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淮河上的小舟
作者:豆豉炒辣椒      更新:2021-07-17 18:36      字數:3326
  永嘉六年,春二月,日食。中原的百姓皆以為是不祥之兆。

  ??自收聚王彌的部眾以來,石勒軍屯駐葛陂,課農築壘,廣征士卒戰馬,一時間竟達到十八萬之眾,營帳連綿數十裏。

  ??在右長史刁膺的主持下,大軍砍伐樹木製備舟楫,汝南、汝陰兩郡山林為之一空;又集中了數郡之工匠,日夜不休地趕製兵器鎧甲。汝水上漂浮著棄用的木材和工料,一直到壽春、當塗附近的淮河河麵上都可以望見。

  ??九日,舟楫粗成,兵甲齊備。艦隊順汝水南下進入淮河,樓船艨艟數百,精騎勁弩夾汝水而進,旌旗遮天蔽日。豫州士民見此盛景,爭相探望,以為自蕩陰之戰以來,中原軍勢之盛,未之有也。

  ??而此時,琅琊王也移蹕壽春,此次江東集結了除王敦部之外的全部軍力,共計十一萬。無論是江東本土士族還是北來的僑姓,都拿出了所有的本錢。

  ??趕赴壽春的軍隊分屬不同部曲,都沿淮河南岸紮營,連綿數十裏,各色鎧甲的軍士在營帳間穿梭往來,雜亂的旌旗在營帳間上空飄揚。即使到了夜晚營帳也燈火通明,淮河竟如一條發光的長龍。

  ??江東人物以王導為首,薈萃於壽春城中都督府,在精美的鬥拱之下,名士們分坐兩列,商議對策。時間緊迫,連以放蕩聞名的江左八達也收了性子,開始參謀軍國事務。

  ??此時,壽春城東百裏,當塗城外,淮河河麵隨著春雨暴漲,河水混雜著上遊漂流而來的碎木和泥土,變得渾濁不堪。

  ??在這泛黃的寬闊河麵上,一葉孤舟正逆流而上,船夫努力地撐著長篙,這小舟已經順渦水行了一晝夜,上午才剛剛進入淮河。

  ??舟上船艙內則時不時的傳出言語。

  ??“那麽如果壽春也淪陷了,會如何呢?”

  ??接著是一陣有節奏的踱步聲,大約在船艙內來回幾遍方才停住。

  ??“那麽石勒必然會乘勢南下,全殲司馬睿的大軍,就像當年全殲王衍的軍隊。這樣,當他的大軍直抵長江邊的時候,艦隊也會南下,一旦水陸夾擊,建康怕是保不住啊。”

  ??接著是一陣沉默,每當沉默之時,就會有踱步聲響起。

  ??“也不是沒有辦法。此時,如果從譙郡方向發兵,繞過陳縣的守備,同時聯合倉垣的陳午、陳川,攻打許昌,石勒必然回師相救。”

  ??“但如果石勒不回師呢?如果石勒攻破建康後直接在江東建國呢?”

  ??船艙內又是一陣沉默。

  ??這一問一答都出自船艙內的年輕人,船夫一開始聽這人神叨叨地自言自語,實在是心煩無比。但仔細一想,就當這憂國的年輕人是信了天師道,在神叨叨念經倒也不錯。

  ??當風浪險惡時,他常常聽見天師道教徒和胡地來的佛教徒在船上念經。不過一個自言自語的憂國文士,倒是他頭一次見。

  ??小舟漸漸接近當塗城邊的碼頭,但待要上岸之時,船夫卻停住了手中的長篙,任船在水流中漂浮著。

  ??“怎麽了?”船艙中傳出一聲疑問。

  ??“公子,碼頭上兩夥人在對峙,其中一夥人好像還是軍爺,大概不久就要火並了。要不我們換個碼頭靠岸吧。”

  ??船艙中那個年輕人弓著身子鑽出來,他身材高大,麵目英俊之餘,有些凶惡——這自然是我們的主人公桓景。

  ??他雙手扶著船身,向岸上望去。隻見岸上一片喧嘩,似乎有兩夥人正在對峙,一方自然是碼頭的船工;另一方則是軍士,看鎧甲形製五花八門,多半不是琅琊王直屬的正規軍隊,想必又是哪個江東大族的部曲。

  ??“不,我想看看。”

  ??他轉頭見船夫麵露難色,又加了一句:“渡錢給雙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船工把心一橫,重新撐起長篙,將小舟晃晃悠悠地朝岸上移。還沒等靠岸,桓景已經可以聽見雙方的爭吵聲了。

  ??“刁民,你們如何敢扣押糧草!”一個身著鐵甲的軍隊頭目厲聲嗬斥。

  ??“因為你們運了三天的糧,隻給了一天的錢,這不是搶劫嗎?”

