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呆頭鵝
作者:豆豉炒辣椒      更新:2021-07-17 18:36      字數:3231
  仗算是打贏了,但事情一件也沒辦完。

  ??——這是第二天醒來,桓景舒展筋骨,望著窗外的大雨時,進入他腦中的第一個想法。

  ??昨晚差點抓住石勒這事兒,今日想想還是有些遺憾。戰場上的事情,本就難以預測,。但桓景倒是一點也不驚訝,戰場上的事情誰說得清呢:何況抓住石勒本來就不在他的目標之中,隻要燒光樓船就算相當成功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無非還是募人才和觀虛實。

  ??如果不算士人,人才倒是發現了不少,比如鄧嶽一行船工,但是天知道能不能把他們拉過來。而士人中的人才,諸如王導、周顗之類,本來就位高權重。算來算去,隻有堂叔桓彝是肯定被忽悠去譙郡的。

  ??至於觀虛實,自己確實見到了王導和一眾江東士人,也親身參與了戰鬥,明白了江東勢力是個什麽戰鬥力。但想來想去總覺得缺點什麽:他來壽春這幾天,連琅琊王的麵都還沒有見過呢。

  ??即使是走走過場,有些麵上的事情該做也還是得做的,比如作為譙郡司馬述職之類。但到目前為止,他連琅琊王的門都沒有摸到。此前他也向司馬睿寫過信箋,但全部石沉大海。

  ??這麽一邊瞎想著,一邊梳洗完畢,他披上士人的長袍,正思考著下一步,突然院門門發出了吱呀一聲,隨後是一陣敲門聲。

  ??“進來。”

  ??“桓司馬,抱歉,沒注意到你沒關門。”

  ??桓景抬頭望去,院門處站立著的是周顗。

  ??“原來是伯仁”,和士人們相處幾日,桓景已經學會了像士人那樣用字稱呼人來拉近距離,“今日有何指教?”

  ??“你此行前來不是為了借兵麽?之前五日一直在備戰,想來沒空,昨日戰後我才向王府發函請求,沒想到今日就回了。”

  ??原來還會有人真把我借兵當回事,桓景對自己這個老祖宗一下好感倍增。不過仔細一想,他能注意到自己也是必然之事。

  ??周顗從關中逃出,一路輾轉流離,抵達壽春也不過是十日前的事情。同為南來的北人,肯定有一份同病相憐之情吧。

  ??桓景道聲謝,便順手接來書函。

  ??琅琊王的回複相當客氣,也相當簡約,誇讚了一番昨日火燒車船的功績之後,便要桓景來府上一敘。

  ??而另一封書函則附在琅琊王的書函後,裏麵詳詳細細地說明了覲見的禮儀要求。這種書函之前桓景在前往王導處的時候,就已經見過了,不過王導席上的名士們沒人把這玩意當回事。

  ??名士們一方麵以門第自誇,所以需要這些形式來裝點門楣,但另一方麵,之前已經有竹林七賢的榜樣,何況又正值亂世,於是實際操作中,大家又很自然地完全不拘禮數。

  ??想來這封書函也不過是起如此,隻是有些描述過分細致,語氣也令人生煩。

  ??比如進門鞠躬這個事情,本來簡單地記一筆就行,這封書函裏偏偏連神情也做出了限製,說什麽要“如不容”,也就是說要表現得好像主人不讓自己進入似的。桓景自嘲地笑了一聲,琅琊王本來也沒把自己當回事啊。

  ??還有什麽“立不中門,行不履閾”。不要站在門框中間處,也不要踩在門檻上。語氣簡直像小學老師在思想品德課上教小學生行為規範。

  ??這讓桓景忍不住看看到底是哪個迂夫子寫的這玩意。於是他匆匆瞟了一眼落款,“從事中郎卞壼”。

  ??便壺?桓景搖搖頭,這名字也太不走心了,然後就把那份書簡的細節拋在腦後。

  ??在哂笑一番後,他整理行裝,冒著大雨和周顗來到琅琊王門下等候。幾乎是家仆一個往返的工夫,一個高瘦的年輕近侍就已邁著小碎步匆匆趕到,然後向兩人一鞠躬。這近侍看相貌比桓景稍稍年長,言行舉止都極為恭敬,除了麵色鐵青這一點之外,似乎是個好相處的角色。

