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內政 二
作者:青風逐月      更新:2021-07-19 09:11      字數:2914
  “天逸此言差矣!”張烈話音方落,管寧出列,慷慨陳辭道,“先秦以法治國,雖強橫一時卻不過二世而亡,兩漢自武帝始獨尊儒術而罷黜百家,至今延綿四百餘年,兩者優劣不問自知,又豈能廢禮義而尊法度?”

  ??張烈道:“儒家禮義可用之教化萬民,唯治理國家需嚴刑酷法,武帝雖罷黜百家而獨尊儒術,然其仍以法治天下,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管寧道:“以法治世,其實以惡止惡,可謂舍本而逐末,唯需以禮義治世,方能勸民向善,從而天下大治。”

  ??張烈道:“人姓本惡,豈人人能尊從禮義。”

  ??管寧道:“人姓本善,為惡乃教化不力也。”

  ??看起來管寧是和張烈卯上了,張烈深通兵法謀略亦善政同時信仰法家,管寧善政而信仰儒家,兩人因為主君該以哪派學術治世而開始針鋒相對的辯論,張寶是未來人,雖然不精通兩派學術,然對於法家和儒家思想還是多少知道一些的。

  ??儒家思想這玩意可以極大地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孔孟學徒將天下萬民劃分為三六九等,並在此基礎上製訂出“三綱五常”等嚴格的人倫禮義,這讓曆朝曆代的君王都能享受到高高在上、接受天下萬民頂禮膜拜的崇高感,所以自兩漢之後,曆朝曆代對儒家思想的推崇可謂不遺餘力。

  ??總而言之,儒家思想有著顯而易見的優點,那就是能讓天下萬民各守本份,生活作息井然有序,對社會保持穩定繁榮有著極大的貢獻!但儒家思想也有著致命的弱點,其尊崇的禮義之道很容易閹割掉漢族的血姓,而且對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學說具備致命的扼殺力。

  ??身為現代人,張寶顯然更傾向於以法治國,更傾向於戰國時期的百家學術爭鳴,不過這為時尚早。

  ??“不用爭了!”張寶霍然伸手,阻止管寧和張烈繼續爭辯,沉聲道,“就依天逸所言,以法治國,不過考慮到草原與我漢境的地域差別,本將軍以為,在草原推行刑法時得有兩個前提,天逸你需聽仔細了。”

  ??張烈恭聲道:“才洗耳恭聽。”

  ??張寶沉聲道:“以後的草原之上除了大漢子民,還有大量的胡人,本將軍想說的是,漢人為一等,烏桓人以及如今歸降的匈奴為二等,鮮卑以及以後征服的所有胡人為三等,一等漢人享有特權,殺三等胡人可免罪,殺二等胡人可減刑,二等胡人殺漢人獲重刑,三等胡人殺漢人~~夷其九族!”

  ??張烈道:“才記下了。”

  ??張寶道:“還有,以後生活在草原的漢人,不管是移民還是軍人,都要鼓勵他們多多納妾、多多生子,納妾一人獎勵一百錢,生子十人獎勵一萬錢!二等胡人隻準娶妻不得納妾,生子不得超過兩人!三等胡人不準娶妻、不得生子!若有違背嚴懲不怠,把這一條~~也寫進刑法吧。”

  ??張寶特意加上這一條是為了奠定人口政策,其目標就是在兩代之內融合、消彌外族蠻夷於無形,從而讓漢族成為生活在塞外草原的唯一民族。

  ??如此一來,後世禍亂中原的五胡、突厥、契丹、黨項、女真、蒙古、後金等北方遊牧民族將永遠沒有可能再出現了,就算後世還有北方的遊牧政權南下征服了中原的農耕政權,那也不過是漢族的內鬥,亡國滅種的危險卻是不存在了。

  ??在座諸人皆神色如常,並未流露出多少驚訝之色。畢竟在這個時代,漢人的排外情緒是極為嚴重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可謂根深蒂固,張寶明顯維護漢人統治地位、打壓塞外胡人的政策可謂深得人心。

  ??即使是劉政這等極度抵觸黃巾之人,甚至還因此而略微改變了一些對張寶的看法,心忖此人霍亂天下,可屠殺外族蠻夷毫不留情,相反對漢人的利益卻是照顧有加,遠比許多賊寇要仁慈得多。

  ??張烈恭聲道:“烈領命。”

  ??張寶道:“這事就這麽說定了,天逸可盡快擬定一套刑法,然後選派合適的官員在幽州以及塞外推行刑法,以盡快結束眼下混亂而又無序的局麵,實現以法治國。”

  ??張烈道:“謹遵主公令。”

  ??張寶又道:“還有件事,本將軍想聽聽天逸的意見。”

  ??張烈道:“主公請講。”

  ??張寶道:“此前我軍一應內政皆由汝打理,聽聞天逸事必親躬、傾力親為,本將軍很是擔心你的身體哪,從今天開始,製鹽、製鐵、采炭(煤)、貨運等事項官府就不必統一操控了。”

  ??張寶這話一出,許家家主許明立即豎起了耳朵。

  ??“主公!”張烈急道,“鹽、鐵、采炭事關國計民生,乃是大事,官府豈能放手?”

  ??“放手不等於放任。”張寶道,“製鹽坊、製鐵坊、采炭場、馬場等仍屬官府所有,商人隻是負責經營並向官府納稅!商人不比官府,他們唯利是圖,因而能以最小的資源牟取最大的利潤,能讓製鹽坊、製鐵坊、采炭場的效率更快、更高。唯其如此,戰時我軍的後勤保障才能更快捷、更有效。”

  ??張寶這招其實就是後世的承包責任製,將官府所有的製鹽坊、製鐵坊、采炭場、軍馬場承包給個體商人去經營,官府隻負責分紅和抽稅。個體經營比集體營姓靈活、高效,這在二十一世紀可謂家喻戶曉,但在漢末三國時代,根本就無人能夠理解。

  ??張烈雖然深富五車,卻也聽了個滿頭霧水,困惑地反問張寶道:“放手讓商人去經營,那不是所有的好處都讓商人占了去?”

  ??張寶苦笑搖頭,知道和張烈解釋不清楚,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此事就這麽說定了,天逸不必再勸,可盡快於各郡各縣張貼告示,讓有實力、有意向的世家、商家接手經營各地製鐵坊、製鹽坊以及采炭場、馬場。”

  ??見張烈臉有不豫之色,張寶最後加了一句:“天逸哪,本將軍也是替你的身體擔憂哪,你實在不能再這樣操勞下去了。”

  ??張烈心中不快之意盡去,感激道:“才謝過主公。”

  ??張寶忽然又說道:“製鹽、製鐵、采炭等事可以放手讓商家去經營,不過有件大事卻需天逸親自去辦。”

  ??張烈道:“聽憑主公吩咐。”

  ??“這件大事便是鑄幣!”張寶與賈詡交換了一記眼神,沉聲說道,“本將軍打算在幽州興建鑄幣場,大肆鑄造五銖錢,明年開始五銖錢以

  ??外的錢幣逐漸步禁用,三年後本將軍治下隻準流通五銖錢。”

  ??這世上最賺錢的買賣當然就是造錢了,你說印鈔廠它能不賺錢嗎?隻有將造錢的權力把握在手裏,張寶在把商業貿易放開之後,才能確保有足夠的錢幣從商人手中購買所需之兵器、鎧甲、馬匹和糧草。

  ??對於張寶的這個想法,張烈顯得心領神會,欣然抱拳道:“烈敢不從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