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困獸之鬥
作者:豆豉炒辣椒      更新:2021-07-17 18:36      字數:3772
  眼見東岸戰事不利,桓景趕忙下令一半人在西岸看守俘虜,其餘軍隊皆沿浮橋渡過渦水。

  ??此時已是午後,軍隊方才渡過一千人,他就急匆匆地帶著已經渡河的軍隊冒雨前去與桓宣會和。原因很簡單,對岸快支撐不住了。

  ??他此時才意識到,弟弟所部打得有多麽慘烈:為了防備騎兵衝擊,東岸的新軍和家丁們個個手持長矛結成方陣,但依然抵擋不住敵騎的猛烈攻勢。河岸上滿是逃兵,隻有主力依然依托營帳激戰。

  ??東岸的這支騎兵明顯比西岸那一隊要來得紀律嚴明,打仗極有章法。麵對手持長矛的步兵方陣時,往往將所部分為三隊,步兵的矛尖麵向任何一麵,那一麵的敵騎便回馬拈弓射箭,而另外兩隊則向前衝擊方陣的側翼。

  ??方陣側翼一旦受到攻擊,步兵沒有長矛掩護,往往迅速潰散。敵騎用這種方法一連衝潰了三支長矛方陣。桓宣見勢不妙,隻能一邊作戰,一邊向營帳中退去。一路敵騎尾隨射箭,士卒死傷慘重。

  ??桓宣軍中本來多是本地應召的家丁,哪見過這陣勢,紛紛敗退做了逃兵,他身邊隻留下不到八百人依托營帳固守。

  ??敵騎見營帳中多是障礙,紛紛下馬步戰,向營帳發起衝鋒。待桓景匆匆趕到營帳時,敵軍先鋒已經殺入營帳。

  ??見敵軍先鋒如此悍勇,桓景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幸虧自己來得及時,否則桓宣肯定撐不過這一波攻勢。

  ??“你們的主帥已經潰逃了!浮橋已經被占領了!投降吧!”桓景一方發起了勸降。

  ??想來東岸的賊軍僅僅是不知道西岸的情況,才如此賣力進攻吧。畢竟他們已經成為了完全的孤軍:西岸的部隊已經全軍覆沒,而浮橋也被占領。對於渦水以東,這些人完全不知地利,找不著補給,顯然已經是窮途末路。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然而出乎桓景的預料,對麵卻置若罔聞,依然沒有放下手中的武器,隻顧在營帳中拚殺。

  ??見對方毫無動靜,新軍的傳令兵又喊了幾遍,但對方依舊不答。在喊話的同時,桓景一直在觀察著對麵的戰局。

  ??仔細觀察之下,敵軍並不多,幾次衝鋒下來也算是損失慘重,大約還剩七八百人。其中衝入桓宣營中的有大約一半左右,而其餘的則在不遠處看護著馬匹。然而就是衝入營帳中的這些敵軍,幾乎就可以將營帳中的新軍擊潰。

  ??這是怎樣一支敵軍啊,桓景不禁也發出了感歎,這支軍隊不愧為石勒的老營,在連夜渡河極端疲憊的情況下,又是下馬步戰,居然也能如此凶悍。

  ??“全軍隨我收複營帳!”現在是必須增援的時候了,隨著桓景一聲大喝,援軍紛紛向營帳衝去。

  ??此時全軍硬衝營帳,顯然可以解桓宣一時之急。但桓景時刻擔心的是另一個問題,如果剩餘的騎兵衝擊後背怎麽辦?這支騎兵可全是精銳,不比西岸那支在中午被擊潰的騎兵。

  ??但不能再多想了,能消滅一支是一支,之後的事情,隻能祈禱下一波援軍快速到來。桓景留了少量士卒殿後,便手提寶劍衝了上去。

  ??此時營帳中,桓宣與屬下正在苦戰,他們在臨時征召的家丁皆盡逃散的情況下堅持了一整天,現在看見南麵援軍終於到來,又燃起了信心,賊軍先鋒的攻勢居然被遏製住了。

  ??伴隨著鼓點和嗩呐聲,桓景所部從南麵進入營帳,加上在北麵堅持的桓宣部新軍,竟成功將賊軍的先鋒圍在垓心。但死鬥之下,敵軍依舊不潰,新軍士兵和石勒軍皆廝殺了一天,現在個個精疲力竭,但依舊苦撐著不退。

  ??雷聲大作,雨點密集地打在地上,濺起混合著血液的泥土。

  ??站立的士兵在雨水中怒吼,倒下的士兵在泥濘中呻吟。新軍士兵在等待下一波援軍的到來,石勒的士兵在等待接應的騎兵發起進攻。

  ??等待之中依然有無盡希望,在希望照耀之下,戰斧、長矛、刀劍互相撞擊的聲音,如死神的戰歌一般在營帳上空久久飛舞。

  ??此時敵軍剩餘的騎兵終於開始行動,戰馬踏過河岸泥濘的土地,向桓景殿後的士兵發起最後的衝鋒。在濕滑的泥土上,有些騎兵滑倒了,栽倒在一片泥濘之中。但更多的騎兵則依舊踏過摔倒的同伴向前。