  ??看來即使是琅琊王府上,也沒必要那麽顧忌禮法,桓景稍一回禮,正要抬腳向前進。突然那年輕近侍厲聲嗬斥,嚇得桓景一個激靈。

  ??”桓司馬讀過書簡了嗎?“

  ??桓景點點頭,”如果沒讀過請帖,我為啥登門拜訪?“

  ??”不是,我說的不是琅琊王的請帖,而是那封附加的書簡。你方才進門踩到門檻了。“

  ??啊!桓景恍然大悟,原來是那一份”禮儀規範“,還有人真當回事?

  ??”我以為江東名士素尚簡易,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注重禮節。“

  ??”那是自然,亂世之中,更應當以禮數約束自己。“這近侍毫不客氣地回複,“本以為你桓家既為東漢大儒桓榮之後,應當約束自己,沒想到也墮落至此。

  ??”另外‘君子不以紺緅飾’。你低頭看看自己穿的是什麽衣服。“

  ??桓景向下一看,自己身上穿的,袖口處是深青色,難道這就是所謂紺緅?即使是王雍容,也從來沒有教過這些東西啊。

  ??不對,我這是被帶了節奏,怎麽開始反思自己錯在哪裏了?我才是客人,幹嘛聽這家夥的。

  ??“這些禮數,自有主人裁決,你又是何人?”桓景反問道。

  ??“在下乃琅琊王的從事中郎。”

  ??“哈?你就是那個‘便壺’?”

  ??“不是便壺,是卞壼,音同“捆綁”之‘捆’。”卞壼正色道:“去年令弟桓宣來建康時,說你稍遜文采,如今看來並非謙辭啊。”

  ??“知道了,便壺。”

  ??“不要叫我便壺。”

  ??“好的,便壺!”

  ??原來正是這呆頭鵝寫的“禮儀規範”,想來除了他自己,琅琊王府上也沒人在意他的這套規矩。桓景便不理身後喋喋不休的卞壼,帶著周顗徑直走入琅琊王府上。卞壼在身後緊緊跟隨。

  ??琅琊王的行邸正是由之前周馥的都督府改造而來,形製闊大,一條小徑連接正門和大殿,兩側是池塘和假山。一行三人走了些時候,才行到一處大殿下,大殿之上盡是些名士打扮的家夥。

  ??坐在正中高台上的,想必就是琅琊王了。琅琊王看上去是一個慈眉善目的中年人,留著八字胡,身材微微有些發福,但還算是神清氣朗。

  ??琅琊王身旁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看樣子倒是怪伶俐的,大概是原時空未來的晉明帝司馬紹。身後則站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女。

  ??對於這個時空的年齡,桓景其實是有些錯亂的。畢竟古人十四五歲就能嫁娶了。至於燕燕之所以二十歲才出嫁,不過是因為她本來打算事奉王雍容一輩子。所以這姑娘到底是妃嬪還是公主,實在是不好說。

  ??不過看她的狀貌:削肩細腰,長挑身段,一雙淩厲的眼睛顧盼神飛,看樣子決不是媵妾那種身份低下之人。而琅琊王的正妃荀氏,司馬紹的母親,顯然不可能是這個年紀。那麽大概是公主吧……

  ??他左右較遠處則另有兩個近侍,一位正值中年,一位則已經步入老年了,他們皆手執白圭,恭敬的站在一旁。

  ??此刻他們正在清談,見有客人來了,眾人回望。周顗年少時就在洛陽知名,所以這些名士們大多認識周顗,但沒有人見過桓景。

  ??“伯仁,這位年輕人是......”琅琊王發問了。

  ??“殿下,這是我昨日來函所提及的,譙郡司馬桓景。”周顗拱手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