運使所住府城,當處於東京城與林衝之間,便與監督林衝,為東京城屏障,老臣以為兗州城可也。”

  ??眾人皆稱善。

  ??蔡京又道:“此京東路實乃兩路合並而成,位置又十分重要,所以應該置都轉運使。至於都轉運使人選,陛下識人,逾臣等百倍,老臣豈敢置喙。”

  ??宋徽宗手點蔡京,笑出了聲:“蔡愛卿真趣人也。”眾臣也湊笑。

  ??欲知宋徽宗要任何人為京東路都轉運使,且聽下回分解。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