  ??被桓景留下殿後的矛手則抱著必死的決心結成方陣,他們皆身著輕裝,且因為人數過少,隻能結成薄薄的陣勢,無法完全用方陣厚度攔住敵騎,犧牲必然慘重。

  ??騎兵衝擊矛兵方陣,向來是勇敢者的遊戲,看的就是誰先膽怯。上午西岸的騎兵之所以迅速潰散,正是因為敵方多數騎兵在最後一刻麵對矛尖時,膽怯回馬,打亂了陣型。但此次麵對的是敵方先鋒精銳,也是一群亡命之徒。

  ??騎兵若衝撞上來,戰馬撞在矛尖幾乎必死,而頂在最前麵的戰士也幾乎必然被撞飛,但他們知道身後是譙國正在春耕的田地,是父母、兄弟、妻子,那麽即使冒著死亡的風險,也必須堅守崗位。

  ??“六十丈!”

  ??“四十丈!”

  ??“二十丈!”

  ??後衛矛兵在一天之內第二次經曆過騎兵衝擊前的倒數,他們依然像上午時那樣緊緊握著長矛,盡管此時他們已是身著輕裝,陣型也薄了許多,但不變的是決心,他們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騎兵和矛兵正正地相撞了,許多矛兵被撞翻、踐踏,戰馬衝破了後衛防線,在桓景的後隊中劃開了長長的一道口子,但終究被穩穩地困在了陣中。

  ??隨著戰馬倒地,不少敵騎落在地麵,被一擁而上的新軍士兵用長矛戳死。但也有勇悍者依舊爬起身來戰鬥。一時間營帳之中大亂,雙方都分不清什麽陣勢了,隻有身著皮甲的桓景士兵和身著黑色鐵甲的石勒先鋒在雨中互相廝殺。

  ??“援軍到了!”

  ??終於一聲高呼擊潰了敵方的戰鬥意誌,敵軍依然在戰鬥,但是勢頭頓時一頹,仿佛知道已經必死的猛獸一般,進行著絕望而無章法的攻擊。

  ??桓景寶劍砍得卷了刃,已經換上了一把戰斧。此時望著眼前死鬥的石勒軍,他感到分外地困惑,是什麽讓這群人如此死心塌地為石勒賣命?

  ??明明對岸的友軍已經投降,明明浮橋已經被占領,明明主帥已經逃離,為何不投降呢?此前桓景對俘虜說不上優待,但除了罪大惡極者,幾乎都能保全其性命,再次之餘桓景還正努力製止虐待俘虜的現象。

  ??為何之前那些努力,這些先鋒都置若罔聞呢?

  ??率先趕來支援的是陳昭之率領的槍騎兵。陸陸續續有一千餘人也漸漸趕來。戰局迅速明朗了起來。天色漸漸暗下來,營帳中站立的敵軍越來越少,終於隨著最後一聲長嘯,敵軍最後一個士兵被數根長戟刺穿,倒在了地上。

  ??對戰場的打掃開始了。

  ??東岸的殘餘敵軍幾乎被全殲,隻有三十餘人因為重傷倒地而被俘虜。但這支軍隊對於新軍也造成了不小的殺傷。桓宣事後收攏逃兵,發現臨時招來的家丁已經逃散得隻剩十餘人,而新軍本身也傷亡了四百餘人。在河西的戰鬥中,桓景損失不到百人。

  ??桓景回到營中,脫去濕透的冰冷鎧甲,撐著腦袋,開始思考此戰的意義。

  ??此前在淮河,桓景見識過石勒老營的戰力,但當時一是夜幕籠罩敵軍混亂,二是我方兵力絕對優勢,三是當時的支屈六手下也隻是老營中的偏師,所以在支屈六死後,那支軍隊見河上起火,就迅速潰散了。

  ??而此番支雄的先鋒是老營中的精銳,是進攻的矛頭,戰鬥力自然不同。想起之前陳縣石虎率領的也是一支偏師,桓景覺得,某種意義上,這是新軍第一次和石勒真正的老營精銳正麵交手,新軍通過了考驗。

  ??現在吃掉了譙郡南部的石勒軍,至少後方補給無虞,兵力終於可以集中在正麵對壘上了。夔安部的中軍或許比今天這支騎兵更加可怕——

  ??但那又如何呢?隻要新軍能展現出今日的氣勢,那麽就算自己一時戰敗,在這樣一支軍隊的擁護下也可以轉戰譙國各地,隨時卷土重來。而石勒的軍糧,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隻是地方的戰鬥意誌實在是個謎,東岸和西岸的石勒軍反差大得離譜,他得搞清楚為什麽。

  ??一聲高叫打斷了桓景的思索:

  ??“內史,鄧嶽的水師到了!”

  ??此時在渦水上,昏暗的天色中,鄧嶽的船隊姍姍來遲。

  ??“傳令全軍,押上西岸俘虜明日登船,沿渦水回譙城。今日打得不錯,但不能驕傲,接下來的兩路軍隊,會比今天更難對付。”

  ??“那麽東岸的俘虜呢?”

  ??“一共也沒剩幾個了,我會在船上抽空親自審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