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聖旨
作者:柯咩咩      更新:2021-10-15 15:51      字數:2134
  前院堂中人都散離,隻留下了王氏,忙活領著姑太太回她從前的院子裏。

  院子雖說隔三差五地下人都會去收拾,但想要住進去人,還得好好收拾一回。

  沈景玟得知自己的院子依舊還空置著,心裏難免浮現了許多的回憶。住了十多年的地方,怎麽可能不會懷念。尤其是那兒承載著她與逝去的父母之間的點點滴滴。

  沈景玟感概道:“我是以為早該收拾過給幾個孩子們住了,沒想到還能留著。”

  王氏笑道:“隻一位姑母,況且又不是沒地方住,怎麽會占去。你大哥他們都是默許的,留著等你回來了,還能看看以前的光景。”

  沈景玟深深地看向王氏,“辛苦大嫂了。”

  ……

  快馬加鞭。

  自長安駛來的一支小分隊,幾經輾轉,總算在年前趕到了目的地。

  懷中揣著聖旨,連歇腳都暫且擱置,一行人進城後,徑直往刺史府過去。

  刺史府居中,就在城南方向再繞過兩條大街,一座三進的院子,占據在街中特別的顯眼。幾乎是沒有曲折就找對了大門。

  叩叩叩。叩門聲響起,刺史府裏的門房被驚動了,跑出一位穿著厚厚的棉襖的小廝。

  “誰啊?”

  大門開了一條小縫,足夠讓裏麵的人看清外麵的情形。

  小廝猶疑地問道:“你們是什麽人?來這裏有什麽事嗎?”

  平日裏刺史府的大門鮮少會敲響,能出現在刺史府門前的,一般都是有重大事件發生,門房熟得就屬那位知府大人。

  像一回出現好幾位,且還穿著一身黑袍,以小廝的直覺認為,像極了官服。

  來人道:“我等從長安來,受聖上旨意來送聖旨。”

  一張張板正的麵容,一絲不苟,讓小廝一時間都覺得周邊突然變得寒涼。

  再是沒有見識的,都知曉長安是哪等地方,也知聖旨是何等重要的東西。

  不過一瞬,小廝熱乎乎的後背起了一片冷汗,彎著腰身,不停地鞠著頭。

  “都怪小的有眼無珠,幾位大人先請進門,小的這就去請我家大人前來接旨。”

  大門刹那間拉開,小廝一直垂著頭等待門外的人全部都進來後,方才跑到門房,低聲道:“柳伯,長安來人了。您快出來招呼,我去請大人。”

  不等柳管事作何反應,小廝忙慌跑了起來,一眨眼就沒了蹤影。

  ……

  前段日子,因著淮南的情況,柳刺史熬心擔憂成日成夜,基本沒睡過幾次好覺。年紀漸長,身體便吃不消,待到脫險後,柳刺史就病倒了。

  小廝急忙跑到院子前時,院門上的婆子立馬就雙雙伸手攔人,夫人交代了,老爺身子不舒服,需要靜養。閑雜人等不要放進來吵到老爺。

  可把小廝給急的,臉都漲紅了。也怪自己慌不擇路,說話卡了半天才順嘴。

  小廝著急說道:“快,告訴大人,府門上來了幾位從長安來的人,帶著聖旨來的。就等著大人現下去門上接旨了。”

  婆子大世麵沒見過,聽到小廝的話,愣了一下。還是另一個人高馬大的婆子先意識過來,返身就進院子去了。

  柳夫人坐在房前縫衣袍,白日裏外麵亮堂,能把針腳照得清楚。

  婆子一陣風跑到跟前,“夫人,聖旨到了!”

  給中氣十足的嗓門給震顫了手指,銀針都在手裏滑落。

  慌忙抬目,柳夫人問道:“人在哪裏?”

  身後的廂房裏有了腳步聲,想來是剛才的話傳到了柳刺史耳裏,果真沒一會兒門檻上就出現了一道人影。

  婆子回道:“在前院。”

  柳夫人回頭與正好看過來的柳刺史對視一眼,複雜的目光各自存在眼裏。

  ……

  柳刺史是由柳夫人扶著來到前院的。

  他們不敢耽擱,畢竟那是天子派來的人,讓他們久等了明麵上過不去。

  聖旨的確是該到了,自那場抗敵小勝後,那匹賊人都在安置在各府城,柳刺史時不時就會收到一封來問長安來旨意沒有的信件,大數目的賊人,關在哪裏哪個知府都得提心吊膽的。

  柳刺史隻當雲王回長安後,解決了餘黨,這下子輪到來解決困在南地的賊人。

  來送聖旨的隻是禦前侍衛,見到柳刺史到來,相繼都附身行禮。

  “刺史大人,我等是來傳皇上旨意。”

  不及柳刺史想要阻止他們,那卷明黃的聖旨從頭目懷中掏出,顯然是一刻也不耽擱,準備宣讀聖旨。

  柳刺史立刻跪地,連帶著身後的家眷都跪在身後,跪成一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淮南遇賊人一戰,淮南刺史、淮南知府身守要職,為護百姓安危而及時攻防。特命淮南刺史不日後調回長安任職,嘉獎淮南知府賞銀千兩…”

  黑袍侍衛讀完後,特地從懷裏又掏出一份信,交給了柳刺史。

  他有心提點道:“柳大人,這是新帝給你的信。”

  新帝…

  柳刺史心裏已然有了思路。宣和帝可能是遭了逸王的毒手,不過一月之間,龍椅又換上了一個人坐…

  柳刺史沉重地接過信件,捏著手裏。

  “辛苦幾位長途跋涉來此,不如就在府裏歇腳。”

  這幾位的身份背影暫時沒辦法摸清楚,但是能在長安皇城當侍衛的,都不容小窺。

  侍衛頭目搖搖頭,“皇上還有要事讓我們去辦,就不麻煩柳大人了。既然信已送到,就此別過。”

  雙手作緝,柳刺史都未能記下幾人的相貌,各個灑脫轉身,留給他黑袍揮動消失。

  …..

  書房。

  柳刺史揮退了下人,埋頭拆了信封。

  信上說:在淮南一事後,朕回到長安先皇已無力回天。殘害死先帝的逆賊已都處死,關押在南地的賊人,傳朕旨意,殺無赦。

  隻言片語,柳刺史腦中已經有了畫麵,長安那時該是發生一場激烈的鬥爭。

  可惜宣和帝登基不多時,就命喪黃泉。以此推斷,登基的人必然是雲王。也隻有他登基,天下方才不必再經曆一次動蕩。

  柳刺史浮動的心,片刻就安靜下來。

  雲王能登基對天下,對百姓來說是一件好事,他有將相,也有智囊,不會置百姓於水火之中,隻會往好的方麵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