  ??“我們趕去壽春,是為了琅琊王的公事,如果耽擱了,你們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琅琊王什麽的我們不管,我們現在隻問工錢!”船工頭子緊抓工錢問題不放。“何況,聽口音,你們是江東來的部曲吧,又不是琅琊王的軍隊,談何公事?”

  ??這船工頭子有點東西,桓景心想,居然分得清琅琊王直屬的軍隊,和江東大族的部曲。換一般老百姓,見到軍官,早就嚇得魂不附體了。

  ??“我把話說明白了,現在我們刀槍齊備,你們赤手空拳,便是強取又如何?”

  ??“你若強取,我就把糧燒了!”船工頭子寸步不退。

  ??“哼!等著把,你們到時候都要殺頭的。”

  ??桓景算看出來了,這軍官此時若強取則投鼠忌器,此時退讓又會讓士卒們取笑,真是進也不行,退也不行,也就隻敢說兩句狠話嚇唬人了。

  ??這時小舟已經漸漸靠岸,他在船頭上站起來,朝著岸上大喊:

  ??“兩方休鬥!”

  ??這倒不是桓景好管閑事,通過調解這一次糾紛,他多少能順帶了解一點江東勢力的情況。何況到了當塗後,再往壽春去也是水路,還必須和這幫船工打好交道。

  ??他想自己畢竟有官身在,壓住這幫軍頭,讓他們付錢也不是麻煩事,還可以賣船工們一個人情,之後在淮河河上自然可以得到照顧。

  ??岸上雙方則停住爭吵,齊齊望向河麵。

  ??“我乃譙郡司馬桓景,現在請你們各退一步。欠的運費即刻補上,船工們也交出糧草,否則大軍無法出行,耽誤前線可不好。”

  ??為首的軍官大概是見到來人文士打扮,於是他不禁挑釁地說:

  ??“嗬!你這小白臉也敢自稱司馬?敢問閣下今年幾歲呀?”

  ??桓景不說話,亮出譙郡司馬官印:“你倒問問這官印,看我現在幾歲?”

  ??但這軍官顯然是個大老粗,盯著官印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麽名堂,但萬一眼前的年輕人真是譙郡司馬,那麽自己一個小小的部曲家將理應畢恭畢敬才是。

  ??“就算你是司馬,那也隻是個大戶人家掛名的司馬,搞不好是到前線鍍金來的”,他橫眉怒目,厲聲喝道。

  ??但這時,船工頭子回頭向船工們一聲大喊:“是譙郡司馬!擊敗過王彌和石虎的譙郡司馬,來為我們主持公道了!”

  ??船工們立刻歡呼起來,桓景見自己聲名都傳到了淮河,心裏不禁感慨萬分:大概這些船工都是原來北方的難民,而自己之前幾番戰鬥,已經在流民中獲得了極高的聲望。

  ??軍官愣住了,盯著桓景和船工們,猶豫片刻,突然用手指向桓景:

  ??“好啊!你若真是譙郡的英雄,便與我摔跤,一決勝負。如果輸了,我自然願意付錢。”

  ??說罷,他便解去鎧甲,露出一身肌肉。

  ??桓景看著眼前的莽夫,嗬嗬一笑,將身上的文士長袍脫下,在早春的寒風中隻著輕便的單衣,露出矯捷的身形。

  ??“有何不敢?”

  ??雙方打量著對手,繞著圈子,慢慢接近。軍士和船工們都踮著腳,興奮地觀望著眼前著兩個鬥士。

  ??突然,軍士們的後方一陣騷動,鼓樂齊鳴,傳來一個悠悠的聲音:

  ??“我輩江東名家,和這幫北人爭什麽?”

  書屋小說首發